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贾府嫡长孙,疯狂纳妾 第104节

  心寒啊!

  贾元春现在才意识到。

  当年送她入宫的人心是多么的冰冷.

第七十九章 还得是林妹妹知道心疼哥哥啊!

  谁又能想到。

  贾元春多年未曾回荣国府,好不容易能够和一家人团聚。

  结果到头来。

  王夫人、贾宝玉两人几句话离不开功名、爵位,好像贾元春的责任就是给他们带来荣华富贵一样。

  这一幕。

  不禁让在场的姊妹们都看得心寒不已.

  难道。

  一个家族的女子生下来就是为了家族的荣耀而做出牺牲吗?

  当年贾府为了能够获得权势。

  不惜将贾元春送入宫闱中,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王夫人没有意识到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愚蠢,现在却反过来还想继续从贾元春身上得到好处。

  着实有些冷漠无情。

  贾瑛皱着眉头,对于王夫人这种道德绑架的行为,感到极为不适。

  不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是人家母女之间的事情,哪怕贾元春今日愿意当这个扶弟魔,那也是她自己的事情。

  贾瑛不会去干涉。

  有损失的也不是自己的。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贾元春一想到这些年的心酸,不由得声泪俱下:

  “田舍之家尚且能够享受天伦之乐,今贾府虽然富贵至极,却骨肉各一方,终是无趣!”

  饶是如此。

  贾元春在哭诉一番后,还是架不住王夫人的亲情攻势。

  在这个礼孝大于天的时代。

  父母之命,简直就是堪比圣旨。

  贾元春作为贾府的大姑娘,自小接受的教育也都是温俭恭良、孝顺790父母,哪怕是王夫人今日屡次寒心,却还是念及亲情动了恻隐之心。

  贾元春命人传笔墨纸砚伺候。

  朝着黛玉、宝钗等人笑道:

  “今日别院景致犹如犹如天仙宝境,旦见此地庭燎烧空,火树琪花,堪称一绝!又恰逢上元节,不如就请诸位姊妹撰写诗文,本宫亦是聊以塞责,不负此景!”

  “宝玉若是能够在这期间咏出令人满意的佳句,本宫就破例向陛下求赐恩科!”

  “只是如果你无真才实学,那边就此作罢!”

  “几位姊妹,还有贾瑛,亦暂吟成,不可因我薄才所缚!”

  众人都是有些紧张。

  这算是一种变相的考核了,就相当于是一场临时的期中考试。

  对于林黛玉、薛宝钗这样出口成章的学霸来说。

  那是自然信手拈来。

  甚至于还想有心借这个机会表现一下自己的才华。

  迎春等人则是略逊色几分。

  所以生怕待会遭到贾元春的责备。

  贾宝玉则是高兴不已,只要自己能够一展身手,那就可以得到娘娘的认可,说不准就能有个功名了。

  但是心底里又有些打退堂鼓。

  他平日里虽然也读书,但是偏爱《西厢记》这一类的,贾政给他布置的功课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都是靠着自己的小聪明才糊弄过去的。

  现在真要是临时起意考究才学。

  也就不知道能不能过关了。

  最轻松的反而是王熙凤、李纨。

  这两人都是标准的封建妇人。

  虽然识得几个字,但是并不擅长吟诗作赋,李纨这些年受贾母调教影响还大有长进,王熙凤则还停留在练字的初步阶段。

  所以根本就不会参加这场活动。

  最是轻松惬意。

  贾瑛也是有些尴尬,暗道这看戏吃瓜吃到自己身上来了,这一段时间,自己那是什么诗书都没读。

  此前的记忆也都是混乱模糊。

  这荒废了许久的学业突然捡起来,着实有些为难。

  贾瑛朝着上面的贾母、贾元春抬手说道:

  “这学业早已生疏!”

  “就不丢人现眼了!”

  本以为能够逃过一劫。

  结果没想到。

  贾元春还以为是贾瑛在谦虚,旋即点头说道:

  “谁不知道你以前可是出了名的才子,少年进学,要不是错过了秋闱,说不准早就成了新科探花了!”

  “我当日在宫里听说你没参加秋闱,可是替你可惜了许久,不曾想因祸得福,随后弃笔从戎反而是平步青云!”

  “你就不要谦虚了,必须要使我当面试过,方不负我自幼教授!”

  一提到往日的事情。

  贾元春那是满心欢喜,看样子小时候他的功课没少让贾元春指导。

  只可惜少年懵懂,贾瑛早就忘得七七八八了。

  贾瑛拗不过。

  只能是答应下来,自去构思想词。

  众人各回各位。

  都在低头苦思冥想。

  贾元春自己也在动笔墨,毕竟当初能够以才人身份成为皇宫女史,也是有几分才学是在身上的。

  这都是贾母自小教导的好。

  史家可是真正的世代诗书、书香门第!

  贾母文采斐然。

  受贾母影响。

  元、迎、探、惜四姊妹那都是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俏佳人。

  没人注意彼此。

  就像是一场紧张的期中考试,只有学霸才能够有空闲时间左右顾盼,而其他人则是高度紧张,只关注自己的(cgbh)书面。

  贾瑛沉下心来,只觉得十分生疏。

  想了几个句子都觉得难登大雅之堂。

  索性就先动手默写一份应景的名作。

  找找手感。

  也想要从中找到一些灵感。

  提及上元节。

  所有人第一时间应该想到的,莫过于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而辛弃疾的这一首《青玉案·元夕》,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堪称上元节千古佳作。

  贾瑛一边默写一边想象这种氛围和感觉。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兴许是这首词的氛围感太强。

  贾瑛默写到这一句的时候,便已经是有了灵感,手感逐渐熟悉起来,便知道自己接下来要怎么写了。

  毕竟这前面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那也不是全吃了干饭。

  贾瑛将自己抄写大半篇的佳作胡乱涂了一笔画,随后当做废稿放到一旁,重新动笔。

  “景园迎妃宴,兰红映元春。缛彩近分地,星光远缀天..”

  一首应景的五言律诗。

  聊以塞责。

  贾瑛也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自己这水准下降太厉害,一日不读书就生疏,更何况是这么长的时间。

  也没什么手感,有些平涩无奇。

  但也算是能够应付过去罢了。

  等到贾瑛抬头。

  只见林黛玉、薛宝钗这两个大才女,早已经提前交卷了,探春等人还在酝酿。

  林黛玉写道是: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薛宝钗紧随其后。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首节 上一节 104/2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