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364节

  终于刘备按捺不住,等到某天夜里让军中士卒饱餐一顿,随即安排步军先起,马军后随,又在寨中虚传更点,就要偷偷撤退。

  没想到此行被曹操识破,许褚领兵来追,刘备失了信心,只得落荒而逃。

  剩下的事情就什么好说的了。

  关羽和张飞一走,刘备麾下能战之将惟有周仓一人。

  关平虽也可为将,但打不过手双股剑的刘备。

  是夜刘备大败,专挑深山僻路,最终率领一小股部队逃生。

  好不容易捱到天明,又被李典和于禁预判了他的去路。

  关键时刻,关羽从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赶了过来。

  关二哥大显神威,以一敌二打败李典和于禁,救下刘备。

  本想乘势冲杀,不料曹洪、曹仁兄弟又领兵守住了山隘。

  那里道路狭窄,关羽纵然勇猛也是无可奈何。

  好在刘备还有一个兄弟。

  去救运粮队伍的张飞也在杀退夏侯渊以后赶到。

  如此一来两边合攻,成功杀退曹家兄弟,冲出隘口。

  只是随后曹操大军赶到,刘备败军不满一千,狼狈而奔,眼见走投无路,便让孙乾等保护老小先行,前往弋阳寻求鲁肃帮助。

  自己则是与关羽、张飞断后,且战且走。

  此时鲁肃也得到消息,急命人前往接应,放刘备家小进城。

  家小一旦进城,刘、关、张三兄弟没了牵挂,顿时战斗力大涨。

  三人合力,竟然硬生生扛住了曹家兄弟和夏侯兄弟数人围攻,最终成功逃进弋阳城中。

  曹操领军追到城下,便试探性的发起了进攻。

  但攻了几次之后,曹操就意识到鲁肃是个有本事的。

  倒不说他打不下弋阳城,给他三个月的时间,便是鲁肃再有本事也没用。

  问题弋阳不是一座孤城,南边不远处便是宛城。

  一旦他兵围弋阳,文聘势必来救。

  更不必说江夏还有张绣在虎视眈眈。

  所以眼见弋阳城难以攻克,曹操便命人向城头喊话,询问鲁肃是否要保刘备。

  在得到了鲁肃肯定的回答以后,曹操与一众谋士商议,感觉死磕弋阳没有意义。

  反正刘备手下已经不到一千人,汝南全境也被夏侯惇重新夺了回来,索性就此撤军,返回许昌。

  听鲁肃说完了这一战的经过,张绣心说诸葛亮诚不欺我,刘备在甚至都没能坚持住二十天。

  他们高估了刘备,也低估了曹操。

  话说回来,刘备能在最初打赢第一仗,还能在这种逆境中逃回到弋阳,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表现了。

  毕竟他的粮草、兵马、将领、谋士等各方面全都处于劣势。

  哪怕换成自己,恐怕都未必能做到他这种程度。

  当然换成自己肯定不会主动去招惹曹操就是了。

  “吾观刘玄德不在弋阳,可是去了江夏?”

  在张绣看来,如今弋阳城中并没有刘备等人,肯定是先一步去了江夏。

  主要也是因为自己并没有提前告诉鲁肃自己会途经弋阳,否则刘备就应该会在这里等他了。

  但让张绣意外的是,鲁肃却摇了摇头:“刘玄德未去江夏,他直接去了荆州。”

  “荆州?”

  张绣先是一怔,随即马上反应过来,“他去投刘表了?”

  鲁肃点头:“正是。”

  得到了鲁肃的肯定答应,张绣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自己都已经这么帮衬刘备了,他还是不愿意留在这里,而是去投奔了刘表。

  这究竟是历史的惯性,还是说刘备真的跟自己无缘呢?

  鲁肃见张绣似乎对这件事情有兴趣,便将刘备去投刘表的前因后果细细说来。

  话说那日鲁肃领着弋阳士卒打退了曹操的进攻,城内欢声雷动。

  然而刘备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他对着麾下文臣武将掩面长叹道:

  “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刘备。

  备之命窘,累及诸君。

  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

  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

  他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并没有刻意避开鲁肃。

  所谓的“明主”指的自然便是张绣。

  这让鲁肃有些尴尬。

  因为他看出刘备这是在遭遇连番挫折之后失了信心,并不是真的想让一众麾下来投张绣。

  如果张绣在这里还好,可张绣不在,有些话他是不方便说的。

  否则等刘备过两天想通了,自己枉做恶人不说,恐怕还会影响张绣跟刘备的关系。

  不过他倒也能够理解刘备。

  毕竟此战之前的他信心满满,想着能够趁曹操去征河北的时候一举攻破许昌。

  便是做不到这一点,也要重创曹操势力才行。

  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跟曹操的差距竟然已经变得这么大。

  回首往昔,难免心灰意冷。

  鲁肃是个厚道人,思来想去,觉得自己现在能做的就是好言相劝。

  他对刘备言称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时的胜负并不能说明什么。

  你看我家主公张绣就……

  鲁肃本想拿张绣举例,却发现张绣自出道以后还未尝一败,不禁有些尴尬。

  一旁的关羽见状,连忙又拿刘邦当年项羽争天下的事情来举例子。

  刘邦面对项羽时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可就在九里山一战功成,从而奠定了汉朝近四百年基业。

  说到最后,他更是铿锵有力地说道:

  “鲁大夫所言其是,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堕其志!

  但凡弟有一口气在,必将追随兄长!”

  一旁的张飞好不容易有了说话机会,立刻双手抱拳:

  “俺也一样!”

  孙乾亦是开口劝道:“成败有时,不可丧志。

  此离荆州不远,刘景升兵强粮足,更与公皆汉室宗亲,何不往投之?”

  鲁肃听到这里,连忙站出来表示张绣早就有过指示,张绣集团随时欢迎刘备加入,实在没有必要跑荆州去投刘表。

  关羽、张飞、孙乾、简雍等人闻言皆是大喜,连连给刘备使眼色。

  在他们看来,投奔张绣其实是比刘表更好的选择。

  张绣虽不是汉室宗亲,但双方本就有旧,张绣还不止一次出手救下过刘备。

  再加上之前归回传国玉玺的事情更是为他加了不少印象分。

  孙乾刚刚特意提到刘表,其实也是抛砖引玉,如果张绣愿意接纳,他们又何必舍近求远?

  “既然众人皆愿投奔主公,为何皇叔还是走了?”

  陈宫听到这里,没忍住问道。

  “肃亦不知。”

  鲁肃摇了摇头,面露疑惑之色,“刘玄德只说不愿再与主公添麻烦,是以坚决不肯留在此处。

  孙乾无奈,便往荆州先行说之。

  数日后传来消息,孙乾说服刘表,他亲自出郭三十里前来迎接。

  刘玄德遂辞之。”

  “这么有志气吗?”

  张绣摸了摸下巴,总觉得刘备似乎是有些拧巴。

  宁可去投奔隔着南阳的刘表,也不愿意留下来?

  总不至于是担心自己害他吧?

  陈宫更是疑惑道,“刘皇叔此行当真好没道理。”

  鲁肃望着两人,沉吟片刻,对张绣说道,“肃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以肃之见,刘皇叔不投主公,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第404章 大侠请从头来过

  一听鲁肃说刘备不投自己还是一件好事,张绣顿时来了兴趣:

  “此话此讲?”

  鲁肃顿了一顿,似乎是有些不好意思,但最终还是咬了咬牙,迎着张绣疑惑的目光说道:

  “刘皇叔虽品性高洁,然其先从吕布、后事曹操,近投袁绍,皆不克终。

  若主公纳之,只恐于己不利。”

  作为一个厚道人,鲁肃本不想在背后说他人坏话。

  更何况那人还是素有贤名的刘备。

  可是对张绣的忠义之心又让他不得不说。

  他生怕张绣不理解,甚至还把这话掰开了揉碎了,给张绣分析了一个明白透澈。

首节 上一节 364/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