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685节

  此时身在半山的法正见状,顿时就知道黄盖那边已经动手了。

  山顶的黄忠更是激动万分。

  这一连数日他也看得清楚,山下敌军搦战未果,早已产生了倦怠之心。

  如今听到友军遭袭,分出一部兵马去救,剩下人马早已经失了锐气。

  想必接下来就能够看到法正打出的信号了。

  果不其然,片刻之后,就看到法正屯兵之处白旗一变。

  好家伙,几乎是在刹那之间,半山腰锣鼓喧天,鼓角齐鸣,红旗招展,喊声大震。

  法正跟黄忠约好的信号其实是白旗一变红旗就冲。

  但眼下法正这种做法明显就是为了给黄忠壮大气势。

  黄忠自然不会拒绝法正的好意。

  看到这一幕的他热血沸腾,大喝一声“跟我冲!”

  随即便一马当先,率领大军人马驰下山来。

第580章 不死心的贾诩和郁闷的魏延

  居高临下、一往无前、气势如宏、势不可挡。

  这就是黄忠在看到了法正给出的信号以后交出的答卷。

  对于鹿仁和他麾下的汉中军而言,眼下这一幕称之为天崩地塌之势,那是一点都不夸张。

  他们久居汉中,何曾见过这般壮观的气势?

  所以自鹿仁以下有一个算一个,此时全部都短暂的失去了反应能力。

  这也是人之常情。

  可惜的是,他们发呆的场合不对。

  如今却是在战场。

  鹿仁原本就不是黄忠的对手,此刻在战场上失了神,对他而言简直就是致命缺陷。

  几乎是一眨眼的功夫,黄忠已然冲到了鹿仁麾盖之下。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黄忠大喝一声,宛如一个晴天霹雳。

  鹿仁刚刚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就再次被威风凛凛的黄忠给惊到了。

  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念头则是:“这老汉竟如此勇猛!”

  随后他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只因此时黄忠已经手起刀落,将他连头带肩当场砍成了两截。

  看到这一幕的蜀军顿时齐声欢呼:“将军威武!将军万胜!”

  反观汉中军,眼见主帅被斩,还是以这般干脆的方式,更是个个吓得魂飞魄散。

  他们再也无心恋战,发一声喊便四散而逃。

  只恨爹娘没给自己少生两条腿,生怕下一刻也要落的跟鹿仁一般下场。

  不过这一点却是他们多虑了。

  黄忠一刀斩了敌军主帅,却并不恋战。

  他牢牢着法正叮嘱,直接无视了鹿仁麾下的人马,率部径直去夺定军山。

  此时身为定军山守将的鹿仁已死,副将江友也在黄盖的猛攻下苦苦挣扎,再也无人可阻黄忠。

  于是毫无悬念,黄忠便一鼓作气,终于拿下了这啃了数月的硬骨头。

  定军山被攻下的消息传出,由江由负责防守的鹿角东部顿时大乱。

  黄盖趋势再度发起了一波冲锋,更在乱军之中觑到机会,欺身上前,直接将江由斩落马下。

  至此,随着鹿仁、江友、龙韬、佚名等人战死,定军山之战便再无悬念。

  法正此时亦是率军自对山赶下,指挥一众将士开始收拾战场,同时将消息飞报阳平关。

  张绣得到黄忠拿下定军山的消息以后,在欣喜之余也不免有些意外。

  因为距离自己发信催促黄忠才过去没有多久。

  如今倒是印证了贾诩和郭嘉的说法。

  果真是有先见之明啊。

  “定军山已定,我军进可攻,退可守。

  主公今可亲自率军,猛攻阳平关,再令二位黄将军率军深入其境,烧其粮草、夺其辎重。

  如此一来,汉中之事可定矣!”

  对于郭嘉的建议,张绣自然没有意见。

  于是他传令黄忠引兵袭取汉中军北山下粮库,自己则是亲自率军猛攻阳平关。

  这一波攻势自然跟之前不同,定军山被攻下的消息如今已经被张绣下令传遍全军。

  所以蜀军自是气势如宏,恨不能一鼓作气直接攻下阳平关。

  看到蜀军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嗷嗷叫着往上冲,阳平关守将,张鲁之弟张卫顿时大吃一惊,实在是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直到战斗过程中,张绣放声警告张卫不要在负嵎顽抗,因为定军山已经被攻克了!

  张卫闻讯不禁大惊失色,关上守军亦是面面相觑,被这个消息给惊到了。

  只差那么一点,阳平关就要被攻破了。

  然而在关键的时候,张绣却主动退兵了。

  这让张卫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不免有些疑惑,明明再加把劲就能把阳平关攻下来了,为什么要退兵呢?

  这也是郭嘉的建议。

  今日再加把劲应该是能攻克此关,但那样付出的伤亡未免有些大。

  倒不如把定军山被攻下的消息放出去,如此再围而不攻,一段时间以后阳平关守军军心一散,那就是不攻自破的结果了。

  能够降低伤亡,张绣自然乐意接受。

  反正急也不急于一时,就让张卫以及他背后的张鲁再挣扎一段时间吧。

  然而无论是张绣还是郭嘉都没有想到,这一等,却等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

  当张绣下令蜀军撤退以后,张卫也从定军山逃回的守军那里得到了定军山陷落的消息。

  他不免大惊失色,一方面下令加强戒备,据险扼守,一方面将消息飞报汉中张鲁。

  张鲁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顿时就惊呆了。

  他原本还打算坚持到冬月,等张绣主动退兵,大不了来年再战。

  因为曹昂已经给他送来了密信,不但将曹操回归的事情告诉了他,还向他郑重承诺:

  一旦关中之战结束,便会自长安出斜谷道,由曹操亲临汉中指挥作战。

  这可是个重大利好消息。

  曹操亲自指挥,绝对够张绣喝一壶的。

  万万没想到,这就么短短几天,形势就急转直下。

  看着张鲁失魂落魄的模样,功曹阎圃不由暗暗摇头。

  张鲁是安稳承平的日子过得太久了,所以一旦遇到这种挫折,顿时就觉得难以承受了。

  不过换位思考的话,他倒是也能理解。

  谁能想到短短数日,整个战局的形势就会发生这般大的变化呢?

  仔细想想,说到底还是他们低估了张绣想要得到汉中的急迫心情。

  如今看来,张绣根本就没有想着要跟他们打拉锯战,也从来没有想着要把这场战斗往后拖。

  可以说,他是举整个西川之力在攻打东川。

  先前的僵持只是表现,乃是不得已而为之。

  现在回想,张绣从一开始就在为今天积极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

  到底还是双方硬实力存在差距,很难依靠操作来弥补。

  想到这里,他便安慰道:

  “主公,汉中虽险,然张绣据有荆、益二州,麾下文臣武将众多,我等本就居劣势也。

  今我虽败,却非战之过,如今最要紧之事却是需要议定下一步计策。”

  “还有甚好说的?”

  张鲁抬起头看了阎圃一眼,叹了口气道:

  “关中之战尚在继续,便是曹操现在出兵,也是远水不解近渴,如今……唯有死战而已。”

  说到这里的时候,张鲁的声音都变得沉重起来。

  “主公万万不可!”

  听到张鲁已有死志,阎圃吓了一跳,连忙劝道:“且不说尚未到如此绝境,便是五斗米教与天师道尚需主公传承,怎可轻言死字?”

  先前已经说过,张鲁本是天师道名正言顺的道三代,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被旁人夺了道统。

  后来他走了废柴逆袭之路,另辟蹊径,不但成功夺回道统,还有了汉中这块基本盘。(见第336章)

  但是五斗米的传承他却始终没有丢掉。

  不但没有丢掉,在汉中的这二十年他还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宗教王国。

  之所以会想着要跟张绣以死相拼,实际也是已经有了动用法术的打算。

  可一旦他运用法术,那违背了对普通人出手的条例,定然十死无生。

  所以此时阎圃当突然提到了这一茬的时候,张鲁不禁陷入了沉默。

  过得片刻,他叹了口气道:

  “吾自不愿死矣,然如今大势已去,又能如之奈何?”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阎圃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了看四周。

  张鲁虽然有些惊讶,但还是挥手让众人退下。

  见附近无人,阎圃这才谨慎地说道:“主公何不投降?”

  “投降?”

  张鲁愣了愣,“吾早便打算降了曹操,然其被韩遂、马超所拒,未能受降。”

首节 上一节 685/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