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第62节

  西苑吕芳的小楼内。林十三给他行了礼,禀报了养宠诸房核销之事。

  吕芳皱眉:“竟差出这么多?”

  林十三答:“回舅舅。外甥今日一查,简直就是触目惊心。”

  吕芳似乎想考考林十三:“既然查处了疏漏,你说我该如何处置他们?”

  林十三沉默不言。

  吕芳道:“怎么,不敢说?”

  林十三拱手:“舅舅。我若说了,请您恕我无罪。”

  吕芳拿起茶盅,喝了口茶:“嗯,说就是了。”

  林十三道:“外甥认为,对待这些人应秉承八个字的原则。”

  吕芳问:“哦?哪八个字?”

  林十三答:“过往不究,拨银减九。”

  吕芳思索片刻后道:“拨银减九我知道是什么意思。去年拨给他们四十五万两,今年只拨五万两就是。”

  “但你说过往不究。为何这么说?难道是你拿了他们的银子,有意替他们开脱?”

  “你把话说清楚。否则我定你个徇私之罪。”

  林十三侃侃而谈:“舅舅,我听说官场中山头林立,宫中也是一样。”

  “养宠十八大使,各有各的靠山,各有各的山头。去年贪墨的那四十万两,他们没有胃口全吞下去。”

  “必定有很大一部分让他们孝敬给了上面二十四衙门的监丞、少监甚至太监。”

  “你若要彻查。查到他们上头的这些人,您抓还是不抓,惩处还是不惩处?”

  “若真要一层层查下去,就如当年太祖爷查郭桓案一般,深挖广究恐怕二十四衙一多半儿的头头脑脑全得丢官帽。”

  “您是大明的内相。二十四衙门出了贪墨大案,您难辞其咎。”

  “外面那些所谓的清流,若知晓这件事,必将攻讦您这个内相,掀起政潮。”

  “到那时,大明内、外朝之间微妙的平衡将会被打破。这平衡是皇爷和您苦心经营多年的。”

  “皇爷和您的多年心血将会付诸东流。”

  林十三一席话,把吕芳说的瞪大了眼睛。

  这些道理吕芳都懂。只是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北镇抚司总旗,二十岁的年轻传俸官也能有这样一番见识。

  吕芳夸赞道:“好你个林十三。让你当个传俸官真是屈才了。我该让你净了身进司礼监做秉笔。”

  “能从小处着眼,看到整个内、外朝的大局。外甥,你是个人才啊。”

  “古人讲除恶务尽。但历朝历代鲜有皇帝能够做到。为何?归根结底就是‘法不责众’四个字。”

  “除恶,往往除到最后变成了和稀泥。”

  “也只有太祖那样有雷霆手腕的开国之君、千古一帝,才敢掀起三大案,才敢除恶务尽。”

  林十三给吕芳添上一杯茶:“舅舅过誉了。外甥也只不过多考虑了些。”

  吕芳狡黠一笑:“你主张‘过往不究,拨银减九’,其实除了你刚才说的,还有一层心思——为了你自己。”

  “你刚接手西苑宠物账的核销,若出了大案,二十四衙门的大宦、巨监会恨你恨的牙根痒。”

  “他们定然会对你施以报复。我是你舅舅,他们明着不敢报复,却会在暗地里使绊子、设圈套、打闷棍。”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真要是那样,总有你阴沟翻船的一天。”

  “我说的对否?”

  林十三毫不掩饰:“舅舅火眼金睛。外甥这点小心思哪瞒得过您呢?”

  “不过话说回来。做事情要先确定目的,再选择手段。”

  “您最终的目的只是削减来年的西苑养宠预算。何苦挖地三尺跟他们算旧账呢?”

  “外甥明日会召集他们议事。您放心,凭我三寸不烂之舌,定让他们老老实实接受减少九成预算的事。”

  吕芳站起身,拍了拍林十三的肩膀:“你不净身进宫,着实可惜了。”

  林十三一个激灵:“舅舅,您别耍外甥了。外甥刚要纳一房小妾,给您多生几个外孙呢。”

  吕芳话锋一转:“你这猴崽子,上回给我吃什么生腌小清虾,害得我在恭房窜了三四个时辰。恭桶都快让我窜炸了。”

  这倒是林十三万万没想到的。生腌那东西,对胃肠不好的人来说的确是泻药。

  林十三尴尬万分:“啊,是外甥错了。外甥当时光想着给您治好食欲不振之症。没想到害您窜了稀。”

  吕芳笑道:“错有错着。我食欲不振是因下腹积食。窜那一回,竟给我把积食治好了。”

  “对了,小猴崽子。上回皇爷太液池观龟,龙颜大悦。我已决定,太液池中那只金龟,今后归你管。”

  “你可得伺候好了。那可是皇爷的心头肉。”

  林十三拱手:“我一定拿那金龟当我亲舅舅一般孝敬。”

  吕芳满意的点了点头:“好!”

  片刻后他咂摸出了不对劲:“好你个小兔崽子,你这是指桑骂槐骂我是乌龟,对吧?”

  林十三笑道:“俗话说千年王八百年龟。皇爷是真仙之体,能活一万年。您老至少要伺候皇爷一百年。”

  “我是盼着您跟太液池的金龟一般多福多寿。多伺候皇爷一百年。”

  吕芳喜笑颜开,片刻后再次察觉了不对:“好小子,你把我给绕进去了!你这张巧嘴,真能把水里的鱼说得蹦上岸。”

  “罢了,已是日暮。你先回家。明日你召集养宠诸房的大使们议事。把今年的预算砍下去。”

  林十三出得西苑,回了福寿街的新宅。

  一进门,他便察觉家里挂了不少红布、红绸。

  林十三问碧云:“家里怎么挂这么多红?”

  碧云答:“今晚给你和小芸圆房。”

第94章 圆房

  明人纳妾不像后世养三儿那般随便,有着严格的制度。

  从律法上讲,纳妾一定要立契约,即“纳妾婚书”。

  纳妾婚书类似于后世的结婚证加婚前协议。

  婚书要声明被纳女子乃是自愿,写明女子身份。

  婚书中还要写明婚聘财礼数额、逃亡退礼、生子女后对夫家的财产继承份额,等等等等。

  当地衙门的官员要加盖官印,作为证明。

  只要有了盖着官印的纳妾婚书,便是合法取妾。

  至于纳妾的礼仪,选妾后,夫君会登门送钗插其鬓,此谓之“选定”。又要准备彩段、鼓乐。还要大摆宴席。

  不过若有纳妾婚书在,礼仪搞不搞,全看夫君心意。

  碧云说让林十三今夜和小芸圆房。林十三心中如猫挠一般。

  不过林十三有些奇怪:“不摆宴席了嘛?”

  碧云道:“你若要摆纳妾宴席,总要请请你的恩公刑部郎中罗龙文吧?小芸就是人家送你的。”

  “请了罗龙文,平日里跟你一处赏虫的那些高官你请不请?”

  “你新认下的舅舅司礼监吕公公你请不请?”

  “刚升了官,就大摆宴席纳妾,请一堆高官巨宦来赴宴。这不是招摇过市嘛?”

  林十三颔首:“有理。”

  碧云劝自己的丈夫:“你升官升的太快,本就遭人妒忌。此时更应低调谨慎行事。”

  “横竖我今日已写好了纳妾婚书,小芸按了手印。我又拿着婚书去了顺天府盖了官印。”

  “小芸在律法上已是你的妾室。你们圆了房,这妾就算纳完了。”

  林十三惊讶:“你当天去顺天府,当天盖了官印?寻常的纳妾文书盖印至少要等半个月啊。”

  碧云颔首:“那日在罗府赴宴,宴上我结识了顺天府治中的夫人。她说跟我很投缘,愣是要认我做干女儿。”

  “我今日找了她。她给她家老爷写了个条子。盖个官印还不是往婚书上磕一下的事儿?”

  林十三会说话,能哄得一众高官巨宦高高兴兴。贤妻碧云也不遑多让,在京城贵妇圈里能够如鱼得水。

  林十三这时装起了含蓄:“啊呀。我的贤妻。咱俩结发三年半。我对你那是一汪清水,啊不,一往情深。”

  “如今你却让我纳一个小丫头当妾,还要圆房。我这心里啊,五味杂陈、五谷杂粮。别提多难受了。”

  碧云皱眉:“德行吧你。馋犟是嘛?那好,房不圆了。养她几年,等她二十了再圆房如何?”

  林十三满脸堆笑:“那怎么好?不给人家养成老姑娘了?有些对不住她啊。”

  碧云白了丈夫一眼:“行了吧你。我问了小芸的身世,着实可怜。”

  “她六岁丧父,七岁丧母,八岁死全家,九岁被卖入青楼做瘦马坯子,挨了不知多少打,受了不知多少苦。”

  “你跟她圆了房,定要好好待她。早些跟她生个一儿半女。我也算对得起你们林家的祖宗了。”

  碧云很有心计,又是个骨子里很善良的人。

  人心都是肉长的。碧云这些日子拿小芸如亲妹妹一般,以人心换人心。

  小芸虽是罗龙文的耳目,怕也早就起了动摇,心底里向着林家。

  林十三问:“那我这就去找小芸圆房?”

  碧云伸出手指,狠狠戳了下林十三的脑门:“看你那猴急的样子吧。我把咱爹请来了。起码得等小芸给咱爹、你我敬了茶。你再跟她捣鼓开枝散叶的大事。”

  林十三的头点得像磕头虫:“好好好。”

  当天夜里吃罢了晚饭。林有牛坐到了大厅中央的上首。林十三和碧云则坐下他左手边。

  娇花一般的小芸给三人分别奉了茶:“公公,请用茶。夫君,请用茶。主姐,请用茶。”

  敬茶礼完,一家人送林有牛出了新宅。林有牛上了年纪,恋旧。不在老宅里他睡不着。

  送走父亲后。林十三尴尬的站在那儿。

  碧云道:“还愣着干什么?新房给你准备好了。新妾在里面等你呢。”

  林十三试探着问:“你不吃醋?”

  碧云瞪了他一眼:“你别废话赶紧滚,我便不吃醋。你若再废话,我醋坛子翻了反悔,撕了纳妾婚书。”

  林十三拱手:“得令!夫人,我这就豆子下山——滚蛋。”

  林十三进了前院的东厢房中。

  小芸已经坐在了碧云亲自挑选的拔步床沿儿上。

  林十三坐到小芸身边,借着摇曳的红烛之光,他定睛观瞧。

首节 上一节 62/2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