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720节

  救下荀彧以后,荀谌便立刻安顿起后续事宜来。

  不单是荀彧清楚曹操的为人,荀谌同样也很清楚。

  曹操既然已经对荀彧有了杀心,那么荀彧就不能再留了。

  如果荀彧真的死了,曹操一定会为这件事情而懊恼,十有八九还会给予敬侯这样的谥号。

  但是!

  人死如灯灭,人都死了,身后再风光又能如何?

  反过来说,如果荀彧没有按曹操的意思去死,那么他绝不会放过荀彧。

  所以荀彧断不可留。

  首先就是放出荀彧在收到曹操给予的空食盒以后服毒自杀的消息。

  反正这正是曹操想要的结果。

  随即又安排人直接一把火烧了荀彧在许都这边的临时居所,再丢进去一具体形跟荀彧差不多的死囚,给他换上荀彧的衣服。

  最后自然是把荀彧秘密送出许都了。

  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

  为了能够瞒过曹操,荀谌不得不动用了张绣埋在许都的一部分暗子。

  虽然做完这件事情以后,这些人依旧没有被发现。

  但是,他们之后也别想再露脸了。

  尽管如此,荀谌也觉得只要能够救荀彧一命,一切都值得。

  荀彧的去处荀谌自然也是早就安排好了。

  荆州。

  正好跟他的大侄子荀攸凑成一对。

  在做完这一切以后,荀彧之子荀惲发出的哀书也已经到了曹操那里。

  正如荀谌所料的那样,曹操在得知这件事情以后颇为懊悔自己逼死荀彧的行为,下令厚葬之。

  不过他倒是并没有觉得这件事情蹊跷,也没有派人来查验。

  大概也因为是荀彧的死讯让他真的感觉到了悲伤,所以没有细想吧。

  这也让荀谌的种种布置没有了用武之地。

  与此同时,汉帝刘协也为朝廷痛失一员栋梁之材感觉到了深深的惋惜,在祭祀之日不奏乐,谥曰敬侯。

  在这件事情上,荀谌其实已经犯下了欺君之罪。

  但是为了救荀彧一命,他也顾不得了。

  但这样一来,荀彧就不能再公开出现在世间了。

  对此荀彧倒是没什么意见。

  在他下定决心去找毒药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死人了。

  如今这种状态正好。

  等他来到荆州,跟大侄子荀攸见了面,两人不禁百感交集。

  叔侄二人万万没想到,两人有朝一日竟然会以这种方式重逢。

  原本都是曹营的人,如今竟然不约而同跳槽到了曹操死对头张绣的阵营。

  “如今看来,荀家反倒是友若最为明智。”

  荀彧有些感慨地说道。

  荀攸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当初他已经托纪灵提醒了曹操,不曾想自己这位以前的主公还是把荀彧给逼到了绝路上。

  原本想着大家族为了传承,会将族中优秀的弟子安排到不同势力。

  却不曾想大家最后还是聚拢到了一起。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如今天下三分,能投靠的就只剩下了曹、张、孙三家。

  可选择的余地实在是太小了。

  不过荀彧虽然“死”了,但是荀氏子弟在曹操麾下当官做事的人还是不少,虽然不像曾经的荀彧和荀攸那般受到重用,但也勉强可以算是没有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

  随后荀彧便隐于幕后,配合庞统、徐庶、荀攸一起治理荆襄之地。

  荀彧的加入让庞统和徐庶顿感压力大减。

  毕竟荀彧在内政方面的实力实在是太强了。

  “元直,主公麾下人才辈出,如今吾反倒觉得主公攻城掠地的速度太慢了。”

  庞统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自己都觉得有些好笑。

  如果换作是在以前,打死他也想不到,他们竟然还会有觉得人才过剩的一天。

  可如今这件事情还真就发生了。

  相比于人才,张绣的地盘还是太小了啊!

  庞统是有感而发,徐庶也是深有同感。

  “正是如此!”

  徐庶重重点了点头,对庞统说道,“便在几日前,庶发现一少年郎骨骼惊奇、天赋异禀,乃是万中无一的奇才!”

  “天赋异禀的少年郎?”

  庞统闻言顿时来了兴趣。

  能让徐庶给出这么高的评价,那可不是一般人。

  徐庶微微一笑,低声吩咐下去,很快一人十二三岁的少年就被带到了庞统和徐庶面前。

  “此子名为邓范,今年十三。”

  “邓范?”

  庞统闻言立刻反应过来,“可是南阳邓氏?”

  “正是!”

  庞统的反应并没有出乎徐庶的意料,毕竟邓氏原本就是南阳新野一带的大族,在荆州一提到邓家,肯定是要往这个方向去想的。

  接着徐庶又仔细向庞统介绍了这个叫邓家的少年郎。

  邓范虽然是邓家人,但他的的家世已经不能详考。

  他虽然自幼丧父,最初只是一名放牛娃。

  然而他从小有大志向,决心通过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因为天资聪颖,在十二岁那年,读到已故太丘长陈寔碑文中的两句“文为世范,行为士则”,欣然向慕,于是自己命名为邓范,字士则。

  邓范不但喜欢读书,也喜欢军事。

  每每见到高山大川,都要在那里勘察地形,指划军营处所,即便遭到别人讥笑也从不介意。

  机缘巧合之下,徐庶听说了这件事情,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便找到了邓家。

  徐庶到底不是普通人,跟邓范一番交谈下来,他赫然发现此子虽然年少,却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于是他便如获至宝,立刻将邓范收为己用。

  对于邓家而言,如今早已经势微的他们能够得到徐庶这种大人物赏识,那自然是求之不得。

  如今邓范已经正式跟着徐庶。

  跟着徐庶的这段时间,他越来越喜欢这个少年郎,已经隐隐有了培养接班人的打算。

  虽说如今徐庶也不过正值壮年。

  但这种事情自然是越早越好。

  听完了徐庶的陈述,庞统更好奇了,正准备亲自开口询问两句,却见这少年郎竟率先开口了:

  “先、先生,我、我、我……已、已经不叫邓、邓范了……”

  在徐庶和庞统惊讶的目光中,邓家少年郎结结巴巴地说道:

  “我、我、我……现、现在叫……”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终于是憋出了最后两个字:

  “邓艾!”

第599章 是否北伐?

  当庞统听到邓范,哦,现在应该是叫邓艾了。

  当听到邓艾结结巴巴地做完了自我介绍以后,不免有些意外。

  他看向徐庶,询问道:“这少年郎……口吃?”

  徐庶点了点头,不无遗憾地说道:“不错。”

  口吃,俗称结巴。

  据科学研究表明,口吃属于一种言语障碍,表现为言语频繁地与正常流利的人在频率和强度上不同、且非自愿的重复、停顿、拖长打断。

  除此之外,口吃还包括言语前的反常犹豫或停顿。

  哪怕是在张绣所处的那个科学高度发达的年代,由于口吃牵涉到遗传、神经生理发育、家庭和社会等诸多方面,依旧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失调症,想要彻底治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不必说如今还是在近二千年之前的古代了。

  对于这个年代的绝大多数人而言,口吃就是不祥之兆,口吃的人天生就是笨蛋。

  当然,也有少数人不会这么想。

  庞统和徐庶恰好是这少数人。

  接下来庞统便耐心地寻问了小邓艾几个问题,随即满意地点了点头。

  “你很有想法,不若从今以后就跟我……”

  “喂!”

  庞统话音未落,就被徐庶直接打断。

  他一把就将邓艾拉到自己身后,目光警惕地看着庞统:“你想做甚?”

  “我、我什么都未做啊?”

  庞统一脸无辜地看着徐庶,似乎是并不明白他想干什么。

  徐庶却不吃他这一套,狠狠瞪了他一眼道,“你可莫要打他的主意!”

首节 上一节 720/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