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没想到曹操居然会吐血晕倒,皆是吓了一跳,七手八脚地把曹操抬到床上。
曹军群龙无首,顿时乱作一团。
建安五年正月,曹操因衣带诏事件,亲征刘备。
刘备得知消息,分别向袁绍和张绣求救。
袁绍因幼子之病无心出兵,张绣派赵云前往徐州。
赵云赶到之前,曹操破徐州。
刘备独自一人逃出徐州,与刚刚赶到的赵云相遇。
赵云拒绝刘备招募,派刘辟护送其北上投袁绍,独自南下,先在芒砀山中找到张飞。
后联合驻小沛的张辽,识破曹操计策,将计就计,和关羽、张飞联合,大破曹军。
驻守下邳的魏延和太史慈亦是趁此机会出兵袭击曹操后路。
曹操得知消息,吐血晕倒。
关键时刻,荀彧、郭嘉等谋士临危不乱,沉着指挥,最终依靠兵力优秀扭转了劣势。
赵云和张辽见势不对,主动放弃小沛,退守下邳,与广陵互成犄角之势,再度跟曹军形成对峙之势。
关羽、张飞趁机护送刘备家眷,北上投袁绍。
因刘备事先已被青州刺史、袁绍长子袁谭护送至邺城,两人到青州得知消息后便继续前行。
同年二月,刘关张三兄弟终在邺城相聚,袁绍得刘关张三兄弟效力后大喜,便欲乘春暖兴兵攻曹。
然而先前力劝袁绍出兵的田丰却又出言阻之。
声称先前曹操攻徐州时许都空虚才是出兵的好时机,如今徐州已破,曹操锐气正盛,应当徐徐图之。
袁绍不听,田丰又谏,袁绍仍不听,田丰怼之曰:
“若不听臣良言,出师不利。”
袁绍大怒,认为田丰弄文轻武,使自己失却大义,便欲斩之,却被刘备劝住,囚田丰于狱中。
最终袁绍派遣麾下大将颜良为先锋,进攻白马,自领大军进驻黎阳。
东郡太守告急许昌,消息传至徐州。
曹操身体已经恢复,原本打算攻下邳、广陵,将徐州彻底掌握在手中,但得知消息以后只能无奈放弃,班师回朝。
在许昌短暂休整以后,便出兵北上,与袁绍大军在黄河两岸直接对峙。
一场大战,终是不可避免。
【卷二北地枭雄终】
第242章 张绣娶妻?
建安五年。
张绣穿越到这个世界的第四年。
一场决定整个北方归属的战役将在这一年打响。
交战双方是整个北方势力最强大的两大势力:出身汝南袁氏的大将军袁绍和袁绍曾经的小老弟,当朝司空曹操。
对于曹操来说,如今的他控制了汉帝刘协,在群雄之中取得了有利的地位。
然而他的地盘位于群雄割据的中心,四方受敌。
于是为了这场关键之战,他首先和刘备联合,消灭了一直与他为敌的吕布。
在这之前,作乱关中的李傕、郭汜已经被歼灭,除了南方的张绣之外,其他势力其他上被一扫而光。
之后因为衣带诏事件,和曾经的盟友刘备彻底决裂,亲自出征,重新抢回徐州。
最后怀柔远方的马腾、韩遂——哪怕知道马腾也是衣带诏的主谋之一。
与此同时,袁绍在河北攻打公孙瓒,公孙瓒兵败自杀。
他的同族兄弟,曾经天下最强大的诸侯袁术被张绣打败,北上投降袁绍。
河内太守张杨听从张绣的意见,与袁绍结成同盟。
再加上被曹操打败的刘备也在袁绍麾下,说出了衣带诏的事情。
这样一来,原本维持着和平的袁绍和曹操在黄河两岸直接对峙,矛盾终于到了无法避免的地步。
一场关键性的战役一触即发。
此时的袁绍在军事上处于绝对优势。
东北的公孙度、西凉的马腾、韩遂都采取中立态度,张杨又是袁绍的同盟,所以袁绍根本不存在后顾之忧。
反观曹操,背后不但有跟袁绍有同盟关系的刘表。
还有虽然和刘表敌对却雄心勃勃的孙策。
这就导致曹操随时都会有后方受到攻击的可能。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当属主公。”
在分析完袁绍和曹操的情况以后,贾诩笑着对刚刚赶到的孔融问道,“所以文举才又被曹操派来此处,文举可是劝完主公还要去刘表处?”
因为曹操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
为了对付袁绍,连不久之前在徐州的那个闷亏都咬着牙认下了。
“不”,让贾诩意外的是,孔融摇了摇头,“曹操派卫觊为使,前往益州,欲说服刘璋牵制刘表。”
“卫觊?”
张绣听到这名字,隐隐觉得有些耳熟,却想不起在什么时候听过。
诸葛亮则是一下子就反应过来,“可是出自河东卫氏的那位?”
孔融点了点头:“正是!”
见张绣似乎还是有些不解,诸葛亮便对张绣解释了一番。
卫觊是河东安邑人,所在家族在河东有着很高的声望。
河东卫氏初兴于汉武帝时期的名将卫青和被立为皇后的卫子夫,卫氏家族就是从那一刻起平步青云。
张绣闻言恍然大悟,原来是卫青的后人啊!
只是卫觑这个名字……
怎么说呢,张绣觉得他熟悉肯定不会是因为卫青和卫子夫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不是卫青和卫子夫,那么自己又是在什么时候听说过卫觑这个名字呢?
张绣对诸葛亮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诸葛亮闻言亦是皱眉不解,倒是贾诩的眼珠转了转,笑道,“主公可还记得前往河北寻子龙之事乎?”
“自是记得。”
“主公在途经河内时,曾救下蔡伯喈之女蔡氏,蔡氏亡夫卫仲道便是河东卫氏,为卫觑之弟。”
原来如北!
贾诩这么一说,张绣顿时就想了起来。
自己对于卫觑的印象的确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当时这件事情还是河内太守张杨告诉自己来着。
明明也就过去了一两年,可再想起这件事情已经是恍若隔世。
如今的张杨在经历了一次暗杀之后,又在自己的建议下跟袁绍结成了同盟。
但实际上,张杨真正的盟友却是张绣。
“卫觊如今应是已到长安,待经过汉中便可到达益州。
只是汉中张鲁自立,卫觊怕是难以为继。”
孔融冷笑着说完这句话,又满怀希望地转向张绣问道:
“张将军可是要乘如今这大好机会去攻许昌?”
在孔融看来,如今的时机对于张绣出兵简直不要再有利。
更何况就连刚才诸葛亮都已经分析过了。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张绣却摇了摇头:“不,我最近正打算娶妻。”
孔融:“???”
你不是才纳了妾吗?
怎么又要娶妻?
……
……
“大娘一定是被逼的!”
美丽的少女正在咆哮。
她正是离家出走已久,和大桥同父同母的妹妹小桥。
小桥的模样跟大桥有七八分相似,皆是充满了江南女子的灵气和妩媚。
若是只看脸,不熟悉的人十有八九难以将两人区分开来。
不过如果顺着脸再往下看,自会恍然大悟,清晰地把这一对姊妹区分开来。
只因大桥不大小桥大。
也不知道是不是常年习武的原因,小桥明明是妹妹,但她的营养发育却明显比姐姐更棒。
当初甘宁第一眼选择了她的原因也正是如此。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那个混蛋不但强纳大娘,竟还邀请了那么多人前去,简直是无法无天!”
此时的小桥正在无能狂怒。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除了嘴炮什么都做不了。
这一切皆是因为她的师父。
实际上,张绣纳妾已经是几个月之前的事情了。
当她刚刚得到消息的时候还不像现在只放嘴炮,而是磨拳擦掌,打算下山去把姐姐大桥从张绣的魔爪中解救出来。
然而她还没有下山,就被自己的师父给抓了回来。
在那之后,她就陷入了下山——被抓——下山——被抓的循环。
直到如今,她依旧还是没能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