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306节

  沮授并没有注意袁绍的脸色,开门见山地说道:

  “授适观天象,见太白逆行于柳、鬼之间,流光射入牛、斗之分,恐有贼兵劫掠之害。

  因乌巢乃屯粮之所,不可不提备。

  主公宜速遣精兵猛将,于间道山路巡哨,免为曹操所算。”

  沮授已经尽可能用最简要的话说清了自己的担忧,然而听到这里的袁绍再也忍耐不住,起床气亦是一并爆发:

  “汝乃得罪之人,何敢妄言惑众!”

  不但如此,他还迁怒了领着沮授来见他的那人:“汝因何敢将其引至!”

  然后就当场下令把那人砍了。

  至于沮授,因为身份特殊,则是侥幸苟活。

  但袁绍却下令也将其再次收监。

  如此一来,沮授的处境又回到了审配离开之前。

  眼见袁绍不听劝告,沮授终于再也忍耐不住,两行清泪自面庞流下:

  “我军亡在旦夕,我尸骸不知落何处也!”

  袁绍见他如此,不但没有后悔,反而更觉憎恶,挥人命人将他带下。

第348章 等打完这一仗……

  看到泪流满面的沮授,袁绍并没有后悔,仅仅只是觉得沮授大惊小怪、小题大作。

  如果不是看在他对自己一片忠心的份上,早就以扰乱军心的罪名让人把他给砍了。

  至于贼兵劫掠?

  开什么玩笑!

  别说曹操不知道乌巢是自己屯粮之处,就算他真的知道,有淳于琼这样的大将率军守护,还不是固若金汤?

  如今军粮已到,只等明天亲自上阵,定要打得曹贼抱头鼠窜,让沮授、田丰之流看看到底谁才是对的。

  一想到田丰,袁绍不免又想起了甄宓和张绣。

  等打完这一仗,便自那张绣手中夺回甄氏,送她回去与吾儿在河北老家成亲!

  然而袁绍却不知道,此时的乌巢已是一片火海。

  说来也巧,沮授之前曾建议蒋奇独领一军前往乌巢护粮。

  曹操接受了许攸的计策,率领轻骑夜袭乌巢时打的也是袁绍军的旗号,但凡路过袁绍别寨被询问时,只说是蒋奇奉命往乌巢护粮。

  袁绍军见到自家旗号,再想想蒋奇护粮的事情原本就合情合理,倒也不觉得奇怪。

  结果原本还担心会暴露的曹操所过数处,皆诈称蒋奇之兵,一路畅通无阻。

  等到乌巢,已是四更天。

  曹操在确认这里确是袁绍大军的屯粮之所,二话不说就纵火烧粮。

  此时正值天干物燥的时节,所以火势一下子就大了起来。

  等淳于琼得到消息,领兵出战,早已被曹操领人摸到身前。

  猝不及防的他当即被挠钩拖翻,当场生擒。

  主帅被人生擒,军粮又被火烧,乌巢守军不知来敌数量,只见处处皆是火光,四周都是敌人,顿时乱成一片。

  明明人数占优,却被曹操带人分割成数块,大肆屠戮。

  就在这时,前往袁绍大营处运粮的淳于琼部将赵睿返回,眼见屯上火起,领军便来相救。

  后路军见状飞报曹操,只说贼兵在后,希望曹操能够分兵迎之。

  然而曹操却在此时向后看了一眼,随即坚定地说道:

  “诸将只顾奋力向前,待贼至背后,方可回战!”

  在这个破釜沉舟的命令之下,众军生怕敌军赶至,无不争先掩杀。

  终于抢在赵睿赶到之前结束了战事。

  此时的曹操才率军从容回战。

  赵睿都没反应过来,就被一群曹军小卒所杀,死得不明不白。

  乌巢的所有粮草也被这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曹操也是个狠人,当场下令割掉了主帅淳于琼的鼻子,然后将其缚于马上,放回袁绍大营。

  一是羞辱,二为示威。

  再说袁绍,他虽然赶走了沮授,但被这么一打搅也没了睡意。

  干脆一人自斟自饮,倒也颇为惬意。

  谁知到了四更天上,忽有人报说正北方向火光漫天。

  “糟了!”

  袁绍闻言大惊失色,站起身来,酒壶酒盅皆被他这个动作给带到了地上。

  但此时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他心里十分清楚,沮授说对了。

  乌巢有失!

  匆忙出帐便召集麾下文臣武将,商议相救之策。

  先前在官渡正面战场跟徐晃打成平手的张郃主动请缨:

  “某与高览可同往救之。”

  袁绍闻言大喜,正准备答应,不料却被谋士郭图所阻。

  “主公切不可派主力去救乌巢!

  如今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

  操既自出,寨必空虚。

  故我军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

  此正乃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对啊!

  袁绍心说郭图不愧是自家谋士,说得好有道理,就要答应下来。

  然而张郃却立刻反驳道:“非也!

  曹操多谋,外出必为内备,以防不虞。

  今我等若攻曹营而不拔,淳于琼必被见获,彼时吾等亦皆被擒矣。”

  袁绍一听,顿时觉得张郃说的也有道理。

  曹操如此奸诈,既然前往劫粮,又怎么能够不做好防备?

  万一张郃跟高览久攻不下,以淳于琼的能力,只怕顶不住曹操亲自上阵。

  到了那个时候,不但乌巢失守,就连张郃跟高览恐怕也要被俘虏。

  他下意识看向郭图,却听后者又说道:

  “乌巢乃屯粮重地,曹操只顾劫粮,岂会留兵在寨?

  此去曹营,必攻而拔之!”

  在郭图的再三保证之下,袁绍渐渐偏向了郭图。

  在他看来,张郃虽是一员勇将,但论起出谋划策应该还是不如郭图这样的纯谋士。

  因此袁绍最终还是用了郭图之策,派遣张郃、高览引军轻装上阵,速袭官渡曹军大营,又命蒋奇再领一军去救乌巢。

  分别派出两路人马以后,袁绍这才稍稍安心。

  此时他已经有些后悔了。

  要是早听沮授之言,只要把蒋奇这一支队伍早早派出去,又何必像现在这般被动?

  只是如今却是说什么都迟了。

  去救乌巢的蒋奇也是憋了一肚子火。

  原本按照沮授的计策,他就是一个负责放哨的。

  现在却被赶鸭子上架,成为了求援乌巢的主力。

  对于袁绍不免就有些怨恨。

  不过怨恨归怨恨,乌巢还是要救的。

  当他率领部队来到一条前往乌巢的必经之路时,远远望见一支军马朝这个方向赶来。

  从衣着上看,正是乌巢淳于琼所部。

  还是来迟了!

  看到这一幕的蒋奇顿时就知道乌巢守军已经败了。

  他派人上前询问,不出所料,对方果然是淳于琼所部的败兵。

  蒋奇深深叹了口气,一面让这些败兵速往袁绍大营报信,一方面下令全军加速前往乌巢。

  毕竟张郃跟高览已经去了曹操大营,想必要不了多久曹操在乌巢的兵马就会回防,到时自己趁势赶上,定能将之重创。

  然而就在蒋奇跟这支败军交错过而的时候,只听对面军中忽然传来一声暴喝:

  “蒋奇休走!”

  蒋奇大吃一惊,却见一员虎将手持大锤向自己冲来。

  他措手不及,仓猝应对,结果不到三合便被一锤砸死。

  来将不是旁人,正是如今曹操麾下的第一猛将,虎痴许褚。

  原来曹操在乌巢杀散了淳于琼所部以后,便故技重施,让士卒换上乌巢守军的衣甲旗帜,装作淳于琼部下收军回寨。

  等走到这偏僻小路的时候,斥候发现蒋奇之兵,曹操当机立断,又定下了这鱼目混珠之计。

  如果换成张郃跟高览来救乌巢,这个计策肯定瞒不过去。

  但蒋奇却是没能识破,惨死当场,就连带来的兵马也被许褚和徐晃领人杀尽。

  这还不算,曹操又命一部分人换上蒋奇等人的衣服,跟先前穿着淳于琼所部衣甲的人共同前往袁绍大寨,称蒋奇已经杀散了前往乌巢的曹操兵马,如今正在处理善后事宜。

  计策不怕老旧,只要好用就行。

  结果袁绍没能看出真伪,郭图先入为主,更是没有怀疑。

  自此便不再派人去往乌巢,只是继续往官渡增兵。

首节 上一节 306/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