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91节

  公子连顿时支棱起来,“是个很惨的国家。”

  “可我觉得秦国并不是很惨啊。”

  何博想起如今天下的局势,还有秦国的情况。

  秦国的“弱小”,是相对邻国来说的。

  称霸天下的魏国就在秦国的东边,拥有最大国土的楚国就在秦国的南边,谁在那个墙角位置,都会被衬托的弱小。

  真弱小,那周天子还窝在洛邑,看着这礼崩乐坏的天下默默垂泪呢!

  也没见谁闲的没事,关心天子啊!

  “尊王攘夷”的旗号都不打了,周天子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

  说秦国“蛮夷”,那也是因为秦国地处偏僻,久不同于中原,甚至人殉之风,仍旧流行。

  国力不足以威慑邻国,文化上还很讲商礼,自然会被中原诸侯们嘲笑了。

  不过这样的嘲笑,也只在诸夏的圈子中,更周边的巴、蜀、义渠,乃至于还在追求复国大业的白狄,连这个圈子都进不去,是直接被诸夏开除人籍的。

  如今,

  秦国疯狂的进攻魏国,不就让高高在上的魏侯吃瘪了吗?

  “只能靠发疯才能引起别人的重视,取得一些胜利,这样还不惨吗?”

  “而且秦国地处西僻,只有东进才能延续壮大下去,结果魏文侯的时候,夺走了秦国的河西,还设下关隘,安排大将镇守,秦国若是不疯狂,就真的要被困死在西方了!”

  春秋的时候,秦国的东边是称霸的晋国,将秦国东进的道路死死堵住,穆公因此而疯狂。

  现在百年过去,晋国三分,秦国的东边换成了称霸的魏国,还占有了河西之地。

  有些东西好像变了,

  又好像从未变过。

  秦国难道不会感到绝望吗?

  人在垂死的时候,尚且会挣扎,何况一个从春秋时便存续至今的国家?

  何博想了想,点头道,“你说得对。”

  虽然担心朋友会被秦国伤害,

  但就事论事,何博觉得公子连说的确实有道理。

  秦国以西的地方,对当世之人来说,实在是迷雾一片。

  而且就地理气候来说,越往西边,的确越是艰难。

  美好的土地在哪里?

  宽广的平原在哪里?

  丰富的人口在哪里?

  对秦国来说,

  东方!

  全都在东方!

  所以秦国要拼了命的喊出那句口号:

  “东出!”

  “东出!”

  “可是人发了疯,想要将之治好还很艰难,何况一个国家呢?”何博又说。

  公子连也因此沉思。

  自从见到返回秦国的曙光后,他便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就像何博曾经对他说过的,几十年来,嬴仁父子做的并不是很差劲,没有让秦国的宗庙废弃坍塌。

  只是,

  这样的保全,也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

  只知道消耗人力财力,去和魏国硬拼,短时间内取得一定效果,之后又该如何?

  人打没了,

  钱花完了,

  河西之地失了再复,复了又失,

  老秦人仍旧蜷缩在诸夏的角落,苦着一张脸舔舐自己的伤口,继续渴望的看着那到不了的东方。

  更何况,

  秦国本来就有些商礼残余,

  如今疯了,再想把国家拉回正规,打扮成被周礼浸透的样子,是很难的。

  如果他真的回到秦国,主持国政,可以做到这件事吗?

  如果他做错了选择,让秦国更早的崩溃,那又该如何呢?

  公子连心中的惶恐,把那被魏侯监管的郁闷都压制了下去。

  然后,他就听何博小声的嘀咕,“……还是要变法啊!”

  于是公子连问,“秦国要怎么变法,才能变回正常,乃至于强大起来呢?”

  “我不是很清楚。”何博告诉他,“那个能够让秦国变法强大的人,可能还在角落里玩泥巴呢!”

  “可我看你点评楚国的时候,说的挺有道理的。”

  “现在你我也算朋友了,难道我有了疑问,你不能为我解答吗?”

  何博哼了一声,“你见面就扔我一石头,也算我的朋友吗?”

  “那你把玉佩还给我!”

  公子连也翻脸无情,伸手索要之前赠送的礼物。

  何博已经将之塞到刘和夫妻的新婚礼物堆里了,哪能拿的出来?

  于是他只能接受了公子连的胁迫。

  但在说话之前,他提前声明:

  “我的智慧不是很高深,只能用别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和你分析一下,治国应该注意的事情。”

  公子连拍拍胸脯,“好!就这么办!”

  “你现在就把我当成秦国的君主,为我讲一下要注意的东西吧!”

  于是何博问他,“治理国家,需要的是人口和土地,秦国有对乡野之民进行管理,知晓他们的人数吗?有丈量全国的土地,知道有多少耕田吗?”

  公子连摇了摇头。

  秦人狂野而好斗,想把他们管束起来,是一件艰难的事,以前的国君也未曾考虑过一点。

  毕竟打仗了,只要就地抓人即可,连国野都不用区分,自然懒得再去精细管理。

  至于土地,则是大多为贵人掌控,上面去查,就如泥牛入海,一点消息都回不来。

  何博就说,“自家人和地有多少都分不清,还想做事吗?”

  公子连赶紧问,“如果把人都清点出来,又能做什么呢?”

  “有了人,还怕没有事情做吗?”

  “知道自己的家底,就可以安排着去做相应的事情,而不用担心消耗太多难以为继,或者人力稀少无从下手。”

  “可那些人,也不一定国君的话啊!”

  “那就让他们听话!”

  何博回忆起自己还做人时,在学校学习过的考试重点,挥了挥手说,“废井田,开阡陌,行郡县,奖耕织……难道还不怕人不听话吗?”

  “秦人魏人楚人,他们都是人,怎么他国的就温顺,秦国的就疯狂?”

  “不就是肉食者疯了,然后用鞭子抽打自己的子民,逼得他们只能一块疯狂吗?”

  “你如果做个正常人,上行下效,别人自然会恢复正常。”

  公子连于是起身,对着何博一拜,“受教了!”

  他表露自己的身份,并且正式对何博伸出了邀请的手:

  “其实,我是秦国流亡至魏的公子,如果我有回到秦国的一天,一定会请你来辅佐我!”

  何博在他对秦国格外关注的时候,已经对他的身份有所猜测了。

  所以当公子连介绍自己时,他并不惊讶,也没有因为西门豹的事而疏远他。

  但何博仍旧拒绝,“不要!”

  他只是张口就来了一段后世历史书上的总结,又不是真的胸有沟壑,哪里能做出改变一个国家面貌的大事业呢?

  何况何博并不是人,只是个任性的鬼神。

  很多东西,他并不在乎。

  他只在乎自己喜欢的人和事。

  “如果你觉得我刚刚说的话,有给你一点启发,那我只想请你帮忙做一件事。”

  何博告诉公子连,“我有一个朋友,去往秦国以西的遥远之地了,我现在也没有他的消息。”

  “如果你能够回到秦国,并且掌握权力,那么能不能派人去打听下他的消息?”

  公子连虽然是流亡来的魏国,但这也说明了,他在秦国是有一定地位的。

  不然的话,他哪来被排斥的资格呢?

  只是眼下,他明显是没机会回秦国的,西门豹的事拜托不了他,何博只能麻烦他去寻找公子朝了。

  公子朝那么年轻,身边还跟随着武力充沛的墨家弟子,现在应该还活着吧?

  “可以!”

  公子连指着涑水发誓,“如果我有回到秦国,执掌国政的一天,就一定会派人去西方,寻找你的故友。”

  反正只是派一支队伍出去找人,又不是去打仗,消耗并不会很大。

  这个承诺,公子连还是敢许出去的。

  “只是,你真的不愿意辅佐我吗?”

  公子连还有些不舍。

  他总觉得对方应该知道更多的东西,只是不愿意讲罢了。

  “不了,我以后很少会在安邑出现了。”

  何博在安邑城外等着“吓他一跳”的对象已经离去,自然没有必要继续转悠。

  涑水的水系也简单,

首节 上一节 91/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