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侠请住手 第122节

  不过祝想容的脸全部埋在秦亦胸膛中,再加上秦亦的手扶着她的长发,打死这些亲兵,他们也不会想到,这位大胆的女子就是他们要找的人!

  几位亲兵对视一眼,撇了撇嘴。

  他们现在还有要务在身,不能多做停留,只是看了两眼,便跑了出去。

  待他们离开,巷道里便安静下来。

  趴在秦亦怀中的祝想容,呼吸愈来愈重,也不知是因为憋的,还是因为第一次跟男子,如此近距离的亲密接触所致。

  片刻后,她用细若蚊声的嗓音问道:“他们…走了吗?”

  “走了。”

  秦亦看了看,确认道:“早走了。”

  “……”

  听到这句,祝想容猛的从秦亦怀中挣扎出来。

  她抬头,怒目圆睁,瞪着秦亦。

  或许因为憋了太久的缘故,祝想容那白皙如雪的脸颊,此刻像是着了火一般,红的发烫。

  “他们早就走了?”

  “早走了。”

  “那你…为何还要抱着我?”

  祝想容银牙紧咬,恨不得吃人一般。

  “祝姑娘,你这话说的不对。”

  秦亦立马指出她的语病:“不是我抱着你,是你抱着我不放好不好?我顶多算配合你而已。”

  “……”

  此话一出,祝想容的脖颈都红透了。

  “登徒子!”

  祝想容啐了一声,扭头就要走。

  “哎呦~”

  结果因为腿上还有伤,她没迈出第一步,就疼得跌倒出去,幸亏秦亦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她。

  “祝姑娘,你看,我是在帮你。”

  祝想容瞪他一眼:“谁要你帮~哎呦~”

  秦亦非常听话,在她说完后直接松手,随后便看到祝想容因为站立不稳,直直摔了下去。

  “祝姑娘,你还好吧?”

  秦亦离她两米远:“我这人主打一个听话,你让我帮,那我就帮。你不让,打死我都不会帮你。现在还需不需要我帮忙呀,祝姑娘?”

  “不用!”

  祝想容狠狠道,因为她看到丫鬟来了。

  “小姐!”

  一位个头娇小的丫鬟跑了上来,赶紧把祝想容扶起,拍着她身上的尘土。

  “他们都走了?”

  丫鬟点头:“走了,小姐,不过他们现在应该去府上等着了。”

  “先扶我回听风苑吧!”

  “好。”

  那丫鬟看了秦亦一眼,扶着祝想容往回走。

  “祝姑娘,我帮了你一次,你不准备谢我吗?”

  “想让我谢你?”

  祝想容头也没回:“若是你有胆量,下午可以去内阁府找我,到时候我好好谢你!”

  “……”

  说完,两人便消失在巷道尽头。

  ————

第156章 不是,这也太冒昧了吧?

  话说两头,各表一枝。

  作为南楚国都,昌隆城巍峨壮观,城池南跨天景山、北傍云凌江支流平昌河,左右两侧被天景山的山麓绵延包裹,可谓山水名胜尽收眼底。

  城内布局遵循各尽其用的准则,皇宫位于昌隆城南面,太庙和太社也没有严格依照传统的“左祖右社”布局,完全是根据地形来规划。

  因此南楚皇宫跟大梁皇宫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作为礼部侍郎,董洪新对于南楚皇宫的布局极为熟悉,但一切都是从书中所见,在南楚亲兵的带领下,使团从宫城南门进入,董洪新留意着皇宫内的所有布局,脑海中的记忆变得立体起来。

  等使团被带进一处宫殿,董洪新抬头看到宫殿牌匾上的“朝见堂”三个大字后,脸黑了下来。

  就跟大梁皇宫分为承天殿和两仪殿一样,南楚皇宫分为祈天殿和朝见堂。

  前者是每逢大朝上朝的地点,或者外国使团拜访时,专门用来接见使团的。

  而朝见堂则是每日上朝时的地点。

  大梁使团不远万里来到昌隆,于情于理都应该在祈天殿内被接见才对,结果他们被带到这里,董洪新瞬间便感觉遭到了轻视。

  使团成员也都不是无知之辈,即使宁国韬,也知道在朝见堂内被接见是什么意思。

  因此,所有使团成员的面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待使团进入朝见堂,他们才知道,跟在朝见堂被接见比起来,更不可思议的是,南楚天子明武帝竟然没有露面!

  “父皇身体欠安,今日便不接见诸位使臣了。”

  南楚三皇子朱彦锡来到朝见堂中,说道:“至于大梁使团带来的贺礼,继续放于鸿胪寺即可,等父皇身体好些,你们再带着贺礼进宫面圣。”

  “……”

  大梁使团互相对视,只觉离谱。

  董洪新跨出一步,说道:“三殿下,这次带回的贺礼中,还有当初楚国使团送的锁龙骨,此贺礼太过贵重,若是存放在鸿胪寺中,恐有不妥之处…”

  朱彦锡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道:“董大人,你们将锁龙骨完整送至昌隆,这一路上的凶险都过来了,来到昌隆怎么还怕了?”

  随即沉声道:“锁龙骨何其珍贵,哪怕身为皇子的我,也不能自作主张。所以还是存于鸿胪寺,由大梁使团看守吧,等父皇痊愈,再带来皇宫即可!”

  “……”

  董洪新觉得难以理喻,可毕竟在人家地盘上,他也毫无办法,而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除了送还锁龙骨外,就是义正言辞的拒绝和亲。

  于是他道:“三殿下,和亲之事…”

  “和亲之事,依旧要等父皇痊愈后再商议。”

  说着,朱彦锡冷笑一声:“所以,这段时间,还望董大人费心,留人在鸿胪寺中看管锁龙骨,万一出现什么差错,世人还以为是我们故意为之,逼迫大梁就范呢!”

  “……”

  全程下来,故事走向都由朱彦锡来引导,仿佛他就是这座大殿的主人一样,游刃有余。

  这时候,站在另外一侧、身形单薄、面容跟朱彦锡酷似的年轻男子突然站了出来。

  只见他咳嗽几声,沉声说道:“皇弟,为兄身体抱恙,既然父皇把这里交给你了,那为兄就先行回去可好?”

  此人便是南楚二皇子,楚王朱彦庆。

  朱彦锡看他一眼,一脸关心道:“皇兄身体一向羸弱,早些回去歇着也好。若是皇兄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跟我说一声便好,不必劳累多跑一趟。”

  “多谢皇弟了。”

  朱彦庆说完,面无表情的离开了朝见堂。

  在场的南楚大臣们面面相觑。

  这还是明武帝第一次让朱彦锡主持朝会,而且还是在大梁使团来访之时,这其中传递出的信号可想而知。

  但朝见堂内的大部分臣子还是支持楚王朱彦庆的,看到朱彦锡这般姿态,心中并不爽利。

  好在大梁使团刚才说明来意,他们这次送还锁龙骨的同时是为了退婚,楚王只要不跟大梁公主和亲,那争储一事便还有机会。

  而随着朱彦庆离开,一些老臣也不愿意再听朱彦锡主持大局,全部以抱恙的理由,陆续离开了朝见堂,堂内很快便剩下了包括内阁首辅祝永利在内的三四十位臣子。

  朱彦锡看着那些离开的臣子,脸上浮现出一抹冷笑:都这种时候了,还不知道该站谁吗?

  好呀,等到大局已定,到时候你们就算想换队站都没机会了!

  而董洪新等使团成员也有点懵,在外国使团到访的情况下,皇帝不露面就算了,怎么皇子和一众大臣也相继离开了?

  不是,这也太冒昧了吧?

  不过老道如董洪新,很快便反应过来,这些人的离开并非是因为轻视大梁使团,而是因为他们的三皇子朱彦锡!

  关于南楚皇室的储君争夺传闻,董洪新倒也听过一些,没想到现在能够亲眼见证,只能感慨。

  这时,朱彦锡再次开口:“董大人,关于商讨和亲事宜,倒也不急。使团不远万里从大梁京都来到昌隆,舟车劳顿,怕是还未好好休息,也没有好好感受一番昌隆的人文景色。

  这几天,使团可以在鸿胪寺内歇息,同时也可以在孙侍郎的安排下,在昌隆城内游历一番,孙侍郎切勿做好陪同事宜。”

  南楚礼部侍郎孙正平站了出来,毕恭毕敬:“殿下,遵命!”

  尔后,朱彦锡话锋一转:“董大人这次来访的时间刚好,明日恰逢中秋佳节。昌隆虽然不及京都那般重文轻武,但中秋诗会还是很热闹的。”

  说到这里,朱彦锡的视线扫过人群,最终落在宁国韬身上:“上次在京都七夕诗会交手后,本王对于败在宁公子手上的一幕,依旧历历在目。本王听闻宁公子也依靠打败本王的事迹,一跃成为大梁礼部主客司的员外郎?可喜可贺啊!”

  宁国韬走出朝列,躬身作揖道:“多谢三殿下记挂!上次能赢三殿下,不过是运气使然。”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

  朱彦锡皮笑肉不笑道:“听闻大梁境内,许多人已经奉宁公子为诗仙,说明宁公子的诗才在大梁早已深入人心!南楚百姓对于宁公子的到来也是期盼许久,想要一睹诗仙的风采!”

  “……”

  宁国韬想到从进入昌隆,一直到昨晚宵禁,萦绕在耳边的谩骂声,他不禁抽了抽嘴角:那是想要一睹诗仙的风采?那是恨不得我死啊!

  “所以本王决定,明日在听风苑中,特意为宁公子举办一场中秋诗会!到时候,本王会携诸位文臣到场,亲眼见证宁公子的风采!”

  “……”

  此话一出,董洪新和宁莞言对视一眼,当初在两仪殿内的猜测全部成真,来到昌隆,是如何也避不开中秋诗会的。

  好在,秦亦也跟着来了。

  想到这里,董洪新安心不少。

  随后又说了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早朝结束。

  ……

  退朝之后,朱彦锡并未立即离开,而是跟内阁首辅祝永利,一起来到了皇帝寝宫。

首节 上一节 122/3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