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第54节

  这一刻,太后也慌了。

  “把人带上来!”朱祁镇沉喝。

  很快,一个中年男子被押了上来,男子看上去一脸风霜,十分镇定。他朝着皇帝跪了下去,又朝着帘子后面的太后一拜。

  “贺齐之,到了这金銮殿,你还不如实招来?”朱祁钰冷喝。

  中年男子叫贺齐之,他缓缓抬头。

  ……

  “罪臣乃奉会昌侯之命,暗中与漠北通信,实则为了走私。”贺齐之一拜,恳切言道,“陛下,此事与太后无涉,请陛下明察治罪。”

  朱祁镇冷冷问:“走私?”

  贺齐之再次颔首拜道:“正是。售卖茶叶、丝绸等物于漠北,每次可获利百万两银子。会昌侯之所以不贪污、不侵占百姓田产却仍富足,皆因此走私之事。”

  “仅仅是走私吗?”朱祁钰怒声质问,“那为何抓捕你们时,你们要将书信吞入腹中?那信上究竟写了什么?”

  贺齐之无奈摊手:“不过是货单罢了。”

  坐于龙椅之上的朱祁镇,眉头紧锁。他心中暗想,太后与漠北通信,定是为了她那不争气的儿子。所幸贺齐之等人将书信吞毁,否则真假皇帝之事,必将公之于众。

  “郕王,并无确凿证据表明太后与漠北有通信之举。”朱祁镇冷声道。

  “陛下,抓捕之时,他们确已将书信吞毁。”朱祁钰拜道,“我们仅得一页信函,上书六个字:大明太后亲启。”

  言罢,他取出那页信函,双手呈上。

  太监总管金英走下台阶,小心翼翼地接过那页信函,双手高举至朱祁镇面前。

  朱祁镇目光扫过信函,沉默良久后,缓缓言道:“仅凭一页纸,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朕,始终不信母后会与漠北有所通信。”

  他长叹一声,瞥了眼帘子后面,随即向群臣挥了挥手:“今日便至此吧,朕乏了。贺齐之等人,全部关入诏狱,由锦衣卫深入调查此案,定要还太后清白。”

  ……

  下朝后,乾清宫。

  朱祁镇立刻召来锦衣卫指挥使石彪,命令:“你即刻捉拿会昌侯一家,呃,别抓那个孙连,也不要封府。”

  “遵旨。”石彪领命而去。

  朱祁镇坐在御座上,心中暗喜。

  他没想到会有意外收获,朱祁钰这回是帮了大忙了。这一次绝对能治罪会昌侯,进而用会昌侯拿捏太后。

  “陛下,郕王求见。”太监金英前来通报。

  “快请。”朱祁镇挥了挥手,“你们都退下。”

  殿上的宫女和太监都纷纷退下。不久,郕王朱祁钰走进大殿,恭敬地行礼道:“臣弟参见陛下。”

  朱祁镇抬手示意:“快起来。老二啊,你今天在早朝上的那一出,朕到现在都还回不过神来。”

  朱祁钰欲言又止,似乎有些犹豫:“皇兄,你……你为什么不趁机……”

  朱祁镇站起身,叹了口气,显得有些惆怅:“老二,她毕竟是朕的母亲啊。天子的母亲,即使有罪,也不能是私通敌国这样的罪名。”

  朱祁钰面露疑惑:“皇兄,那你到底是怎么想的?这可是你亲政的大好机会。”

  朱祁镇眼中闪过一丝精芒,点了点头:“朕确实想亲政,但也得保住太后的威严。你让朕再想想,不过,无论如何,朕都要感谢你。”

  朱祁钰面色真诚地一拜:“臣弟效忠陛下,理所应当,自家兄弟,何须言谢?”

  朱祁镇在心中吐槽,真尼玛都是好演员啊。

  ……

  朱祁钰出了乾清宫,匆匆走在御道上,他急着回府与钨行道商议下一步该如何走。陛下的反应,有些超出他预料。

  “郕王殿下,太后有请。”一个宫女挡在御道上,一拜。

  朱祁钰沉思了片刻,跟着那宫女来到了坤宁宫。他一进到大殿上,就朝着坐在那的太后跪了下去,磕拜:“儿臣参见太后,请太后治罪。”

  太后目光清冷,抬了抬手:“起来吧,在本宫这,就不用演了。”

  朱祁钰站了起来,弓着腰,很害怕的样子,道:“太后,儿臣也是……没办法啊……皇兄那边……”

  “不用解释,你说的话,本宫一个字也不会信。”太后轻笑,“找你来,是说点实在的,我们都不要藏着掩着。”

  “儿臣的话,句句属实啊。”朱祁钰再拜。

  “你是想当皇帝吧?有野心,不是错。”太后缓缓站起,“但是,你没机会!除非,有本宫的帮助。今天,要说,就敞开了说。你若还是要演,那现在就出去。”

  她那不容置疑的语气,另朱祁钰背脊生寒。面对太后,朱祁钰发现自己实在是太嫩了,根本不是对手。

  “请太后吩咐。”朱祁钰犹豫了一会儿后,恭敬的一拜。

  太后挥挥手,大殿上的所有太监和宫女都退了下去,只剩下她们二人。

  ……

  Ps:弱弱的求票!!

第90章 百官劝进,请陛下亲政!

  会昌侯府。

  石彪率领锦衣卫将侯爷府团团围住,正欲率众闯入,忽见郕王朱祁钰匆匆而至。他连忙上前行礼:“属下参见王爷。”

  “免礼!”朱祁钰抬手示意,轻轻一叹,“本王是奉太后之命而来。不过,你们不必顾忌本王,该如何搜查便如何搜查,该如何捉拿便如何捉拿。”

  “太后有何旨意吗?”石彪试探性地问道。

  朱祁钰摇了摇头:“她只是让本王来送会昌侯一程,毕竟,他是太后的大哥啊。”

  石彪心中暗自盘算,郕王此时出现,究竟有何意图?然而现在箭在弦上,已无暇向陛下请示,还是先捉拿会昌侯再说。

  “都随我进去。”石彪向锦衣卫挥手示意,“诸位都规矩些,会昌侯乃皇亲国戚,不得无礼。”

  “是!”众锦衣卫齐声应命。

  随后,石彪带着百余名锦衣卫冲进了会昌侯府。郕王朱祁钰紧随其后。进入府邸后,石彪立即下令:“将府中所有人,都集中到西苑去。”

  锦衣卫迅速行动,很快,哭喊声此起彼伏,其中有女人、老人和孩子的声音。石彪和郕王来到了会昌侯的书房前。

  孙连正站在门口,连忙上前向两人行礼:“禀告王爷、石大人,我大伯就在里面。”

  石彪的目光落在他身上,道:“你就是孙连吧?陛下有旨,你与此案无关,也无罪。这会昌侯府,就交给你打理了。”

  孙连急忙跪下:“臣谢陛下隆恩!”

  郕王瞥了孙连一眼,眼中满是讥讽。他拍了拍石彪的肩膀道:“本王先去见一见会昌侯,你向陛下汇报时,务必如实说明。”

  “王爷,请。”石彪微微一笑。

  ……

  朱祁钰走进书房,见会昌侯孙继忠正坐在那品茶,十分从容。他还朝着朱祁钰招手:“王爷,没想到是你来送我,请。”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朱祁钰在会昌侯对面坐下,“侯爷,你让本王佩服啊。听太后说,你本是准备近日回乡的。”

  会昌侯苦笑一声,指了指桌子上的折子道:“请辞的折子都写好了,奈何,没想到啊,东窗事发。我应该是没机会回乡了,估计,死了都葬不回去。”

  朱祁钰摇摇头:“应该也不至于,就算真有那么一天,侯爷放心,本王去求陛下开恩,也会让你回葬乡里。”

  “那就多谢王爷了。”会昌侯站起来一拜。

  “本王是奉太后之命来送侯爷的。”朱祁钰示意他坐下道,“侯爷,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本王定当竭力帮忙。”

  会昌侯悠悠长叹,眼中湿润:

  “这么多年来,老夫严于律己,每一步都战战兢兢。作为外戚,执掌后军都督府,兼督十二团营。呵呵,大家都说因为老夫贤,哈哈哈,贤?贤有什么用?百无一用!什么人心,什么德望,到头来都是一钱不值。”

  “老夫现在倒是很佩服从土木堡归来后的陛下,他是越来越像太祖,那叫一个狠啊。郕王,老夫没别的意思,只是老来感悟,人这一辈子,应该怎样去争!”

  “王爷,你还是火候不够啊,老夫若是你,肯定向陛下请旨,对老夫满门抄斩!如此,你在朝廷才能树立威望。”

  郕王听得心惊肉跳,一时间搞不清楚会昌侯是在讥讽还是有感而发。

  会昌侯摇头一叹,走到郕王面前,从袖子里拿出一张折叠好的纸,递给郕王道:“既然太后让王爷你来送老夫,想必你们之间已经谈妥了。这纸上面,是老夫这些年在朝中的盟友名单,身居要位者不少,你拿去,以后用的着。”

  朱祁钰一惊,伸手接过,目光扫过名单,眼中明显闪过惊喜。

  ……

  会昌侯的案子,很快传遍了京城。

  锦衣卫查出来的是会昌侯暗中联络漠北走私,这已经是石破天惊了,堂堂大明的侯爷,太后的大哥,竟然与敌国走私。

  甚至有传言,会昌侯把大明的火炮卖给漠北。这还得了?到时候打起来,死的可是大明的兵。

  更有甚者,传言会昌侯有不臣之心,联络漠北也先,是为了一起夺取大明的江山。传言嘛,一传就变味,最后矛头指向了太后。

  如果没有太后,会昌侯敢如此大胆?

  太后,莫不是要做本朝的武则天?

  民间传言是越来越离谱,可朝野也不消停,更是什么猜测都有。

  此刻,文华殿。

  内阁首辅王直,召集了内阁大臣们紧急商议该怎么办?一向直性子的商辂首先开口:“不管怎么说,太后是不合适继续垂帘听政了。”

  立刻就有人反对,说这事跟太后无关,但是,更多的人是赞成,他们表示就算这事跟太后无关,那会昌侯可是太后大哥,一直以来深得太后信任。太后把多少事交给了会昌侯去处理?

  “太后的确不能在垂帘听政了。”内阁首辅王直道,“而且,也是还政陛下的时候了。”

  一直没说话的杨贵芳道:“既然如此,我们就联合上劝进表,请陛下亲政。”

  王直点头赞同:“杨贵芳,你来写,我们联合署名。”

  杨贵芳心中大喜,抱拳:“遵命。”

  有王直这个内阁首辅开了口,尽管还有几个人心里不赞同,但表面都同意了。

  ……

  第二日,早朝。

  王直率领内阁大臣上奏,请陛下正式亲政。

  成国公站出来表示反对:“陛下做朝听政,是陛下之福,臣者之劳。陛下临朝亲政,是陛下之劳,臣者之福。为臣者,岂能只顾自己享福?”

  这话,朱祁镇听了,都想打他,不过,他没有说话。

  此时,总领军务的于谦站了出来:“陛下终究是要亲理朝政,这既是陛下之责,也是做臣者的福分。如果有人不想交权,阻碍陛下亲政,那我就要问问了,君臣之道何在?难道你们要一辈子替陛下做主吗?臣于谦,叩请陛下亲政。”

  他这话杀人诛心,朝堂上多数大臣立马都表示赞同陛下亲政。

  朱祁镇嘴角含笑,目光扫过,而后又撇了一眼帘子后面的太后。今日的太后,可是一句话没说呢。

第91章 朕要千呼万唤始出来,这是帝王气派

  朱祁镇站起来,目光环视一圈,朗声一笑:

  “诸位爱卿的美意,朕都知道了。朕是犯过大错的人,仍当以师学为主。再说,朕信得过你们,更是尊敬太后。朝政和国务还是拜托诸位爱卿鼎立协助太后处理。朕决定,暂不亲政!”

  此言一出,殿上大臣们皆大惊失色,就连帘子后面的太后也感到惊诧。众人都知道陛下一直渴望亲政,如今却为何拒绝?

首节 上一节 54/3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