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552节

  此时此刻,张绣也明白过来,孙尚香怕是早就对自己芳心暗许了。

  如今刻意提起唱歌这件事情,定然是步练师将自己跟她相亲的经过告诉了孙尚香。

  这样也好。

  步练师等同于是替自己送上了一波漂亮助攻。

  自己则是抓住机会,用一记直球直接拿下了孙尚香!

  接下来,张绣便再一次唱起了那首《霸王别姬》。

  孙尚香则是拔剑出鞘,随着张绣的歌声翩翩起舞。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惟独爱你这一种……”

  当张绣跟孙尚香郎情妾意、你侬我侬之时,曹操却是异常郁闷。

  夏侯惇终究还是回到了许昌。

  因为打了败战,又拦不住前往荆州的郭嘉,所以他命其他人将自己缚住以后,才去见的曹操。

  一看到曹操,他便二话不说伏地请死。

  曹操自然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就杀了夏侯惇。

  毕竟夏侯跟曹家亲如一家。

  夏侯惇被曹操放了以后,这才低声将事情的经过徐徐说了一遍:“惇遭徐庶诡计,用火攻破我军,幸得军师相救这才转危为安,只是我军亦是折损不少……”

  曹操耐心听完了夏侯惇的陈述,忍不住大摇其头:“元让,汝自幼用兵,岂不知狭处须防火攻?”

  听到曹操这么说,夏侯惇愈发惭愧:“李典、于禁曾言及此,惇亦悔之不及也!”

  眼见夏侯惇的认错态度良好,对于自己的错误也并没有回避,曹操暗暗点了点头。

  随即便赏赐了于禁和李典二人。

  然后他就长长叹了一口气。

  “主公因何叹气?”

  夏侯惇立刻询问。

  “南阳……又是南阳!”

  曹操颇有些郁闷。

  “昔日吾去南阳一趟,便丢了吾侄安民,大将典韦、乐进,坐骑绝影……”

  说到伤心处,曹操忍不住落泪,“便连元让亦是失落之后许久才返回。”

  当曹操提到这一茬的时候,夏侯惇亦是想起了那段被张绣监禁Play的地方。

  于是他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南阳当真是一个可怕的地方。”

  “昔日吾在南阳便丢了两将一侄,如今汝又在南阳丢了奉孝,这南阳当真是……”

  晓是曹操这样的大文豪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的形容词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

  此时站在一旁一直没有开口的荀攸突然幽幽说了一句:

  “前次百骑劫营的甘宁祖籍亦是南阳……”

  曹操:’(°ー°〃)

  夏侯惇:(ーー゛)

  曹营其余将领:……

  一阵诡异的沉默过后,夏侯惇缓缓说道:“张绣如此猖狂,真心腹之患也,不可不急除。”

  曹操亦是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赞同夏侯惇的看法:

  “吾所虑者,张绣、孙策、刘备耳,如刘璋、张鲁、韩遂等人皆不足为意。

  听闻刘备如今亦投了孙策,今当乘此时扫平江南。”

  听到曹操定了调子,众人皆是纷纷开始为这件事情出谋划策。

  至于南阳的问题,则是默契的被他们丢到一旁不再提起。

  但是内心深处却是不约而同对这个地方打起了十二分的警惕。

  “如今奉孝尚在荆州,如今对张、孙用兵,可否不妥?”

  此时荀攸也再一次提出了疑问。

  曹操却摇了摇头道:“有道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况此次奉孝前往荆州,本就有答谢张绣之意,他断然不会因此为难奉孝。

  便是他当真对奉孝有不轨之心……”

  说到这里的时候,曹操狠狠握了握拳。

  就仿佛下一刻郭嘉这一次又要像曹安民、典韦、乐进、绝影那般离他而去似的。

  不会的,奉孝不比他人,断然不会这样!

  “……待彼时我大军兵临城下,张绣小儿只会比吾更担心奉孝出事才对。”

  在场众人都是聪明人,所以瞬间就明白了曹操的意思。

  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小弟被人揍了,当大哥的自然要替他出头。

  于是经过一番商议以后,曹操传令起大兵五十万,兵分五路,每队各引兵十万。

  其中曹洪、曹仁兄弟为第一队,许晃、满宠为第二队,夏侯渊、夏侯惇兄弟为第三队,在博望坡一战立功的于禁、李典为第四队,曹操亲自领诸将为第五队。

  又令荀攸、程昱为随行谋士。

  至于荀彧,还是跟往常一样替他镇守后方。

  说起来,自从当初荀彧跟着曹操第一次去了南阳以后,就很少再跟曹操一起出征了。

  倒不是荀彧行军打仗的本事不足。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荀彧的能力全面,内政方面尤为突出,这才让他成为了最好的留守人员。

  换其他人曹操还不放心呢。

  相比于随军出征,荀彧自己也更愿意留守后方。

  当曹操下令出征的时候,有个念头一直在他心中盘桓,却迟迟没有开口。

  那就是刘备毕竟是汉室宗亲,不可轻伐。

  孙策虎踞江南,且有大江之险,亦不易取。

  至于张绣更不必说,曹贼……曹操克星的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

  单单从最近的这战斗来看,只怕张绣早已经为了今日这一战做好了准备。

  其实荀彧的心情也很矛盾。

  一方面他希望曹操能够尽快一统全国,结束这大争之世。

  另一方面他又担心随着曹操实力的不断增强,会生出不臣之心。

  如果说以前的曹操仅仅是存在这方面的苗头,那如今邺三台的建立便足以说明问题了。

  然而无论如何,统一南北,结束乱世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只要在这个任务完成之前曹操没有做出过激举动,那么荀彧还是愿意支持他的。

  所以他最终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默默地替曹操守好大后方。

  许昌那边的有些事情他也有所耳闻,不过他却选择将这些可说可不说的事情压了下来。

第516章 张绣:此间乐,不思荆也!

  博望坡的一场大火,郭嘉的离开,夏侯惇的哭诉,这一切终究还是让曹操下定了决心。

  他决意要讨伐张绣和孙策,并且趁着这次率军南下的机会完成一统全国的大业。

  正如他对夏侯惇所说的那样,在打败了袁绍,平定河北以后,他所担忧的就只有张绣、孙策、刘备。

  只要能够平定了这三股势力,像剩下的刘璋、张鲁、韩遂等人根本不被他放在眼中。

  至于辽东公孙氏和投了他们的袁熙、袁尚,更是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似那等苦寒之地,谁爱占谁占着吧!

  等什么时候彻底一统天下,重现大汉帝国辉煌,再调过头来对付不迟。

  在安顿好五路大军以后,曹操拜许褚为折冲将军,引兵三千作为先锋。

  自从在南阳丢了典韦、乐进,张辽、张郃等人又被张绣提前截胡以后,许褚就成为了曹操麾下当之无愧的头号猛将。

  特别是要跟像张绣和孙策这样原本就以武力值著称的一方势力对垒,许褚自然是当仁不让。

  待定下这一切以后,曹操还特意算了一卦。

  最终选定了建安十三年秋七月丙午日,这个宜出行、嫁娶乔迁的好日子,誓师南下、攻张克孙。

  尽管经历了种种曲折和变故,但历史终究还是来到了这个重要的拐点。

  无论是发起这场战争的曹操,还是早就做好准备的张绣都很清楚,这场战争的结局将会决定未来天下大势。

  张绣能否顺利实施庞统的三分天下之计,便要看这一战的结果了。

  当曹操做出了大军南征的决定时,郭嘉也跟徐庶一起来到了江夏。

  “什么,宣威侯去了江东?”

  听到这个消息的郭嘉顿时就愣住了。

  负责接待他的庞统对着郭嘉露出一个惋惜而不失礼貌的微笑,一脸遗憾地说道:

  “奉孝,统亦非常理解汝欲见我主的强烈心情。

  然则数十日前吴侯相邀,我主亦是以要留在此处等候汝婉拒。

  如是再三,终是惹的吴侯震怒——声称我主若因此不能成行,便将自此与我主分道扬镳。”

  说到这里,庞统顿了一顿,目光炯炯地盯着郭嘉:

  “奉孝,你也不想自己成为导致我主与吴侯决裂的罪人吧?”

  郭嘉:(ー`?ー)

  关我屁事啊!

  我信你个鬼咧!

  他稍一思索,便算到了张绣让徐庶“邀请”他来荆州的时候,肯定还没有离开荆州。

  想到这里,郭嘉又看向身旁的徐庶。

  只见后者亦是一脸惊讶的模样,就仿佛是刚刚才知道了这个消息。

首节 上一节 552/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