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526节

  李典跟韩浩听到张郃的喊声,立刻便要去救。

  此时的张郃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术素养和个人能力,腾转挪移间愣是一己之力死死将两人拦住。

  乐进抓住这个机会,纵马混战。

  一阵冲杀过后,眼见他就要率部冲到粮车之前,忽有一将带人自斜边冲出,高声叫道:

  “乐文谦!于禁在此恭候多时了!”

  “于文则……”

  看着拦在自己面前的于禁,乐进不禁有些恍惚。

  曾几何时,他也曾经和于禁并肩作战。

  乐进,字文谦,本是东郡卫国县人。

  其人容貌短小,勇猛而胆烈,早年跟随曹操,为其帐下吏。

  昔日曹操尚未崛起之时,为了募兵将乐进遣回所属的东郡募兵,募得千多人。

  后来,乐进与曹操会合,升任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

  兴平元年,乐进跟随曹操在濮阳大战吕布,先登陷阵而有功,封广昌亭侯。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于禁由泰山郡同乡鲍信招募,参与讨伐黄巾军。

  中平六年,汉灵帝驾崩,京中动乱,董卓掌权。

  于禁跟随鲍信回到泰山郡招募将士,准备讨伐董卓。

  初平三年,鲍信迎曹操领兖州牧,于禁与其党俱封为都伯。

  同年,鲍信为救曹操而死,于禁又隶属兖州军将领王朗。

  王朗很欣赏于禁,便向曹操推荐于禁之才可任大将,曹操召见于禁,大悦,拜为军中司马。

  自此于禁和乐进便开始了在曹操麾下短暂的共事生涯。

  初平四年,于禁统兵至徐州攻打广威,在攻克广威之后,于禁被拜为陷陈都尉。

  兴平元年到兴平二年,于禁和乐进一起随同曹操到濮阳讨伐吕布。

  在乐进因为先登陷阵立功的时候,于禁率兵在城南攻破了吕布两座营寨,又独自率兵在须昌打败了高雅。

  不久之后,他再随曹操攻打寿张、定陶、离狐,在雍丘包围了张超,占领了四座城池。

  建安元年,于禁随曹操讨伐黄巾军刘辟、黄邵等部,屯扎在版梁。

  黄邵等乘夜袭击曹操营寨,于禁领部下迎击,打败了黄巾军,斩杀黄邵等,迫使黄巾军全部投降。

  可以看出,于禁和乐进不同,他在曹操麾下的战斗经历更为丰富。

  两人也是聚少离多。

  但这并不影响两人的友谊。

  事实上,曹操麾下一众将领,就属乐进、于禁、徐晃三人关系最好。

  三人当中,又以乐进和于禁最谈的来。

  闲暇之余,二人经常会把酒而谈,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直至深夜,然后又抵足而眠,直到天明。

  原本他们以为这样的生活会一直到永远。

  只可惜一切都在建安二年的那场战斗中发生了改变。

  曹操南征宛城,被张绣这个带着金手指的穿越者打败。

  侄子曹安民战死,长子曹昂重伤。

  先锋大将夏侯惇、乐进、典韦三人皆被生擒。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本部被张绣率部追击,一度被逼得弃袍割须,极其狼狈。

  然而于禁的表现却是非常亮眼。

  他在乱军之中约束部下,且战且退。

  在这期间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

  当时于禁还没有退回曹军大本营,却在路上发现了十多个衣衫不整的伤兵。

  一问之下,这些人竟然是曹操麾下的青州兵在趁乱打家劫舍。

  众所周知,青州兵本就是黄巾军,不过后来被曹操收编了。

  由于曹操对他们颇为宽容,因而他们经常偷偷干这种事情。

  于禁一听就不干了,立刻下令追讨这些也属于自己人的青州兵。

  个别青州兵在逃回曹营以后就向曹操打小报告,诬告于禁造反。

  当时有人劝于禁首先向曹操处报备,但于禁说:“如今张绣大军就在身后追击,我的首要任务是对抗他们。

  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像曹公这样明智的人怎么会因此责怪我?”

  所以于禁便筑好了濠沟以防敌人进攻,然后才令人通知曹操及向他解释。

  却不曾想张绣并没有率军追击。

  反倒是半路赶到的荆州军大追特追,在于禁手中吃了不小的亏。

  后来曹操听说了这件事情,认为于禁的做法很对,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

  “当时敌人来攻,相当混乱,于禁能在混乱中整顿军队,追讨抢掠的恶行,安营筑寨地坚守,真是好将领的榜样。”

  这件事情以后,他便录于禁前后功,封为益寿亭侯。

  自此乐进和于禁便都被封为了列侯。

  但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两人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乐进和夏侯惇、典韦一起被张绣生擒以后,起初并不愿投降。

  可他万万没想到,张绣竟然直接将他们哥仨关了整整一年!

  直到一年以后,张绣才同意曹操赎回了夏侯惇。

  乐进一看这情况,知道自己肯定熬不住张绣这种放置Play,最终还是选择了向张绣投降。

  不久之后,他便被张绣安排去了扬州战场,随即转战各地,为张绣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与此同时,于禁在曹操麾下也是屡立战功,跟着曹操攻吕布、破徐州、渡黄河、战官渡。

  官渡之战后,于禁迁偏将军。

  张绣待乐进同样不薄,如今的他已经被任命了一个杂号将军的职务。

  曾经既是战友又好友的两人在博望战场重新相逢,如今却是各为其主,成为了互相敌对的两个阵营。

  诸般往事涌上心头,乐进还没有从回忆中清醒过来,于禁已经一指乐进,大声说道:

  “文谦,曹公待汝不薄,汝为何要以身侍贼!”

  于禁的话惊醒了乐进,不过在听清楚于禁的话以后,乐进不禁有些无语。

  “贼?”

  虽然在张绣军中,曹贼这个词已经成为了爱好人妻的代名词,但这毕竟是基于事实基础改编的称号。

  可曹操有什么资格称张绣为贼?

  单以人品而论,人家强过你不止十倍好吗?

  张绣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远千里去救刘备,为的仅仅只是一份承诺。

  也是因为一份承诺,张绣在有能力取下的荆州的时候却始终没有动手——直到刘表去世。

  哪怕是刘表逝世,荆州名义之主依旧是刘表的两个儿子。

  如今整个天下能够在名气方面跟张绣比一比的,恐怕只剩下那个被追的到处跑的刘皇叔了。

  你曹操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臣,逼得当今天子不得不使出衣带诏的家伙,有什么资格指摘张绣?

  想到这里他也不废话,伸手一指于禁,淡淡说道:

  “于文则,战场之上各为其主,汝不必多言。”

  于禁闻言不禁一怔。

  他先声夺人,就是企图用乐进背叛曹操这件事情来做文章。

  毕竟以他对乐进的了解,这件事情只要利用好了,足以让乐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产生犹豫。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

  一个短暂的犹豫,已经足够决定胜负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仅用了一个字就让乐进对自己的那点袍泽情谊消失的无影无踪。

  甚至直到现在他都不明白,刚刚看上去还一副念旧模样的乐进怎么就好像突然变了个人似的。

  “文谦,汝竟不曾感觉到一点愧疚?”

  于禁还不死心,想要再努力一把,于是便开启了说教模式:

  “汝本为曹公麾下大将,只是昔日误入歧途,何乃强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

  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今曹公已拥兵百万之众,良将千员。”

  说到这里,于禁还竖起了大拇指,以示曹操的利害。

  乐进:(* ̄rǒ ̄)

  于禁注意到乐进的表情,也有些尴尬,不过他还是继续接着这个话题说了下去:

  “谅尔等腐草之萤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

  你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乐进:━━∑( ̄□ ̄*|||━━

  他跟于禁既是好友,自然也清楚对方的性格。

  可他从来没想过于禁居然会有这样碎嘴婆子的一面。

  他皱起眉头,正准备开口反驳,猛然反应过来。

  不对,于禁这是在拖延时间!

  岂有此理!

  这是真把我当成无脑莽夫了?

  想到这是,他二话不说,高高举起手中长矛,大声说出三个字:“跟我上!”

  一声令下,原本用以安排拦截曹军败兵的伏军立刻跟着他冲了上去。

  “可恶……”

首节 上一节 526/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