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292节

  “此事可否莫要再提?”

  看着孙策完美复制了自己刚才的表情,张绣忍不住笑出声来,“不提便不提,那你说吧,到底是何事?”

  “华歆此人,你可还有印象?”

  张绣想了想,从脑海中翻出有关这个名字的记忆,“朝廷任命的豫章太守?”

  正是这个人让诸葛玄没能在朱皓之后接任,不得不返回庐江。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正是因为诸葛玄及时返回,顺势加入正在高速发展的张绣团队,便让他成为了如今的庐江太守。

  对于诸葛玄这个北方人来说,比起江东的豫章,显然是江北的庐江更舒服一些。

  “正是!”

  孙策叹了口气,颇为无奈地说道,“此人不愿在吴会为官,想要北上前往许昌。”

  一说起这件事情,孙策也是无比头痛。

第334章 没想到你这浓眉大眼的也学坏了

  毫无疑问,华歆对于孙策平定江东是立了功的。

  当初他趁着张绣的注意力都在庐江的时候,听从张昭双管齐下之计,派遣虞翻前去说以利害。

  要不是华歆率众投降,豫章郡可能还要费一番功夫才能拿下。

  正因如此,孙策便一直待华歆以上宾之礼。

  然而就在最近,曹操在官渡上书汉帝,请召华歆至许昌任职。

  明明和袁绍在黄河北岸对峙,却依旧不忘记给孙策添堵,这种行为让孙策极为不齿。

  再加上他原本就对华歆极为欣赏,自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放华歆离开。

  然而华歆却对他说道:“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

  今空留仆,是为养无用之物,非将军之良计也。”

  张绣闻言不禁皱起眉头,“华歆的意思是……他去许昌是为了加固你跟曹操之间的关系?”

  “他是这般说的。”

  孙策苦笑着转向张绣,“博超,你是了解我的,我与曹操不过虚与委蛇罢了。

  只是华歆不肯为我所用,我便是强留亦是无用……”

  “所以你打算放人?”

  听出了孙策的意思,张绣心说孙策还真是个好人。

  换成是曹操那种宁我负人,休人负我的性格,只怕杀了华歆都不会让他资敌。

  不过这种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就行了,找我做什么?

  总不能是让我……

  等等!

  想到这里,张绣突然反应过来,他惊讶地看向孙策:

  “伯符,你该不会是想让我帮你解决他吧?”

  这种操作并不鲜见。

  想当初,曹操就是这样把祢衡打发给刘表的。

  刘表又照葫芦画瓢,把祢衡送到了黄祖那里。

  如果不是自己恰好碰上,祢衡坟头的草都有一人高了。

  所以此时孙策突然对张绣提起这件事情,难免让他想到这个方面。

  当然了,以孙策的性格应该还想不到这个馊主意。

  但是周瑜就不好说了。

  毕竟在三国演义的故事里因为诸葛亮不肯投吴,这货没少想着要害死亮仔。

  就算周瑜也没有这样想,还有张昭、张纮、虞翻等一大堆人给孙策出主意呢。

  果然,下一刻便看到孙策点了点头:“吾正有此意。”

  张绣:(?_?)

  淦!

  没想到你这个浓眉大眼的也被那群家伙给带坏了。

  你不想背这个名声,就想着让我来背黑锅吗?

  看到张绣的表情,孙策不禁奇道:

  “博超为何这般看着吾,可是心有不愿?”

  “你说呢?”

  张绣没好气地说道,“你不想干这种失义之事,却想着让我去做,你觉得这合适吗?”

  “失义?”

  孙策惊讶地反问,“博超为何这般说,此事对你不是大大有利吗?”

  “还有利?”

  张绣瞪大眼睛看着孙策,“孙伯符,我还真没发现啊,你现在也会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你倒是说说看,此事怎就对我大大有利了?”

  孙策虽然对于张绣这种态度有些不解,想了想便把有关华歆的经历简单说了一遍。

  此人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大儒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

  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灵帝时期,举孝廉仕,任郎中,因病去官。

  后得大将军何进征召,出任尚书郎。

  初平元年,董卓进京,华歆请求出任下圭令,实则称病不去,前往南阳。

  后几经展转,被太傅马日磾召华歆为掾属。

  朱皓死后不久,朝廷拒绝了刘表和刘繇关于豫章太守诸葛玄的人选推荐,天子下诏委任华歆豫章太守。

  华歆在任期间,为政清静不烦,吏民感而爱之。

  扬州刺史刘繇死,豫章居民便主动邀请他来接任扬州刺史一职。

  华歆认为私自接任这种事情非人臣的所作所为,所以不从。

  等到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派虞翻前去说服,华歆率众而降。

  正因如此,孙策便待以上宾之礼。

  张绣听得连连点头。

  越是这样的人物就越不能留给曹操,对吧?

  这套路我太懂了。

  然而没想到孙策说到这里却是话锋一转,“如今华歆既已与我无缘,不妨让他来寻博超。

  如此一来,既断其往许昌之路,亦不至使之在策处蹉跎,岂不美哉?”

  哈?

  张绣这才反应过来,搞了半天孙策所谓的“解决”原来是让华歆来跟自己混啊!

  此时此刻,张绣不禁为方才对孙策的揣测产生了几分惭愧之情。

  他就说嘛,以孙策的品性怎么可能会受到那群家伙的影响呢?

  孙伯符,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对不起了啊!

  “不知博超方才为何此乃失义之事?”

  看着孙策那好奇的目光,张绣觉得还是不要告诉他事实比较好。

  于是咳嗽一声,在瞬间想到了一个理由,“听华歆之言,他亦是愿往许昌,我将之留下,岂非强人所难?”

  孙策闻言长长叹了口气,目光中露出一抹羡慕之色,倒是搞得张绣有些无所适从了。

  更让他意外的则是孙策下一句话:

  “博超有所不知,比起许昌,华歆更愿往你处啊!”

  张绣:Σ(っ°Д°;)っ

  最终张绣还是答应了孙策这个要求。

  华歆的能力可是得到过诸葛玄肯定的。

  况且按照孙策的说法,华歆可能比自己认知中的还要厉害。

  要知道卢植和郑玄可都是刘备的老师。

  当初袁绍之所以肯发兵讨伐曹操,虽然是大势所趋,但肯在那个时间点出兵,多少也是看了郑玄的面子。

  华歆能跟这两人同门,还能成为一龙的龙头,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

  更不必说孙策都已经把华歆送到了自己眼前。

  在人才方面,张绣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不动摇:

  应收尽收!

  所以这件事情也一并安排诸葛亮去做了。

  就是不知道孙策说的华歆愿意跟着自己做事是真是假。

  不过既然本人都已经跟着孙策来到了江夏,他多半真是这么想的。

  嗯,就算他不是这么想的,相信诸葛亮也有办法让他这么想。

  解决了这件事情,张绣看向孙策的目光也越发和蔼了。

  不愧是自己的福星,每次遇上他都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博超,你在做甚?”

  被张绣用慈祥的老父亲般的眼神望着,孙策不禁有些后背发凉。

  “没什么”,张绣收回目光,笑道,“既然来了,那便多留几天,彼时可能会给你一个惊喜。”

  孙策闻言一怔,随即笑道,“博超既这么说,那策恭敬不如从命了!”

  张绣也点了点头,“便请伯符拭目以待吧!”

首节 上一节 292/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