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121节

  再加上他昔日跟陈兰关系的确不错,因此点齐兵马就迅速离开,张绣自率大军沿着原路继续北上。

  数日之后,就在张绣将要进入徐州边境的时候,雷薄终于赶了回来。

  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张绣的老部下,雷薄的那位族弟雷叙。

  “你怎会在此,子龙呢?”

  “赵将军已领军前往沛城支持魏将军和太史将军,特命末将在此等候主公到来!”

  “子龙让你等我?”

  张绣心中一动,“可是为了陈兰之事?”

  雷叙跟胡车儿、张先一样,算是张绣麾下资历最老的一批人,他先前已经从族兄雷薄那里得知了张绣军路上遇到的事情,此刻闻言便道:

  “正是如此,赵将军命末将护送子敬先生来投主公。”

  “子敬?”

  张绣愣了愣,这又是哪个?

  雷叙见张绣没有反应过来,连忙解释,“鲁肃鲁子敬,他称自己是乃是受刘子扬先生之邀,特意自东城而来投奔主公的……”

  鲁肃!

  居然是他!

  “……子敬先生称他欲从东城至皖城,不料半路却为陈兰等人所劫,恰逢赵将军与我路过,他便设法传出消息通知我们。

  赵将军得知此事,便向那陈兰要人,谁知他却不愿意将子敬先生交出,我等便一直追到灊山……

  后来赵将军在敌阵中杀了七进七出,那陈兰惧怕之下,才将子敬先生交出。”

  原来如北!

  我就说师弟不会无缘无故跑到大山里去剿匪嘛!

  原来是为了帮自己把人才追回来!

  干得漂亮!

  “子敬现在可好?”

  “子敬先生无恙,倒是他的家属被擒入山中时受了些惊吓,不过如今歇息了几天已无大碍。”

  听完了事情的经过,张绣只能感慨无巧不成书了。

  历史上的鲁肃到江东的时候,那边的话事人已经换成了孙权。

  先前刘晔说自己跟鲁肃是好朋友,写信邀鲁肃来张绣麾下一同做事的时候,张绣只把这当成了一招闲棋。

  毕竟刘晔上次写信让鲁肃投奔的郑宝已经被刘晔亲自把脑袋给砍了。

  原本是想着解决了袁术这个麻烦以后再亲自动身去找鲁肃,没想到鲁肃居然真的来投奔自己了。

  更没想到半路上还会被人劫持,又恰好被路过的赵云给救了。

  假如赵云再早到或是晚到几天的时候,鲁肃会不会就此跟自己失之交臂就真的不好说了。

  怀着“莫非我当真是天命之子”这样的心态,张绣跟鲁肃见了面。

  当看到一个普通程度的壮汉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张绣已经一点都不意外了。

  把他当成另一个孔融就好了。

  “肃见过张将军,多谢将军救命之恩!”

  鲁肃刚一见到张绣,便向他行了一礼。

  “救你的人是乃是常山赵子龙,吾之师弟,子敬无需多礼。”

  “然子龙将军亦言,他此行有要事在身,若非因为张将军,其必不会赶至山中救肃,是故救肃者乃将军也。”

  “这么说倒也不错。”

  张绣笑了笑,随即发出邀请,“子敬应是受子扬之而来,那我就直接问了,汝可愿和子扬一同助我?”

  刚刚起身的鲁肃再次躬身拜下:“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好好好!”

  得到了意料之中的结果,张绣立刻拉着鲁肃的手臂说道,“吾得子敬之助,便是如虎添翼!”

第149章 曹操出兵

  小沛。

  距离刘备的第一批援军到达已经过去了十多天。

  这段时间,魏延、太史慈和张辽、高顺共计交手数十次。

  从局势上看,双方平分秋色,甚至魏延和太史慈一度压着张辽、高顺两人打。

  但从结果上看,魏延和太史慈却是输了。

  要知道当刘勋龟缩在西陵城,魏延和太史慈都拿他没有办法,更不用说如今城里的可是张辽和高顺了。

  武将战他们不是对手,但是张辽勇猛、高顺谨慎,两人的配合让魏延和太史慈格外难受。

  更不用说吕布随时都有可能会回来支援。

  至于他们这次来营救的刘备,则是被吕布追到连家小都顾不得就孤身离开,甚至都没能跟魏延和太史慈见面。

  关羽、张飞也不好过。

  两人被吕布大军打败以后,各领一部分兵马逃到了山中。

  “张辽、高顺二人虽武艺不及你我,但领兵作战之能却不在你我二人之下。”

  “若是在平原作战,便是他二人齐上,我亦不怕,可偏偏如今他们却在城中!”

  魏延和太史慈对望一眼,无奈摇头。

  “文长你也不必太过担忧”,看到魏延眉头紧皱的模样,太史慈开口劝道,“我等此来本就为救刘使君,如今刘使君已逃出沛城,可惜至今未能找到。”

  “我亦有派人前往山中寻找关羽、张飞二人”,魏延点了点头道,“听闻当日虎牢关下有三英战吕布之事,若得此二人之助,许能破城。”

  “自张辽、高顺入驻小沛,城中兵粮充足,便是有关羽、张飞之助,亦难破城。

  况吕布、陈宫等人随时可回返……”

  太史慈摇了摇头,并不看好。

  “如今我等只要围住沛城,莫要令此二人出城,等主公大军到来便是。”

  魏延叹了口气,“只能如此了。”

  其实这才是攻城战的常态。

  当年孙策去庐江,足足攻了两年,等到守将陆康死后才打下舒城。

  如今魏延和太史慈兵围沛城,久攻不下实在是太正常了。

  “就是不知那吕布与曹操战的如何?”

  听到魏延的话,太史慈回道,“若能两败俱伤,自是最好。”

  跟吕布那一战已经过去了十几天,这段时间太史慈也冷静下来,正视了自己跟吕布之间的差距。

  只希望吕布能跟曹操鹬蚌相争,好让张绣渔翁得利。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十数天前,孙乾历经艰辛总算是到达了许昌,见到曹操以后具言前事。

  曹操对此事高度重视,立即召集一众谋士议事。

  以郭嘉、荀攸为首的一众谋士都认为如果放着吕布不管,等他和袁术联合,一旦坐大,只怕再难控制。

  所以应该趁吕布初叛,众心未附,疾往击之。

  曹操见一众谋士意见统一,也不再犹豫,决定留荀彧在许都,调遣兵将,自统大军进发,孙乾随行。

  然而他并不知道,此时的胡车儿已经来到庐江开始保障粮道了。

  这一日大军来到梁城,正准备休息,忽听人说刘备来投。

  曹操大惊,立刻召刘备相见,这才从他口中得知沛城被破,跟关羽张飞失散以及一家老小被吕布俘虏的事情。

  就是曹操这样奸雄,听到刘备的家小再一次被吕布所俘虏,也忍不住为止伤心落泪。

  “只是我等兵还未到,那日来攻小沛者又是何人?”

  刘备犹豫片刻,说出了自己的猜测,“许是张绣之兵。”

  “张绣?”

  一听到这个名字,曹操立刻条件反射般竖起耳朵,“他不在荆州待着,来这边做甚?”

  如今的刘备和曹操还在蜜月期,既然已经说出了张绣的名字,索性便把自己听从简雍意见,分头向曹操和张绣求助的事情说了。

  “那张绣竟这般快?”

  曹操闻言皱起眉头。

  随行的郭嘉微微摇头,“未必便是张绣。”

  毕竟张绣到徐州的距离是曹操到徐州距离的两倍还要多,如果张绣十多天前就能赶到,这脚程也未免太快了。

  除非是全程奔袭才有可能。

  可那样一来赶到徐州也是人困马乏,哪里还有战斗力?

  “可若不是张绣,又会是谁?”

  郭嘉思考片刻,最终摇头道,“主公,不必理会此事,我等当以不变应万变。”

  曹操亦是同意郭嘉的看法。

  反正不管来的是谁,都是来帮忙的。

  正好此时探马回报,说是此时吕布与陈宫、臧霸已经结连泰山贼寇,正在攻打兖州诸郡。

  曹操二话不说,立即下令曹仁率领三千兵马去打沛城。

  自己则是亲率大军,和刘备去攻吕布。

  又过几日,等快到萧关的时候,正好遇到跟陈宫勾边界的泰山寇。

  为首四员大将便是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四人领兵三万,直接拦住去路。

  曹操立刻下令夏侯兄弟出马迎战。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泰山寇四将出马,仍旧抵挡不住,最终败走。

  曹操自然是乘势掩杀,一路追到了萧关。

  此时的吕布连克兖州数郡,得胜归来,已经回到了徐州。

  得知曹操又引大军到来,倒也并不慌张,就打算带着陈登去救小沛,让陈珪留守徐州。

首节 上一节 121/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