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张绣已经隐隐猜到了张鲁接下来要说的话。
喂喂,不会吧不会吧,不是我想的那样吧?
贾文和这个家伙人都不在这里,还要算计我不成?
“小女张琪瑛,乃是鲁之幼女,向来仰慕英雄。
如今虽已年过二十,然相貌姣好、体态端庄,愿将军纳之。
此乃小女生辰八字也,请将军收下。”
还真是一记直球啊喂喂!
张绣是万万没想到,张鲁竟然会以这样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把他的女儿交给自己。
他侧目望去,却见张琪瑛依旧保持着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样,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然而张绣是何等的眼光?
只是随意一瞥,就注意到了她微微颤抖的双肩和有些泛红的双颊。
毫无疑问,张琪瑛知道自己跟张鲁的交谈内容。
想到自己先前的顾虑,张绣有些迟疑:“此事……”
话音未落,张鲁便赶忙说道:
“鲁自知小女年龄太大,但若为侍妾,却也勉强能配上将军。
琪瑛虽是女子,但自小聪颖,胜过其五位兄长。
是以鲁亦意属小女继承家说,为本教传人。
鲁必将为小女厚备嫁妆,还望将军莫要推辞。”
我懂,这种事情肯定不能让你主动嘛,就让我来吧!
啊这……
张鲁这一套组合拳是真的把张绣给整不会了。
其实对于历史上的张鲁,张绣的了解十分有限。
只知道他占据汉中二十年,最后投降曹操,得了善终,顺带附赠了大将庞德。
除了这些之外,其他可以说是一概不知。
对于张鲁都是如此,更不用说是他的女儿了。
唯一的印象就是三国杀里好像有这么一张武将牌来着。
当然也就是这一点点印象了,甚至就连张琪瑛这个名字张绣也是第一次听说。
如果是在其他场合,张绣拒绝了也就拒绝了,毕竟是早就想好的事情。
可如今当着人家少女的面这样,未免有些太过伤人。
不过张绣又问了问自己的内心,发现这也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
真正的原因是……张琪瑛还真是极富吸引力啊!
想到这里,张绣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本来打算想要以一身浩然正气的君子身份和你们相处,可是换来的却是内心的煎熬。
不装了,我是好色之徒,我摊牌了!
正所谓收女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这么漂亮的妹子要嫁给自己,哪怕是真的一滴都没有了,也得给我挤出来!
听到张绣的话,张鲁哈哈大笑,随即转向张琪瑛:“还不过来?”
张琪瑛听到父亲召唤,缓缓起身,小心翼翼地,走到二人身旁。
她抬起头看了张绣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去。
这副模样落到张绣眼中,更增几分吸引力。
“莫要害羞!”
张鲁则是直接拉起张琪瑛的手放到张绣的大手上:“张将军,小女我便交到你的手上了。”
张绣再一次被张鲁的这一记直球给吓了一跳。
喂喂,你这节奏略快啊!
“琪瑛,今后张将军便是你的夫君了!”
“张将军,与小女的婚事便在这几日办了吧!”
“这么快?”
这是一点都不打算给人留缓冲的时间啊!
“整个汉中都是小女的嫁妆,吾又岂能不快?”
张鲁这句话一说,张绣就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拒绝了。
虽然有些牵强附会,但你硬要往上靠,也的确能够说得过去。
就这样,张绣在得到汉中的同时,再次收获了一位夫人。
蜀军和汉中军听闻此事,皆是感觉喜闻乐见、大快人心,随即开始普天同庆、奔走相告。
即将到来的喜事更是把张鲁向张绣投降的那一些遗憾都给尽数冲散了。
甚至就连原本号称要解决曹军迁徙汉中居民无暇脱身的贾诩都专程赶到汉中,来参加张绣跟张琪瑛的婚礼。
不过事到如今,张绣已经懒得再找他的麻烦了。
人家都已经得逞了不是吗?
就在汉中为了张绣的婚事大操特办的时候,关中战场也迎来了至关重要的转机。
曹军在潼关已经跟关中联军对抗了一段不短的时间。
当成功西渡黄河后,曹军的粮草已经改由河东经蒲阪供应。
与此同时,曹昂下令沿河连车树栅为甬道向南推进,马超则是率军退屯渭口。
随后曹昂又在程昱的建议下设下多路疑兵,吸引马超注意力。
暗中却从黄河把船驶入渭河,同时连夜用船搭起浮桥,分兵在渭水南岸扎营。
总得来说,这一切进行的还算顺利。
可是在在渭水南岸立营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意外。
一方面是没有合适的建筑材料,一方面是马超不断率骑兵突击,阻止曹军扎营。
结果曹军直到现在都没能完成立营的工作,可谓郁闷之极。
时间来到九月底,天气突然发生了出人意料地转变。
在气温骤然下降的同时,天空阴云密布,竟是一连十数日见不到太阳。
这一日,曹操有感于这反常的天气,就在营中对曹昂说起了过去的故事:
“前日赤壁之战,冬日竟起东南大风,是以张绣和孙策才借风起势,火攻破我。
吾先前以为此乃天意,不曾想如今才至九月末,天气怎又变成了这般?”
曹昂自然也是十分纳闷,摇头道,“气候无常,实难为人所料。
不过昂听闻有奇人习得秘法,可呼风唤雨,借风行雨……”
说到这里,曹昂顿了一顿,谨慎地说道:
“如今军中传言,赤壁之战时,便是张绣麾下田丰、沮授二人在南屏山筑七星台,借来三日三夜东南大风。”
曹操闻言,顿时陷入了沉默。
这样的人才,怎么就没有为己所用呢?
张绣啊张绣,是不是我上辈子真的欠了你!
否则怎么就总是栽在你手里呢?
第582章 普祥戏言点曹操 许褚裸衣斗马超
曹操原本觉得自己的人生虽有挫折,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顺利的。
因为如果不顺利的话,也不可能从当初袁绍身旁的一个小老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成为全天下实力最强大的诸侯。
但是!
等到回过头来复盘的时候,曹操惊讶地发现,每每自己遇上张绣的时候就会莫名其妙的吃亏。
宛城之战,己方兵力三比一,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愣是被翻盘。
汝南之战,己方兵力依旧占优,可却被赵云杀了个七进七出,最终只能把气撒在黄巾军头上不说,还被迫割出了弋阳。
河北之战,明明已经打败了袁绍,可愣是被诸葛亮在河北拖了好些年,还被张绣趁着这个机会拿下荆州,拥有了跟自己叫板的实力。
赤壁之战就更不用说了,哪怕张绣联合了孙策的势力,对比自己还是弱势的一方。
可对方能够以弱胜强不说,还再一次复刻了当年汝南之战和河北之战的操作。
不,应该说是比之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但从自己手中挖走了郭嘉、荀攸、徐晃、于禁,还让庞统那个阴险的家伙把自己困住,结果却趁机攻下了西川。
这还不算,最可恶的就是他在拿下西川以后犹嫌不足,居然得蜀望陇,怂恿韩遂、马超搞事,意图再次趁机取下东川。
一桩桩、一件件、一幕幕,细细想来,自己对上张绣的战绩竟然是……全败!
难怪会有人称张绣为曹贼……啊呸,是曹操克星。
换成自己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同样也会有这样的认识。
张绣比于自己,则名微而众寡。
然他却能一次又一次克己制胜,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想到这里,曹操不禁仰天长叹道:
“昔日一时心慈手软,如今酿成大祸,猘儿,谓难与争锋也!”
这句话原本是他用来评价孙策的。
然而如今却发现用在张绣身上反倒更为适合。
听到曹操的话,曹昂不免有些惭愧。
毕竟从严格意义上讲,自己跟张绣、孙策才算是同龄人。
如今还要依靠老父亲去跟两个年轻人争锋,只能说明自己不中用。
但这个时候他也不能说这话,只能拣好听地说:“此战过后,凉州尽入我手,关中平定,父亲便可一统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