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319节

  眼见小桥如此坚决,曹丕发起愁来。

第361章 曹家父子的心思

  小桥终究还是没有答应住在曹丕家。

  曹丕见小桥态度坚定,便又提出请小桥去住到自己另一处宅子。

  那里现在住着曹丕的几个姊妹,小桥此去刚好可以跟她们一起。

  “师妹先前所言甚是,是为兄考虑不周。”

  曹丕那张略显稚气的面庞上有着跟自己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在每次在自称“为兄”时总有那么几分违合感。

  不过他的语气却是颇为真诚,“附近客栈大都人多眼杂,师妹又是如此出众的人物,若住在客栈,只怕难以适应。

  倒不如与丕之姊妹同住,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被曹丕这么一说,小桥顿时想起了自己之前被围观时的情形,不由皱起眉头。

  小桥这一皱眉,顿时就让曹丕眼前一亮,虽然还缺少了手捧心口的这个动作,但依旧让他想起了西子捧心这个典故。

  太美了!

  想到这里,曹丕毫不犹豫地说道:

  “那处宅子如今只是三个小妹在住,有吾姐妹照顾,师妹大可放心。”

  听曹丕说到这里,小桥终是答应下来。

  曹丕闻言大喜,随即亲自驾车将小桥送到了住着自家姊妹的那处宅子。

  因为曹丕的姐姐曹节早早听到消息,便带着两个妹妹来到门口迎接。

  当看到小桥的时候,不禁眼前一亮,忍不住发出一声感慨:“世间竟有如此出尘绝艳之女子!”

  一旁抱着一个稚童的少女亦是连连点头:“阿姊所言极是!”

  就连被她抱在怀里的那个稚童都朝小桥伸出双手,奶声奶气地说道:“姊姊抱抱!”

  “这小家伙!”

  两女见状均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望着对面那三双发亮的眼睛,小桥不禁也露出了一个微笑。

  看来自己这次的确是来对了。

  曹丕小坐了一会,随即告辞离开。

  等回到自己府中,曹丕便在自己屋中来回踱起步来。

  想到师傅史阿在自己信中所言,曹丕不免有些犹豫。

  但他思虑再三,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带着这封信去找自己的父亲。

  只是等他找到曹操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父亲脸色发黑,似乎心情不好的样子。

  曹丕见状便有些犹豫。

  原本都已经想好的说辞顿时压了下来,只是像往常那样向曹操问了声好,便向曹操请教起了学问。

  曹操是何等人物,一个十四岁的少年的心思根本瞒不过他。

  更不必说知子莫若父,因此曹操便打断了曹丕,直接说道:

  “吾儿有事,那便直说罢。”

  曹丕被曹操叫破心事,有些尴尬。

  但想到眼前之人是自己的父亲,干脆把史阿写给他的信拿了出来交给曹操:“阿翁,吾师来信了。”

  “史阿来书?”

  听到是史阿来信,曹操有些意外。

  从曹丕手中接过这封信,扫了几眼后不禁更惊讶了。

  “史师……欲为吾儿说媒?”

  事实上,虽然史阿让小桥把这封信带给了曹丕,但这封信却是写给曹操的。

  史阿信中说得很清楚,让曹丕的师妹送这封信到许昌,一是把剑法口诀带给曹丕。

  作为史阿的开山大弟子,曹丕跟随史阿学剑的时间还没有小桥长。

  所以史阿有些惭愧,便让小桥将口诀带来,同时也嘱咐曹丕,若有不懂之处可以请教师妹。

  第二件事,便是请曹操在他儿子当中择一娶了小桥。

  史阿的这种安排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曹操子女众多,给小桥选个女婿并不困难。

  所以曹操现在说的“吾儿”其实是泛指。

  然而曹丕却重重点头道:“师妹天资聪颖,剑法高超,又出身庐江桥氏,儿甚爱之。”

  他只说剑法和出身,绝口不提相貌。

  “哈哈哈!”

  然而曹操一眼就看穿了他,大笑三声道:“吾儿未及弱冠之年便这般急切,当是心仪此女——看来此女姿容不差。”

  岂止不差,简直是美若天仙好吗?

  眼见曹操已经看穿了自己,曹丕索性不装了,摊牌了:

  “正是如此,丕非师妹不娶!”

  见曹丕如此表态,曹操原本郁闷的心情倒是好了不少。

  他先前之所以臭着脸,是因为不久之前才跟妻子丁氏吵了一架。

  至于原因则是自己的长子,曹昂。

  丁夫人虽是曹操的原配妻子,但实际上却不是曹昂的生母。

  主要也是因为曹操妻妾儿女众多,家庭情况比较复杂。

  曹昂的生母刘氏在为曹操生下长子曹昂和长女曹清以后便早早去世,所以这一儿一女便由丁氏抚养成人。

  这样一来,曹昂便成了曹操的嫡长子。

  对于这个不是自己亲生却由自己一手带大的儿子,丁氏给予了十分深厚的感情。

  建安二年,张绣在宛城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曹操。

  这一战在成就了张绣名气的同时也给曹操带来了惨重的损失。

  麾下大将夏侯惇、典韦、乐进三人被生擒,侄子曹安民阵亡,长子曹昂为救曹操身负重伤。

  后来夏侯惇被曹操以粮草辎重换了回来,典韦、乐进被关了许多以后投降张绣。

  至于险些丧命的曹昂则是整整卧床一年,都没能恢复过来。

  丁氏眼见曹操整日忙碌,毫不关心曹昂,既恨曹操的冷淡,又为儿子不甘,是以经常不加节制地哭泣,常常说道:

  “汝险些害死我儿,竟还对他不闻不问!”

  这让曹操觉得丁氏在无理取闹。

  他明明也有关心曹昂好吗?

  只不过他不像袁绍,不可能为了儿子把什么事情都抛到一旁不管。

  所以嫌妻子心烦的曹操索性命人将她送回娘家,试图用这种方式让她屈服。

  然而曹操却低估了丁氏的决心。

  在被送回娘家以后,丁氏便心安理得住了下来。

  这一住就是大半年。

  曹操本欲等丁氏忍受不了寂寞服软,却没想到她竟然倔强到了这种地步。

  丁氏到底是曹操的原配,跟曹操感情深厚,所以眼见丁氏不肯回来,便专程前往丁家见她,想要接她回来。

  回想起曾经那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曹操又朝后宅看了一眼,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第362章 曹家兄弟的心思

  “曹公到!”

  被曹操打发回娘家的丁氏正在织布,突然听到兄长的声音不禁一愣。

  这是……多久了?

  已经快一年没有再见过自己的丈夫了吧?

  丁氏自然知道兄长是在提醒自己,然而正在织布的她却对曹操的到来置若罔闻。

  此时曹操已经来到屋中。

  眼见丁氏背对自己坐在织布机前埋头苦干,不禁心生愧疚。

  他轻抚着丁夫人的后背,耐心地劝说:“切莫再气,顾我共载归乎!”

  然而丁氏既不回头,也不作答。

  被妻子在众人面前这般对待,曹操不免觉得落了面子,一挥衣袖便准备离开。

  只是走到屋外时,终是心中不忍,于是驻足又问了一句:

  “夫人,你也不想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子女吧?”

  当曹操打出儿女牌的时候,丁氏最终还是动摇了。

  再加上家人的劝说,她最终还是和曹操一起乘车返回。

  只是自那之后,丁氏便将自己的感情都倾注在了儿女身上,和曹操已经渐行渐远、貌合神离。

  回忆结束,曹操又想起今天丁氏之所以跟自己争吵也是因为曹昂早就过了成家年龄,却因为宛城之战留下的伤病一直拖到了今天都没能成亲。

  “莫非这当真是天意不成?”

  看完了史阿写给自己的那封信,曹操心中不由冒出这样一个念头。

  虽然曹丕十分喜欢他这位师妹,但曹昂才是更合适的选择——无论从各方面考虑都是这样。

  史阿的徒弟,庐江桥氏之女,这两个身份加在一起,的确是一个合适的联姻对象。

  想到这里,他看向曹丕的目光不免便带上了几分愧疚。

  “吾儿既心有所属,待他日为父见过桥氏,若无意外,便纳了她罢!”

  听到曹操答应,曹丕大喜过望,也没有注意到曹操目光中的那一抹愧疚,满心欢喜的他谢过曹操,便跑去找母亲卞氏分享这个好消息了。

  卞氏乃开阳敬侯卞远之女,出身倡家,本是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

  数年之前,曾任东郡太守的曹操为避贵戚之祸,称病辞官返乡。

首节 上一节 319/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