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223节

  只是似乎总感觉有哪里不对劲?

  算了,无论如何,这对于张绣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看着吕布的对自己的友好度大幅度上升,张绣便觉得自己可以下一步的攻略了:

  “既是如此,那张某便与温侯打个商量!”

  张绣趁热打铁,立刻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既然如此,今天便请吕将军放我一马,他日张某必有所报。”

  吕布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

  他的确是对于张绣生出了知己之感。

  但那不代表他彻底失去了理智。

  他这次可是奉袁绍之命专程来把甄宓追回去的,如今就这样无功而返,他在袁绍那里的地位岂不是会更加一落千丈?

  虽然张绣如今的发展势头不错,但在吕布看来他跟袁绍相比还差得远。

  让他放弃袁绍去追随张绣,他还是做不到。

  况且从张绣的表现来看,他似乎也并没有要接纳自己的意思。

  一旦被这么多人看到自己因为张绣一席话就离开,那自己不就彻底成了一个笑话?

  看着吕布一副犹豫不决的模样,张绣顿时就猜到了他的心意。

  主要是这货的心思实在是太好猜了。

  于是张绣立刻开口道,“若是温侯有所顾忌,不妨听我一言,你我只需如此如此……”

  等到张绣把话说完,吕布顿时一脸惊讶地望向张绣,“此计可行?”

  “断然可行!”

  张绣斩钉截铁地说道,“只要温侯能陪我演一出戏便是。”

  说完这句话,他也不去催促吕布,只是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

  吕布沉吟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便如张将军所言!”

  张绣双目露出一抹了然之色。

  果然,吕布的优点就是听话。

  很快,在双方将士的目光中,谈判了半天的两人再度分开。

  只见吕布一脸悲愤地指着张绣说道:“张绣,你若是敢伤我女儿一根毫毛,我吕布决不会放过你!”

  “温侯大可放心,只要温侯不再跟来,我保证将令爱完璧归赵!”

  听到两人对话的一众士卒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张绣是用吕玲绮威胁了吕布啊!

  吕布麾下的士卒看向吕布的目光是同情。

  明明打败了对面的将领,却因为女儿不得不放弃即将到手的成果。

  张绣麾下的士卒看向张绣的目光则是佩服。

  能够和天下第一打成这样,已经很厉害了。

  所谓兵不厌诈,张绣便是利用了吕玲绮来对付吕布也很正常。

  况且以张绣的人品,肯定会言出必行,不会把他的女儿怎么样的。

  随后张绣便率兵从容撤退。

  吕布则是一副想追又无可奈何的模样。

  一个时辰以后,张绣便跟赵云、诸葛亮在约定的地点见面。

  张绣将自己想出的计策对两人一说,赵云沉默不语,诸葛亮则是略一沉吟,这才开口道:

  “此计可行,只是毕竟是主公仓促想出,未免过于粗糙,尚需完善。”

  很好,这很诸葛亮。

  张绣对此自然没有意见,示意诸葛亮继续往下说。

  “首先,此计需有人替主公担下恶名。”

第263章 这锅谁来背

  诸葛亮对于张绣临时想出来的这条计策表示了认同,但却认为内容略显简单,有许多细节需要完善。

  对此张绣并不意外。

  这就是诸葛亮,突出一个“稳”字。

  实际上,正是因为他知道诸葛亮这种物质,所以才敢出此下策。

  有这样一个人在自己身后,当真是让人安心啊!

  很快,诸葛亮便在张绣这条计策的基础上对各个环节一一加以完善,张绣听得连连点头。

  等到最后,诸葛亮便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此计便依亮之谋画行事便可,只是以吕氏威胁吕布一事,却不能由主公出面。”

  “哦,却是为何?”

  张绣不解地问道,他之前跟吕布商量对策的核心就是让自己用吕玲绮逼吕布放弃追击,好让他回去能够交差。

  “主公如今名望虽不如刘皇叔那等人物,但在各路诸侯当中却也不差。

  然则主公毕竟为董卓旧部,今后定会有人以此大做文章,是以主公切不可随意自污。

  今日之事,便需有人替主公担此恶名。”

  张绣听了以后觉得挺有道理。

  董卓旧部这个身份的确不利于他做一些事情,所以能不自黑当然最好不要自黑。

  只是先前他已经在两军阵前用吕玲绮威胁过吕布一次了。

  听张绣这么说,诸葛亮却表示无妨。

  “此计若成,先前之事众人也只会当是被推出来那人安排。”

  “那此事便由孔明来安排便是。”

  身为一个穿越者,张绣可不迂腐,既然诸葛亮都提了出来,那么就推一个背锅侠出来吧。

  “不,此事尚需主公安排。”

  “却是为何?”

  “只因此人须是军中地位紧要之人,最好能是主公极为信任之人,否则即便推出那人,只怕亦难以服众。”

  军中地位紧要,还得是我极为信任的人?

  话说你确定自己不是在毛遂自荐?

  这简直就是呼之欲出了啊!

  不愧是千古一相,这高风亮节,硬是要得!

  便在这时,就听一个急促地声音说道,“我来!”

  “嗯?”

  张绣闻言便扭过头去,看到了浓眉大眼的赵云。

  对啊,符合这个条件的除了诸葛亮,还有赵云呢!

  相比于诸葛亮,赵云才是自己的亲朋好友、骨肉兄弟,得加钱的那种。

  只是张绣没有想到他会主动跳出来。

  “子龙,你……”

  “师兄,此次云累你亲自来救,已是惭愧万分,如今又怎能让你自污?”

  赵云拍着自己胸口,慷慨激昂地说道,“此事便由云一力承担!”

  张绣懂了。

  赵云自始至终都在为自己亲自前来的事情愧疚。

  所以当诸葛亮提出需要有一个人来背锅,他自己又恰好符合条件的时候,自然勇敢站了出来。

  张绣也不矫情,转向诸葛亮,肩上的怀英适时开口:

  “孔明,你怎么看?”

  “亮以为可行”,诸葛亮亦是毫不犹豫地说道,“世人皆知子龙与主公不是兄弟却亲似兄弟,以子龙和主公的感情,做出此事既可达成计策,亦不至于太过招人反感,实在是最佳人选。”

  张绣:o(一︿一+)o

  听到这里他哪里还不明白,赵云这个人选是诸葛亮一早就定好了的。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看来诸葛亮跟贾诩呆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也受他影响,变得有些腹黑起来。

  不过转念一想他说得的确不错。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赵云的确是比诸葛亮更加合适的人选。

  况且看赵云这副模样,如果自己不同意,他自己第一个不答应。

  “既是如此,我等便依计行事,只是未免苦了子龙。”

  赵云立刻大声说道:“不苦!”

  张绣以手抚额。

  这傻孩子,难怪在历史上会被刘备吃得死死的。

  原本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算是基本结束,然而当张绣在诸葛亮的指引下接见田丰的时候,事情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田丰见过主公,敢问主公先前可是在与孔明、子龙商议退敌之计?”

  张绣有些惊讶。

  一方面是惊讶田丰能够猜到他们三人团的谋划,一方面是惊讶他的自来熟。

  没错,田丰最终还是投降了。

  他原本就不是那种迂腐之人。

  当初他在冀州牧韩馥那里就因为过于正直而不得志。

  结果初平二年,袁绍以反客为主之计智取冀州,成为冀州牧。

  在听说了田丰的威名以后,带着丰厚的礼物以谦恭的言辞招揽田丰。

  田丰有感袁绍诚意,答应加入袁绍阵营,遂被任命为别驾,对其可谓言听计从,十分信任。

  然而人总是会变的。

  随着袁绍的地盘不断扩大,麾下谋士的数量亦是不断增多。

  沮授、审配、郭图、许攸、逢纪等人先后加入以后,田丰还是那副刚而犯上的老样子。

首节 上一节 223/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