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140节

  于是在天子扁二十五年,魏侯瑩在逢泽召开会盟,打算联合其他诸侯国一起去攻打秦国。

  而响应他的诸侯大小一共有十二个。

  秦君因此十分焦虑。

  国内变法正在重要关头,国内还有守旧派臣子的阻碍,如果这时候魏国带着一大堆诸侯来进攻,内忧外患一齐发动,秦国还真难以招架。

  甘龙等人趁机进谏秦君,言说“变法激烈,引起了人心动荡,如今魏国这个敌人汹汹而来,不如暂停变法,安抚好人心,让大家可以一致防御强敌。”

  但商鞅站出来驳斥他们,“变法就像作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现在变法进行到了紧要关头,如果停止了,那再重启它就会很难了!”

  “我知道国君心里的忧虑,所以请求出使魏国,劝说魏侯退兵!”

  秦君当即起身,拒绝商鞅的请求,“这怎么可以呢!”

  他直接宣布下朝,只留下商鞅,拉着对方的手很担心的说,“天下人都知道,秦国的变法是你在主持。”

  “秦国变法强大起来之后,魏侯瑩对你更是恨之入骨!”

  “如果你去了魏国,被他扣押或者直接杀死,这让寡人和秦国怎么办?”

  “你不要去冒险!一旦魏国率领其他诸侯打过来,寡人就亲征迎敌!”

  青山松柏,

  后者招摇,

  前者厚重。

  当危险来临时,自然是厚重者去承接,而不是让脆弱的松柏去面对狂风暴雨,被摧残歪折。

  这些年来,

  皆是如此!

  但商鞅仍旧坚持,“这次甘龙等人反对,不在于魏国攻秦,而在于国内的变法!”

  “如果我不能及时站出来护卫新法,那国人能明白我变法的决心呢?”

  “当年在栎阳,我让人将木头搬到北门,赏赐他百金,以此宣誓我的态度。”

  “现在,就该把我这根梁木搬到魏国,以示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秦君说服不了他,

  于是只能走到大河边,为商鞅送别。

  而当商鞅来到魏国的时候,

  魏侯瑩的确想对他做点什么。

  虽然“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但商鞅的存在,对魏国的伤害太大了。

  魏侯瑩曾在深夜多次后悔,没有听取当年公叔痤的话。

  不过,

  商鞅到底是秦国使者,

  魏国此时虽然会盟成功,但还没有正式出兵,没到撕破脸的时候。

  所以魏侯瑩还是接见了他,而不是让商鞅在魏国的土地上突然“病逝”。

  “商君,这次你终于登上寡人的朝堂了!”

  见到商鞅的时候,魏侯瑩忍不住冷嘲热讽,以示当初对方在魏国待了多年,却没有得到自己的任命,谋求到一个官职。

  商鞅对此面不改色。

  反正他当年也没想着在魏国出仕。

  他只是对着魏侯瑩恭敬的叩拜。

  五体投地的大礼之下,直接让魏侯瑩愣住了。

  然后,商鞅就说,“秦国见到魏侯在逢泽会盟诸侯的威武,心里十分惶恐,所以特意派我来向魏侯表达臣服之意。”

  魏侯瑩听到心腹大患这样夸赞自己,不由欣喜起来。

  但他还是装出一副警惕的样子,“此话当真?”

  “是的!”商鞅低头垂目,让自己尽量看起来温顺且柔和,“如果并非真心,那何必让我前来呢?”

  他是变法的主持者,

  一旦出事的话,

  商鞅就要成为第二个吴起,秦国也要成为第二个楚国了。

  魏侯瑩因此信以为真。

  商鞅趁机给他上强度,又是大礼参拜,“魏国称霸天下,已经很多年了,如今还可以会盟诸侯,让秦国颤抖。”

  “这样的实力,却只是列为诸侯,实在配不上您。”

  “周室已经失去了天命,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魏国有实力拥有九鼎,这也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

  “所以魏侯为什么不称王,以示魏国的强大呢?”

  魏侯瑩被他说的心花怒放,忍不住想:

  是啊,

  寡人为什么不能称王呢?

  当年魏氏只是晋国的大夫,后面却成了诸侯。

  现在魏国传到自己手里,

  再进一步,也是可以的嘛!

  于是在商鞅话语的引诱下,魏侯瑩便突然宣布:

  “寡人要称王了!”

  而这样的消息一传出去,引起的震动,比几十年前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事情,还要剧烈!

  毕竟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士、家臣,取代了自己上头的主宰者,实现了阶级跃迁。

  所以当大夫变成诸侯的时候,大家也已经习惯了。

  可这次,却是“称王”。

  王者,

  天子也!

  魏国要称王,不就是亮明旗号,要成为新的天子,统治天下的诸侯吗?

  这情况,比起春秋时楚国问鼎还要恶劣!

  之前有诸侯称霸,也不过是想着给大家当老大。

  其他诸侯打不过,但看在霸主不夺取自家社稷的情况下,也就忍了。

  现在称王,

  那就是要给人当爹了!

  这怎么能忍!

  所有人都被魏国这一出给整的头脑风暴,久久无法平息。

  正在周游讲学的孟子,决定连夜赶去魏国,劝阻魏侯的“大逆不道”之举。

  正在魏国地方当县令的惠施,直接拍案而起,痛斥“这是秦国的阴谋,魏国要因此成为众矢之的了!”

  然后,他也立刻奔驰,赶往大梁,希望能够让国君清醒一点。

  商鞅为了演戏演全套,特意停留在大梁,不断对着魏侯瑩鼓吹他的“英武强大”,两次变法的秦国都要对魏国俯首帖耳。

  而何博听闻这件事,立马从濮水里探头出来,询问正在垂钓的庄周,“有大热闹发生了!”

  “去不去大梁?”

  庄周此时,

  已经成了婚,有了孩子,是个成熟的大人了。

  他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条名为“避世逍遥”的道路。

  所以庄子拒绝了何博的邀请,“不去!”

  “肉食者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楚王派人请他去做官,他都不肯,现在怎么愿意去大梁,趟这种浑水?

  但何博说,“惠施也干了!”

  庄子毫不动摇,“别人干不干,和我也没有关系啊!”

  “和我有关系啊!”何博坦然告诉他,“我想看你们吵架!”

  稷下学宫吵架的人多,频率也高,经常打成一片,但论水平,肯定是比不上庄、惠、孟、商这几位“子”的。

  而这么多年下来,

  何博一直放养这些年轻的诸子,就是希望等他们的“道”成熟后,再凑一块,来上一场大的。

  现在魏侯瑩创造了这么好的机会,何博怎么可能不心思浮动嘛!

  庄子在岸边的草地上翘着腿躺倒,“大梁那么远,我怎么可能去那里和人争辩呢?”

  何博说,“如果我可以一夜之间,带你往返呢?”

  “那也不要,我懒得跟别人争论那些无意义的事。”

  于是何博威胁他,“那你把钱还给我!”

  前几年,

  庄周到了娶老婆的年纪,但因为日常过于随便,还多次拒绝贵人的邀请,所以一点钱都没能攒下,最后还是何博掏钱,让他得以成家的。

  “……唉!”

  听到这话,庄子翻身起来,无奈的叹了口气,“我当初就知道,拿了你的钱,以后肯定要因为你而受累!”

  “我现在就去借车马,去大梁,行了吧?”

  老婆都娶了,

  孩子也生了,

  庄子是不可能退回去的。

  何博哈哈一笑,把庄周一把抓到自己所在的小舟上。

  “我说了,一夜之间,往返于宋魏!”

  “哪里用得着你去借车马?”

首节 上一节 140/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