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第40节

  朱祁镇猛地拍御椅,冷喝:“你还配提先帝?先帝爷在世时,是不是多次斥责过你,要你谨遵藩王的规矩,善待百姓。你呢?都干了些什么?”

  “天下本就是我朱家的!”郑王哼一声。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朱祁镇怒吼,“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作为皇子,六岁就开始学的东西,你忘了?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郑王面色铁青,欲言又止。

  于谦,胡濙等一批大臣,听到陛下的话,眼中闪过炽热。

  陛下啊,终于开始成熟了。

  ……

  “皇叔,见到陛下,你还不跪下!”郕王朱祁钰吼一声。

  刚刚还嚣张跋扈的郑王,终于是害怕了,重重跪下:“陛下,臣知罪,还请陛下看在先帝面上,饶了臣!”

  “饶了你?”朱祁镇猛地站起来,“怀庆被你杖毙,谋害,截杀的百姓,当初你可想饶过他们?皇宫大门外,民情汹汹,问问他们是否要饶过你?”

  郑王咬了咬牙:“都是一群刁民而已,陛下,饶了臣,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

  朱祁镇假装气得大笑:“到了今日,你还是什么都不明白!放你归去,你一样会鱼肉百姓!再说,依《皇明祖训》,如你这般罪大恶极的藩王,就该赐死!”

  群臣听了,倒吸一口冷气。

  于谦抬头看着皇帝陛下,他知道,这是考验陛下的时候了,当前大明的局面,如果不杀两个藩王,那土地兼并的事,根本解决不了。

  “陛下,你要杀我?”郑王大喊,“我姓朱!这是朱家的天下,你要杀朱家人?”

  “朕的刀,就先杀朱家人!”朱祁镇冷冷一撇,“你不配做朱家人!太宗,宣宗亲征漠北,用命换来的天下太平,就被你糟践了!流民四起,两广已经有人揭竿而起,而你呢?侵占了怀庆三成土地,还不知足,还要强占截杀!别说朕不能饶你,祖宗家法也不能饶你!”

  郑王终于是慌了,他连忙向前爬几步,朝着帘子后面的太后拜道:“太后,你不能让陛下乱来啊。太后,救我!”

  “宗室的事,本宫无权顾问。”太后冰冷的声音传来。

  郑王骇然失色,他以为此次进京,顶多做做样子,还是会被放回去。可现在,陛下要杀自己。

  “陛下,饶命啊,陛下,臣以后不敢了!”他朝着朱祁镇连拜,“臣把侵占的土地全都退回去,臣自愿削爵,臣……”

  “皇叔!”朱祁镇冰冷的声音落下,“晚了!”

  他站在丹陛之上,目光扫过群臣,沉声道:“郑王朱瞻埈,罪大恶极,削去亲王爵位,赐死!世子朱祁锳,羁押大宗正院,以观后效。”

  群臣面色剧变,真的赐死皇叔?

  “还有,荆王的罪也已经查清。”朱祁镇声音如狱,“赐死!”

  “陛下,这……”襄王站出来要求情。

  “襄王叔,朕心意已决,不必求情。”朱祁镇指了指殿外,“听到外面百姓的呼声了吗?民怨积累已久,再不用雷霆手段,难道要朕眼睁睁看到大明烽烟四起?”

  襄王摇头一叹,看向帘子后面,里面的太后不发一言。严惩藩王这事,太后与陛下是一致的。

  弱弱的求票!!

第63章 磨刀霍霍向太后

  三日后,乾清宫。

  今天是郑王和荆王被赐死的日子,朱祁镇派朱祁钰去送他们最后一程。此刻,他坐在御座上,揉着眉头。

  尽管他是假冒的皇帝,可赐死皇叔,他心里也不是滋味。他心中自问,我这是入戏太深了?把自己当朱家人了?

  “陛下,新科状元杨贵芳求见。”太监总管金英来报。

  “宣!”朱祁镇挥手,坐直了。

  没一会儿,英俊潇洒的杨贵芳走了进来,恭敬的参拜:“臣杨贵芳拜见陛下,臣奉于少保之命,来向陛下禀报三大营换防之事。”

  朱祁镇目光扫过太监和宫女道:“你们都下去,朕要和状元郎单独谈谈。”

  金英带着太监和宫女都下去了,朱祁镇起身朝着杨贵芳抬抬手:“起来说话,于少保怎么不自己来?”

  “他近来有些忙,每天都收从各地送来的谍报,关于各地藩王动向的。”杨贵芳禀报,“目前一切都还好,藩王反应激烈,但都没有具体行动。也有几个藩王私下通信联络,都在于少保监视之中。”

  朱祁镇轻叹一声:“有于少保,朕就安心多了。”

  杨贵芳比较大胆,直盯着皇帝道:“陛下,你气色不太好,是因为赐死两个藩王的事?”

  朱祁镇苦笑着点头:“是啊,毕竟都是朕的叔叔。呵呵,将来史书上肯定会骂朕无情。以后到了地下,还不知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啊。”

  “陛下,你要做中兴之主,就要习惯。”杨贵芳面色认真,“本非守城之主,何需誉美之臣。陛下,你以后可能会面对满朝的反对,但那也不能阻挡你乾纲独断。”

  朱祁镇眼睛一亮:“说的好!”

  ……

  杨贵芳眼神幽幽,像是在回忆,一笑道:“陛下,臣自小在佛门修行,师傅说我颇有慧根。可他们不知道,臣修的是修罗道。欲拯苍生于苦海,必修修罗之法。修罗王降世之时,众生面对生死无所畏惧,无惧死则心灵无苦楚,无苦楚则无泪无悲,如此,则天下得以安宁矣。”

  “何为修罗之法?”朱祁镇皱眉问。

  “修罗王降临,生者不能因之而喜,死者不能因之而惧。生者不贪恋生,生非真生也;死者不惧死,死非真死也。唯有如此,万物方能止争息斗,轮回之苦终有尽时。”杨贵芳眼中闪过狂热。

  朱祁镇感觉这厮的想法有些可怕,笑问:“那你愿做那修罗王?”

  杨贵芳恭敬一拜:“愿世间罪孽,尽归吾身。”

  朱祁镇嘴角含笑。

  杨贵芳这厮,一方面是用这所谓的修罗道提醒朕,一方面是表达他自己志向。这厮,有前途!

  “朕有所得!”他摊摊手。

  两人正聊着,金英进来禀报:“陛下,郕王求见,他的差事已经办完,特来复旨。”

  “快请!”朱祁镇坐回御座。

  “陛下,那臣告退了。”杨贵芳拜道。

  “无妨,你在旁边听着。”朱祁镇挥挥手。

  很快,郕王朱祁钰上殿来,看到杨贵芳的刹那,微微一惊。不过,他当杨贵芳不存在,朝着朱祁镇参拜:“陛下,郑王和荆王已经……已经去了……他们说……说到了地下,要在列祖列宗前参你。”

  “哼,列祖列宗可都是英明之人,岂能被他们所蒙骗?”朱祁镇冷哼。

  “是啊,该被骂的是他们自己。”朱祁钰附和。

  朱祁镇一笑,抬了抬手:“郕王,你做的很好,这样,今日起,你也入阁,为内阁次辅,帮朕分担分担。”

  “啊?这不合适吧?”朱祁钰大惊。

  “有什么不合适的?如此关键时刻,正是需要我们兄弟齐心。”朱祁镇一叹。

  朱祁钰连忙恭敬一拜:“臣遵旨!”

  ……

  朱祁镇对这个弟弟表达了一番鼓励,朱祁钰满意的退了出去。

  “陛下,你这是要重用郕王?”杨贵芳皱眉。

  “藩王们都说朕无情,朕只能对郕王加恩啊。”朱祁镇一笑,“再说,郕王还是很有用的,他也是个聪明人。”

  杨贵芳若有所思的点头,朱祁镇招呼他到殿外走走。两人到了殿外,沿着廊下走,没有太监和宫女跟着。

  “陛下,臣斗胆一问。”杨贵芳躬身道,“赐死了两个藩王,想必另外的藩王会主动退了侵占的土地,接下来,陛下是要对一些王公大臣出手了吧?”

  朱祁镇微微含笑:“那你觉得朕接下来这一刀,应该砍向谁?”

  杨贵芳略微沉吟后道:“成国公,还有锦衣卫指挥同知孙显忠。”

  朱祁镇就喜欢这样的聪明人,能领悟圣意。他接下来就是要对付成国公和孙显忠,表面上是冲着他们,瞄准的却是太后。

  太后垂帘听政,已经一年多了,是时候让她退了。

  “这两人,比藩王更难对付。”他无奈一笑。

  “他们在朝中的势力,其实比藩王大。”杨贵芳点头,“藩王看起来吓人,其实没有根基。不过,这两人这些年干的烂事不少,抖落出来,不死也得脱一层皮啊。”

  “那就看太后的意思了。”朱祁镇摊手,“你好好帮朕琢磨琢磨。”

  杨贵芳颔首一拜:“臣定当竭力!”

  朱祁镇是很想把杨贵芳调到自己身边来,不过,转念一想,放在于谦身边也好。于谦现在手握重兵,他身边得放个人。

  不过,首先得收服了杨贵芳。

  ……

  郕王府。

  朱祁钰匆匆回来,直接来到军师邬行道的书房,兴匆匆道:“邬先生,陛下让我做内阁次辅了,参与机要。”

  邬行道缓缓点头,并不意外,沉声道:“王爷,陛下也是在利用你。你千万不要以为陛下好忽悠,他不是土木堡之前的陛下了。”

  “本王明白。”朱祁钰点头。

  “我若所料不错,接下来,陛下就要对付太后了。”邬行道冷笑,“母子争斗,真是悲剧啊。可在皇家,都是平常。”

  朱祁钰坐下后,问:“邬先生,那本王接下来是继续帮陛下?”

  “当然,首先得把太后的势力剪除一部分,让她不能垂帘听政。”邬行道轻笑,“到时候,太后就该找你了。你在太后和陛下之间游刃有余,这才是你的机会。”

  朱祁钰若有所思。

  求票啊求票。

第64章 于谦:陛下圣明!

  早朝。

  朝参之后,襄王最先禀奏:“启奏太后,陛下,各地藩王都上了请罪的折子,主动退给百姓土地。有的还为百姓提供耕牛,种子等。”

  朱祁镇心中冷哼。

  特么,早干嘛去了?杀人了,你们怕了?一个个都是欠收拾,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刚杀了两个,不能再杀了。

  “皇叔。”朱祁镇沉声道,“朕会通知各地官府,让他们主持退地的事。麻烦皇叔巡视各地藩王,让他们不要给朕打马虎眼,退一部分留一部分,做做样子。他们的账,朕都记着呢。”

  “遵旨!”襄王一拜。

  朱祁镇站了起来,目光扫过群臣,冷冷道:“朱家的事,朕来解决,该杀的杀,该罚的罚!现在,轮到你们了。朕给你们十天时间,侵占了百姓土地的,主动交代退回。十天后,朕的刀可不认人,不讲情面!”

  初夏的大殿,竟然寒气逼人,许多大臣们都低下了头。

  朱祁镇站在丹陛之上,身上散发一股无形的威压,继续道:“朕下旨,号召流民返乡,蠲免亏欠税粮,免其差徭二年,被迫落草为寇的赦免其罪。离乡年久,产业已成的流民,可在当地附籍,并有权分得无主或者撂荒的土地。”

  “陛下圣明。”于谦高声拜道。

  其他大臣也都齐齐跟着跪拜:“陛下圣明。”

  朱祁镇叹息一声:“朕只是想让天下的百姓都有口饭吃,不要起了谋逆之心。诸位,大明的天下,还要仰仗诸位大臣啊。”

  帘子后面的太后,双目如刀。在她看来,此子成长的实在是太快了。

  ……

  下朝后,朱祁镇微服出了宫。

  他约了于谦到太白酒楼喝酒,虽然做了皇帝,他还是不习惯一个人在宫里吃。没一会儿,也是一身便服的于谦来了。

首节 上一节 40/3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