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144节

  左路军由夏侯惇、夏侯渊兄弟领军,右路军由曹洪、曹仁兄弟率领。

  郭嘉、荀攸、程昱以谋士的身份同行。

  张绣这一边,谋士只有鲁肃一个,武将中能拿出手的也就只有赵云和刚刚归顺不久的张辽,后者这段时间还因为水土不服病倒,无法参战。

  至于兵力,加上从南阳来的援军也不过五万之数。

  双方配置从表面上看就像去年淯水之战的翻版,不过是把胡车儿换成了赵云,贾诩换成了鲁肃。

  处于劣势的依旧是张绣。

  但实际上,张绣的境遇比起去年要好多了。

  首先,曹操的十五万大军和他去年来攻宛城一样,都是虚数。

  当然去年守宛城的张绣麾下那五万人马也是虚数。

  但这次张绣麾下的将士有荆州江夏和南阳的中坚力量,又收编了徐州吕布和豫州黄巾军的残部。

  经过整编以后,这可都是实打实的战斗力。

  其次,淯水之战的曹操远道而来,锐气正盛。

  反观张绣却是信心不足,完全凭着一腔要维护婶娘的热血和穿越带来的外挂来和曹贼一战。

  但现在张绣却是以逸待劳,曹操则是长途跋涉,疲军之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去年的淯水之战,张绣毫无准备,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今年的汝水之战,张绣早有安排,曹操的行动完全在他预料之中。

  张绣始终认为,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就是主动权。

  如今战斗尚未开始,张绣已经牢牢把这一战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以说是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不提张绣本人,便是麾下一众将士面对曹操这十万大军也是表情轻松,神态也并没有太过紧张。

  只有昔日跟随刘辟的前黄巾军被城下曹军浩大的声势吓到了,个别缺乏经验的士兵甚至紧紧用力握住手中的武器,仿佛这样能够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手放松。”

  看到这一幕的赵云走过去拍了拍一名士兵的肩膀。

  “这样只会白白浪费力气”,赵云指了指那人因为用力而发白的手掌,“一会真正打起来再用力。”

  “赵将军说的极是!”

  此时刘辟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走过来看了两眼,随即大声说道:“还没打就吓尿了?都给老子看看其他人!”

  刘辟口中的“其他人”,指的自然就是张绣一开始从江夏带来的那部分人马和昨天才从南阳赶来的援兵。

  他们的表现最为镇定。

  徐州兵的表现虽然不如荆州兵,但自从离开徐州以后跟着张绣几乎横扫了整个汝南,连番胜利让他们的精气神已经跟以前大为不同,比这些刚刚加入的黄巾军要强多了。

  顺便一提,如今刘辟已经带着残余的黄巾军加入了张绣团队。

  龚都被许褚斩杀,汝南的黄巾军本就是刘辟一人说了算。

  再加上逃跑的过程中被曹操一路追杀,如今所剩仅余一半左右。

  不过能够逃过追杀的要么是自己实力过硬,要么纯属运气好,无论哪种,如今剩下的都已经算是汝南黄巾军的精锐了。

  刘辟的选择其实也不多了。

  他一开始是想追随刘备的,毕竟人家的名气在那里摆着。

  无奈刘备这段时间的表现实在有些拉垮。

  机缘巧合之下,他率领黄巾军跟张绣达成了一次合作。

  结果就被张绣这段时间的表现深深折服了。

  再加上张绣军中流传的关于“北地枭雄、乱世不败”的传说,许劭对张绣的评语,之前赵云的相救之恩,刘辟最终选择了归顺张绣。

  对此张绣自然是欣然接受。

  刘辟个人实力大概算是二流武将,如果放在去年刚刚穿越那会,绝对是雪中送炭,要重用的。

  但现在加入就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了。

  按照惯例,张绣将跟随刘辟的黄巾军打散重组,编入自己麾下。

  又安排刘辟做了军中校尉,独领一军,算是很不错的待遇了。

  当然,他麾下士卒是由江夏、徐州、原汝南黄巾军三部分组成。

  毕竟张绣对这个人并不熟悉,还是保持了必要的戒心。

  这也是应有之举,对此刘辟也很理解,并且很快适应。

  在赵云和刘辟的鼓舞下,原本些许紧张的气氛很快就消失。

  见军心稳定,两人便联袂去见张绣。

  让他们惊讶的是,张绣居然正在跟鲁肃下棋。

  赵云倒还好,毕竟是师兄,无论张绣做出什么事他都能很快接受。

  但是刘辟一想到城外曹操大军马上就到,张绣依旧是这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不禁大为诧异。

  “难道将军竟真是一点都不担心吗?”

  正思量间,张绣看到赵云和刘辟前来,一指袖袍便站起身来:

  “来得正是时候,随我一同出城迎敌!”

  两人抱拳应下,便随张绣一起出城。

  张绣走了两步,转过头对鲁肃说道,“子敬,咱们回来继续!”

  说完便挥了挥,潇洒地离开。

  鲁肃无语地望向棋盘。

  原本代表张绣的白子已经被他吃的只剩下角落那一小片,结果刚刚张绣起身时那一袖子直接把整个棋盘都弄乱了。

  还说要回来继续,这怎么继续?

  分明是眼看自己要输了耍赖嘛!

  鲁肃一边叹气一边收拾棋子,拾着拾着,突然笑出声来。

  仔细想想,张绣这种做法虽然有些无耻,但正是这样的主公才更有人情味,也更值得自己跟随。

  想到这里,鲁肃不由在心中感谢起了把自己推荐给张绣的刘晔来。

  “子扬,汝此次总算未再害我。”

  先前刘晔推荐鲁肃去扬州豪强郑宝那里做事,为了提高说服力,他还专门给鲁肃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

  “方今天下豪杰并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

  急还迎老母,无事滞于东城。

  近郑宝者,今在巢湖,拥众万余,处地肥饶,庐江间人多依就之,况吾徒乎?

  观其形势,又可博集,时不可失,足下速之。”

  当时鲁肃已经同意了刘晔的意见,只等在东城安葬完祖母,就准备去投奔郑宝。

  万万没想到,鲁肃这边事情还没办完,刘晔反手就把郑宝给杀了。

  那叫一个尴尬。

  无奈的鲁肃只能先处理家事。

  正好听说自己另一位好友周瑜跟有小霸王之称的孙策在江东混得风生水起,于是便打算忙完以后去他那里碰碰运气。

  就在这个时候,刘晔又给他写信了。

  这一次,刘晔强烈建议鲁肃来投奔张绣。

  为了提高说服力,他列举了张绣过往的战绩,其中就包括了鲁肃原本打算去投奔的孙策。

  在刘晔口中,说孙策也算一代英主,却被张绣收拾的一点脾气都没有。

  恰恰是这一点吸引了鲁肃的注意力。

  他便通过自己的人脉仔细对张绣此人进行了一番研究,最终下定决心,弃孙策,投张绣。

  现在看来,自己这个决定真的是太正确了。

  他收好棋盘,走上城头,正好看到张绣带着赵云和刘辟正在城门跟曹操对峙。

  曹操看着这个在去年打败过自己,又在不久之前跟自己联合打败过吕布的男人,心中百感交集:

  “张绣!你与我先前还在徐州并肩作战,如今何以又要兴兵犯阙夺驾!”

  “什么犯阙夺驾?”

  张绣冷笑一声,“你这是把自己当成天子了吗?”

  “休得胡说!”

  此刻的曹操虽有不臣之心,但还不敢表露出来,闻言立刻反驳:

  “当今天子就在许都,尔兵犯汝南,那张扬出兵新郑,与你成掎角之势,还说不是欲图许都?”

  “你说的可是河内太守张杨?”张绣一脸无辜,“他兵出新郑?此事吾却不知!”

  “无耻!”

  曹操觉得自己已经很无耻了,没想到张绣比他还过分。

  “陈宫便在张杨处,你竟还诈做不知?”

  “陈宫是吕布的谋士,跟我张绣有什么关系?”

  “谁人不知徐州之后以后陈宫投了你?”

  “是吗,我怎么不知道?”

  张绣环顾左右,“你们知道吗?”

  赵云和刘辟木然摇了摇头。

  “看,大家都不知道!”

  张绣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曹贼,你莫要空口污人清白!”

  曹操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话居然能跟张绣扯这么远。

  他索性略过这一茬,开口问道,“张绣,你究竟意欲何为?”

  “这话应该是我问你才对吧?”

  张绣看了曹操一眼,懒洋洋地说道,“现在来打我的不是你吗?”

  “此地乃是汝南,是豫州,汝乃南阳太守,来攻此地,意欲何为?”

  “呵呵,豫州牧是刘玄德,不是你曹阿瞒,用得着你越俎代庖吗?”

首节 上一节 144/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