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第35节

  严嵩问:“江南的倭情到底如何?”

  胡宗宪侃侃而谈。他先细细讲了倭寇中最大的几股势力。譬如汪直、徐海、叶麻等倭。从敌方的实力到倭首籍贯、年龄甚至性格,说的面面俱到。

  胡宗宪整整讲了两刻时辰。议事厅内鸦雀无声。

  讲罢,严嵩表情严肃,吩咐管家:“严年,将胡御史的椅子前移十步。”

  门外的林十三心中暗道:胡御史跟我说话时像个官场老油子。没想到是个有真本事的。

  严年将胡宗宪的椅子前移十步。胡宗宪再次坐定。

  严嵩道:“再说说东南的卫所军。”

  胡宗宪继续分析。东南卫所军只有三支尚可用。一支是俞大猷所部,一支是汤克宽所部,一支是广西狼兵瓦氏夫人所部。

  这三军中,以瓦氏夫人所率狼兵战力最强。奈何只有两千而已。

  俞、汤两部加起来也只有五千人。且只能算得上“堪用”,并不是什么战力超群的精锐。

  接下来胡宗宪说了卫所军羸弱不堪的种种原因。

  胡宗宪又讲了两刻时辰,最后总结道:“故,若欲平倭,必编练新军。”

  严嵩道:“编练新军是极为敏感之事。需皇上点头。咱们今夜先不议。严年,将胡御史的椅子再前移十步。”

  连门外的林十三都感觉到:严阁老已经开始欣赏胡御史了。椅子往前挪了又挪。

  胡宗宪已经近前了二十步。

  严嵩道:“那你有何良策平倭?”

  胡宗宪答:“除了刚才说的编练新军外,还有招抚并用、以倭制倭两策。”

  严嵩眼前一亮:“哦?怎么招抚并用,怎么以倭制倭?”

  胡宗宪拱手:“阁老,下官若要说出细策,需数个时辰。不知诸位上官可否耐心听完?”

  严嵩发话:“他们都是一心抗倭的忠臣。你放心,只要你说得有道理、可行,他们定有耐心听完。”

  胡宗宪是有备而来。他从袖中拿出了一副自绘的《东南抗倭形势图》。

  严嵩命人将它挂在了大厅中央。

  胡宗宪开始细细说自己的抗倭方略。他屁股底下那张椅子,被严嵩四次吩咐前移,一直挪到了严嵩身边。

  这场议事本来定得是两个时辰。但胡宗宪从晚上酉时一直讲到了第二天清晨卯时。

  整整讲了快六个时辰。期间严嵩六次吩咐众人如厕净手后再听胡宗宪的方略。

  胡宗宪将他抗倭的全盘方略,从用兵计划到粮草供应;针对每个大倭首的招、剿策略;战船的建造、火器的铸造.事无巨细,和盘托出。

  负责记录的三个文书,整整写下了接近万言的纪要。

  “咕咕咕!”严府养的湘西怒晴鸡仰天长鸣。

  这场议事终于结束。

  胡宗宪说了一晚上,嗓子已经沙哑。

  林十三则站在门口,困倦万分。他心中发愁:胡御史说了那么多,我也记不住啊。怎么跟南司刘百户禀报?

  严嵩开口:“好了,汝贞说的差不多了。今夜议事到此为止。厅外锦衣卫那个”

  此刻,严嵩对胡宗宪的称呼已经变成了亲切的“汝贞”。

  林十三应声:“阁老,小的听候吩咐。”

  严嵩道:“汝贞送我的那只白鸽似乎病了。你过来给它医治。”

  林十三领命进厅,来到拴白羽弓尾鸽的金杆秋千立架前。

  白羽弓尾鸽生龙活虎,哪里有病?

  严嵩催促林十三:“快些医治。”

  林十三无奈,只得装模作样弹了鸽子两个脑瓜崩。

  鸽子一双迷茫的大眼睛看向林十三,仿佛在说:你弹我脑瓜崩干啥?

  严嵩问:“治好了嘛?”

  林十三答:“禀首辅,治好了。”

  严嵩吩咐:“你将立架提到我面前。”

  林十三领命,手提拴着鸽子的立架来到严嵩面前。

  严嵩用手温柔的抚摸了几下鸽子。随后他用手捏起鸽子,高举过头顶“啪嚓”狠狠摔在了地上。

  价值三千两的宝鸽立时内脏崩裂,嗝儿屁着凉。成了青石地板上满是血污的一只死鸽。

  众官目瞪口呆。

  林十三亦目瞪口呆:刚才还谈得好好的,怎么立马就翻脸了?完蛋,胡御史.危。

  只有胡宗宪面色镇定。真正的猛人,都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胆量。

  严世蕃小心翼翼的问:“父亲,您这是?”

  严嵩高声道:“汝贞送我的这只白羽弓尾,被玩鸽的内行人称之为‘神鸟’。”

  说完严嵩起身,握住了胡宗宪的手,字正腔圆的说:“但他们哪里知道,胡汝贞才是我大明真正的神鸟啊!”

  胡宗宪谦卑的说:“阁老过誉。”

  严嵩抬高嗓门:“这只鸽子是你送给我的礼物。你送给我的最珍贵的礼物不是它,而是你自己!胡汝贞!”

  “最珍贵的礼物我已得到,还留它何用?!”

  一旁的林十三心中暗骂:你要夸胡御史,也别把这白羽弓尾摔成死鸟啊!老子找回它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多好一只绝品鸽,这下好,只能炖汤了。

  严嵩凝视着胡宗宪,竟流出两行老泪。

  何止是一见如故?简直是一见如故!

  赵文华试探道:“义父,那个,那个.汝贞升杭州知府的事.”

  严嵩转头看向赵文华:“什么知府?巡抚啊!”

  一众严党官员再次目瞪口呆!

  正七品御史升从二品巡抚?这不是一步登天,这是一步踩在了玉皇大帝的肩膀上,并且撒了一泡尿。

  《西游释厄传》里的孙悟空架着筋斗云都没胡宗宪能窜。

  严嵩道:“我欲保举胡宗宪为署理浙江巡抚,诸位可愿联名否?”

  署理者,代理也。胡宗宪始终品级太低,严嵩只能先举荐他署理巡抚。

  阁老发话,众官纷纷附和:“我愿联名。汝贞老弟这样满腹韬略的人巡抚浙江再合适不过。”

  “汝贞,你到任浙江后一定要好好辅佐元质。”

  严世蕃连忙提醒父亲:“爹,您老不是说,咱们已经定了浙江的布政使、按察使。巡抚要留给皇上钦定嘛?”

  严嵩信心满满的说:“只要我将汝贞引荐给皇上,御前奏对东南大事,让皇上看到他的韬略。皇上一定会同意让他署理巡抚。”

  胡宗宪跪倒:“汝贞多谢阁老提携之恩。”

  严嵩道:“别急着谢我,我还有个不情之请呢。”

第54章 升官发财

  严嵩自弘治十八年中进士,已在官场摸爬滚打了整整四十年。

  他很会看人。

  一夜长谈,让他确信胡宗宪乃国士也。且这个国士还肯低声下气攀附于他。

  岂有不重用之理?

  严嵩道:“汝贞,我有个不情之请。自我担任首辅之后,就再未收过学生。我愿收你为关门弟子。不知你意下如何?”

  胡宗宪四处借贷、钻山打洞攀关系、备礼物,为得不就是让严嵩对他青眼高看嘛?

  有了内阁首辅当靠山,才能在东南顺利施行他的抗倭大计。

  胡宗宪纳头便拜:“学生胡宗宪,拜见老师!”

  严嵩潸然泪下:“好学生,快起来。”

  一众严党官员纷纷夸赞:“哎呀,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真是一段师生相知的佳话。”

  “胡御史,哦不,胡抚台满腹韬略。阁老目光如炬。的确是一段佳话。”

  “恭喜阁老,贺喜阁老,得了汝贞这样一位有疆臣之才的学生。”

  严嵩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噤声:“都听了!”

  大厅内顿时鸦雀无声。

  严嵩的老眼里迸发出精光:“朝廷里有些人说我只会整人杀人。呵,他们忘记了,我更会识人用人!”

  “汝贞,东南的大事,就拜托给你和元质了。”

  赵文华虽贪,虽佞,但很有容人之量。严嵩如此夸赞胡宗宪,他不但不吃味儿,反而替胡宗宪感到高兴。

  接下来,胡宗宪说了一句被载入史册的话:“汝贞此番任职,不擒获汪直、徐海,安定东南,誓不回京!”

  严嵩看了一眼林十三,指了指地上的白羽弓尾鸽:“这只死鸽赏你,炖了喝汤补补吧。”

  林十三不知严嵩为何给他这个小人物赏东西。虽说赏的东西是个死物,但它好歹是内阁首辅与署理浙江巡抚师生情谊的见证。

  这不是普通的死鸽子。而是一只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死鸽子。

  他双手捧起那只死鸽:“谢阁老恩赏。”

  严嵩吩咐文书:“把今夜议事的纪要拿过来。”

  文书上前,奉上厚厚的万字纪要。

  严嵩将纪要递给了林十三:“你是锦衣卫的校尉。想来勇武有余、脑力不足,记不住汝贞耗尽十年心血谋划的平倭方略。这纪要你带着,回去也好交差。”

  林十三接过了纪要,心中乐开了花:嘿,要不说人家能当首辅呢。考虑事情就是周到。我刚还愁记不全胡御史说了一宿的方略呢。

  严嵩关切的问胡宗宪:“你住在贤良寺?”

  胡宗宪答:“回阁老,是。”

  严嵩道:“进了京城,老师岂能让学生住他处?自即日起你就搬进我府沁芳院来。”

  赵文华笑道:“义父,您老可偏心了啊!您还从未让儿子住进沁芳院,与您同居一处呢。”

  严嵩夸赞赵文华:“差点把你忘了。你荐人有功,我那个暖床侍女晴儿赏你了。你可得保重身体,别闪了腰。”

  一众高官一通哄笑。

  林十三心中暗笑:原来这些大人物之间也跟我们驯象所的丘八一样,满嘴荤腔啊。

  一刻之后,林十三腰里别着价值三千两的死鸽子,手里捧着厚厚一摞议事纪要,正要走出严府大门。

  胡宗宪却叫住了他:“林老弟慢行。”

首节 上一节 35/2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