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712节

  但他们都打得累了,再看左慈,却发现他居然已经睡着了,显然是一点疼痛的感觉都没有。

  曹丕见状大怒,便让人取来大枷,上铁钉铁锁,把左慈送入牢中关了起来。

  等看不到左慈,曹操这才消了火。

  然而很快就有人前来报信,说是刚刚把左慈押入大牢,原本用于束缚左慈的枷锁就全部自己脱落。

  至于左慈本人,更是躺在牢房的地上,屁事没有。

  曹操闻言当即拂袖而去。

  三兄弟面面相觑,一时也不知如何应对。

  最终曹昂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下令先将左慈关押起来,并且不给他吃的东西,等着他服软道歉。

  然而对于左慈而言,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道歉的。

  结果转眼七日过去,在大牢里的左慈好端端地坐在地上,面色红润,依旧是屁事没有,根本就不像是七天七夜一口饭一滴水没喝的模样。

  狱卒也被吓了一跳,连忙把这件事情报给曹昂。

  曹昂不想再因为这件事情打扰父亲,索性亲自来到大牢,寻问左慈。

  左慈嘿嘿一笑:“我数十年不食,亦不妨;日食千羊,亦能尽。”

  眼看左慈在大牢里就仿佛是回到家里一样,曹昂亦是无可奈何,只能暂且压下此事。

  曹昂想着冷处理这件事情,左慈却不肯答应。

  话说这一日,曹操正在邀请自己魏国的百官饮宴,酒至三巡,大家都在兴头上的时候,忽有一人自门外走了进来。

  但见此人相貌平平,足穿木履,单看外表就是一个普通程度的壮汉。

  这倒也罢了。

  关键是没有一点点防备,就这样出现在众人面前,这才让他们觉得奇怪。

  认识左慈的人并不多,所以看到这一幕的众人皆是拿眼去望曹操。

  在这种场合下,曹操也不好斥责,于是便下令赐座。

  不过即便如此,曹操心里还是不爽,环顾左右,便心生一计,看向左慈缓缓开口道:

  “今日本公大宴群臣,山珍海味、水陆俱备,四方异物极多,唯缺松江之鲈鱼也,汝能取否?”

  曹操说得很清楚,他缺的是松江的鲈鱼。

  要知道这里距离松江可是千里之遥,曹操这么,摆明了就是在为难左慈。

  然而左慈却是微微一笑:“有何难哉!”

  说着便跟曹操要了一只铜盆。

  这种事情曹操自然不会拒绝,很快便让将东西带了上来。

  随后左慈又让人在盆中灌满水,还让人找来钓竿,安上鱼饵,直接就对着这个盛满了清水的铜盆开始垂钓。

  这一幕可是把所有人都给看得愣住了。

  古有姜太公愿者上钩,你这左慈虽然不像姜太公那样不用鱼饵,可是你对着一盆清水垂钓,比起姜太公也是不逞多让了。

  然而不过顷刻,众人就看到左慈手中的钓竿微微一沉。

  不会吧!

  看到这一幕的所有人顿时瞪大双眼,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下一刻,就看到左慈用力一挥竿。

  但听“哗啦”一声,一条三尺长的鱼就这样被左慈从清水中钓了出来。

  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这是什么情况?

  早有人上前将鱼取下,众人围上去细细查看,只见这条鱼还在不停扑腾,的的确确是鲈鱼无误。

  还是曹操先反应过来,热烈鼓掌。

  其他人也是纷纷跟上。

  此时曹操又开口道:“此鱼虽好,然只一尾,却不能使席间宾客皆得饱食。”

  他话音未落,就见左慈再度挥杆。

  又是一尾鱼被他从铜盆中钓了出来,这次比起第一尾鱼更长更大。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

  但见左慈动作飞快,不停的下饵钓鱼,顷刻之间就钓出了数十尾大鲈鱼,悉数放在殿上。

  此时所有人都被这一幕惊得说不出话来。

  曹操也没想到左慈居然整得这么大,这次他也不再鼓掌,而是开口道,“此鱼虽好,却未必是松江鲈鱼也。”

  左慈却笑道:“魏公何相欺耶?天下鲈鱼只两腮,惟松江鲈鱼有四腮,此可辨也。”

  这句话一说出口,众官自然是争相视之。

  见到左慈钓上来的鲈鱼果然都是四腮,看向他的眼神已经带上了敬畏。

  此时曹操的心情便如同当年看到向于吉叩拜的那些东吴官民一般,心中已经泛起了浓烈的杀机。

  不过他的城府到底要比孙策深得多,所以此刻便不动声色,只是下令厨师将这些鲈鱼带到后厨去烹饪。

  同时再一次开口对左慈说道:“烹松江鲈鱼,须蜀地紫芽姜方可,不知先生亦能取之否?”

  显然,曹操又是在为难左慈。

  然而左慈还是跟刚才一样,微微一笑道,“此事易耳,待某去去就回。”

  曹操想了想,便又说道,“吾去岁曾命人至蜀地买锦缎,先生既欲取紫芽姜,可否烦请告之吾委派之人,命之多买二端?”

  他也不说自己是什么时候派的人,也不说那人长什么样,就只说托左慈给那人带个话,显然是在给左慈上难度。

  难上加难。

  面对曹操的刻意刁难,左慈却笑道:“却也容易。”

  说着便迈出门去。

  早有人跟着左慈一起出门。

  然而跟着左慈的人刚一出大门,就惊讶地发现他们把人给跟丢了。

  没错,就在眼皮子底下,不到一息的功夫,人跟丢了。

  众人自是面面相觑,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再说左慈。

  对于跟着自己的尾巴他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他走出室外,一步迈出,眼前的景物就变得截然不同。

  前一刻还是北风萧萧、雪花飘飘,后一刻已经是天气晴朗、湿润宜人。

  左慈却是丝毫不觉得奇怪,微微一笑,便迈步走进了距离自己最近的一家蜀锦铺子。

  那铺子门前赫然写着“锦城”两个大字。

  左慈走了进去,四处张望一番,很快就锁定了目标。

  那是一个普通程度的壮汉,正在跟卖蜀锦的老板讨价还价。

  听到对方的口音,左慈不免觉得有些好笑,曹操派来的人还真是有意思。

  正欲上前将曹操的话带给他,忽然觉得肩上微微一沉,却是一只手搭上了他的肩膀。

  这让左慈心中微微一惊。

  能够做到以手搭肩这种程度还没有让自己提前察觉,便是师弟于吉也不行啊!

  左慈心中蓦然冒出了一个名字:

  莫非是南华师兄?

  就在这时,只听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开口道:

  “这位道长十分面善,我们先前可否见过?”

  哈,原来是他!

  当听到这个声音的时间,左慈一下子就释然了。

  难怪自己没有察觉。

  原来是天选之人啊!

  一边这样想着,一边转过身来,对着来人便喝了个喏:

  “张将军,好久不见!”

  张绣见状不由也是吃了一惊,他收回手来抱了个拳:“原来竟真是左道长?”

  今天他偷得浮生半日闲,觉得整日在府中也有些闷了,便带着邹氏和甄宓二人出外踏街。

  不曾想却在这里撞上了熟人。

  当真是无巧不成书。

第594章 故事里的事

  建安十四年,刘璋投降张绣,让张绣轻轻松松就拿下了西川。

  等来到成都以后,张绣经过一番调研,感觉蜀绵虽然已经名声在外,也形成了几家有口皆碑的老字号产业,但运行模式依旧不够成熟。

  再加上市场内部良莠不齐,以次充好、以劣冒优的事情比比皆是。

  于是张绣结合调研结果和自己穿越者的见识,成立了专门织造蜀锦的官营作坊,并制定行业统一标准,以便通过蜀锦获取更大的利润。

  至于这专门制作蜀锦的官营作坊,就被张绣命令为“锦城”。

  如今时隔一年,张绣心血来潮,索性带便着邹晓和甄宓来到锦城。

  原本是想看看蜀锦在经过一年的经营以后有什么变化,不曾想却看到了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

  张绣可是耳聪目明的高手,在看到对方的第一眼就立刻肯定,自己之前绝对跟他打过交道。

  然后在自己的记忆阁楼里搜索了一番,很快就确定了对方的身份。

  汉末三仙之一,乌角先生,左慈,左元放。

  想当初自己成婚的时候,他还跟师弟于吉一起来观礼来着。

  对了,他还给自己起了一卦。

  算出了自己有夺人福禄为己用的强横命格,以及一个奇奇怪怪的第二命格。

  直到现在,他还是不太明白自己那第二命格是什么意思。

  不过无论如何,左慈既然出现在这里,那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首节 上一节 712/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