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万万不可以身犯险!”
赵云三人纷纷开口相劝,跟着争先恐后的表示自己愿去许昌,把典韦的侍妾和儿子给带回来。
见此情形,张绣欣慰地点了点头。
不过这次是许昌的是营救任务,还得需要一个胆大心细的。
所以文丑第一个被张绣排除,赵云和张郃倒是都可以胜任。
相较之下张绣更加倾向于张郃。
要给新人机会的嘛!
只是正当张绣要定下人选的时候,赵云却附耳对张绣说了一句话。
张绣闻言当即脸色一变。
第359章 糊涂的袁绍
经过一番考虑,张绣最终决定让赵云和张郃一同前往许昌。
之所以又加了一个人,主要是因为赵云把小桥的事情告诉了他。
对于小桥准备来找自己算账这件事情,他当然不会放在心上。
但是小桥跟曹丕是师兄妹这件事情却引起了张绣的注意。
王越跟史阿身份特殊,如果他们跟曹家搭上了关系,多多少少有些麻烦。
赵云本意是教训小桥一顿,让她放弃来找张绣寻仇的打算。
但得知了此事的张绣给他的任务却变成了两个:
其一自然是和张郃一起平安将典韦的家室从许昌接回来。
其二就是搞清楚王越、史阿跟曹魏……嗯,现在还不能叫曹魏,跟曹家的关系。
顺便把小桥带回来——如果她人在许昌的话。
小姨子不听话,做姐夫的当然要替姐姐教训,不能让她误入歧途,成为失足少女——毕竟许昌有点乱。
许昌有什么乱?
不就是有个曹操吗?
赵云虽然疑惑,但既然是师兄给的任务,还是答应下来。
随着赵云、张郃离开颜家前往许昌,典韦跟颜玉的婚事也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
河北颜家是当地豪族,颜平又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这场婚事自然要办得风风光光。
至于张绣,表面上看好像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实际上当他住到颜家的那一刻起,由他一手建立的情报系统就全力运转起来,各种信息源源不绝地送到了他这里。
张绣最关心的自然还是袁绍和曹操。
此时的袁绍依旧还在为立嗣之事烦恼。
只是四梁八柱已经折损大半,袁绍如今也只能召集审配、逢纪、辛评、郭图四人商议。
偏偏这四位谋士之间的矛盾也随着官渡之战的失败变得愈加尖锐。
辛评和郭图倾向长子袁谭。
审配和逢纪倾向三子袁尚。
袁绍将自己想要立三子袁尚为嗣的打算告诉四人,想要听听自己谋士团的看法。
审配和逢纪自是大喜过望,逢纪立刻毫不掩饰地说道:
“今外患未息,内事不可不早定,主公当早议立后嗣之事。
公之长子谭,为人性刚好杀,若立为嗣,只怕众人不服。
次子熙为人柔懦难成,被南阳张绣抢了甄氏,至今未见举动。
唯三子尚,年少有为,有英雄之表,礼贤敬士,愿主公立之。”
审配虽然觉得逢纪把袁尚吹得有些夸张,又将袁谭和袁熙贬得太过,但毕竟两人处于统一战线,因而也就点头称是。
郭图见状暗骂逢纪好不要脸,但又担心袁绍当真因此下定决心,连忙劝道:
“三子之中,谭为长,今又居外,主公若废长立幼,此乱盟也。
今军威稍挫,敌兵压境,岂可复使父子兄弟自相争乱耶?
主公且理会拒敌之策,立嗣之事,毋容多议。”
袁绍一听郭图这么说,顿时觉得好像也有道理。
废长立幼本就不妥,否则他直接下令即可,何必这么犹豫不决。
如果放在以前他威望还高的时候倒也罢了,但经过了官渡之败后自己再这么做,只怕当真会让军心大乱,人心不稳。
逢纪见状就急了,再次开口,称袁谭虽是长子,但鲁莽冲动,为人轻佻,不可为嗣。
虽然立袁尚有废长立幼之嫌,但同时也是择贤而立的表现,危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郭图反唇相讥,袁尚不过生得形貌俊伟罢好,真凭本事还不一定是袁谭的对手。
更何况袁谭在青州早已经能够独当一面,袁熙却一直留在冀州,缺乏独自领兵的经验。
当初袁绍支开袁谭和袁熙,只把袁尚留在冀州,就是因为最喜欢这个儿子。
没想到此刻倒成了郭图用以攻击袁尚的原由。
逢纪不由语塞。
此时审配眼见情况不妙,随即加入讨论,引经据典、讲明厉害。
辛评见状也是不甘示弱,立刻上场和郭图组队,以二对二,丝毫不落下风。
袁绍原本就耳根子软,缺乏决断,如今在官渡又连连吃亏,此时愈发难以决断。
结果由着四人吵了一整天,都没能下定决心。
后来类似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不止一次,最终袁绍依旧是踌躇不决。
就在这时,冀州地区又发生了反袁的动乱。
此时的他总算是理解了刘表,自家叛乱比敌人来袭更加扎心。
为稳定军心,袁绍亲自率军前去平乱。
至于立嗣一事也就被放了下来。
“糊涂!”
听完密谍传来的消息,张绣给出了他的评价。
要么就按照老规矩立长子为后嗣,不要瞎折腾,这样等他死后权力就能平稳交接。
如果下定决心立袁尚为后,就趁自己还在的时候把这件事情敲定——虽然过程可能会有些痛苦。
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袁绍都算是后继有人了。
可偏偏袁绍选择了最愚蠢的办法。
偏爱袁尚,想要立其为后却又没有将此事敲定。
而是维持现状,将此事拖延下去。
袁绍在的时候还好,等到袁绍一死,兄弟矛盾必然要激化。
到时候就被曹贼捡了便宜。
“哪怕是带两个一起下去都好啊!”
那样一来只有一个继承人,搞不好真有可能反推一波曹操呢。
张绣忍不住吐槽了一句,随即问道,“荀谌在何处,可有与之见面?”
“此人数年前便深居简出,自去岁以来每日更是只在家中种菜,从来不闻政事。
吾等数次求见,他都不肯答应。
因担心被袁绍怀疑,是以我等不再上门,请主公责罚!”
张绣摆了摆手,“隐藏形迹最为重要,何罪之有?
不过以荀谌之能,应该已经猜到了你们的身份。”
“主公,可否要……”
“不必”,张绣摇头,“荀谌既不问政事,自也不会告发汝等。汝等便继续将之看住,等他日时机有变,再去见他不迟。”
“喏!”
“行了,再说说许昌的事情吧!”
听完了有关袁绍的情报,张绣便把注意力又放到了曹操身上。
官渡之战后,曹操眼见天气渐冷,便派人守住黄河防线,自回许昌。
因此战大胜,汉帝刘协论功行赏,在朝堂上犒赏群臣。
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曹操的意思。
嘉奖人员名单和嘉奖内容都是由曹操一手所拟,曹操这个三军主帅自是获得了最高荣誉。
随着时间积累,由曹操一手推广的屯田制也开始展现出效果。
等到来年开春与袁绍再战,粮食就不再是困扰曹操的问题。
不过曹操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其他事情所吸引。
那是一个女人。
第360章 小桥的复仇之路
小桥很郁闷。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只是奉师命去送个信,经历居然会这么曲折。
当年她离家出走没多久就遇上了史阿,随即拜其为师,上山学艺。
这一学就是好几年。
所以别看她在给父亲和姐姐的信中把自己说成了叱咤风云的江湖侠女,实际上行走江湖的经验约等于没有。
史阿当然也知道这种情况。
不过他却并不担心。
因为小桥在剑法上的天赋却是实打实的。
近年来小桥跟史阿学习剑法,剑法一道可谓是突飞猛进。
还有就是河北跟河南分属袁绍和曹操势力范围,这两人治下的地域相对其他地方还是比较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