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第253节

  ……

  夜色如墨。

  朱祁镇批完折子后,没有起身去长春宫和永和宫,而是翻了牌子。今天封了五个嫔,那还不尝尝鲜?

  他翻了洛幽兰的牌子。翻了牌子之后,太监们就会去准备,他自己则是去后殿泡澡了,他也学着妖后办法,在寝宫里挖了个浴池。

  舒舒服服的泡了小半个时辰,他才慢悠悠回到寝宫。这时,幽兰已经在龙床上了,缩在被窝里,明显很紧张,因为在微微颤抖。

  朱祁镇走了过去,在床沿坐下。幽兰看到他,声音都在颤抖:“臣妾……伺候陛下。”

  “不必紧张,朕会很温柔的。”朱祁镇挑眉,看着那张精致的脸笑道。

  他轻轻的抱着她,朝着她的红唇吻了下去,没一会儿,他清晰的感觉到怀中的幽兰身体变软了,软乎乎的被自己搂着。

  有着丰富经验的他,开始引导,很快就一发不可收拾。

  半个时辰后。

  朱祁镇温柔的拥抱着幽兰,两人紧贴在一起,盖着被子。

  此刻的幽兰更加美艳,肌肤都红润了起来,多了几分媚态,配上那雅静恬静的气质,更加诱人了几分。卷缩在被子里,靠在皇帝的怀中,眉宇间带着一抹释然又有一份不安。

  “放心,朕会好好待你。”朱祁镇轻抚她细腻的玉背,轻声道。

  幽兰微微点头,眼眸透着几分柔弱和认命,乖乖的靠着他。

  女人嘛,要的就是依靠,进了宫,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皇帝了。

  朱祁镇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对于一个陌生女子,他当然也是没有感情的,只是想开枝散叶。他突然想要一根香烟,来排解一下事后的尴尬和惆怅。

  “你是从应天来?”他问。

  “是,臣妾自小在应天长大。”幽兰低声回答。

  朱祁镇转过身,面对着她,饶有兴致的问:“应天那边,是怎么传说朕的?”

  幽兰不敢乱动,也不敢乱说,沉思了下道:“百姓都在称颂陛下,说陛下乃是千古圣君……”

  一番大大的夸赞,朱祁镇伸手捧着她的脸,打断了她,问:“那真假皇帝的传言呢?你们信谁?”

  幽兰眼神明显慌乱。

  朱祁镇温和一笑,在她脸颊上亲了下,道:“你大胆说,但是要真实,朕不会怪罪你的。”

  幽兰面色纠结了一会儿,像是鼓足了勇气,道:“应天的确有真假……陛下的传言,不过,多数百姓都相信陛下,拥护陛下。只是……只是部分士绅不相信陛下,他们说百姓们都蠢,真假不辨。可他们也只敢私下说……”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时不时抬眼看朱祁镇。朱祁镇朗声一笑,把她抱紧了,道:“不必害怕,你我从今天开始,都是夫妻了。来吧,可得为朕生个皇子,公主也行。”

  幽兰俏脸微红,伸手紧紧的握住了皇帝作怪的手掌,轻咬着嘴唇,带着些许颤音:“臣妾……想再伺候陛下。”

  ……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繁殖的季节。

  朱祁镇脑海里回想着赵老师的这句话,趁着月色,来到了山上的行宫。

  月光下,一袭薄纱长裙的妖后站在行宫庭院中,身姿柔媚婀娜,秀发盘起,用着一根银色的发簪束缚,些许发丝落在脸颊旁,多了几分难言的妩媚娇嫩,眼眸却清澈如水,成熟御姐和青春少女的气质融合,勾魂夺魄。

  唰!

  朱祁镇从院墙上一跃而下,落在园子中。妖后抬眼就看到了他,没好气的撇了一眼,弯着腰嗅了嗅面前的花,拉出一个完美的弧度。

  朱祁镇看着,心跳也是加速了一会儿,差点上去把她就地正法了。妖后眸光微亮,淡淡道:“听说你选了五个新嫔?怎么还往本宫这里跑?”

  “想你了呗。”

  朱祁镇直接走过去,伸手把她抱进怀中,在一旁的石凳子上坐下,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

  妖后趁势靠在他怀中,美眸微微眨动,语气有些粘人:“呸,谁信你,连续两天没来,还想我。”

  说完,不满的骄哼了一声。

  “好吧,那是因为新选的妃子实在是太美,比你年轻也比你漂亮还比你听话,我怎么还能想起你?”朱祁镇道。

  妖后身躯陡然一颤,那双绝美的眸子瞬间闪烁起复杂的神色,她轻轻咬住丰润的下唇,内心仿佛被利刃刺痛,痛楚蔓延至四肢百骸,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而艰难。她似乎无法置信,那残忍的话语竟出自他之口,一时间,她奋力挣扎,试图从他身上挣脱开来。

  眼角处,晶莹的泪珠悄然浮现,闪烁着凄楚,她只觉自己被整个世界欺骗,所有的信任与情感在这一刻轰然崩塌。

  “傻瓜,干嘛露出这个表情,我会心疼的。”朱祁镇抱紧了妖后,温柔的捏了捏她的小手,笑道,“我开个玩笑,你不是老也对我放狠话么?”

  妖后美眸含泪,刚刚那一刹那,她以为自己要失去他了。她心中突然害怕,发现自己已经这么依赖,从未想过失去他后会是如何。

  她美眸闪过一抹令人心痛的柔弱,抿了抿嘴唇:“我……是拍你不要我了,才会放狠话的。”

  “若是不要,早就不要了啊。”朱祁镇捏了捏她的脸。

  妖后娇弱无骨的靠在他怀中,那双令人着迷的眸子泛着些许泪花。朱祁镇语气温柔却又带着些疲惫:“其实我想过很多的,怎样才能与你长相厮守,一辈子遇到一个喜欢的人不容易,我想的长久,而不是短暂的欢愉。”

  妖后撇了撇脑袋,美眸有些失神。

  伪帝那疲惫又无奈的语气,让她的心揪动了一下,突然发现原来他真的很辛苦,很累。

  “只是我还没找到办法,你我的身份,哎,要是在一起,那会被骂万年的。”朱祁镇温柔的抚摸着她的脸颊道。

  他今晚似乎敞开了心扉,说的很动情也很动人。

  妖后的心剧烈波澜,眼中的爱意越来越浓,伸手紧紧的搂住了他的脖子,主动热情的吻了上去。

  呵呵!

  妖后啊,原来你也是动情的吗?这一刻,你是真的还是假的?

  太妃说你那什么养生术是从妖僧姚广孝那里学来的,可按照其其格的说法,你可能害了先帝啊。你怎么会去害先死呢?难道你不知道自己修的是什么?

  朱祁镇心中想着,手却搂着妖后纤细的腰肢,热烈的回应。

  逐渐的,他双臂微微用力,开始从被动占据主动,两人都很会,非常投入,似乎忘记了时间。

  良久,唇开。

  朱祁镇轻抚她精致绝美的脸颊,大拇指轻轻擦拭她眼角的泪花:“以后就是生气,我们也别冷战,好不好?”

  妖后俏脸微红,脸上洋溢一抹柔情和娇嗔,附耳腻声:“我把自己交给你。”

  柔腻甜美的声音伴随着红唇吹出的那股热气,朱祁镇喉结都是滚动了一下。

  “不过,不能在这里哦,去小院。”妖后莞尔一笑,鼻尖轻轻的磨了磨他的脸颊。

  朱祁镇抱紧了她,瞪眼:“那你撩拔我?我现在……”

  “我帮你吧。”妖后白了一眼,“去房间,别在这里,双喜进来就尴尬了。”

  朱祁镇却没动,头埋在她身前的温软中。

  妖后双臂还抱着他的脖子,没好气的一口含住了他的耳朵,轻轻咬了咬耳垂,模糊不清的娇声道:“快点啊~”

  她牵着朱祁镇急急往里走,进了房间,猛地关上了门。

第257章 伪帝大军围城,真天子破防了

  西北,敦煌城。

  站在城楼上的许彬,目光穿透层层飞沙,凝视着远方的地平线。大风呼啸,卷起城头的旗帜,猎猎作响,时不时有战马嘶鸣声传来。

  “他们来了!”

  一声急促而有力的呼喊划破了城头的宁静,声音颤抖带着恐惧。随着这声警示,城墙上所有的目光瞬间凝聚,心跳加速,紧张的气氛几乎凝固成实质。

  远处,天际线下,一股黄色的洪流缓缓升起,那是大军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如同沙漠中崛起的巨龙,带着不可一世的气势,向敦煌城滚滚而来。马蹄声、战车轮轴声、以及将士们的低吼声,震颤着每一寸土地,也震颤着城中每个人那紧绷的心。

  城楼守军盔甲下的肌肉紧绷,手握兵器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箭楼之上,弓箭手们已蓄势待发;城门处,重兵把守,铁链与巨木准备就绪,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冲撞。

  许彬深吸一口气,转头望了一眼后方,心中暗道:“陛下应该已经走远了吧。”

  很快,大军如潮水般涌至敦煌城下,黄沙在马蹄下翻飞,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整片天地都仿佛被这股汹涌的战意所充斥。主将王越,身披战甲,威风凛凛地高坐于战马之上,他那双锐利如鹰的眼睛,紧紧盯着前方的敦煌城楼。

  城楼上,守军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挺拔,他们排列得整整齐齐,弓箭手、长矛手、剑士……每一种兵种都严阵以待。

  “将军,他们应该是要誓死坚守。”亲卫上前道,“我们只有五万人马,还是等杨帅他们到了,再进攻吧。”

  王越盯着城楼,好一会儿后,缓缓举起手中的长剑,剑尖指向敦煌城楼,声音低沉而有力:“立刻进攻,这敦煌,就是一座空城。”

  亲卫大惊,可也不敢违抗将令。

  很快,当神机营的火炮轰了一轮之后,亲卫知道,将军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那城楼已经没啥人了,慌乱一片。

  一个时辰后,王越率领大军进了敦煌城。

  他来到城中的那座宫殿,亲卫们搜捕了一遍,最后上来禀报,没有发现伪帝和那些假藩王。

  “看来,是早就跑了。”他眉头皱起。

  他沉思了一会儿,立刻下令探子前去查探,同时派人向后方的主帅汇报。

  ……

  河西走廊,某处大营。

  杨贵芳站在一处山上,抬眼望着西边的方向,感慨一声:“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归。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

  他现在所站立的地方,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河西走廊是中原王朝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控制了河西走廊,就等于掌握了通往西域的钥匙。它直接切断了两大高原之间的联系,防止了两个主要游牧区域合并成为一个强大的王朝。

  这个地区不仅适宜农耕,也非常适合马匹饲养,是中原王朝重要的军马生产地。同时,丝绸之路的开通更是使得河西走廊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重要屏障。历史上,许多中原王朝都通过控制河西走廊来确保边疆的安全与稳定。

  “将军,急报。”亲卫上前,递上一封奏报。

  杨贵芳接过打开,目光扫过后,大笑:“王越已经拿下敦煌城,他倒是果断,猜中了敦煌是一座空城。”

  说着,他沉思片刻,下令:“传本将的将令给还在南边的朱永,叫他不必来敦煌,掉头南下,到乌斯藏边境待令。”

  “是。”亲卫领命而去。

  杨贵芳独立立在山顶,心潮澎湃。

  这一切都在他料想之中,敦煌的那位皇帝肯定逃去了察合台。这就好办了,在他内心深处,他也不想亲自下令去杀敦煌的皇帝。

  那样的话,后世史书或许不会写,但野史肯定说他杨贵芳弑君,骂他背叛大明先祖,拥护伪帝。拥护伪帝,也就罢了,可以装不知道,可弑君会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污点。

  “逃去了察合台,那边形势复杂,他最好死在那边。”杨贵芳冷冷的自言自语。

  ……

  哈喇州。

  原是察合台的一座城池,如今被袁彬率领的关西大军控制。正统皇帝带着众人逃到了这里。

  城中宫殿。

  正统皇帝坐在主位上,下面站着的是六大藩王,还有军师邬思道和大将军袁彬。皇帝目光扫过,一笑:“这里还不错,看起来比敦煌还好。”

  “是啊,陛下。”袁彬禀报,“这里再往西,还有十几座城池,都是我们的。臣最近谋划,攻下阿里麻里城,那是察合台曾经的都城。”

  正统皇帝立马点头:“好啊。”

  在他看来,他才是皇帝,当然要有一座像样的大城。这时,一个侍卫上殿来,急急禀报:“陛下,敦煌城破了。”

  “什么?这么快?”正统皇帝惊的站了起来,“城中不是有一万守军么?我们还专门加固了城墙,朕以为起码能守住三个月呢。”

首节 上一节 253/3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