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186节

  赵云忍不住说道,“可师兄刚刚分明说是要成亲……”

  说到这里他突然反应过来,把纳妾说成成亲,似乎也没有毛病。

  只不过他们早已经习惯了娶妻的时候才用这种说法,结果张绣突然这么来了一出,反倒是他们有些不适应了。

  “既是纳妾,那便无妨”,诸葛亮立刻对着张绣拱了拱手,“亮提前为主公贺喜!”

  “师兄被拜为扬州刺史、右将军,又封宣威侯,再加上成亲,真是双喜临门!”

  赵云更是发自真心的为师兄感到高兴。

  桥公的这个女儿他也见过,曾经惊为天人。

  听说当初还是甘宁出面给张绣做的媒,说什么让张绣纳姐姐,他来纳妹妹。

  如今张绣真的纳了姐姐大桥,妹妹小桥却是不知所踪,也不知道甘宁做何感想。

  “对了师兄,告诉婶娘了吗?”

  “那是自然,最近一直都是她在操办这件事情。”

  说到这里,张绣不免有些疑惑。

  因为邹氏对这件事情的态度让他有些不解。

  他在数日之前回到江夏,因为跟邹氏好久不见,自是十分想念。

  邹氏初见他的时候亦是表现的十分热情。

  明明先前已经叮嘱过一次,但这一次邹氏却主动和他紧紧相拥。

  这让他有些不适应。

  不过想想他这次离开以后,跟邹氏差不多有一年时间没有相见,不禁也释然了。

  刚大桥久别重逢,这小娘都忍不住对自己吐露了心意,既而成就好事。

  跟邹氏分别的时间只比大桥更长,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更加深厚,邹氏如此失态也在所难免。

  果然,等到一开始的激情过后,邹氏很快就平静下来,两人聊了几句便又回到了以前那种相处模式。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倒也罢了。

  张绣如同往常那样向邹氏说起自己这次离开江夏以后的种种经历:

  飞奔徐州救刘备,与师弟来了一场双英战吕布。

  击退吕布之后转战汝南,和贾诩来了一次远程配合,逼曹操放弃下邳回守汝南。

  跟着在汝南跟曹操打了一场硬战,逼得对方不得割地赔款……只是割地没有赔款。

  之后再度走水路前往寿春,亲手断送了袁术的皇帝梦,顺便又给孙策上了一课。

  在说起这些的时候,邹氏如同以前那样听得津津有味,随着张绣的描述完全沉浸在了这个故事当中。

  仿佛她全程在陪在张绣身边,与他一同冒险一般。

  然而当张绣讲到他派赵云和诸葛亮前往许昌,自己带着贾诩返回庐江的时候,邹氏却隐隐感觉有些不和谐了。

  特别是当张绣说到自己跟大桥共同完成了生命的大和谐以后,邹氏顿时发现自己再也无法代入张绣视角了。

  张绣犹自不觉,继续说起这次带着大桥一起返回,还要纳她为妾的事情以后,邹氏突然开口:

  “博超,我突然有些乏了,今儿就说到这里吧。”

  正说得兴起的张绣不禁一愣,隐隐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但他也没有多想,只当是邹氏因为知道自己要回来,又跟以前一样好几天夜不能寐,所以有些累了,当即提出告辞。

  张绣却不知道,等到他离开以后,邹氏怔怔望着他的背影,过了很久目光都没有收回来。

  “纳……妾……么……”

  之后一连数日,回到江夏的张绣忙得昏天黑地,再也顾不上邹氏。

  直到几天之后缓过劲来,这才带着大桥一起去见邹氏。

  这次的见面怎么说呢?

  倒也不能说不顺利,大桥对于邹氏自然是非常尊敬,邹氏对于这个即将进门的少女也表现的十分满意。

  可张绣就是感觉很奇怪。

  如果非要形容的话,就是:

  张绣和邹氏就张绣本人纳大桥为妾一事充分交换了意见,双方进行了坦诚、高效、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并就具体事宜建立了相应工作机制,决定由邹氏以张绣长辈的身份全权处理此事。

  这也是最让张绣感觉疑惑的地方。

  他隐隐感觉邹氏似乎并不为自己纳妾高兴。

  可是以前邹氏分明提过这件事情,明确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娶妻生子来着。

  再者她为自己操办起这件事情来格外用心。

  无论是成亲的时间、礼仪,还是邀请宾客的数量,具体流程,那叫一个事无巨细。

  但不知道为什么,张绣就是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这大概就是男人的直觉吧。

  可偏偏又找不到证据。

  真是让人头秃。

  无论如何,张绣之后便不再过问此事,安心把纳妾的事情交给了婶娘。

  大桥也十分懂事,知道张绣日理万机,所以一个劲儿主动往邹氏那里跑。

  丝毫没有因为要操办的是自己的事情而有所避讳。

  把这些杂乱的思绪抛开,张绣便让远道而来的赵云和诸葛亮先去休息。

  纳妾虽然不比娶妻,但是张绣的身份地位毕竟在这里摆着。

  况且今他刚刚拜将封侯,所以贾诩和诸葛亮一致认为可以利用这次的机会来拉拢一批还在摇摆不定的士族,好为张绣下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张绣大喜的日子终究是到了。

  根据汉制,纳妾亦有婚礼。

  只是花轿却不能从正门入。

  贵妾良妾从侧门进,普通姬妾从后门角门进。

  以大桥的身份,自然是从侧门进入。

  同时作为妾室,嫁衣不能着大红,只能穿粉红。

  即便如此,当身着一袭粉衣的大桥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依旧还是引起了一片片惊叹之声。

  高颜值无论如何都是人群中的焦点,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没有变过。

  不过毕竟从今往后大桥就是张绣的侍室了,所以众人自然不会对她的像貌品头论足。

  纳妾不拜天地不拜父母,所以大桥被张绣从花轿上接下来以后便被直接送入洞房。

  按照礼制来讲,妾室原本还要向正室敬茶,得到正室认可,方能为妾。

  只是张绣如今还未娶妻,所以这个过程就被省略了。

  接下来就是贾诩和诸葛亮最为看重的过程了。

  宴请的宾客纷纷送上礼物,各自在喜宴上寻找相熟或是想要结识的人。

  一场婚宴便成为了一次政治社交聚会。

  这次被朝廷封赏的六位郡守和一众将军自是悉数到场。

  南阳太守祢衡、江夏太守文聘、弋阳太守鲁肃、庐江太守诸葛玄、九江太守胡车儿、广陵太守刘晔。

  张先、雷叙、甘宁、魏延、太史慈、赵凡、桥蕤、陈宫、张辽、高顺、乐进……

  再加上原本就跟在江夏的贾诩、赵云、诸葛亮、典韦等人。

  这时众人才惊讶地发现,原来张绣竟然在短短三年时间发展出了这样一股令人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虽然跟袁绍、刘表这样的顶尖诸侯相比还有差距,但跟曹操、张鲁、刘璋这样稍逊一筹的势力相比已经差距不大了。

  至于孙策、张杨,如今对于张绣而言已经有些不够看了。

  这也让受邀而来的荆州牧刘表、豫州牧刘备、江东孙策、河内张杨等人的使者暗暗惊心。

  张绣的意思明摆着,就是想借这一次的婚礼来展示自己的实力。

  因为婚礼的举办地点在江夏,文聘这个东道主自然承担起了招呼客人的职责。

  事到如今他也想明白了,跟着张绣和跟着刘表其实并没有多大区别。

  至少近几年里两人是肯定不会闹掰的。

  这样一来他也不必再那般纠结,在这种场合下自是应付自如。

  “兴霸,听说你还是主公的媒人?”

第225章 你要说这个我可就不困了

  听到太史慈对自己的打趣,甘宁狠狠灌了一口酒,颇为无语地说道:

  “主公如今倒是得偿所愿,可我要找的人还不知道在哪里。”

  “还不是你太过粗鲁,把人家给吓跑了!”魏延也忍不住取笑起他,“你再看看主公,我可听说是人家自己主动的!”

  “宁又岂能与主公相比?”

  甘宁又叹了口气,“算了,不提这个,喝酒喝酒!”

  因为心情郁闷,几杯水酒下来居然是有些昏昏欲睡之感。

  这三人和曲阿小将是除了张绣的老部下之外最早跟随张绣的将领,所以四人一向走得比较近。

  曲阿小将护送诸葛玄从豫章回来以后便留在了庐江,这次张绣成亲,他便和诸葛玄、乐进一起从庐江赶来参加。

  此时机会难得,他便趁机问起了一件自己一直都很感兴趣的问题:

  “听闻魏将军原是比甘将军更早和主公相识,但却比甘将军更迟加入主公麾下,可有此事?”

  刚刚还在取笑甘宁的魏延一听这话整个人就不好了。

  “你要说这个我可就不困了!”

  原本还在打瞌睡的甘宁则是一下子精神起来,两只眼睛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想当初,那刘表看不上甘某,某便顺江而下,打算去江东碰碰运气。

  谁知行至夏口,却被黄祖老贼所阻,故而暂留江夏。

  某有好友苏飞,时任江夏都督,亦是数次向黄祖举荐,然那老贼却是有眼无珠!

  正当某欲离开之际,主公与文长、正平来到了江夏。”

  之后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张绣在跟孙策的战斗中表现出了杰出的个人武力和优秀的领导能力。

首节 上一节 186/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