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曹昂心里清楚,自己表面上稳如老狗,其实慌得一匹。
无论是西凉军的勇猛,还是马超个人的强悍都超出了他的预料。
他倒是不害怕西凉军能打到许都,马超就算再勇也没有这个本事。
关键是再这样耗下去的话,张绣就要把汉中给拿下来了!
汉中意味着什么他再清楚不过,汉中若失,关中不稳。
虽然如今汉中也在外人手中,但汉中在张鲁手里跟张绣手里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一旦张绣拿下汉中,东西川便会连成一片。
以张绣的性格,恐怕下一步就是要北伐了!
换言之,攻守之形异也。
想到这里,曹昂便觉得头大如斗,可偏偏又无可奈何。
就这样又过数日,眼见曹昂迟迟不动,便有人前来进谏:
“西凉之兵,尽使长枪,当选弓弩迎之。”
曹昂闻言,不免有些犹豫。
对方说的颇有道理,但是这种事情说易行难,选弓弩迎之这五个字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
就在这时,一脸喜色的程昱入内。
曹昂看到程昱喜气洋洋的模样,心中一动,便对进谏之人道:
“此事容后再议。”
等那人离开以后,这才问道,“不知有何好事,能令仲德先生这般高兴?”
他倒是没想太多,还以为是战场上出现了什么转机。
万万没想到,程昱却是给他带来了一个天大的惊喜。
但见程昱自袖中取出一书,兴奋地对曹昂说道,“有主公的消息了!”
“什么?”
曹昂闻言,激动地站起身来,连杯中的茶水洒了一身都顾不上了。
他急急从程昱手中接过那封信拆开,就看到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字谕吾儿……”
“太好了!”
曹昂以极快的速度将这封信看完,顿时长长松了一口气。
看到曹昂的模样,程昱也是与之心有戚戚焉。
没办法,如今北方几乎一统的局面是曹操带着众人一手打下来的。
曹昂这段时间的表现虽然出色,但到底还是不能代替曹操。
特别是这次的韩遂、马超造成的动乱出乎意料之外,接二连三的失败更是让众人对曹昂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当然程昱心里清楚,曹昂这纯纯就是背锅了。
哪怕是曹操遇到这种情况,也不一定能比他儿子做得更好。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从一开始就失去了主动权。
所谓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从张绣入川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也就是曹家这数十年来打下的底子厚实,这才硬生生扛了下来。
在程昱看来,想要扭转如今这种不利的局势,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两件事情。
第一,曹操必须重新出现在大众面前。
只要曹操这个大汉丞相再次出场,就可以靠着他的个人威望将先前种种不利全部盖过去。
那个时候才真正需要曹昂背锅。
第二,就是要做好壮士断腕的准备。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汉中和凉州已经不可得兼,必须要舍弃其中之一。
但是这个决定任谁都不能做——除了曹操。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一件事情,曹操!
好在曹操终于出现了。
邺城。
纪灵自打在庞统手中“救出”曹操以后,被典韦打得身负重伤。
幸有李奕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接过指挥权。
随后他护送曹操和受伤的纪灵穿越千山万水,期间又找到大夫维持住纪灵的伤势,终于来到了邺城。
纪灵清醒以后在心中大骂典韦。
之前是自己做了,现在看,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不是不会演戏,是已经把演戏融于生活当中了。
他太会了!
任谁来查看自己的伤势,都不会觉得自己跟典韦是一伙的。
自己这苦肉计还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好在这一切都值得。
如今曹操对于自己的信任已经达到了前期未曾设想的地步。
至于李奕……
就连纪灵都对他的出现莫名其妙。
明明之前没有在庞统那里看到他啊!
按照李奕的说法则是等纪灵跟随曹操回去以后还有大事要办,只凭纪灵一人只怕力有未逮,所以李奕也加入了计划。
既然是庞统安排,纪灵自然是从善如流。
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高兴的要命。
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都是小事,关键是自己身旁终于又有一个自己人了!
回想起多年的卧底生涯,也只有跟张郃一起在河北的那段时间最快乐。
孤独,才是最大的敌人。
如今有了李奕,自己终于不再独孤。
留守邺城的依旧还是荀彧。
在得到曹操归来的消息以后,他亲自率领百官出城相迎。
看到一年多没有见面的曹操,又想到自己的大侄子为了曹操跳到了对面阵营,一时不禁泪流满面。
曹操看到自己的心腹重臣,又想到荀攸对自己的提醒,触景生情,亦是放声大哭。
随后双方入城,互诉来情。
“袁公路擅自出兵,前往庐江去攻张绣,不想损兵折将,遭遇大败。”
曹操把纪灵为救自己,被典韦打成重伤的事情说了一遍。
荀彧先前对这件事情只是耳闻。
如今从曹操口中听到了具体经过,不免有些唏嘘。
袁术的结果应了一句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第572章 张绣、张绣、又是张绣!
荀彧是这一辈中颖川荀氏的代表人物。
自东汉王朝建立的那一天开始,世家都是维持整个朝廷运转的重要政治力量。
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都是其中的代表。
颖川荀氏虽然也是其中之一,但跟前两者相比却是略逊一筹。
然而在经历了汉末种种乱象以后,事到如今,反倒是荀家近况最好。
究其原因,无非就是跟对了人。
可是看看袁绍、袁术的下场,再想想先前被曹操下狱的太尉杨彪,以及刚刚被曹操抛弃的大侄子荀攸,此时的荀彧不免有了一种兔死狐悲之感。
自己选择辅佐曹操,真是一条明路吗?
他真的能像名臣……一样吗?
原本荀彧对此是坚定不疑的。
可随着曹操的势力逐渐增大,荀彧发现曹操反倒是越来越像王莽了。
这让他的内心不由泛起了一种种的恐惧感。
曹操哪里知道,自己只是没有听荀攸的意见,在第一时间跟荀彧沟通,对方就已经产生了这种想法?
此时他的心思都在将自己救出虎穴,并且在这一路上表现优异的纪灵和李奕身上。
他一方面吩咐荀彧赶紧找人给纪灵治病,莫要耽误了病情。
另一方面则是对荀彧介绍了李奕,对他大为赞赏。
荀彧倒也没有怀疑这两人是二五仔,按照曹操的吩咐在找人为纪灵疗伤的同时也大大夸赞了李奕一番。
后者不卑不亢的模样则是让曹操欣赏不已。
随后双方便互诉来情,曹操也终于是跟荀彧说起了正事。
结果这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什么,张绣在赤壁之战后马不停蹄出兵西川,刘璋不战而降?
什么,凉州韩遂、马超起兵做乱,如今已经攻破长安?
什么,张鲁兵犯葭萌关,张绣大怒,反攻汉中?
这一连串的消息直接就把曹操给干懵了。
自己不就是失踪了半年吗?
怎么感觉一下子过去了三五年似的?
别的不说,哪怕是让曹操自己去取西川,没有三年五载就别想做到。
虽然世人皆知刘璋暗弱,可是你也不能这样啊!
竟然在张绣占领成都之前就投降了!
还有凉州的韩遂和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