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505节

  张绣向孙权透露了一下荆州的情况,同时也从孙权那里了解到了江东的近况。

  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信息共享。

  根据孙权的说法,如今的孙策正在交州和士燮交涉,应该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彻底拿下交州。

  那样一来,他们江东的势力范围一下子就往南边延展了数百里,直接拥有了整个南部海岸线。

  但这样一来,孙策如果再想扩展地盘,就只能向着北方和西方发展了。

  可偏偏江北就是徐州的广陵郡和扬州的庐江、九江二郡,至于西方则是属于荆州的江夏、长沙、桂阳三郡。

  这些如今统统都是张绣的地盘。

  想当初孙策跟张绣有言在先,双方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这就让孙策很难受了。

  当然,他这个人是十分重诺的,尽管江东有不少臣子提出可以尝试着去攻略徐州二郡,但全部被孙策给拒绝了。

  “岂有此理!”

  张绣听到这里勃然大怒,“是哪个不开眼的说要拿庐江和九江的,我保证不打死他!”

  孙权连忙劝解,“骠骑将军息怒,只是一些不明形势的蠢货罢了,又何必与他们置气?吾兄已经替将军教训过他们了!”

  一旁的周瑜却是说道,“那些人如今都在江东,张将军想要动手揍人,恐怕还得过江一趟。”

  张绣霍地转过头去:“怎么,你以为我不敢吗?”

  周瑜冷冷一笑,“若将军当真要来,瑜定在江东恭候扫塌相迎,恭候将军大驾!”

  “好啊!”

  在场四人都没有想到,原本只是一时的气话却在不久之后成为了现实。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说回江东局势。

  孙策虽然以强硬的手段压下了各种不服的声音,但眼看着己方的地盘已经渐渐不能满足江东势力,纵然他威望很高,也不能无视众人的意见。

  毕竟孙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既然要在这乱世生存,让江东的将士们为他而战,就不能只因为跟张绣的个人关系而忽视了大家想要开疆拓土的意愿。

  得亏是江东士卒也知道张绣的厉害,心里清楚无论是北方的徐州和扬州还是西边的荆州都不好打。

  再加上当初张绣的的确确是救过孙策一命,这才让孙策能够弹压住他们。

  可惜人性原本就是这个世界最经不起考验的东西。

  哪怕是再大的恩情也会随着时间渐渐淡漠。

  况且张绣救的是孙策又不是那些将士本人。

  这就好比眼看着一块肥肉放在眼前却不让你去吃,别提有多么煎熬了。

  历史上的孙权之所以在关键时刻背刺关羽,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

  荆州近在咫尺,实在是太诱人了!

  更何况在那个世界里的荆州原本就是刘备跟孙权“借”来的。

  在孙权看来,自己拿回荆州简直就是再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不知张将军对此可有何计策?”

  说完了孙策面临的局面,孙权目光炯炯地望着张绣问道。

  言下之意就是你看到了吧,我大哥为了履行和你的承诺,都把江东臣子得罪光了,你难道不表示表示吗?

  然而孙权却没有想到,张绣听到他这句话后只是虚着眼问了一句:

  “吾听闻江东士卒的粮饷已经数年未曾涨过了?”

  孙权和周瑜闻言对望一眼,不禁都是一怔。

  随即还是由孙权回答道,“的确如此,可这跟我们谈论之事似是并无关系?”

  “怎么就没关系了?”

  张绣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有的时候你们就应该反思一下,找找自己的原因!”

  孙权一脸迷惘,“将军此话怎讲?”

  张绣理直气壮地问道:“这么多年粮饷都没涨,江东将士们到底有没有努力?”

  孙权:ヽ(#`Д?)ノ

  周瑜:∑(ι?Дン)ノ

  这一刻,就连孙权都不想跟张绣说话了。

  什么人呐这都是!

  不过张绣也并非是纯粹的发泄情绪,在一句话怼的孙权哑口无言以后,还是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

  那就是扬帆出海,去夷洲和朱崖洲。

  “夷洲、朱崖洲?”

  听到张绣说出这两个地名,孙权和周瑜再度对望一眼,皆是看到了各自目光中的惊讶之意。

  “将军怎知这两处地点?”

  要知道他们也是在平定了会稽郡南部,才得知了隔海相望还有一座岛屿名为夷洲。

  至于朱崖洲,更是在跟交州的士燮打交道开始才知道有这么一片区域。

  此二岛皆是海外之地,如今整个江东知道它们的人也不过两手之数,张绣一个北方人为什么会知道?

  张绣微微一笑。

  他当然知道,因为夷洲和朱崖洲原本就是中国的第一和第二大岛。

  它们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张绣现在所做的只不过是把这个过程给提前罢了。

  “为将者,自当识天文、知地理,区区海外二岛,何足挂齿?

  只要你们听我一言,别说是这两座岛屿,在那东海之上,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在等着你们发现!”

  这一刻,张绣在阳光下的身躯显得格外高大。

第493章 吕玲绮:妾身愿意……

  望着孙权和周瑜在夕阳下渐渐远去的背影,张绣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把自己的话听进去。

  不过就算没有听进去也不打紧。

  大不了回头自己再把同样的话给孙策说一遍就是了。

  如今的形势已经很明显了。

  一旦孙策真的拿下交州,那么他就只剩下两条路可走。

  第一就是加大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力度。

  通过方才和孙权的沟通可知,如今山越势力虽然已经被平定,但随时都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一旦前线发生战斗,保不齐山越就会在后方搞事。

  事实上,历史上的东吴政权从建国开始一直到灭国,跟山越的战斗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就算是孙十万在逍遥津受了气,也会返回江东胖揍山越一顿出气。

  可见这股势力不是那么容易平定的。

  除了山越之外,发展境内经济也是重中之重。

  虽然三次衣冠南渡让中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北向南的转移,但正是因为东吴的政权对江南的大力开发,才奠定了第一次衣冠南渡的基础。

  所以孙策要想凭借江东之地跟曹操对抗,不加大对江南的开发力度肯定是不行的。

  第二条路就是张绣刚才指给他们的——出海。

  虽然大航海时代还有一千多年才会开启,凭借如今的生产力也无法完成远洋航行任务,但如果只是亚洲地区的话,张绣感觉凭借着现有的航海技术应该还是能够胜任的。

  毕竟在历史上孙权就曾走海路跟辽东的公孙康有过联络。

  将思绪又捋了一遍,觉得没有遗漏,张绣便叫上吕玲绮准备返回:

  “走啦!”

  然而在叫了一声以后,吕玲绮却没有反应。

  张绣好奇地向她望去,就看到吕玲绮正望着前方发呆。

  回想一下,好像她从刚才开始就一直都是这副一言不发、心事重重的模样。

  张绣叫了两声还不见她答应,伸出手在她面前晃了晃,“喂喂喂?”

  吕玲绮的心很乱。

  先前张绣说起蔡琰的时候,她就已经隐隐感觉张绣在暗示着什么。

  好在江东来人转移了张绣和她的注意力,才让她不至于在这件事情上继续思考下去。

  但是今天张绣的表现却让她越发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当周瑜询问自己情况的时候,张绣的话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就是那句“不要再把主意打到我的人头上”。

  什么叫“我的人”?

  自己什么时候成了他的人?

  还是说,这次让自己北上的并不是甄宓,真正的幕后主使其实是张绣?

  结合这段时间张绣和甄宓的表现,吕玲绮越想觉得这种可能性越大。

  首先,甄宓对于张绣的态度可以说是百依百顺。

  吕玲绮毫不怀疑,哪怕张绣让她跟蔡琰一同侍奉,她也不会拒绝。

  其次,张绣不止一次的表现出了对自己的欣赏。

  吕玲绮虽然的智商随了父亲,并不是很高,但是五感却十分敏锐。

  她注意到每当张绣跟自己在一起的时候,目光总会在自己那一双长腿上停留。

  最后,就是张绣这段时间的表现了。

  如今看来,他正是先后利用蔡琰和周瑜在暗示自己。

  这让吕玲绮心乱如麻。

  因为她也不知道,一旦张绣真的提出这个要求,她应不应该同意。

  就在她陷入迷茫的时候,一只大手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

首节 上一节 505/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