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131节

  虽然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李傕败亡已是大势所迫,但他毕竟兼并了郭汜余部,按说应该还能撑一段时间,没想到这么快就凉了。

  张绣率先从惊讶中回过神来,开口询问:“什么时候的事情,是谁杀了他?”

  来使看了张绣一眼,“是段煨。”

  老乡啊!

  这人张绣自然知道,当初贾诩就是从他那里跳槽到自己这边的。

  贾诩之所以先后选择段煨和张绣,恰恰也是因为他们三人都是同乡。

  那使者继续说道,“段煨奉裴茂之命,与梁兴一同攻打黄白城,经数日激战,击杀李傕。

  如今段煨已将李傕首级和其三族老小二百余口押回许都,天子升殿亲自召见,封其为荡寇将军,命其引兵镇守长安。

  又令将李傕首级高挂许都示众,将押回的合族众人分于各门处斩,夷其三族,传首号令,许都人人拍手称快。”

  张绣帐中众人闻言陷入沉默。

  汉帝刘协自登基以后一直颇为温和,但这一次却表现的如此激烈,可见其对李傕的憎恶。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李傕、郭汜和董卓接踵而来,劫持天子、把持政权、残暴生灵。

  如今大仇得报,自然要好好发泄一番。

  李傕这一死,得利最大的当属曹操。

  鲁肃便叹了一口气,“如今曹操已拥三秦之地,若再得徐州,的确可与袁绍相争。

  不过此时袁绍亦在与公孙瓒相争,孰胜孰败,犹未可知矣。”

  “公孙瓒不是袁绍对手,被打败是迟早的事情。”

  张绣笃定地说道,跟着转向张杨的使者,“我说得可对?”

  刚刚鲁肃说起袁绍和公孙瓒的战斗时,他就注意到使者眉梢一扬,面露不以为然之色。

  又一想他是从河内而来,对袁绍和公孙瓒的战斗情况肯定有所了解,再加上先前那翻说辞,张绣便猜到了他的想法。

  果然这使者面露钦佩之色,“张将军所言极是,袁绍在数月前攻易,公孙瓒连战失利,如今岌岌可危。

  某南下时听闻,他欲令其子公孙续向黑山帅张燕求救。”

  张绣听到这里,不由回忆起官渡之战的背景:

  曹操打败吕布拿下徐州,清除了自身周围董卓的残留势力。

  恰好袁绍打败公孙瓒,于是两人的势力就在黄河两岸直接对峙,冲突无法避免。

  如今看来,事态正在一步一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历史上的张绣投降了曹操,免除了他的后顾之忧。

  但张杨的势力是怎么发展的张绣却忘记了。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八成是投靠了袁绍——毕竟两人本来就有交情。

  “郡守欲出兵相助吕布?”

  当初自己北上冀州去寻找赵云的时候,曾听张杨说过他跟吕布关系不错。

  如今曹操兵围下邳,张杨又专程派人前来,以他的性格十有八九就是想出兵。

  “太守本已出兵,却为段煨所阻,幸闻将军亦在徐州,特命我前来求援。”

  张绣愣了愣,没想到张杨比他想象的还要主动。

  他迟疑道:“我本是受刘玄德所托,从吕布手中将他救下,如今郡守又要相救吕布,这……”

  “小人临行前太守有言,万望将军能够看在昔日情份伸出援手!”

  来人一听张绣似有推托之意,立刻跪下“咚咚咚”就磕起了头,短短一会儿功夫就已经头破血流。

  鲁肃正要去扶,一旁的陈宫却突然伸手将他拉住,同时给张绣使了个眼色。

  “不可如此!”

  张绣伸手把他拦下,转向张辽,“文远,太守使者远道而来,你先带他下去治伤,好生休息。”

  等张辽答应之后,张绣又转向这使者,和颜悦色地说道,“郡守昔日于我有恩,他既遣人找我,某必不会袖手旁观。

  只是此事非同小可,待我与诸人商议过后再说。”

  见张绣并没有把话说死,来人才松了一口气,郑重道,“多谢张将军!”

  张绣觉得此人赤胆忠心,倒也难得,忍不住多问了一句,“未知使者高姓大名?”

  “某姓魏名约,草字赤炳。”

  等到张辽带着魏约离开,张绣便转向鲁肃和陈宫,肩头的怀英立刻开口:

  “你怎么看?”

  鲁肃因为怀英的发问愣了一愣,陈宫亦是一愣,不过很快反应过来,目光热切地说道:

  “主公,此实乃天赐良机!

  张杨乃河内太守,若其能出兵牵制,荀彧必先顾及许都,再难支援汝南。

  此时曹操亦和那吕布对峙,无暇他顾,我等当趁此时机,一举拿下汝南!”

  “再等等,子龙应该快回来了,还有下邳那边的情报,也应该在这一两天能送过来。”

  “子龙?下邳?”

  陈宫说到这里,眼见张绣笑而不语,立刻醒悟过来,“莫非主公先前未曾出手,已是料到了此事?”

  张绣哪里知道张杨会派人来找他,等待时机让曹操和吕布纠缠在一起倒是真的。

  此外派出赵云和高顺先行,也是为了摸清汝南的虚实。

  穿越至今,张绣越发感觉到了情报的重要性。

  特别是如今这个时代,其他人纵然明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道理,也不会想到像他这样主动去建立情报体系。

  陈宫听张绣这么说,越发肯定他未卜先知,早就猜到了今日之事。

  不禁对自己这位新主公佩服的五体投地。

第163章 陈宫:“这次总算是跟对人了……”

  虽然陈宫归顺张绣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但他的内心其实一直都很纠结。

  他原本就是一个耿直的人,在发现自己的人生轨迹不知不觉向吕布靠拢以后,就变得格外敏感。

  幸好他先前没有拜曹操和吕布为义父,否则也要像吕布那样被称为三姓家奴了。

  最近这段时间,张绣一直停留在这里没有动作,这让陈宫甚至开始怀疑张绣是不是在骗他。

  直到今天,他才真正放下心来。

  武勇过人且深谋远虑,知人善用又不滥杀无辜,这分明就是结合了曹操和吕布两人的优点啊!

  自己这次总算是跟对人了!

  自此时起,陈宫才算是真正归心。

  反倒是张辽没想那么多,自从投降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全心全意地效忠于张绣。

  正如张绣说的那样,几天之后,赵云和张绣安插在徐州的密探一前一后返回。

  赵云打探到的消息跟先前相差不大,李典和吕虔留守汝南,麾下兵力不多,只有不到一万。

  不过汝南乃天下第二大郡,跟南阳一样城坚池深,纵然只有一万守军也并不好攻。

  兼之李典和吕虔都不是刘勋那样的废物,所以想要依靠正常攻城手段按部就班拿下汝南郡,至少也得好几个月,乃至更长时间。

  这还是建立在许都和曹操不会援救的情况。

  陈宫听到赵云带来的详细消息,不禁深深皱起眉头。

  又过片刻,他想通一件事情,立即便向鲁肃行了一礼:

  “子敬,先前是宫鲁莽,万望你不要见怪。”

  鲁肃是个老实人,一见陈宫道歉反倒慌了,“公台切莫如此,先前肃亦有错在身……”

  “既是如此,此事便揭过不提,你我今后当同心戮力,辅佐主公!”

  “那是自然!你我当助主公共举大事!”

  “合当如此!”

  看着老实人和耿直男相互道歉,张绣露出欣慰的目光。

  自己毕竟不是袁绍,不会出现那种麾下谋士为了各自利益互相拆台的情况。

  真好。

  这时赵云又说起了另一件事情。

  虽然距离黄巾起义已经足足过去了十五年,但是全国各地依旧还有其残余势力存在。

  汝南也是如此。

  盘踞在这里的黄巾军首领是刘辟和龚都,虽然他们的势力不及李典吕虔代表的官方,但在汝南也是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

  赵云建议,如果张绣下定决心要攻汝南,可以跟他们合作。

  “黄巾军么……”

  说实话,张绣不太看得上黄巾军的战斗力。

  尽管他很佩服这些敢于反抗苛政的勇士,但是他们缺乏有效组织,战斗力低下也是事实。

  不过如今既然决定要打汝南,那就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纵然黄巾军实力不济,只要他们愿意帮着自己打曹贼,那大家就是好朋友!

  张绣的目光在鲁肃和陈宫之间游离片刻,最终在陈宫希冀的目光中对鲁肃说道,“子敬,那就由你跑一趟。”

  陈宫:(っ°Д°;)っ

  是我的表情不够诚恳吗?

  主公你为什么选他不选我?

  明明是我先提出要打汝南的!

  鲁肃则是对着张绣长长一揖,正色道,“主公放心,肃此次必不不辱使命!”

  听鲁肃这么一说,陈宫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主公是为了给鲁肃一个机会啊!

  鲁肃之前去游说曹操的时候失败了,这次是打算一雪前耻。

  想通了这一点,陈宫心里才好受了一些。

  安排了汝南这边的事情,张绣又跟密探问起徐州的情况。

  结果得知吕布的情况很不妙。

  他试图跟袁术再度联合,却因为先前的失信行为被后者拉入了黑名单,并告知只有把女儿先送到寿春才愿意出兵帮他。

首节 上一节 131/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