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499节

  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

  这一战便成为三国形势的重要转折点,此战过后蜀汉损兵折将、丢失荆州,与东吴十余年的同盟关系打破、反目成仇,隆中对自此也就失去了意义。

  可即便如此,在之后的岁月里,蜀汉丞相诸葛亮依旧是殚精竭虑,愣是凭益州一州跟曹魏抗衡了数十年之久。

  这一方面说明了诸葛亮的能力的确是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益州底力的确非同凡响。

  现在张绣要做的就是让隆中对和庞统的三分天下之计在自己的手中得到实现。

  正因如此,张绣跟荀谌一商量,就把主意打到了吴匡头上。

  根据情报显示,吴匡的儿子吴班、侄儿吴懿、侄女吴苋如今皆在益州。

  吴懿和吴班如今皆是刘璋部将,颇受重用。

  吴氏更是初代益州牧刘焉之子刘瑁的妻子,也就是现益州牧刘璋的嫂子。

  所以别看吴匡人在许都,但他却跟益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再加上他原本就跟张绣有旧,所以在入蜀时能够把他一道拐过去,对于夺取益州绝对能够起到不小的作用。

  一行人还在路上的时候,荀谌就已经为张绣定下了这个计策。

  甚至就连理由都帮张绣想好了——实话实说,突出一个真诚。

  反正大家都是为了匡扶汉室,吴匡继续留在刘协身边远不如跟着他同去益州的意义来得大。

  况且吴匡去了益州,还能跟儿子、侄儿、侄女团聚,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嘛。

  果然,听张绣这一番话说出来以后,吴匡顿时犹豫起来。

  他身在许都,许多事情自然是看得通透。

  如今汉室衰败,仅仅只靠内部力量已经很难有所作为。

  只有依靠张绣、孙策、刘备这样的外部力量,方有一线生机。

  张绣说得不错,自己跟他一同前往蜀地能够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继续留在天子身旁。

  只是自己一走,刘协身旁恐怕连一个能说上话的人都没有了。

  当他说出自己的顾虑以后,张绣微微一笑:

  “将军不必担心,绣有一计,可使汉室幽而复明。”

第490章 甄宓·蔡琰·吕玲绮

  能使汉室幽而复明的不仅仅是姜维,张绣同样也可以。

  当听到张绣说出了三分天下之策以后,吴匡顿时对提出了这个构想的庞统惊为天人。

  他是识货的,自然知道能够在如今这个时间点就提出这番擘画意味着什么。

  更不必说庞统给出三分天下之策的时间还要在曹操平定北方之前。

  这得需要多么超前的战略眼光啊!

  他忍不住开口赞道:

  “吾本以为宣威侯麾下的贾文和、诸葛孔明已是惊天纬地之才,不曾想这庞士元竟不在这二人之下!”

  张绣闻言笑了笑,谦虚地说道,“不敢不敢,能够同时收获卧龙凤雏,绣亦是三生有幸啊!”

  “卧龙凤雏?何解?”

  看着吴匡迷惑的目光,张绣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一不小心就剧透了。

  由于自己早早就把诸葛亮和庞统给收了,所以卧龙和凤雏的名号并未在世间流传。

  不过没关系,世间没有卧龙凤雏,那咱们就自己造一对出来!

  “卧龙既是诸葛孔明,因其年纪轻轻却好打瞌睡,睡醒后又尝言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故名卧龙。

  凤雏则是庞士元,因其志向高远,假以时日,定会高翔于九天,清鸣于云中,故吾称其为凤雏。”

  听完了张绣的解释,吴匡愣了片刻,这才由衷地赞道:

  “既是如此,匡便恭喜宣威侯同时收获卧龙凤雏了!”

  张绣:(ー`?ー)

  我怀疑你在内涵我,但是我没有证据。

  有那么一瞬间,张绣觉得吴匡是在嘲讽他。

  不过看着吴匡真诚的眼神,张绣就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毕竟在这个时代,卧龙和凤雏还没有成为明褒实贬的代名词。

  所以他是发自真心的为自己高兴。

  都怪那该死的王多鱼!

  害得自己干什么都要多想一层。

  收回已经飘远的思绪,张绣又对吴匡说道,“至于国家身旁无人之事,将军亦无需担心。

  绣以为孔文举赤胆忠心,可留在国家身旁。”

  吴匡:|(*′口`)

  “孔北海……”

  听到张绣推荐孔融,吴匡嘴角不由抽了抽。

  想当初他还跟孔融有过不愉快的经历,虽然后来误会解除,但那件事情却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当然,孔融的忠心是自然不用怀疑,但这个人的能力嘛……

  算了,不说也罢,否则就是要得罪人了。

  张绣将吴匡的微表情看在眼里,猜到了他的想法,于是又开口说道:

  “将军可知,绣此来许都,荀文若之弟荀友若亦与吾同行——其与父辈兄弟并称颍川荀氏八龙三若。”

  “此事匡自是知道。”

  吴匡闻言不禁笑出声来。

  他似笑非笑地望着张绣说道:“匡听闻荀友若逢人便问‘汝可知宣威侯否?’

  便是他的一些旧友,如今都怕了他,凡见面必要躲着走。”

  听吴匡说起这件事情,纵然张绣脸皮不薄,也是有些尴尬。

  荀谌想要帮自己挖人的心态他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你也不至于逢人就问认识自己吧?

  这种既视感实在太过强烈,以至于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少年,你听过安利吗”一样了。

  “抛开这件事情不谈,友若之才将军应是知道的。”

  事已至此,张绣也只能使用“抛开不谈”这种经典话术来应对了。

  好在吴匡并不擅长拳法,所以并没有听出张绣话里的毛病,点了点头表示认可,“那是自然。”

  他随即反应过来,惊讶地望向张绣问道:“难道……”

  张绣笑着点了点头,“友若这次就不走了。”

  吴匡闻言顿时心中大定。

  虽然刚才他也开了荀谌的玩笑,但对方的才能他是真心认可的。

  八龙三若绝不是浪得虚名。

  苟彧和荀攸在曹操那边的地位有目共睹,荀谌既然能跟荀彧并称,便绝非浪得虚名之徒。

  想当年荀谌就有协助袁绍兵不血刃从韩馥手中拿下冀州的辉煌战绩。

  况且吴匡不久之前就跟荀谌打过交道,对他犀利的言辞印象颇为深刻。

  可以说,如果不是荀谌新降张绣,份量不够,仅仅凭借着他的一番话,吴匡都要被他说服答应张绣前往蜀地,而不是非要等张绣本人出马了。

  所以有荀谌留在刘协身旁,就算没有孔融也没什么大不了。

  虽然这样说有些对不起孔融,但事实就是如此。

  吴匡一边腹诽,一边在心中暗暗为孔融道歉。

  “此事……容老夫再考虑考虑如何?”

  张绣自然是笑着应下。

  尽管对方没有立刻答应,然而张绣心里明白,拐带吴匡跟随自己一起入蜀的事情已经是三个手指抓田螺——十拿九稳了。

  至于荀谌,只能暂时委屈他了。

  是的,让荀谌留在许都的事情也是张绣临时起意,荀谌本人并不知道。

  不过既然让带吴匡入蜀这个主意是他想出来的,那么想必他也应该十分乐意促成此事吧!

  张绣如是想到。

  果然,当张绣把这件事情告诉荀谌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在接下来这段时间,荀谌便没有继续逢人便问“汝可知宣威侯否”,而是闭门谢客,进入了深度自闭模式。

  张绣对此表示理解。

  荀谌之所以放弃了这种强行安利的行为,想必也是因为太过高兴了吧?

  如今闭门谢客,谁都不见,肯定也是为了入主朝堂的事情在做准备。

  没想到这个新人刚刚加入己方阵营就这么拼,还真是令人感动啊!

  不过话说回来,荀谌本就是颖阴人,如今回到许都,自然就像是回到了家一样,也难怪他会这么积极了。

  事到如今,张绣来到许都的事情基本上都已经解决。

  如今还剩下两件事情还没有办完。

  第一,就是跟联孙抗曹的事情。

  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和曹操平定河北以后的种种举动来看,最多等到下半年,曹操就要南下荆州了。

  所以跟江东势力联合共抗曹操已是势在必行之举。

  如果不给与曹操迎头痛击,恐怕下一边经略益州的难度也会加大。

  只不过江东派来觐见天子的使者还没有到,如今张绣也只能耐心等待。

  第二,就是蔡琰的归属了。

  跟蔡琰的再度重相逢纯属意外,再加上张绣自己还有国家大事要忙,所以他便把这件事情交给了甄宓处理。

  张绣相信甄宓,自己的妻子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蔡家妹子,此事你考虑的如何了?”

  正如张绣所料的那样,甄宓收到张绣的指示以后,对此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召集吕玲绮商议此事。

首节 上一节 499/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