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621节

  听到贾诩竟是要比她们先一步去益州,众人才算是放下心来。

  然而她们却是都会错了意。

  其实张绣并没有让贾诩前往益州的打算。

  原因就像邹氏说的那样,益州道路崎岖,路远难行,以贾诩如今的年龄的确是不宜再折腾了。

  反正这些年来他已经习惯了荆州的气候,干脆就让他继续在这边待着就好。

  当然张绣也没想着继续剥削贾诩。

  赤壁一战之后,荆州已经彻底稳定下来。

  荆州本土士家看到不可一世的曹操就这样被张绣摧枯拉朽般打败,哪些原本的小心思统统全部消失。

  名气虽然重要,但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你名气再大,手中无兵无粮,没有属于自己的势力,终究还是只能寄人篱下。

  刘备就是最好的例子。

  值此大争之世,实力才是永远是维护正义的基础,国防才是外交真正的后盾。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弩箭射程之内。

  赤壁一战,不但彻底粉碎了曹操一统天下的企图,也粉碎了荆州最后一部分人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也是张绣这次去益州只带郭嘉一个谋士的原因。

  毕竟诸葛亮已经去了益州。

  诸葛亮+郭嘉的强力组合,绝对算是够看得起刘璋了。

  至于庞统,为了防止他陨落在落凤坡,在彻底拿下益州之前,张绣是不打算让他入蜀了。

  徐庶总揽荆州事务,贾诩完全可以继续划水。

  不过徐庶还没有返回江夏,庞统也还在搞曹操心态,所以贾诩还不能马上就离开。

  十数日后,徐庶返回江夏。

  当听闻贾诩也准备去益州的时候,他不禁愣了愣:

  “主公的意思是让文和先生与庶留在荆州,主持大局。”

  贾诩笑着摇了摇头,“如今曹操新败,孙策又是主公盟友,荆州有元直一人足矣。”

  “话虽如此,可是此去蜀地道路险阻,只怕……”

  徐庶也跟张绣一样,担心贾诩一把年纪了吃不消赶路的苦。

  贾诩闻言却是哈哈大笑起来:

  “元直莫要小瞧老夫,于吉曾为老夫卜过一卦,老夫少说还能活个十几年!”

  徐庶闻言不禁皱起眉头。

  他跟贾诩同为张绣麾下四大军师,两人是互不隶属的关系。

  没有张绣的明确命令,他是没有办法阻止贾诩的。

  况且贾诩作为张绣麾下资格最老的人之一,在整个张绣阵营都拥有很高的自主行动权。

  所以若是他真的想要去益州,自己是拦不住的。

  “不知文和公前往益州,所为何事?莫不是为了助主公拿下益州?”

  “元直这说的却是哪里话?”

  贾诩笑着摸了摸自己的长须,“如今益州有吴氏兄弟,张松、孟达等人为内应,兼有孔明、奉孝相助,主公拿下益州可谓易如反掌!”

  至于刘璋暗弱这种世人皆知的话就不必多说了。

  “既是如此,文和公为何又要前往蜀地。”

  “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

  贾诩用沉稳的语气说道,“便是主公能够拿下益州,想要顺利治理,尚须花些功夫,否则又怎能以此为基,开展北伐大业?”

  说到这里,贾诩不禁摇了摇头道,“若是主公这次用曹操换来的不是荀攸,而是荀彧便好了。”

  在贾诩看来,单比内政能力,整个天下能超过自己的屈指可数。

  荀彧就是其中之一。

  荀攸和他这位叔叔相比还是要稍差一些。

  此外,贾诩专程赶去益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当然这件事情他并不打算告诉徐庶,而是直接换了另一个说法:

  “成都乃天府之国,气候宜人,老夫此去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呢!”

  算是直接把甄宓先前说的那个理由直接拿过来用了。

  徐庶闻言不由哑然失笑。

  所谓天府之国,指的是形势险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

  说白了,能够被称为天府之国的,都是最适宜于人类生活的地方。

  其实最早被称为天府的地方并不是蜀地,而是秦都咸阳所在的关中平原。

  据《战国策》记载,这片区域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秦灭巴蜀以后,以四川盆地为基地灭齐伐楚建立了秦王朝。

  到了西汉时期,巴蜀得到进一步开发,从此大地繁富、富甲一方。

  故而巴蜀之地又称为天府之国。

  当然如今这种称呼还没有彻底传开。

  贾诩既然拿这件事情作为理由,徐庶倒是真不好反对了。

  人家想活得久一点你都不乐意,这是什么心态?

  “既是如此,便请文和公路上多加小心。”

  “无妨”,贾诩摆了摆手,“吾比任何人都要惜命。”

  徐庶当即被贾诩这句话给逗乐了。

  殊不知贾诩说这句话乃是发自真心。

  虽然世人皆称他为毒士,可他每次献计都是为了自保。

  即便决定死心塌地跟随张绣,他依旧没有改变自己这个本质。

  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将自己置于险境。

  所以他的想法是,要等到刘璋正式做出迎张绣入蜀的决定以后再出发。

  这一天很快就到了。

  益州牧刘璋,字季玉。

  他的父亲就是为汉灵帝献出废史立牧之策的刘焉。

  身为汉鲁恭王之后,刘焉这一脉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

  刘焉尚能够拿下益州,让张鲁为自己镇守北方汉中。

  到了刘璋这一代,直接因为跟张鲁交恶,失去了汉中之地。

  甚至连西川诸郡的统治都出现了危机,比起他老子可以说是差远了。

  可他依旧不思进取,只顾贪玩享乐,致使蜀中人心思动,不少人早就开始暗中自谋出路。

  话说这一日,巴西太守庞羲探知汉中张鲁打算兴兵取川,急急报知刘璋。

  刘璋得到消息,心中大急,立刻聚集众官商议。

  “张鲁虽与主公有仇,但近年来却并无进取之心,怎的如今忽欲兴兵,莫非其中有诈?”

  问话的便是张任。

  自从跟小师弟一行不欢而散以后,张任心里也有些后悔,觉得自己当日话说的有些重了。

  好在又过几日,赵云便来向他辞行,理由是张绣和曹操已经开打,他要回去帮忙。

  张任自然不好阻拦,便将他送走。

  一晃数月过去,张绣和孙策在赤壁大败曹操的消息也终于传到了蜀地,这才让他长长松了一口气。

  不曾想自己两位师弟那边的事情刚刚解决,自家主公这边就又出现了新情况。

  因为事出突然,自然是引起了他的怀疑。

  听到张任的话,刘璋叹了口气道:

  “张将军有所不知,曹操前领兵进犯汉中,双方在阳平关大战数日。

  张鲁之地张卫为于禁、徐晃所破,险些被斩,幸而曹操因补给问题退兵。

  后民有地中得玉印者,张鲁便欲藉此自称汉宁王,督兵拒曹操。”

  说到这里,刘璋目光中露出一抹愤恨之色:

  “……然汉川之民,户出十万余众,财富粮足,四面险固,故其欲先取吾西川之地再称王。”

  “曹操?”

  听到刘璋的话,众人不禁面面相觑。

  这货不是才被张绣打败吗,怎么又怕汉中去了?

  刘璋见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便命人将庞羲送来的书信让众人传阅。

  结果大家一看,顿时也明白了刘璋刚才为什么会是那种表情了。

  曹操被张绣和孙策揍了,没有地方出气,所以把火发到了张鲁头上,总算是挽回了一点颜面。

  张鲁被曹操揍了,同样没地方出气。

  好不容易等到曹操撤了,于是就把主意打到了刘璋头上。

  这不是摆明说了刘璋就是软柿子吗?

  正所谓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张鲁的这种行径就像是火辣辣的耳光打在他们脸上。

  可刘璋暗弱又是不争的事实。

  这让他们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

  就在这关键时刻,忽有一人昂然而出,对着刘璋说道:

  “主公不必惊慌,某虽不才,凭三寸不烂之舌,使张鲁不敢正眼来觑西川。”

  众人询声望去,却见说话的正是刚刚代替其兄接任益州别驾的张松。

  张松其貌不扬,却是矮小精悍、扎实能干,说话时亦是声若洪钟。

  “某闻许都曹操,扫荡中原,吕布、二袁皆为所灭,近又任大汉丞相,还攻汉中,可谓强援。

首节 上一节 621/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