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没好气的瞪眼:“朕好的很。”
“陛下,你一般是不会不来早朝的,突然一连三天不来上朝,臣等担心啊。”李贤道,“陛下,你有事,就跟臣等说啊。”
朱祁镇一头黑线,摆摆手:“朕啥事都没有,来吧,我们议一议与奥斯曼帝国的事。”
群臣看他应该是没事,这才松口气。忠国公石亨站出来,禀报:“造战舰的物料,还有人都已经从应天出发,前往霍尔城。”
他详细汇报了战前的准备情况,朱祁镇时不时交代几句。等石亨汇报完,徐有贞站出来禀奏:“陛下,匈牙利王国的使团从海上来大明,已经出发了。”
“很好,礼部要隆重接待。”朱祁镇道,“与匈牙利王国结盟,就能左右夹击奥斯曼帝国。”
李秉点头:“不仅如此,因为奥斯曼帝国的强势征伐,欧洲那边的王国都害怕,巴不得一起攻打奥斯曼帝国。”
“太好了。”朱祁镇大笑,“两大帝国争霸,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们大明这边。”
耽误了三天,他连续开会,还要处理折子。
所以,今天他出门的时候就跟双喜说了,今晚不回去。与妖后折腾了三天,也该养精蓄锐了。
……
高粱河畔,小院。
一辆马车停在了院子的门口,妖后和双喜出了院门。
“娘娘,我们真的要不告而别吗?”双喜问。
“是!”妖后点头,“本宫现在什么都想起来了,怎么还与他在一起?他不仅夺了大明的江山,还杀了本宫的儿子啊。”
她面色悲痛,眼中泪水落下,回头看了眼小院,毅然上了马车。双喜轻叹一声,也跟着上了马车。
“双喜,此次跟本宫出去,可能再也回不来了。”妖后一笑,“你愿意吗?”
“娘娘,你去哪,奴婢就去哪。”双喜面色肯定。
妖后满意的点头,自嘲一笑:“以后啊,我们就要相依为命咯。”
马车快速穿过街道,朝着运河的码头去了。当马车出了城门,妖后掀开车帘,看着宏伟的京城,眼中泪水落下:“伤心之地,本宫走了。”
一个时辰后,马车到了运河的码头。一艘大船早已在码头等候,齐姝立在船头,朝着她们招手。
等她们上了船,齐姝上前朝着妖后一拜:“师娘,一切都准备好了。”
“那开船吧。”妖后挥手。
大船起航,妖后站在甲板上,迎风而立,望着渐渐远去的京城。齐姝来到她身边,低声道:“师娘,小天已经在马六甲,那边都做好了接应的准备。”
“以后啊,还得靠你和小天了。”妖后一笑。
齐姝抿了抿红唇:“是我们该做的,师娘你放心,到了那边,什么都不用愁。”
妖后微微一笑:“我不担心,小天现在可是南洋霸主,我去是享福的呢。”
……
朱祁镇是第二天傍晚才回到高梁河畔小院的,他进门后就感觉不对劲,没有闻到饭菜的香气,也没看到双喜。
他急匆匆的来到房间,一个人都没有,看到桌子上有一封信。他立刻打开,里面只有八个字:本宫走了,不要找我。
“原来她恢复了记忆!”朱祁镇眼中闪过慌乱。
他立即回宫,召来锦衣卫指挥使石彪,令他让所有锦衣卫暗卫出动,寻找太后。
“记住了,此事不能张扬。”他交代。
“遵旨。”石彪领命而去。
朱祁镇看着手中的信,眉头紧皱:“你会去哪了呢?就一定要躲着朕?”
他心中隐隐不安,怕再也找不到妖后了。
一时间,他心乱如麻。这时,皇后进来了,躬身一拜:“陛下,臣妾给你煲了汤。”
“你们都退下。”朱祁镇挥手。
太监和宫女都退了出去,大殿上只剩下他和皇后二人,他把妖后离去的事告诉了皇后。
皇后听了,也是大惊。她沉思了一会儿后,道:“陛下,太后失踪,总会被发现,不如这样,宣布太后……薨了!”
“啊?”朱祁镇惊愕。
“这样的话,以后找到的就不是太后,而是孙若微。”皇后道,“没有了太后的身份,一切都好办。”
朱祁镇瞬间明白了皇后的意思。
当天,后宫传出消息,大明皇太后薨逝,皇帝下旨辍朝,为皇太后举行大丧。
翌日,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片悲伤的氛围中,百姓自发的在祭奠皇太后。朱祁镇一个人来到高梁河畔的小院,站在院子中,呆呆出神。
“原来那三日,是你最后的告别,是吧?”他低声自言自语,“你会去哪呢?整个天下都是朕的,你别以为能逃出朕的手掌心。”
这时,石彪匆匆走进来,一拜:“陛下,有消息了,两天前,大明贸易公司一艘船出了京城,是朝小天的夫人齐姝亲自押送。太后……可能就在那船上。”
“那船是去哪?”朱祁镇急问。
“应该是出海。”石彪道,“臣已经派人去追了。”
……
Ps:兄弟们,支持下新书《大明:爷爷严嵩,教我做奸相》,拜托拜托啊。
第338章 太后出殡,伪帝终成孤家寡人
铛……铛……铛……
京城所有寺庙时不时响起钟声,因为皇太后薨逝,按照规矩,闻丧后,京城内的寺观会击钟三万杵,为皇太后“造福冥中”。
乾清宫。
朱祁镇面色阴沉,看着手中由礼部会同内阁或翰林院官员集议,制定《大行皇太后丧礼仪注》。那一刻,他真的以为皇太后已经薨了。
“就这么办吧。”他合上折子。
曹吉祥领了旨,去礼部告诉他们就按照《大行皇太后丧礼仪注》来进行接下来皇太后的丧葬。他刚出去,锦衣卫指挥使石彪急急进来。
“陛下,找到那艘船了。”石彪面色凝重,“但没有找到……太后,她们换了船,有大明贸易公司配合,估计朝着哪个港口去了。”
朱祁镇大怒:“那就封锁各个港口,拦住她们。”
“遵旨。”石彪领命,欲言又止。
朱祁镇目光冷冷的落在他身上,道:“有话你就说!”
“陛下,要不要封了大明贸易公司?”石彪道,“如今以他们的能力,纵横四海,不一定从港口出海的。”
朱祁镇拧了拧眉。
他已经知道朝小天去了南洋的马六甲城,心中猜测,妖后肯定是早联系好了朝小天,做了详细的计划。
“大明贸易公司,朝廷才是最大股东吧。”朱祁镇声音冷冷,“锦衣卫在里面不是有不少人么?已经失去控制了?”
石彪连忙再拜:“臣有罪!大明贸易公司每年给的分红,丝毫不少,臣这两年也就少派去锦衣卫了。公司越来越庞大,实在是难以控制。”
“先拦住人。”朱祁镇挥挥手。
石彪退了下去,传令各港口锦衣卫,拦住太后的船。可他心中猜测,机会已经渺茫了,太后肯定不会从港口出海。
……
又是一连几天过去,没有半点皇太后的消息。
朱祁镇已经按部就班上早朝了,作为一代英主,他不会耽误政务。只是,坐在龙椅上,看着满朝穿着孝服的大臣,真切的觉得妖后已经离开了。
“陛下,后天出殡,礼部已经全都安排好了。”礼部尚书李秉禀奏。
朱祁镇沉默了好一会儿,沉声道:“准!”
下朝后,回到乾清宫,他召开小朝会。内阁大臣,还有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人,全都参加,主要议前方战事的准备事项。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石亨拜道,“咱们这次与奥斯曼帝国开战,是从未有过的富裕仗。刘定之说了,他的察合台行省,就能保障粮草供给。”
徐有贞点头附和:“还有帖木儿行省,董与昌上任巡抚后,也来折子了,他们会保障大军粮草供给,还有军械。”
朱祁镇缓缓点头:“咱们不缺银子不缺粮,但是也得做足准备,因为奥斯曼帝国也一样不缺银子不缺粮。”
“是个可怕的对手。”石亨道,“他们似乎有所察觉,正在向东边的各个关隘调兵。”
朱祁镇沉思了下,道:“与奥斯曼帝国开战,水师会是关键!从南洋调水师过去,这么远,动静太大。”
“陛下,调几万精锐去,随着商船去。”徐有贞建议,“战舰,火炮等,那边的船厂能造,但是人需要训练,再说,新兵肯定各种问题,有一支精锐过去,能快速带起来。”
“准。”朱祁镇挥手。
……
批完折子后,朱祁镇来到了坤宁宫。
坤宁宫内,一改往日的庄严华贵,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肃穆与哀伤,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烛味与不绝于耳的泣声。
太后的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黑白两色的布幔低垂,中间供奉着太后的遗像。四周摆满了各式祭品,从鲜花到果品,烛光摇曳,映照出在场每一个人的悲伤面容,光影交错间,似乎连空气都沉重了几分。
在京的文武官员及其命妇们,身着素服,依次跪列于灵堂之前,他们的脸上或带着未干的泪痕,或眼神空洞,沉浸在失去太后的悲痛之中。哭声此起彼伏,有的低沉呜咽,有的高亢悲切,回荡在整个坤宁宫内。
专门的祭祀仪式适时开始,礼乐声起,庄重而肃穆。祭司们身着法衣,手持法器,按照古老的礼仪,一步步进行着繁复而神圣的仪式。香烟缭绕,伴随着每一次祭拜的动作,仿佛能将人们的思念与祈愿传达至天际,让太后的灵魂得以安息。
朱祁镇站在一旁,心中五味杂陈。
一身孝服的皇后走到他身边,低声禀报丧事的情况。朱祁镇拧了拧眉:“你按照你的意思办,总得给足她的尊贵。”
“臣妾遵旨。”皇后欠身。
朱祁镇回乾清宫,继续干活,直到夜幕降临。他本是像往常一样,要回坤宁宫用膳,可走出大殿才想起来,坤宁宫的人已经不在了。
“曹吉祥,让御膳房传膳。”他沉声道。
“是。”曹吉祥显得有些慌乱,因为皇帝很久没有在乾清宫用膳了。
朱祁镇回到御座上,闭目沉思。
御膳房的饭菜,果然不合胃口,他吃了一点儿就让退下了。一个人在乾清宫待到夜深,他走出宫殿,又来到了坤宁宫。
太后的灵堂前,有宫女在守着,见到他过来,全都跪下。他挥挥手,让她们都退下。他一个人站在灵堂前,发呆。
“你会去哪呢?离开大明,去南洋?这是不打算回来了?”
“哼,以为朕找到不你?”
“南洋,西洋,都会臣服于朕,朕看你往哪躲。”
……
三日后,太后出殡。
晨曦初破苍穹,京城笼罩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紫禁城的红墙金瓦,在晨光中更添了几分沉重与庄严。太后出殡之日,举国哀悼,万民同悲。
晨光微露之时,皇宫内外已是一片肃静,只闻远处偶尔传来的钟鸣之声,悠长而深沉。
宫门缓缓开启,一列列身着黑衣、头戴白帽的侍卫与宦官,手持仪仗,有序地步入广场,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哀戚与敬重。
灵柩置于龙凤棺之上,四周装饰着繁复的皇家图腾,金漆闪耀,却在晨光下显得格外沉静。棺木前方,一束束白菊与百合簇拥,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随着一声声低沉而有力的号令,仪仗队缓缓启程。最前方,是手持引魂幡的道士,他们边走边诵着经文,引导着太后的灵魂归向天国。紧随其后,是浩浩荡荡的皇室成员与朝中重臣,皆身着丧服,面容悲戚,步伐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