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683节

第579章 三计定军山

  对于贾诩而言,虽然他没能成功为张绣和马云禄牵上红线,不免有些遗憾。

  但是能够撮合赵云跟马云禄,依旧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了。

  所以在心情不错的情况下,贾诩也难得多说了两句。

  “待阳平关破,汉中唾手可得,彼时曹贼若尚未平定关中,自是一切好说。

  若是曹贼已败韩遂、马超,虽亦不可得汉中,却须防备其将汉中、关中百姓迁离也。”

  郭嘉闻言立刻点头,“文和先生所言极是,若曹公舍汉中,定会做此决断!”

  这个年代人口的重要性无需多说,所以张绣也不犹豫,立刻就让贾诩去操办此事。

  贾诩:(ー`?ー)

  早知道自己什么都不说了。

  等拿下汉中的时候悄悄给郭嘉提一嘴就好,如今却又被张绣抓了壮丁。

  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却说张绣手书一封,很快就被送到了定军山蜀中屯兵之所。

  黄忠、法正、黄盖三人传阅已毕,黄忠便对法正和黄盖道:

  “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主公前力排众议,命我为主帅来攻定军山。

  如今数月过去,我等却逡巡不前,难怪叫主公失望。

  若是主公换了将领,又让他人建功,吾与二位有何面目见主公耶?

  今二位只管防守,且让老夫前去出战!”

  黄盖一听同样跃跃欲试道:“汉升兄为主帅,此战便让于吾如何?”

  法正看着两人相争,不由轻笑道,“汉中军只是坚守不出,二位纵然齐上,又能奈何?倒不如听直一言。”

  黄忠一听法正有话要说,立刻大喜道:“愿闻其详。”

  虽然这数月以来,蜀军始终都在跟定军山守军对峙,然而法正的表现却依旧是赢得了他跟黄盖的信任。

  所以如今看到法正似乎是有主意的样子,自然是大喜过望。

  法正保持着微笑,扬了扬手中张绣的亲笔信,开口说道:

  “便是主公此书不来,正亦有攻掠之心也!

  我在汉中与敌相持数月,张鲁定已知晓主公决心。

  他原本欲引曹军为援,奈何曹军此时正与韩遂、马超等关中联军酣战,根本无力他顾。

  今九月将尽,天气转寒,人心思动,军心思变,我等便可抓住此时机,一举攻而克之!”

  黄忠和黄盖闻言更是喜不自胜,“不知计将安出?”

  “吾有三计,一曰‘反客为主’,一曰‘两面互补’,一曰‘围魏救赵’,三计并施,定可攻克定军山也!”

  说着就先将这第一条反客为主之计对二人细细说来。

  法正越往后说,黄忠和黄盖这两位老将的双眼就越亮。

  等到法正将计策全部说完,黄忠和黄盖更是拍案叫绝:

  “孝直先生真乃主公栋梁之才也!”

  法正闻言浅浅一笑,却不居功:

  “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今我军兵力、将领、士兵、后勤皆胜于敌军,更兼占据天时、人和,敌军却只占地利,若是不胜,方才奇怪。”

  “话虽如此,然兵法亦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黄忠见法正引用兵书,他也就引用了几句,“今我军兵力仅三倍于敌也,尚未及五之数,若要攻之亦非易事。”

  黄盖闻言附和道,“正是如此,若让我为主将,只恐亦是无计可施,只等贼兵生变也。”

  这一次法正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知道黄忠和黄盖二人说这话都是发自真心的。

  事实上他的计策也的确是面面俱到,将各方面都考虑周全了。

  只是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定军山这一战对方只占据了地利优势,其他方面都是己方占优。

  如果连这都打不赢,那自己干脆卷铺盖回家种地,也没有必要继续在这里混了。

  所以这一战不但要赢,还要大胜,赢得漂漂亮亮。

  从另一方面来说,主要也是张绣麾下的优秀人材太多了。

  单单是成都的顶级人才就有诸葛亮和郭嘉。

  这两个随便拎出一个都比自己要强。

  像是留在荆州的庞统、徐庶也不在自己之下。

  还有像是刘晔、鲁肃等人,也跟自己在伯仲之间。

  对了,听说最近贾诩也来了成都,这也是个相当厉害的大佬。

  所以法正心里清楚,想要在张绣麾下混,不拿出浑身解数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些话自然不可能对黄忠和黄盖去说,所以眼见两人皆是发自真心的赞扬自己,因此便不再多说。

  至于第二计和第三计为什么现在不说,也是为了保持一定的神秘性。

  黄忠和黄盖见问不出来,虽然急得抓耳挠腮,但也拿法正没有办法。

  只能从计策的名字本身去猜测了。

  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

  直到翌日,黄忠又如同往常一般在山下搦战。

  定军山守军自是固守不出。

  此时黄忠便开始用起了法正的第一条计策——反客为主。

  就正常情况而言,身为主人,往往都会居于主导地位,客人则是居于被主导地位。

  客随主便,就是指客人要按照主人的方便来行事。

  反客为主与之正好相反,主要就是趁对方疏忽,抓住对方的要害并进行放大,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进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按照法正的意思,黄忠便将军中的黄白值钱物件,悉数赏给三军。

  蜀军的老底子是荆州军,向来纪律严明,令行禁止,这是让法正和黄盖都很佩服的。

  但话又说回来,又有哪个人不爱财呢?

  特别是相持数月以后,不但定军山的汉中守军产生了懈怠,蜀军同样也有了这样的心思。

  只不过作为攻击的一方,他们随时都可以离开,所以心理素质更好,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如今黄忠给了钱,一众将士自然是喜笑颜开、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个个愿效死战。

  眼见重赏有用,黄忠随即按照法正的计策即日拔寨而进。

  只是他在每一次扎营的时候只是待上数日,便又向前挪动一段距离。

  看似行动缓慢,实则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可这样的进度终究还是太慢了。

  如果换在平时,蜀军虽然也能够执行命令,但到底还是会心中不爽。

  可如今黄忠大把的金银赏赐下去,士卒自然是跟打了鸡血一般,个个听命行事,丝毫没有不耐之色。

  一连数日之后,定军山的守将鹿仁终究是待不住了。

  鹿仁并不是一个急躁的人。

  否则黄忠在山下搦战这几个月,他早就派人下山出战了。

  可惜的是,人心是会变的。

  一连守了这么长时间,他到底也是有些累了。

  正常来说,防守的一方比起进攻的一方更有优势。

  毕竟占据着地利。

  但反过来说,进攻的一方却占据着主动权。

  就像如今黄忠攻山,如果他不想就可以走,但鹿仁却不能撤。

  所以几个月过去他都忍可,可现在天气转凉,眼看黄忠用出了这种方法,鹿仁终究还是忍不住了。

  他的副将名为江友,虽然隐隐感觉到黄忠这样做有些奇怪,可却又说不出奇怪的地方在哪里。

  只能象征性地劝了鹿仁两句,然而鹿仁却不听,便下令偏将龙韬引数千兵出战。

  龙韬是一个普通程度的壮汉。

  在听说对方主帅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将时,就想仗着自己身体拳打少壮,一口气杀到了到黄忠寨前。

  黄忠眼看对方终于来了,本想出战,却被黄盖拦住:

  “此等宵小之辈,何需将军亲自出手,将军休动,某愿当之。”

  黄忠看了黄盖一眼,心说你还真是无事汉升兄,有事叫将军是吧?

  不过想想黄盖说的也对,不过是一个普通程度的壮汉罢了,连副将江友的程度都达不到,自己还真是没有必要出战。

  黄忠点了头,黄盖自然是大喜过望,便要上马提刀出迎,去与那龙韬交手。

  便在这时,法正却拦住了他。

  “黄将军,此战汝必胜,胜后自当乘胜追击,直攻定军山。

  若能一举攻克自是最好,只是某正料得山上守军定要以滚木擂石阻之。

  若当真如今,将军不必恋战,率军赶回便是。

  我等自可再用第二计。”

  黄盖自然是答应下来。

  几个月都耗在这里,他早就想要大干一场了。

  与此同时,被鹿仁安排下山的龙韬也想证明自己。

  双方便在阵前通过姓名后直接交手,谁曾想只一合,老将黄盖便将龙韬斩于马下。

  两军阵前看到这一幕的众人都惊呆了。

  黄盖自己也没想到,对方竟然连自己一刀都接不住。

  不过他到底是经验丰富,很快回过神来,一声令下便率军冲了上去。

首节 上一节 683/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