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3节

  派一将将精锐之军绕至曹军后路,寻其粮草辎重袭之,乱其军心,此其二也;

  速派人往荆州,发书报刘使君,使为后应,此其三也。

  三计并施,当可退曹军。”

  张绣听完当即拍板,开始着手安排。

  就是在派人偷袭后路的将领选择上比较为难。

  按说最适合干这事的是他自己。

  但是能够正面挡住曹操的也只有他。

  况且如果连主将都不在守城序列,别说曹操,就连胡车儿这个满脑子都是肌肉的都能看出不对劲。

  所以偷袭粮草的重任只能交给胡车儿。

  手下能独当一面的只此一人,这让张绣越发感觉无人可用,生出要招兵买马的心思。

  不过得等先度过眼前的难关才行。

  安顿完这一切,张绣就返回了后宅。

  听闻消息的邹氏早早迎了出来,开口劝道,“绣儿,听说操兵势大,不可与敌,不如举众投降……”

  邹氏话还没说完,张绣就像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不行!”

  见张绣反应这么大,邹氏惊讶地看着他,“却是为何?”

  张绣也不知道怎么跟她解释,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总之,降谁都可以,就是不能降曹贼!”

  眼见张绣坚持,邹氏也不再多劝,只把担忧全写在了脸上。

  张绣两世为人,这一点还是能看出来。

  只是如今兵临城下,安慰的话再多也是无用。

  他索性不再多说,让邹氏帮自己披挂好就匆匆离开。

  就在张绣点齐人马准备出城的时候,贾诩不知从哪个角落里钻了出来拦住了他。

  不等张绣询问,他就主动说道:“将军,曹军远道而来,锐气正盛,若无必胜把握,可先坚守不出……”

  “如果我说有呢?”

  他可是开着挂过来的!

  面对张绣的反问,贾诩摇了摇头:“将军不可大意,曹军猛将如云,但凭将军一人,怕是难以应付。”

  张绣一听就笑了,“文和,你是了解我的,如果没有必胜的信心,我不会这么说。”

  我可没那么了解你。

  贾诩在心里默默说道。

  不过听到张绣这么说他还是神色一正,拱手拜道:“既如此,诩就等将军的好消息。”

  “放心,我肯定能旗开得胜!”

  “畅所欲言、旗开得胜?”

  望着张绣远去的背影,贾诩目光闪过一丝疑惑,“将军……似是和以往有些不同?”

  宛城城外。

  张绣带着偏将张先和楚白刚出城门,就听斥候报说曹军前锋马上就到。

  他索性下令全军背靠城门摆开阵形,以逸待劳。

  没过多久,前方尘土飞扬,一队人马疾驰而来。

  张绣凝目望去,冲在最前面那人满脸横肉,右眼戴着黑色的眼罩。

  又见将旗上写着“夏侯”两个大字,顿时想起了“一吕二赵三典韦”的三国二十四名将排序。

  他自己虽然也在这二十四名将序列中,却跟文丑颜良排在最后,“两夏侯”则是在中间位置。

  想到这里,他就对跟自己一起出城的张先和楚白叮嘱,“来的是盲夏侯,此人武艺不在我之下,你们不必上阵,为我掠阵就好。”

  他已经做好了要靠金手指翻盘的准备。

  安顿好后张绣就拨马上前,口出粗鄙之言,目的自然是激怒对方。

  “来人可是曹贼麾下的盲夏侯?你回去转告曹贼,就说我张博超迟早要取他项上人头!”

  夏侯惇正是曹操此次南征的先锋,他远远瞧见城下有人,显然早有准备。

  本想观察一番,等曹操中军到了以后再作计较。

  可一听到“曹贼”两个字就怒了。

  又听张绣称他“盲夏侯”,更是目眦欲裂。

  他跟吕布军交战时被流矢射伤左目,败北而回,从此就有了这个绰号。

  但他极重外表,每每照镜看到自己盲了眼都会十分愤恨,将镜子推到地上,这三个字已经成为了他的禁忌。

  此时张绣左一个“曹贼”,又一个“盲夏侯”,他哪里还忍得了,怒喝一声就驾马迎上,誓要把张绣斩于马下。

  这正合张绣心意,有心试试自己的斤两,索性挺枪就刺。

  只听“当”一声响,两人双枪相交,夏侯惇只感觉一阵巨力袭来,持的手臂就是一阵巨震,又酸又麻。

  然而他心头震惊更甚。

  这张博超其名不彰,竟是如此厉害!

  张绣则是一愣,“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啊?”

  意外之余又有些欣喜,金手指暂时没必要用了,索性把这场战斗当成一个提升枪法的契机。

  邹氏说得不错,独自一个人练再久恐怕也难有提升。

  毕竟实战才是最好的训练。

  张绣一枪快似一枪,一枪紧似一枪,一套百鸟朝凤枪使了一小半,就让同样用枪的夏侯惇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两人又交手几个回合,张绣摸清套路,看准机会荡开夏侯惇的长枪,反手一撩。

  只听“咚”一声响,夏侯惇被张绣一枪砸落马下。

  跟着他高高举起手中的虎头湛金枪,作势欲刺。

  见到这一幕的宛城守军齐声高呼:“将军神威!”

  张先和楚白对望一眼,更是激动的满脸通红。

  只用几十个回合就打败了大名鼎鼎的盲夏侯,还说此人武艺不在自己之下,将军真是太谦虚了!

第3章 北地枪王张博超

  “主公,此距宛城已不足十里!”

  宛城郊外,淯水中游,一面“曹”字帅旗在骄阳下迎风飘扬。

  帅旗之下,一个中年男人被众人簇拥在中央。

  但见他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身披一袭红色长袍,正是位列当朝三公之一的司空,曹操、曹孟德。

  “听闻那张绣本是西凉张济从子。”

  曹操颇为感慨,“当年我与本初号召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彼时张济还在董卓麾下……

  如今物是人非,董、张已死,我与本初却……唉!”

  他长长叹了口气,转向身旁的荀彧,“文若以为此战胜算几何?”

  荀彧是这次南征的谋士,听曹操问到自己微微一笑:“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今主公兵力三倍于张绣,麾下人才济济、士气正旺,一座孤城,必不可守。

  以彧之见,主公此去,那张绣许能不战自退,拱手而降。”

  “若能如此自是最好。”

  随着中路大军缓缓前行,曹操心里也在思忖。

  他现在虽然占据了天时,但地盘却位于群雄割据的中心,四方受敌。

  他原本打算先征徐州的吕布,却得知张绣在叔父张济死后统其众,屯兵宛城,向南连接荆州刘表。

  张绣人数虽少,但位置却至关重要。

  因此他向汉帝讨得一纸诏书,亲率十五万大军,兵分三路讨伐张绣,就是要把自己眼皮子底下的这个钉子拔掉。

  大军一路南下,鲁阳、雉县、博望诸县望风而降,只要再拿下宛城,整个南阳便是他囊中之物。

  就在这时,有人报说前军有消息传来。

  这么快就有了消息,莫非张绣真要降了?

  曹操心中高兴,就想着进城后要不要趁此机会让身体放松一下。

  谁知却听来人结结巴巴说道:“那张绣在城下叫阵,夏侯将军见他言辞辱及主公,与之交战,已然败了。”

  “什么?!”

  夏侯惇的族弟夏侯杰就在附近,听到这话失声道,“我兄勇冠三军,竟不是那张绣之敌?”

  曹操见他大惊小怪,瞪了他一眼,“文谦呢?”

  夏侯惇自盲眼以后格外冲动,所以他这次特意让作战风格同样勇猛,但性情却更加沉稳的乐进随行。

  他相信有乐进在,就算夏侯惇输了也问题不大。

  然而下一刻,就见此人哭丧着脸道,“乐将军救下夏侯将军,二人齐战张绣,仍是不敌,已然被那敌将生擒了!

  之后他便趁势大败我军,主公,我们、我们已经败了啊!”

  他说到这里已经是流泪满面。

  主要是这仗打得太憋屈,他们这些当兵的还没反应过来呢,主将副将就全被对面活捉了。

  “那你是怎么回来的?”

  如果不是认出这的确是前军斥候,荀彧甚至都要怀疑眼前这个人是不是张绣派来扰乱军心的奸细了。

  “那张绣扬言要等主公,并未再追。”

  曹操细细询问战况,听完二话不说就下令全军加速奔赴宛城。

  一路上快马加鞭,心中则在不断思索,这张绣究竟是何方神圣?

  与此同时,宛城城下。

  跟随张绣出城的所有人都目光灼热地望着自家主将。

  太强了!

  本以为打败盲夏侯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没想到张绣竟能以一敌二,生擒盲夏侯和矮乐进。

首节 上一节 3/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