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149节

  否则有关羽和张飞这样的万人敌相助,自己此刻便不会如此犹豫。

  “后军已经败退,请主公支援!”

  曹操这边在脑海中快速分析敌情,敌人却不会掉线,短短的时间里情况再一次发生了变化。

  “带队的将领是谁,竟有如此能耐?”

  曹操又惊又怒,惊的是张绣手下哪来这么多能人。

  怒的是自己的后军也忒没用了,怎么可能挡不住?

  “看旗号是高……”

  刘备沉吟着说道,“莫非是吕布麾下的高顺?”

  “是他?他也降了张绣?他竟有如此能耐?”

  曹操愣了愣,素质三问以后便看向郭嘉。

  郭嘉不假思索地说道,“或全力攻,或立刻退,请主公决断。”

  现在抽身而退还能保持体面,等再持续下去就要考虑取舍了。

  在后世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沉没成本。

  “退”,荀攸直接替曹操做出了选择,“如今敌我双方纠缠,全力进攻,阵形必乱。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若张绣、赵云报有破釜沉舟之心,主公危矣。”

  他从来都没有信任过刘备,对于关羽和张飞更是不抱任何希望。

  考虑到张绣有威胁曹操的可能,生性谨慎的他立刻给出自己的建议。

  “退!”

  想到自己上次在宛城的遭遇,曹操最终还是下达了退兵的命令。

  军令既下,曹军便以强弩射住阵脚,各部缓慢而有序地撤军。

  派军袭击曹军后阵的正是高顺,他见此情况立即变阵,从强攻转为骚扰,不断从两侧以轻骑和弓箭手穿插攻击正在撤退的曹军,试图让场面混乱起来。

  但正如郭嘉所说,此刻撤退的曹军维持住了局面的稳定,纵然对高顺的骚扰不胜其烦,依旧还是且战且退,没让他占到便宜。

  正面战场,赵云和刘辟也没能拦住夏侯兄弟和曹家兄弟,但还是趁着他们撤退时斩杀了不少敌军。

  张绣这一边则是抓住机会,重创于禁、轻伤徐晃,只有许褚一人保持着完整状态离开了战场。

  张绣自己也受了伤。

  这还是有强化过的铠甲抵消了大部分伤害的结果。

  不过总的来说问题不大,以他的身体素质休养几天就能恢复过来。

  反观徐晃,就得休养十几天。

  于禁更惨,至少在曹操和张绣彻底结束这场战役之前是别想继续上战场了。

  曹军最终撤回到汝南城中,张绣则是下令各军不要追赶,哪怕新蔡到汝南城间的各座城池已经是唾手可得。

  张绣在通过这种方式向曹操释放信号,我只要汝水以南的九县,给不给你自己看着办。

  至此,持续了整整一天的汝水之战总算是结束了。

  从战术层面上看,这一战双方应该算是打成平手。

  曹操主动进攻,主动撤退,战损不低。

  折了数名将领,士卒死伤过万,便是粮草辎重也被攻击后军的高顺摧毁不少。

  张绣稍好一些,但是他的士卒数量原本就只有曹操的三分之一,单以占比而论其实跟曹军差不多。

  但是从战略层面上而言,张绣却到达了目的。

  通过这一战,张绣证明了哪怕自己兵力不及曹操,依旧能够跟曹操刚正面。

  如果张绣破釜沉舟,不顾自身安危,完全可以威胁到曹操的性命。

  曹操纵然心中再不服,也不得承认,张绣麾下无论是士卒还是将领都要比己方更强。

  这一战的后续影响还在发酵。

  正如刘备所说的那样,此战过后,北地枪王之名彻底传遍了北方大地。

  张绣更是一跃成为能够跟张杨、张鲁等人相提并论的地方实力派,只比袁绍、刘表、刘璋、曹操等人稍逊半筹。

  但他只用了短短一年就成长到这种地步,已经彻底引起了各方势力的注意。

  此战过后,曹操亦是不敢再轻易攻城。

  一方面是抓住时间休息,一方面是担心再打起来张绣会不管不顾直接冲着自己下手。

  他的命金贵着呢,可不能拿来跟张绣换。

  只是大军远道而来,如今虽然不能说是铩羽而归、无功而返,但也没能达到最初的目的,因此汝南城中难免有些沉寂。

  反观新蔡的气氛却是要热烈得多。

  虽然此战张绣麾下亦是折损了不少将士,但如今正值战争年代,这种事情实在太过常见。

  张绣麾下的军饷和抚恤虽然看似不高,但却都是实打实能拿到手的。

  比起其他势力那种听上去数额虚高,但到手经过层层盘剥十不存一的好太多了。

  悲伤逆流成河,却又悄悄消散。

  丧失战友的悲伤很快就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取代。

  死者已矣,生者如斯。

  这,就是现实。

第183章 吾少读书,汝勿欺吾

  新蔡城中,众人推杯换盏,气氛颇为热烈。

  汝水之战结束后的第三天,张绣接受鲁肃的建议,在新蔡城举行了一场宴会。

  因为张绣在跟许褚三人的战斗中受了伤,所以自己没有喝酒。

  即便如此,将士们也是十分开心。

  来到汝南之后,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能够如此放松。

  张绣静静地看着自己麾下的一众将士热闹,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对未来的思考。

  这一战过后,曹操应该有一段时间不会再来找自己的麻烦。

  这一战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曹操知道,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跟他刚正面。

  如今的曹操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以身犯险,行刺董卓的刺客。

  他现在的命比自己金贵,才不会跟自己性命相搏。

  估摸着北方的袁大头给自己送上助攻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情。

  到了那个时候,只要自己对汝水以南的九县表现出势在必得的态度,算是曹操不想答应都不行了。

  张绣考虑过,汝南全郡共37县邑,自己只要位于最南端这九县,还在曹操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两害相权取其轻,面对袁大头的威胁,相信曹操最终还是会答应。

  但是曹操可不是吃了亏就会认命的人。

  以后他肯定是找机会报复回来。

  然而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跟曹操的实力差距只会更加接近,所以他吃准曹操现在的处境,就是要趁这次将汝南一分为二。

  等到那个时候,他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

  实际上,就连张绣自己还没有想好今后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贾诩的确是顶级谋士,可是他并不擅长大方向的谋画。

  在这方面张绣心中最合适的人选还是诸葛亮。

  可惜现在的孔明还不是完全体,未必能像历史上面对刘备时那样,从容地拿出隆中对来。

  话虽如此,等打完这一仗,还是得去亲自见一见他再说其他。

  除了诸葛亮,这方面能拿出手的就是鲁肃和沮授了。

  鲁肃的榻上策和沮授的邺中对虽然不及诸葛亮的隆中对出名,但也是相当厉害的战略方针。

  隆中对不必多说,中国人都知道。

  可惜后来因为大意失荆州,最终未能成行。

  至于邺中对,简单归纳一下就是扫黄巾、灭张燕、擒公孙、胁戎狄,最后进军长安,还都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

  如果袁绍听了沮授的话,早就没曹操什么事了。

  榻上策也不逞多让,趁曹操还在平定北方的时候剿灭黄祖,攻伐刘表,占有长江以南之地,最终跟北方的曹操二分天下。

  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最终也没能完成。

  如今局势还不够明朗,鲁肃肯定拿不出塌上策,就算拿出来估计也不会是跟曹操二分天下。

  不过鲁肃已经成了自己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肯定能够给出一个不错的答案。

  想到这里,张绣便看向鲁肃,发现他正在跟赵云说着什么,一旁的刘辟亦是不断点头,一副受教的模样。

  其他将领也都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唯有一人形单影只,跟眼前这副热闹的景象有些格格不入。

  正是不久之前才加入的高顺。

  说实话,高顺的加入有些出乎张绣的意料。

  他原本还以为等打完这一仗再跟高顺好好聊聊。

  如果他不肯配合,就送他去跟乐进和典韦做伴。

  没想到在汝水之战前,高顺却主动找到自己,表示了归顺之意。

  张绣自然欣然接受。

  问及原因,高顺表示是因为这段时间发现张绣对于投降的张辽、刘辟等人皆是真心相待,并且为人深谋远虑,比吕布要强得多。

  张绣表示高顺说得很对,然后就安排他跟张辽做了汝水之战的两支奇兵。

  这件事情除了他自己,没有其他人知道。

  “仲达,你总算是想通了!”

  张辽环顾一周找到高顺,走到他面前用力拍了拍后者的肩膀,“什么时候的事情?”

  自从归顺张绣以后,他一直都试图说服高顺也和自己一样加入。

  然而高顺此人意志坚定,任他磨破了嘴皮子都没有。

  没想到这一次的汝水之战,高顺却跟自己一样,成为了能够逆转战局的关键人物。

  高顺目光平静,淡淡说道,“在你装病的时候。”

首节 上一节 149/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