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公然咆哮朝堂乃是大不敬之罪,可一旦做这件事情的人是曹操,这一切就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一举扭转了双方力量差距。
但凡有识之士都能看出这场战役对整个北方形势的重要影响。
这件事情也让曹操对朝堂的掌控力度进一步增强。
说来也巧。
曹操最近正因为曹昂和曹丕的事情头痛,便想着去见见典满。
对于典韦的这个儿子他还是很满意的。
虽然没有典韦那样的天生神力,但对自己的忠心更胜典韦。
从他的目光中曹操就能够看出来,这是一个有抱负的年轻人。
所以他也打算趁此机会再好好教导他一番。
没想到本应今日当值的典满却不在。
大领导亲自查岗,被查的人却没有到岗,典满的领导二话不说便派人去叫。
这一叫不打紧,结果就发现典满的家空空如也,家中所有值钱的家当也都通通消失了。
此时众人才知道出了事,立刻派人去找,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
得到消息的曹操当即勃然大怒。
原本今日休沐,本是不用上朝,结果曹操一怒之下宣布重启朝会,就有了眼前这一幕。
听闻典韦之子典满及其家人离奇失踪,朝堂众臣自是有些意外。
眼见曹操那仿佛要吃了他们的目光,更是噤若寒蝉。
“满朝文武为何一言不发?”
凡曹操视线所及之处,众人纷纷低下头去,不敢与之对视。
时至今日,朝堂众臣已经早早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认清现实,已经彻底投靠曹操的,简称曹党。
曹党的势力原本就在朝堂上占据优势,官渡之战后更是声势大振,压得另一派抬不起头来。
另一派则是明面上支持曹操,实际上还在汉帝和曹操之间左右摇摆的,简称帝党。
什么,你说反对曹操的?
不好意思,敢公然反对曹操的早就死光了。
如今剩下的就只是这两派:支持曹操的,以及表面上支持曹操的。
后者甚至都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帝党。
因为他们连个领袖都没有,成员更是随时都有可能反水。
和曹党相比,所谓的帝党势力小得可怜。
就连帝党领袖,当朝天子刘协在面对曹操的时候都直不起腰。
“吾给你们三天时间,若不能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尔等提头来见!”
曹操发了一通火之后,才将事情安排下去。
等说完这句话,才仿佛想起什么似的转向刘协,微微躬身道:“微臣气极失言,还请国家恕罪!”
看着躬身向自己认错的曹操,刘协忽然产生了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
自己视线中曹操的身影渐渐与当年的董卓重合。
实际上,跟董卓相比曹操还是要收敛不少。
至少曹操是真心想让国家变好,不像董卓那般,只顾一己私欲。
只是彼时刘协尚且年少,虽然董卓专权,但他的感受还不是那么深刻。
可今年他已经二十岁了。
所以曹操专权程度虽然不及董卓,但在刘协看来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想要亲政的心思更是愈发强烈。
正因如此,他才会以衣带诏的形式来让董承帮自己对付曹操。
只可惜事泄失败,不但董承、王子服等人身死,就连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没能保住。
直到去年十月,趁着曹操在官渡与袁绍酣战之际,他听从吴匡建议,在朝堂之外寻找援助力量。
于是第二封衣带诏又被送到了张绣手中。
只是远水难解近渴,相比张绣,刘协明显对袁绍抱有更大的希望。
万万没想到,就连曹操最害怕的袁绍如今也被打败。
难道这世间当真无人能治此贼了吗?
想到这里,刘协心中苦涩之极。
“国家?”
看着刘协望向自己一言不发,曹操不禁皱起眉头,再一次开口:“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你都把事情安排完了才问我?
如果可以的话,刘协恨不能跳下龙椅,手持天子剑砍下曹操的狗头。
但如今他却不得不虚与委蛇,一边微笑一边朝曹操点头道:
“曹司空所言甚得朕心,此事就依司空之意去办罢!”
“臣遵旨!”
曹操说完这句话便再一次转向群臣,缓缓说道,“列位都听清楚了吧,若是办不好此事,就莫怪陛下怪罪了!”
他自然是在借题发挥。
典韦家属失踪的事情的确让他生气。
这么大两个人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丢了,还是在许昌这个自己的大本营,他怎么可能不生气。
可生气归生气,却还不至于让他忿怒到这种地步。
之所以要搞出这么大的阵仗,就是要借着这种手段竖立自己在朝堂之上的威望,让那些还抱有侥幸心理的人彻底死心。
朝会结束,自有人去满城搜索典满母子下落不提。
当然,依然有少数忠义之士对于曹操今天的所作所为大为不满。
只是迫于曹操淫威,他们看在心里,急在心里,偏生又无可奈何。
吴匡就是其中之一。
从荆州回来以后,他便一直表现的十分低调。
既不主动向曹操靠拢,也没有去向刘协表忠心。
对于所有朝政事务皆是对事不对人,针对具体的事情既会反驳曹操,同样也会劝谏刘协。
只做自己份内之事,其他事情一概不管。
这种态度反倒是让曹操颇为欣赏。
吴匡昔日跟曹操同属何进部将,曾在何进被杀之后一同跟曹操诛杀过宦官,二者原本便是旧识。
再加上曹操同样需要朝堂上存在清流势力,所以在他的推荐下,如今的吴匡已经官拜少府,为九卿之一。
升了官以后,吴匡反倒更加谨慎了。
哪怕已经知道了孔融也是张绣安插在曹操身旁的二五仔,但从荆州回来之后却从来没有跟孔融联系。
甚至都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刘协。
知道这件事情的人越少,他跟孔融就越安全。
毕竟董承、王子服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吴匡绝不会跟他们犯相同的错误。
“如今袁绍已败,博超需得加快脚步才行啊……”
吴匡知道张绣打算趁着曹操和袁绍在打仗无暇他顾的时候发展势力,只是没想到袁绍居然这么快就败了。
未免有些让人遗憾。
“如今曹贼打败袁绍,在朝堂上越发肆意妄为,如今竟是丝毫不把天子放在眼中!”
想到这里吴匡不禁苦笑,曹操这般举动又不是头一次。
自己除了无能狂怒,亦是什么都做不到。
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回到家中,却被告知来了客人,吴匡不免有些惊讶。
不过等他看到来者的时候更惊讶了。
“子龙,怎么是你?”
吴匡吓了一跳,下意识就朝左右望去。
“世伯不必担心,附近并无他人。”
赵云跟着张绣一起称呼吴匡,此时见他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便对他说道。
“子龙,你当真是好大胆!”
吴匡走到赵云面前,压低声音对他说道,“许昌识得汝之人不少,汝怎还敢找到吾府上?”
“世伯不必担心,府上之人并未看清云之模样。”
听到赵云这么说,吴匡稍稍安下心来,随即问道,“不知子龙此来所为何事?”
“云此来许昌有两件事情。”
赵云开门见山地说道,“其一是为救典韦之子典满及其母张氏。”
“什么?”
吴匡惊讶地瞪大双眼,“这件事竟是你做的?”
看着吴匡惊讶的模样,赵云双眉一扬,“世伯已经知道了?”
他没想消息居然会传得这么快。
要知道张郃昨晚才把典满母子接出城。
“岂止是吾已知晓。”
吴匡看着赵云,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算了,来都来了……”
他请赵云坐下,便将方才曹操咆哮朝堂的事情说了一遍。
“曹操果然对典满颇为重视。”
赵云闻言目光也变得凝重起来,幸好张郃昨晚就把张氏跟典满带到了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