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则是狠狠瞪了刘琦一眼,没有当场揭穿他的阴谋诡计,打算等日后再找算账。
不过他也不管刘琦在场,直接开门见山地对着张绣说道:
“张将军,二郎今年已有十三岁,聪明伶俐,向来仰慕将军威名,是以命瑁前来引见。”
嫡长子有怎么样,在我荆州蔡氏眼中,不过土鸡瓦狗耳!
倒是张绣听到蔡瑁对刘琮的描述,有些不知道应该做何评价了。
聪明伶俐?
或许吧?
因为他也不知道在刘表死后,刘琮率众投降曹操的这种行为究竟算不算明智。
第446章 刘备的绝技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刘表死后不久,一统北方的曹操趁着这个机会尽起水陆大军五十万,对外号称一百万,浩浩荡荡南下,打算扫平江南,一统天下。
面对曹操的“百万大军”,刚刚接手了偌大基业的刘琮便在荆州亲曹派代表蔡瑁、蒯越等人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
也正是他这个决定,让刘备和孙权陷入了背水一战的绝境。
所以单从这一点来看,刘琮到底是聪明还是愚蠢还真不好说。
或者说,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无论如何选择,都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跟曹操打吧,就连他老子刘表都不一定是一统北方的曹操对手,更何况他一个幼主?
话说回来,势力更加弱小的刘备都能跟江东的孙权联合起来在赤壁打败曹操,如果是实力完整的荆州跟孙权联合,胜率应该更大才对。
可话又说回去,即使真的能够打赢又能怎么样呢?
荆州虽然保住了,但必然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等此战结束,刘琮还要同时面对北方的曹操和江东的孙权威胁,要知道这两人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更遑论刘琮原本得位不正,刘表的长子刘琦在刘备的支持下说不定还会搞出什么事情呢。
所以与其今后提心吊胆,四面受敌,倒不如干脆投降曹操,后半生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富家翁不也很香吗?
所以只能说是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刘琮聪明也好,愚蠢也罢,关键就要看站在哪个角度去考虑了。
想到这里,张绣看向这个少年的目光倒是温和了几分。
从刚才他的表现来看,刘琮倒也不像袁绍那几个儿子那般,所以张绣点了点头,直接开腔:
“少年,吾观你骨骼惊奇,是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要跟我练枪吗?”
刘琮先是怔了怔,随即脸上便露出兴奋之色,“真的吗?”
要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可是——
北地枪王、西凉豪族代表人士、蓬莱枪神散人童渊亲传弟子、大汉右将军、宣威侯、扬州刺史、诸侯中跟江东孙策并列的年轻一辈佼佼者,有着北地枭雄、乱世不败之称,出道至今未尝一败的张绣,张博超!
纵然刘琮只是一个少年,心里也清楚如果能够跟着这个人练枪,自己的前途会有多么远大!
蔡瑁闻言,脸上同样露出狂喜之色。
一旦刘琮真的能够拜张绣为师,那他成为荆州的继承人这件事情可就是板上钉钉了!
惟有刘琦面色惨然,只觉得一盆凉水当头浇下,满脑子只剩下两个字:
“完了!”
然而下一刻,就听张绣说道:“假的!”
刘琮:(。_。)
蔡瑁:Σ(°△°|||)︴
刘琦:(?▽`???)
将三人的表情一一收入眼底,张绣也不再给他们反应的机会,直接一摆手:
“行了,闲话休提,还是快带我去见刘使君吧!”
张绣都这么说了,蔡瑁也不好多说,刘琦跟刘琮自是更无二话,引着张绣径直去见刘表。
不曾想几人刚一出门,便遇上了匆匆赶来的刘备。
刘备和蔡瑁一打照面,当即都有些尴尬。
当初蔡瑁欲害刘备被张绣所阻,结果刘备后来还得声称蔡瑁并不知道这件事情,其实是他手下人所为。
可以说是把睁着眼睛说瞎话这门技能给发挥到了极限。
张绣对于他们之间那点龃龉也是心知肚明,看着两人大眼瞪小眼的模样,不由觉得有些好笑。
又注意到比起上次跟自己分别时相比,如今的刘备显得黑了些又瘦了些,不禁也有些感慨。
如果换成是正史和演义中的玄德,那么此刻将是绝杀。
颠沛流离半生的他坚持到这个时候,终于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
自此之后他便能出将入相、迎娶美娇娘、走上人生巅峰。
可惜换不得。
“玄德兄也要去看望刘使君?”张绣晓有兴致地望向刘备说道,“不如同去?”
张绣一开口,刘备顿时就松了一口气,忙不迭地点头答应:
“同去!同去!”
接受着又紧走几步来到张绣身旁,低声对他说道,“将军怎和那人在一起?”
“那人”指得自然就是蔡瑁了。
张绣笑了笑,同样低声说道,“先前他过来,说是欲我为引见刘家二郎。”
刘备瞬间就明白了蔡瑁的意思,心中不禁打起了十二分警惕。
如今他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了。
上次自己来荆州,刘表病情还不像现在这般严重。
他当时曾经主动提出,说是愿在他死后将荆州交给自己。
虽然崔州平三人强烈示意自己应下,但刘备出于种种考虑却并没有答应。
一方面自然是因为不忍,另一方面则是刘备也很有自知之明。
想当初陶谦三让徐州,自己都没有答应,如今自然更不可能答应。
虽然这几年来他在荆州的人气和名望与日俱增,已经渐渐有了取代年老体迈的刘表的气象。
但是距离真正成为荆州人认可的共主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其中一个巨大的阻碍就是以蔡瑁、蒯越为首的这批荆州土著。
事实上,自从曹操势力逐渐强大后,蔡瑁和蒯越就成为了当时有名的亲曹派。
当年袁绍和曹操在官渡对峙的时候,蔡瑁和蒯越就已经开始劝说刘表不应支持袁绍,而是应该结交曹操。
刘表到最后虽然没有帮助曹操,但到底还是没有响应袁绍的请求去共同讨伐曹操。
当然,荆南的叛乱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但亲曹派的影响绝对是不能忽视的。
所以在刘备看来,刘表的这种做法等同于是间接助长了曹操在官渡之战的胜利。
结果等官渡、仓亭两大战役结束,原本处于弱势的曹操反而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好在关键时刻,张绣横空出世,阻止了曹操进一步扩大战果,以一己之力拖延了曹操统一北方的脚步。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曾经几度劝说刘表出兵,趁虚去袭许昌。
然而刘表最终还是没能采纳他的意见。
虽然主要原因是刘表随着年纪增大,已经丧失了当初的锐气,不愿再起干戈。
但是蔡瑁、蒯越等亲曹派的势力起到的作用不小。
事实上,荆州的亲曹派势力也不是一直都有这么大影响。
最初的时候,刘表的部将黄祖是刘表阵营中最坚定也最有力的反曹派人士。
他不但资历够老,又是荆州的大族出身,故而深受刘表信任,能够与亲曹派抗衡,遏制着蔡瑁、蒯越的势力。
然而数年之前孙策为父报仇,西伐江夏,黄氏兵败被杀。
自此之后,荆州境内的反曹派代表意外死亡,使得以蔡瑁、蒯越为首的亲曹派的实力大增,从此再也无人能够遏制。
其实刘备心中一直隐隐有个猜测。
那就是张绣故意放任黄祖被孙策所杀。
毕竟对张绣而言这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选择。
孙策虽然杀了黄祖,但江夏的控制权却落在了张绣手中,直到今天。
至于第二个阻碍,恰恰就是张绣。
张绣坐拥南阳、江夏这荆州前两大郡和天下第一、第三大郡,实力雄厚,近些年来个人威望同样是与日俱增。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是皇室宗亲,再加上张绣连娶几房妾侍留下了风流好色的名声,张绣的声望极有可能会后来居上,反超自己。
可即便如此,张绣如今在荆州的影响和人望也是极为重要。
像蔡瑁这样的荆州豪族如今都要上赶着来求见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客气地说,如果张绣不点头,哪怕刘表真的将荆州交给自己,自己也绝对坐不稳这个位置。
刘备心中十分清楚,一旦张绣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绝对是比吕布、袁术、袁绍、曹操等人还要可怕的一个对手。
所以综上考虑,刘备最终还是没有答应刘表。
此外,先前刘琦向自己求助的时候,刘备还想过假如江夏还在刘表手中,那么倒是可以效仿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子重耳之举,让刘琦去守御江夏,藉以避祸。
可惜如今的江夏太守却是文聘。
作为联系张绣和刘表之间的桥梁纽带,一旦换人,极有可能让目前关系良好的张绣和刘表产生危机。
所以刘备自然不会给出这个建议。
不过当他听说了张绣也受刘表之邀来到荆州的时候,便给刘琦另一个建议——让他直接去向张绣求助。
为此还传授了他一些自己的绝技——诸如一见面就泪洒当场,自降一辈执子侄礼,你不答应我就跪在地上不起来等等。
张绣方才之所以会觉得刘琦的表现跟刘备相似,正是因为这些套路都是刘备教给他的。
念及此处,刘备便望向刘琦,目露询问之色。
刘琦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刘备见状也不禁有些遗憾。
自己这个大侄子的确是太可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