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201节

  到了第三天,当曹洪、曹仁兄弟带着一千五百人来到城下的时候,张辽和关羽终是忍耐不住,各引两千人马出城,与曹家兄弟交战。

  张辽比曹仁要强,但一时也是难分胜负。

  关羽则是只用了十合便将曹洪打败。

  曹洪见自己不敌,也不恋战,拨回马走。

  一旁的曹仁见状,虚晃一枪荡开张辽,紧随曹洪离开。

  起初张辽倒是没有追,关羽见状,也就不追。

  曹洪见状,想到临行之前荀彧对自己的嘱咐,立刻高声喊道:

  “关羽,某在前方设下伏兵,你最好休要来追!”

  关羽闻言当即一声长笑,“你要是不说前方有伏,关某倒还不追——如今你既说前方有伏,某便非追不可!”

  他说着便紧紧赶来,一旁的张辽劝之不急,担心关羽有失,也只能一起追上。

  曹洪眼见关羽果真追来,暗道文若先生当真利害,便跟族弟曹仁且战且退。

  双方两追两逃,一直追出二十余里,张辽便暗自忖道,“应是差不多了。”

  心中念头刚起,只听得一声炮响,左有徐晃、许褚,右有夏侯惇、夏侯渊,两队大军自左右杀出,截住去路。

  “某的伏兵来了,看你二人还往哪里走!”

  曹洪也如同方才的关羽一般仰天长笑,与曹仁一同返身杀来。

  关羽和张辽以二敌六,却是毫无惧色。

  只是关羽越战越勇,以一对多,不落下风。

  张辽却是渐感吃力。

  这六将无论他单独对上哪一个都决然不惧。

  然而以一对二就有些吃力,要准备随时跑路。

  以一对三的那便是想跑都难了。

  如今关羽大显神威,独自挡住曹家兄弟和夏侯兄弟,张辽则是对上许褚和徐晃,原本就力有未逮。

  偏偏夏侯惇恨极了张辽,觑到机会,拼着挨了关羽一下,直接一枪向着张辽搠去。

  “文远小心!”

  关羽见状大惊失色,料知张辽难以抵挡,手中青龙偃月刀从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翻转过来,愣是替张辽挡住了这一枪。

  张辽也非等闲之辈,见状奋起生平之力,荡开许褚和许晃手中兵刃,便跟关羽一起夺路而逃。

  见两人要跑,两边伏兵便排下硬弩百张,箭如飞蝗。

  张辽和关羽不得过,只能勒兵再回,与六人再度酣战。

  这一次张辽有了心理准备,再也没有给夏侯惇方才那样的机会。

  只是这一战便一直持续到了夜里。

  因为去路被截,两人无路可归,只找到一座土山,便引兵屯于山头,稍做歇息。

  六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率军团团将土山围住。

  此时关羽遥遥望见沛城火光冲天,想到甘、糜二位嫂嫂就在城中,不由心中惊惶,连夜几番冲下山来,皆被乱箭射回。

  张辽冷眼旁观,等到关羽实在冲不过去,这才开口道:

  “云长这次可是信了?”

  关羽闻言回过头来,再无平日自信张扬的模样,“是某大意了。”

  张辽见状摇了摇头,正准备再说两句,忽然见到一人从曹军阵中独自跑马上山。

  关羽凝目望去,发现自己并不认识此人。

  张辽则是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前同事臧霸,不禁展颜一笑:

  “劝降的来了!”

  说着便主动向前迎了上去,高声叫道:

  “宣高,此来可是欲与辽相敌乎?”

  臧霸头摇的跟波浪鼓一般:“非也,只是想故人旧日之情,特来相见。”

  他为表诚意,更是将手中长刀丢到一旁才下马与张辽叙礼。

  “久闻关公有万夫不当之勇,今日一见,当真是名不虚传”,臧霸又赞了关羽一句,便转向张辽,“恕某直言,文远虽勇,与关公却是相差远矣。”

  张辽闻言哑然失笑,“辽与云长相比自是远远不如,世间能与云长一战者,唯温侯与我主公也!”

  听到张辽提起吕布,臧霸的脸色顿时有些不自然。

  毕竟这人是他跟张辽的旧主。

  不过见张辽一脸坦然的模样,他心中也是暗暗佩服。

  三人环坐于山顶,张辽便率先开口询问:“宣高今日前来,莫非是想游说云长与辽乎?”

  “正是如此!”

  臧霸也是个耿直人,直接承认了下来:“昔日在吕布麾下,多蒙兄救弟数次,今日兄身陷困境,弟安得不救兄?”

  听到臧霸提起这往事,张辽也有些感慨。

  吕布这个人的优点是听话,缺点是无论谁的话都听。

  所以他时有朝令夕改之举,这就让跟随他的一众将士们很难做,动不动就会犯错。

  张辽身为八健将之首,他的意见吕布还是比较重视,往往也是他替旁人求情,这其中就包括了臧霸。

  所以臧霸说自己救了他数次,倒也并非虚言。

  如果没有自己,搞不好哪次臧霸就真的被吕布在气头上给斩了。

  想到这里,他便问道:

  “然则宣高此来是欲助我与云长离去乎?”

  虽然知道臧霸不太可能从曹操那里跳反,但张辽还是问了一句。

  果然,臧霸摇了摇头:“亦非也。”

  这一次关羽却忍不住了,重重一巴掌拍在身旁的大石上,怒道:

  “既不相助,来此何干?!”

  臧霸等的就是关羽开口,闻言不怒反喜,连忙接茬道:

  “关公应是知晓,如今玄德不知存亡,翼德未知生死。

  然昨夜曹公已破小沛,对城中居民秋毫无犯,还特意差人护卫玄德家眷,不许惊忧。

  如此相待,弟特来报兄与关公。”

  关羽闻言更加愤怒:“若非曹贼使人诈称吾兄麾下士卒,沛城又岂能如此轻易被破?

  吾今虽处绝地,视死如归!

  看在文远面上,吾不杀汝。

  汝当速去,吾即下山迎战。”

  见关羽已经识破了曹操的计谋,臧霸也不意外,笑道:“关公此言,岂不为天下笑乎?”

  关羽怒目圆睁:“吾仗忠义而死,安得为天下笑?”

  臧霸却摇头道:“公今即死,其罪有三。”

  关羽听臧霸这么一说,反倒来了兴趣:“汝且说来,我有哪三罪?”

  此时一旁的张辽已经醒悟过来,曹操这次派臧霸上山,明面上是来说降自己,其实真正想要说降的人却是关羽。

  只不过因为他跟自己有旧,所以才会被曹操派过来。

  想到自己居然变成了一个添头,张辽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不过转念一想,他也能够理解。

  毕竟自己跟关羽相比,当真是全方位被碾压。

  唯一一个优势就是:自己的主公比他的主公更强。

  偏偏在此乱世,只这一个优势就足够了。

  想到这里,他索性也不插嘴,只是冷眼旁观,想看看自己这位昔日的同僚在跟了曹操以后会说出什么大道理来劝降关羽。

  却听臧霸徐徐说道:

  “当初刘使君与关公结义之时,誓同生死。

  今使君方败,而公即战死,倘使君复出,欲求公相助,而不可复得,岂不负当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

  听到臧霸的话,张辽和关羽对望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之色。

第240章 曹操:“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沛城之外,来当说客的臧霸在说出了第一个理由之后,紧接着又说出了之后两个理由:

  “刘使君以家眷付托于公,公今若战死,二夫人无所依赖,却是负了使君之托。其罪二也。

  公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汉室,却欲赴汤蹈火,此为匹夫之勇,怎可称之为义?其罪三也。

  是故公有此三罪,某不得不告也。”

  关羽听到臧霸说起自己的第一罪时,其实已经觉得颇有道理。

  如今关羽把臧霸的话听完,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显然,臧霸的话还是在某种程度上打动了他。

  张辽却在此时接过话茬:“宣高言云长有三罪,然则与我何干?”

  臧霸自然早有准备,闻言笑道,“关公之三罪,便是兄之三罪也。”

  张辽奇道:“此话怎讲?”

  关羽也好奇地望了过来。

  张辽又没有跟刘备结拜,更没有受到他的托付照顾家人,怎么自己的罪就成了他的罪呢?

  却听臧霸侃侃而谈:

  “弟知宣威侯对兄信任有加,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今若兄即战死,彼时宣威侯欲用兄成就大业,而不可复得,岂不负人?其罪一也。

  宣威侯以沛城付托于兄,兄今战死,沛城亦失,负却宣威侯依托之重。其罪二也。

  兄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与宣威侯共同匡扶汉室,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其罪三也。”

  张辽:Σ(°△°|||)︴

首节 上一节 201/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