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212节

  每天小酒喝着,小鸟逗着,史书上留名的美人伺候着。

  跟前段时间四处征战,忙得脚不沾地的日子相比简直是两个极端。

  所以,为了督促自己从这种腐朽的封建阶级生活中摆脱出来,张绣决定以写日记的方式来自我督促。

  【建安五年三月初八】

  我张绣走到今天,全凭自己的努力——新开这本日记,是为了督促自己不要为酒色所伤,多下苦功,尽快推演出百鸟朝凤枪最后一式。

  【三月初九】

  和大桥练枪。

  【三月初十】

  和大桥练枪。

  【三月十一】

  和大桥练枪。

  【三月十二】

  张博超啊张博超!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三月十三】

  和大桥练枪。

  【三月十四】

  和大桥练枪。

  ……

  ……

  总之,如果不是他以莫大的毅力每天抽出一点点的时间坚持练枪,他恐怕都快要走不动路了。

  当然,这里的练枪跟日记里记录的不同,是正经的那种。

  话说这日早晨,张绣又一次在大桥的陪同下练完枪法,神清气爽地离开了房间。

  大桥作为切磋枪法中处于下风的那一方,此刻自是软弱无力,瘫倒在床,估计要休养一阵子才能缓过劲来。

  “嗯,好像有段时间没去太守府了,要不今天过去转转吧?”

  想到自己麾下人人埋头苦干,就连文聘这个名义上归属刘表的人也在给自己打工,张绣总是会产生那么一点点的惭愧,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太无耻了?

  每当这种时候他就会去找贾诩。

  关于如何做一个成功的混子方面,两人很有共同话题。

  然后他的惭愧之心就会消失的一干二净。

  话说回来,自己穿越后一开始的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实已经算是实现了:

  守好自家一亩三分地,就在此世躺平。

  然而张绣心里知道,眼前这种美好的宁静只是表像。

  一旦自己真的这样做了,要不了多久,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迟早都要被夺走。

  这里要点名批评曹操。

  都是因为他的爱好,才害得自己不得不努力!

  “咦,张将军今日怎有时间过来?”

  文聘看到张绣,不禁眼前一亮。

  他抛下手里的活跑到张绣面前,打趣道,“不在府中陪着娇妻美妾了?”

  “仲业还是不愿叫我一声主公吗?”

  文聘:┗( T﹏T )┛

  张绣心说就你这小样还敢向我挑衅,当真是不知死活。

  不过见文聘作投降状,张绣也就放过了他,转而问道,“前线战事如何?”

  这段时间整个天下的目光都放在曹操和袁绍身上。

  张绣自然也不例外。

  在抓住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的同时,三分之一的密谍都派到了黎阳、官渡、白马一带。

  关于两军交战的情报更是源源不绝地送了回来。

  文聘听张绣问起这个,不禁感慨:“聘以前从未见过像将军这般重视情报的统帅。

  以聘之见,便是袁绍和曹操自己,都未必能有将军了解他的兵力部署。”

  “没有那么夸张。”

  张绣摆了摆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曹操和袁绍皆是当世英雄,知彼他们可能做不到,但知己还是没问题的。”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物,张绣从来都不曾小看过。

  特别是有着亲身接触的情况下,感觉更为明显。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路走来看似顺风顺水,其实困难重重。

  特别是刚刚穿越的那段时间,简直就在钢丝绳上荡秋千,但凡走错一步,就是摔落悬崖的结果。

  也就是靠着穿越这个最大的外挂和强化器这个差强人意的金手指,这才大大提高了容错率。

  时至今日,他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源,不用像刚刚穿越时那般提心吊胆,但依旧是牢牢抱着居安思危的心态没有改变。

  自己尚且如此,那些并没有金手指和外挂,如今势力发展到比自己更加强大的诸侯又怎么可能是鶸?

  不过也正因为有这些人作为自己的对手,人生才更加精采不是吗?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一旦自己不努力,婶婶就要被曹操抢走了!

  对了,如今大桥嫁给了自己,已经是人妻身份的她也危险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曹贼,我跟你势不两立!

  “主公未免太高看此二人了!”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兀地插入张绣和文聘两人的交谈。

  “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却不足为惧。

  至于曹操,久未枭除,侵擅国权,恣心极乱,戮杀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虽名为汉臣,其实汉贼也。”

  说话的正是陈宫。

  自从他被张绣丢给文聘,后者得之便重重地使用了他。

  如今的他就如同当初刚刚跟着张绣的贾诩一般,顶着两个黑眼圈,完全是一副纵欲过度的模样。

  原本张绣过来他也是只是拱了拱手,算做打了个招呼,就继续埋头于案牍之中。

  然而此刻听到张绣言谈之间夸起袁绍和曹操,特别是曹操的时候,他立刻不服气地抬起头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之情。

  张绣和文聘闻言不禁莞尔一笑。

  曹操都已经快要变成了陈宫的心魔了。

  文聘正要开口,张绣却以目光制止了他,旋即说道,“公台所言甚是,所以此二人日后注定终将失败。”

  先是赞同了陈宫的观点,张绣便话锋一转,“然而如今敌强我弱亦是事实,所以我们务必谦虚谨慎,务必艰苦奋斗。

  那便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如此,方为取胜之道。”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文聘和陈宫听到张绣这话,先是一愣,既而低头细细思索起来。

  片刻过后,陈宫双眼发亮,激动地说道:

  “主公此言大善!

  宫亦有此意,只恨口舌笨拙,辞不达意,实在羞于开口。”

  文聘的情绪把控比起陈宫要好一些,但亦是语速颇快地说道:

  “主公此言醍醐灌顶,令人振聋发聩。

  以聘之见,可将此言告知军中将士,用以激励士气。

  如此一来,军心可用,士气必涨。”

  陈宫连连点头,“主公真乃神人也,宫今次果真未选错明主!”

  文聘附议:“公台所言极是!”

  张绣:(????)

  这话可不是我说的。

  看着两人激动的模样,张绣笑而不语。

  哪怕跨越千年,仅仅一句话便有如此魅力,这就是伟人。

  书归正传。

  等到两人平复了激动的心情以后,便把目光投向了河北战场。

  既然已经加入了话题,陈宫索性从刚刚的日常工作中抽身出来,一起加入了讨论:

  “去岁八月,刘备请郑玄说服袁绍征讨曹操。

  袁绍应之,令审配、逢纪统军,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军,起马兵一万,步兵十万,望黎阳进发。

  曹操进军黎阳,与袁绍对峙,又命人攻取北海,意图青州,巩固右翼。

  袁绍麾下谋士意见不同,沮授建议久战,郭图、审配力主速决,是以一众将士进退失据,不图进取。

  双方相持至十月,只有小战而无大役,曹操遂命于禁屯军黄河南岸,监视袁军,自回许都。

  今年正月,衣带诏事发,刘备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占据徐州,策应袁绍。

  曹操为后方安稳计,亲率大军南征徐州,刘备自知不敌,向主公和袁绍求援。

  袁绍因小儿生病不曾出兵,主公派子龙出兵求援,在徐州小败曹操,文远劝降臧霸,子龙助刘备奔袁绍。

  二月,袁绍终出兵,遣大将颜良作先锋,进攻白马,自领大军驻黎阳。”

  曹操和袁绍的这场战斗从去年八月开始酝酿,到如今已经超过半年,其间曹操还完成了破衣带诏、南征徐州的成就。

  反而袁绍,除了因为小儿生病不肯在曹操攻打徐州时出兵,还有派人结好张绣和刘表的行为之外,竟是再无建树。

  即便如此,袁绍依旧占据了绝对优势。

  首先是张绣没有投降曹操,并且还占据了比原本历史上更广阔的地域,让曹操不得不以怀柔之策应对。

  其次就是徐州之战曹操未竟全功,下邳和广陵在张绣手里不说,投奔袁绍的人里也多了关羽和张飞两兄弟。

  再次是更早的徐州一战和寿春之战,吕布和袁术都没有死,现在两人齐聚袁绍麾下,亦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首节 上一节 212/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