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54节

  朱云峰猜到了他的意思。

  “嗯。”

  朱元璋点点头道:“其实最近这段时间我也在考虑此事。”

  朱云峰想了想就说道:“很简单,摸清楚这当中的底层逻辑,然后看看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

  “哦?”

  朱元璋忙说道:“说来听听。”

  “老祖宗发动胡惟庸案,大抵不是因为胡惟庸真谋反,他也没那个能力。”

  朱云峰说道。

  “嗯。”

  朱元璋点点头。

  他已经看过明史,知道自己未来给胡惟庸定的罪名是谋反。

  可胡惟庸能不能谋反他还不知道吗?

  要兵权没兵权,要军事能力没军事能力,能造反就鬼来了。

  所以他自己也知道给对方定的这个罪名有点扯。

  不过既然想大开杀戒,那自然只有这个罪名合适,不然也不至于能牵连那么广。

  “说到底,其实就是老祖宗要废除丞相,加大中央集权。”

  朱云峰说道:“那么我想问问老祖宗,你已经知道了你自己能够加大中央集权,一个人处理国家大事,后面的皇帝却不一定能做到你这样的地步,这种情况下,你还想加强皇权吗?”

  这个问题才是核心问题,决定了胡惟庸死不死!

  朱元璋眯起眼睛,沉吟许久,才最终说道:“必须如此!我不管后面的皇帝如何,至少在我手里,不能容忍大明江山为外人染指!”

  “嗯,那就杀!”

  朱云峰没有犹豫,说道:“胡惟庸虽然没有造反,但他基本上也是罪有应得,刘伯温生病给他送药,吃完刘伯温就死了。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因为违法被老祖宗呵斥,他们就跑去胡惟庸家喝酒吐槽这件事,与武将有勾结犯了皇权忌讳。后来还偷偷联系明州卫指挥使林贤,暗中通倭寇,他不冤枉。”

  当然。

  这都是明史记载的事情,是不是老朱栽赃给他的罪名就是另外一回事,但现在的情况是朱元璋让他死,不管他有没有这么做,那就都只能是政治牺牲品。

  朱云峰不会救他,也没办法救他。老朱的脾气他知道,阎王让你三更死,不会留人到五更,不是他三言两语轻易能改变。

  何况最主要的是,朱元璋认为这样是集中自己的权力,有助于自己对大明江山的统治稳固。

  这种情况下朱云峰更加没有道理阻拦。

  因为他能说动朱元璋最根本的理由其实就是帮忙维护老朱家的大明江山,一切政策以维护大明江山为主。

  有些政策以后害了大明,那就不搞,有些政策能利于统治,为什么不能搞呢?

  包括废丞相成立内阁,本身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所以在这件事上他不会反对。

  他真正反对的制度主要还是以种姓户籍、奴隶卫所、大肆杀戮、活人殉葬等等不合理的制度为主,其余制度则看著帮忙改改。

  “唔。”

  朱元璋点点头,既然做下了决定,那就杀意四起。

  “但这当中的度要拿捏好,要杀哪些人,需要达成自己什么目的,罪名和证据也要是那种铁证如山的事实,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肆意扩大范围,造成恶劣影响,那么依旧会更我之前说的那样,官员和百姓对皇室的离心离德。”

  朱云峰说道:“历史上您以勾结胡惟庸为名,屠了南京十多万人,当中九成九以上都是无辜者,这么搞会丧失民心,降低大明官员和百姓对大明的归属感,明末的例子不远了。”

  “到底如何做是好?”

  朱元璋又问。

  “我能给出的意见就两条,一是雷霆之势,迅速查办,然后光速定性,让人反应不过来的时候,马上处理掉胡惟庸一党,之后再著手改革,废除丞相,加大集权!”

  朱云峰竖起两根手指头道:“二是不搞株连,只查办首恶,并且也需安抚百官和百姓,以免人心惶惶,造成一些不可控的恶果。”

  “站在国家顶端的权力人物核心其实就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建设国家,另外一种是破坏国家。”

  “老祖宗虽然您驱除了蒙古人,重建了汉人王朝,但在行使权力的过程当中,却并没有完全投入到国家的建设当中,而是不可避免地对国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这个破坏并不是指您毁掉了大明,而是指您在一步步损害大明的公信力,也就是天下人对咱们老朱家江山的信服程度。”

  “随意任免诛杀官员,把国家当成私产,对国家进行严格控制和掠夺,搞宫有制经济。”

  “封建社会虽然皇权至上,皇帝的权力可以随意突破守则的限制,但这种突破守则的情况应该少做或者尽量避免,甚至皇帝也应该遵守自己制定的守则,否则丧失的就是大明的公信力。”

  他看著朱元璋认真说道:“如果百官和百姓觉得他们是无辜的人,却被莫名其妙砍了脑袋,那么活下来的官员和百姓就只会对大明王朝产生怨恨。明初就是这种情况做得太多,包括宝钞同样也是无限制地消耗朝廷的公信力,让全天下百姓都沦为被收割的韭菜,百官和百姓长此以往,到了明末,已经没有人愿意再为朱明江山赴汤蹈火,连崖山的悲壮都不见,这是老祖宗您的失职。”

  朱元璋亦是看著他,眼中不置可否。

  自家这后裔哪里都好。

  就是喜欢说教。

  而他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被人说教。

第42章 你这古董是上周的

  下午时分,面对朱云峰的说教,朱元璋心里虽然有些不高兴,但却也在认真考量。

  他之前已经看到了胡惟庸案的史书记载,知道自己后来大肆屠戮。

  可在朱云峰说教之前,他心里并不觉得自己做错。

  自己是大明皇帝,无论是百官还是百姓,都应该奉他为主,他想杀就杀,又需要何等理由?

  只是朱云峰说得也有道理。

  凡事都要讲究目的,杀胡惟庸既然是为了集权,那牵连无辜,确实是节外生枝。

  虽然他想像不到杀这些人会为以后大明江山的覆灭埋下伏笔。

  但既然是可杀可不杀的事情,那就不杀了便是。

  当下他也认同了朱云峰的意见。

  回去得好好斟酌这件事情,怎么把影响降到最低,完成自己的目标。

  这事他没有问朱云峰具体怎么做,因为做这种事情他才是专家,朱云峰只是提供大概方向的人。

  所以等确定了只诛首恶,不牵连无辜的方针之后,朱元璋才正式开始对现代进行了解。

  朱云峰开始对他们科普现代常识,大到我国发展,政治情况,能源动力。小到物价高低,百姓生活,薪资水平等等。

  一个下午的时间当然不足以让朱元璋和朱棣了解太多东西,但仅仅只是听了个大概,就让人充满幻想。

  原本朱元璋是打算酉时,也就是下午五点多钟就回去,然而对新事物的好奇占据了上风,想著那边反正有朱标在处理国事,就打算晚点再走。

  不过说话间又很快到了下午饭点,六点多钟,朱云峰就先下去热饭菜,让他们自己玩玩电脑,通过电脑了解一些明史信息。

  等以后打印机到了,再给他们把明史、南明史、清史、民国史都打印好,让他们拿到那边去自己看。

  很快到七点来钟,朱云峰跟朱元璋他们吃饱喝足,又躺到了二楼客厅里再次休息。

  “再讲讲吧。”

  朱元璋等吃完饭后,意犹未尽想继续听听现代生活。

  然而朱云峰却从房间里把唐三彩陶俑拿了出来,说道:“今晚你就先看看史料,我还有事呢。”

  “何事?”

  “得把这玩意儿卖出去。”

  朱云峰晃了晃那唐三彩,把陶俑放在了桌子上。

  朱元璋纳闷道:“你要卖,何不拿到市场上去卖?为何在家里卖?”

  “你不懂了吧。”

  朱云峰笑著拿起手机道:“现在都流行网购,把东西拍到网上,别人喜欢就下单买了,我再邮寄过去就行。不过这种贵重东西肯定不能这么草率,我先找几个鉴宝专家看看,到时候只要他们鉴宝成功,确定是真货,肯定会有人联系我,我不管是跟网上找买家,或者拿鉴宝视频去找拍卖行都行,有名人给我背书,就能够卖出高价了。”

  他之前在网上查了一下,前段时间在上海拍卖会上,一款同类型49厘米高的唐三彩马陶俑,卖出了500多万的高价。

  自己这个品相不错,看著也挺新,虽然比上海那个矮了一厘米,但估计也相差不了多少。

  要是能卖500多万的话,一夜之间,自己就是百万富翁了。

  老爸破产钱身家虽然有几千万,但那是算上了公司财产、家庭财产、车辆之类的总价,还在银行贷了不少款呢,现金流都未必有这么多。

  “现代的生活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朱元璋酸溜溜地说道。

  接著他又道:“你这手机什么时候给我也买一个?”

  “现在就给你买。”

  朱云峰点开某宝,搜了个比较贵,容量大的华为,说道:“不过在大明那边没有网络,手机跟砖头没什么区别,到时候给您下点资料自己看就行。”

  “嗯。”

  朱元璋点点头。

  “还有我的,我的。”

  朱棣急不可耐道。

  “放心。”

  朱云峰现在有钱了,也不差这三瓜两枣,随即买了四台手机,两个平板,花了3万左右。

  下单完成,他点开了某音,入眼顿时就是一个小姐姐在激情热舞。

  就看到她扎著双马尾,头戴白绒发夹,上身穿著兔子胸围,露出长长的小蛮腰,下身只穿了条兔子白绒短裤,还有长长的白丝。

  “嘶!”

  朱棣倒吸了口凉气,瞪大了眼睛,看得血脉贲张,口水都快流下来。

  朱元璋亦是满脸吃惊,两只眼珠子死死盯著美女,故作正经道:“她穿得这么少,有伤风化了吧。”

  “都什么年代了,不讲究那封建社会的陋习,这叫穿衣自由,只要别露关键位置,露个腰,露个肩膀,露个大腿啊什么的根本不算什么。”

  朱云峰随口回应了一句,然后仔细一瞧,说道:“嚯,这是我关注的男娘。”

  “南梁?什么南梁?”

  “不是,他是个男的。”

  “.......”

  朱棣和朱元璋原本激动的心情顿时化作沉默。

  此刻两个人脑子里已经快成了浆糊。

  只感觉自己的三观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颠覆。

  虽然不是没见过太监,可是太监不会打扮成这样,跟女人有什么区别?

  现在他们需要找到一个比礼崩乐坏更严重的词来形容这件事。

首节 上一节 54/1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9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