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将这两人派来西川,足以说明张绣对益州志在必得。
跟混吃等死的刘璋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念及于此,诸葛亮便代表张绣跟张松达成了合作意向。
为了表达诚意,张松甚至直接献上了原本准备给曹操的地图。
诸葛亮在看过地图以后,发现这幅地图将整个西川的地理行程、远近阔狭、山川险要、府库钱粮标得清清楚楚,不禁大喜过望。
不但如此,张松还为诸葛亮又推荐两个可以共谋大事的人——法正和孟达。
如此一来,诸葛亮便下定了决心。
他二话不说就派人快马加鞭将消息传回荆州,让张绣着手准备入蜀事宜。
只是蜀道崎岖,哪怕信使夜以继日赶路,等张绣得到消息的时候,这场由曹操主动发起的南征战役也已经结束了。
不过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此时张绣正好刚刚从曹操那里成功挖了墙脚,凑齐了五子良将这个套装,同时也在这一场大战中拿下了不少好处。
所以张绣干脆连江夏都不回了,直接就开始安排起入蜀事宜。
张绣的目光自众人身上扫过,开门见山地说道:
“军师为我献上中下三策:
假称曹贼欲攻汉中,刘璋暗弱,势必胆战心惊。
再由吴懿、张松等从旁相劝,迎吾入蜀,以破张鲁。
彼时便可轻取成都,此上计也。”
“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
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中计也。”
“先破曹贼,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只是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因,不可久矣。”
听到诸葛亮献上的平蜀三策,徐庶、郭嘉、荀攸等一众谋士皆是目露沉思之色。
特别是刚刚加入的郭嘉和荀攸。
两人对于诸葛亮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就为张绣铺平了前往蜀地的道路,还献上了这极富针对性的三策均是深感佩服。
卧龙就是卧龙,果然名不虚传。
而能够同时收获卧龙和凤雏的张绣更是眼光独到,非常人所及。
两人这次虽然是被迫换了老板,但说起来还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正沉吟间,张绣突然开口:“奉孝!”
郭嘉当即看向张绣,却见他肩头的的怀英就张口就来:
“你怎么看?”
荀攸:(○??д?)ノ
于禁:∑(っ°Д°;)っ
徐晃:Σ(`д′*ノ)ノ
郭嘉在荆州待了好几个月,特别是在为张绣的一众妻妾画画的时候没少跟怀英打过交道,所以早就习惯了张绣的这种问话方式。
但荀攸、于禁、徐晃还是第一次见这种情况,皆是露出惊讶的目光。
这只鹦鹉有点意思啊!
这算是张绣的嘴替吗?
郭嘉只思索了片刻,便笃定地说道,“孔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嘉以为直选上策便可。
只是到成都后当需谨慎行事,切莫恶了主公名声。”
意思就是你既然是去益州帮忙的,如果到地方直接拿了人家地盘,只怕不利于你这么多年经营的好名声。
看得出来,郭嘉此时已经全心全意开始为张绣考虑了。
仅仅就这一点来看,张绣就觉得放了曹操不算亏。
他点了点头又转向荀攸,“公达……”
怀英再次跟上:“你怎么看?”
荀攸:?_?
荀攸没想到这只鹦鹉竟然真的会来向自己提问。
他思考的时间就比郭嘉要长许多。
不过最后给出的答案却颇为简洁:
“不选下策。”
意思就是上策和中策都可以。
诸葛亮虽说是多智近妖,但到底还不是妖,不能达到事事都未卜先知的地步。
在给出平蜀三策的时候,张绣跟曹操之间的这场战役还没有打响。
所以诸葛亮纵然是对张绣很有信心,但也算不出这场战斗什么时候才会结束,所以这下策本质上相当是一个保底的做法。
他之所以提出这一策,就是因为通过这段时间在西川的观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刘璋无能,益州内部大臣将领皆各怀鬼胎的这个事实。
纵然有像主簿黄权、帐前从事王累、李恢,武将张任、泠苞、邓贤这样的忠于刘璋的人。
但像吴班、吴懿、张松、法正、孟达这样早早就想着另谋出路的人亦是不少。
再加上益州之外北有张鲁,等到时机成熟,张绣再出兵,刘璋同样防不住。
不过保底就是保底,所以诸葛亮还特意加上了最后一句,就是让张绣早做决断。
张绣自然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如今曹操都已经这样了,自己又刚刚打了胜仗,如果不趁势而攻,那当真是自己都要嫌弃自己了。
说起来,诸葛亮给出的这平蜀三策倒是跟另一个世界里庞统给刘备的三策有异曲同工之处。
不同之处在于庞统的上策是直接向着成都发起进攻,而诸葛亮的中策才是直攻。
这也体现出了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张绣向来都是一个稳健而又听劝的人。
如今诸葛亮给出的上策明显更加稳妥,况且就连鬼才郭嘉都附议了,张绣自然是从谏如流。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张绣最终决定带郭嘉、魏延、太史慈等人入蜀。
成都已经有了诸葛亮,所以谋士方面再带上郭嘉足矣。
倒是武将方面需要多带些人。
虽然益州的将领不是很能打,但谁让自己麾下能打的人多呢?
特别是已经打完了这一仗,很多人都闲了下来,巴不得跟自己入蜀呢。
至于不带庞统入蜀的原因还是因为落凤坡。
有道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如今自己形势一片大好,可别在顺风局把庞统给送出去。
所以张绣安排了庞统护送曹操北上,还特意嘱咐让他拖延时间,就是出于这种考虑。
一方面的确是为了方便他们这边的行动,一方面也是给庞统找些事情做。
然而张绣却没想到,庞统直接给他弄出了一场大戏。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此外,考虑到书信一来一回需要时间,诸葛亮也在信中说明,除非张绣选择下策,否则在收到自己信件的同时就可以直接动手了。
张绣自然是没有意见,一道道命令传下去,原本刚刚打完一场大仗有些轻松的荆州集团军又重新忙碌起来。
首先,就是派人假扮曹贼的人马,对汉中的张鲁发起进攻。
这种事情张绣已经不是第一次做了。
想当年,魏延和太史慈曾经假扮过许褚和徐晃骗过了吕布。
如今连魏延和太史慈都不需要了,直接安排刚刚投降过来的徐晃和于禁去找张鲁的麻烦便可。
张绣亲自带队,原班人马,原套衣服。
天衣无缝。
绝对保熟!
毫无PS痕迹!
很快,张鲁就得到了曹操率大军来讨伐汉中的消息。
张鲁顿时愣住了。
曹操不是失踪了吗?
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这里?
以防万一,他还是下令斥候再探,彻底摸清楚情况再回来。
毕竟这件事情听上去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张鲁想了三天三夜都不明白,已经失踪的曹操为什么出现在汉中还找自己的麻烦。
三天之后,最新的消息也传了回来。
来的的确是曹操,如假包换!
“汝可曾看清楚了,到底是不是曹操的人马!”
张鲁麾下大将杨任郑重地说道,“末将看得不禁,那先锋正是徐晃!不单如此,斥候还在后军中发现了于禁!”
“徐晃!于禁!”
听到这两个人的名字,张鲁顿时再无怀疑。
徐晃和于禁都是早在十多年前就跟着曹操打天下的将领,多年来随曹操一起南征北战,深受其信任。
你说要是袁绍麾下的降将叛了曹操还有可能,这两人却是绝无可能。
哪怕再退一百步来说,就算是徐晃叛了,总不能连于禁也跟着一起叛了吧?
如果真有人这么厉害,能够说服徐晃和于禁一起叛曹,那么有朝一日自己见到他干脆就不战而退,拱手而降了。
将这个不可能的答案排除以后,张鲁便开始思索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
“曹贼定是在张绣和孙策那里吃了亏,想要在某这里找补回来。”
去探查知情的大将杨任点头道,“定是如此!吾观曹军虽然人数不少,但精神疲惫,似是一路急行军而来。”
“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