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664节

  张鲁狠狠将手中的竹简摔在地上,怒气冲冲地说道:“都说那张绣仁义之名满天下,未曾想竟是如此卑鄙!”

  一个月前,当张鲁得知魏延兵犯下辩的消息以后,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自己都克制着没有去对付张绣,怎么张绣反而打上来了?

  但魏延随之放出的消息更是让他勃然大怒。

  张卫去攻葭萌关?

  开什么玩笑?

  自己这个弟弟上次在阳平关受的伤还没好呢,怎么可能再率军出战?

  还是对付连自己都不愿意去打的张绣?

  所以张鲁在第一时刻就认定这是张绣的阴谋。

  随后发生的事情似乎是也证明了他的观点。

  无论己方怎么解释,以魏延为首的益州军都不肯相信。

  据说有无数人看到了葭萌关下魏延跟张卫大战数十回合以后败逃的场景。

  这让张鲁更加生气。

  张卫跟魏延大战数十回合?

  编也要编的像一点好吗?

  张卫如果有这个本事,在阳平关受伤的就不是他,而应该是徐晃跟于禁了!

  好在下辩的守将还算给力,依靠着地形终究还是击退了魏延。

  然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随着魏延的败退,被张绣重用的原益州谋士法正带队支援魏延。

  但他却并没有去下辩,而是再度起兵进军阳平关。

  到了这种地步,张绣要攻下汉中的脚步已经不可能停止了。

  “主公莫急,魏延、法正虽不可小觑,然我汉中将士上下一心,自可抵挡得住。”

  阎圃冷静地为张鲁分析着敌情,并且迅速指出了取胜之道,“窃以为,我等如今只能联曹攻张。”

  “联曹攻张?”

  张鲁闻言顿时便皱起眉头,“前些日子我等方与那曹操战罢,如今却又要与之联合,那曹昂岂肯答应?”

  “有道是此一时、彼一时也”,阎圃解释道,“如今韩遂、马超尽起西凉之兵攻长安,长安城已是岌岌可危。

  有道是远交近攻,此时我等若能与曹昂联合,约定共击张绣、韩、马,曹昂定会答应。”

  张鲁一想,的确是这么回事。

  他相信单凭汉中的实力,短时间内应该还是可以挡住张绣。

  可一旦张绣下定决心要拿汉中,那不请外援是肯定不行了。

  况且如今张绣还有一部分兵力还在荆州,跟曹军交战不休。

  如果不趁着这个时候联合曹军把张绣打退,那么等张绣在荆州安排的那一路兵马腾出手来,汉中就要面临两面夹击的不利局势。

  事到如今,除了投降,联曹抗张已经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投降的话……

  在张鲁看来,宁可投降曹操,也不能投降张绣啊。

  一个是州牧,满打满算据有二州之地。

  另一个可是本朝建国以来唯一的丞相,对外能够代表整个朝廷的。

  于是张鲁立刻便命阎圃亲自前往邺城,拜会曹昂,商讨两家结盟之事。

  同时也给在汉中南部一线战斗的将士们下了死命令:

  援兵不日就到,无论如何都要挺住!

  “阳平关易守难攻,只怕还要等主公大军赶到,方能攻破。”

  阳平关下,徐晃和于禁正在向魏延和法正叙说着自己上次跟于禁攻打这里时的经验。

  “彼时我等奇袭此关,张卫仓促应战,尚未能攻克。

  如今敌准备充足,只怕更难进取。”

  魏延和法正闻言皆是皱起了眉头。

  两人都很清楚这个道理,汉中位置紧要,易守难攻,从来都是一块硬骨头。

  只是先前比汉中更加艰难的西川被轻易拿下,所以难免给了众人一种错觉。

  如今久攻不下,也让他们意识到眼前这种情况才是正常的。

  回头再看,先前张绣能够兵不血刃拿下益州,除了前期准备工作扎实,张松、法正、吴氏兄弟做内应的原因之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气运爆棚了。

  可能也是在攻西川的时候把运气用完了,所以到了这边就陷入苦战了。

  “此事吾自是知晓,只是主公早早便命我等来这葭萌关驻守,如今寸功未立,岂不惭愧?”

  魏延心里也明白,汉中虽小,但就如今的形势来看,想要攻克它,难度却是远大于西川。

  然而他想象中的场景却不是这样的。

  被压抑了这么长时间,原本打算一鼓作气,拿下一个开门红。

  不曾想如今却被搞得进退两难,自然是格外郁闷。

  想到这里,魏延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我欲不惜代价,率死士强攻此关,如何?”

  只要能够下定决心,魏延还是有信心攻克阳平关,只是那样一来损失势必不小。

  所以他还是有些犹豫。

  “不可!”

  “万万不可!”

  魏延这句话刚一出口,徐晃和法正便同时提出了反对意见。

  徐晃看了法正一眼,便不再开口,把发言的机会留给了法正。

  法正也不推辞,直接陈述起厉害,“汉中虽然重要,然与主公大事相较,却又相差甚远。

  如今主公大敌唯有曹操,若在汉中消耗过大,彼时与独占八州之地的曹操再战,差距更大。

  故而我等只需静侯主公援兵赶到,再做打算方是道理。”

  法正这是在隐晦的提醒魏延,不要因为立功心切,造成预料之外的损失。

  如今张绣的大军马上就到,等到那个时候,双方的强弱之势自然逆转。

  所以现在完全没有必要在这里跟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魏延最终还是接受了法正和徐晃的建议。

  只是心情难免有些郁闷。

  眼前这一幕不免让他想起了当年跟着张绣去征扬州时的事情。

  那时候的情况跟现在差不多,自己本打算一举攻克舒城,但最终还是未能成功,还是老老实实等着张绣大军赶到。

  没想到如今时过境迁,旧事重演,他不郁闷才怪。

  就在魏延等着张绣大军赶来的时候,赵云已经带着一队精锐士卒穿过汉中,悄悄来到了张绣的老家凉州。

  这是张绣交给他的一项秘密任务,知道这件事情的更是只有寥寥数人。

  因为赵云担任的原本就是诱敌任务,所以他不能出现在跟汉中交锋的正面战场——至少前期不行。

  所以张绣干脆给他安排了另外一项任务,前往自己的凉州老家。

  郭嘉这次为张绣设计的这个计策环环相扣,非常精妙。

  但越是精妙的计策,在实施的时候难度就越高。

  所以对于其中一些特别重要的步骤,必须得交给有足够实力的人去完成才行。

  赵云,无疑就是这种人。

  他带着不到百骑小心翼翼穿过汉中,张鲁竟是全然没有察觉。

  当然,这也跟魏延等人为他吸引了张鲁的注意力有关。

  张绣给赵云的任务是让他联络张氏族人。

  无论是参考张绣这个穿越者对历史的了解,还是根据现有情况分析,韩遂和马超这次攻曹的行动失败的概率极大。

  所以有些事情就需要早做打算。

  凉州虽然是北方诸地中比较贫瘠的一州,但与其白白便宜曹操,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把它一并掌握在自己手中。

  就算是未竟全功,也要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埋下钉子。

  在赵云看来,这个任务最为艰难的地方就是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穿越张鲁和曹操的地盘。

  如今因为汉中、长安的战斗,他轻而易举就做到了这一点。

  却不曾想等他来到西凉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找人,才是这个任务最难的地方。

  凉州辖12郡,人数却只有几十万,是真正意义上的地广人稀。

  没有向导的情况下,想要找到张氏族人无疑于大海捞针。

  更何况如今正值战乱,更是难上加难。

  这日赵云正跟往常一样在野外休息,忽听有军士高叫道:“站住!”

  赵云凝目望去,但见一骑狂奔,身后则是数名军士在拼命追赶。

  由于这次行动特殊,所以隐瞒一行人的行踪原本就是重中之重。

  如今不知从哪里冒出了这么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放他离开。

  赵云原本并不想出手。

  然而他却意外地发现,己方人员的马居然没有那个骑士的好,似乎是追不上的样子。

  这顿时引起了赵云的警惕。

  要知道他们这群人的马可都是精心挑选过的大宛良居。

  当初张绣北上来寻找自己的时候带回来的那匈奴人也是彻底归心,在荆州成家立业,将他们的养马驯马之术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其他人。

  可如今居然追不上对方?

  纵然有起步较晚的原因,可至少也说明了来者的马好,骑术也不差。

  就在赵云思考的时候,却见马上的骑士突然掉转方向,朝着他冲了过来。

首节 上一节 664/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