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娜坐起来,幽怨的看了一眼身边的朱祁镇,大长腿从帷幔中伸出,落在了地面上。
此刻,天黑了下来,皎洁的月光悄然透过窗棂,轻洒在她的身上,泛着柔光。她那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犹如瀑布般倾泻而下,随意地披散在背后,映衬着她清雅中带着几分成熟韵味的脸庞,脸上一抹娇羞的余韵未散,平添了几分动人风情。她的那双美眸带着羞意,眼角间流转着丝丝媚意,像是轻雾缭绕,更添一抹神秘与迷离。一袭轻薄的纱质长裙,勾勒出曼妙的身姿,却丝毫无法遮掩那份呼之欲出的美丽,真是摄人心魄啊。
朱祁镇单手撑着脑袋,侧身凝视着缓缓站立的阿伦娜,那姿态当真极美,美得令人窒息。她宛如一位成熟而妖娆的大姐姐,尤其是那股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妖异气质,让人心颤。
“你是去太后回来吧?”阿伦娜挑挑眉,“她又拒绝你了?”
朱祁镇冷冷道:“不该问的就别问,否则,在这后宫里活不长。”
阿伦娜眨眨眼:“要不要我教教你,我最了解女人了,太后一定被降服,我们萨满很多……”
啪!
朱祁镇一巴掌扇在她绝美的脸上,五个红手印眨眼浮现。
第253章 朕成伪帝了?天下征讨朕?
阿伦娜眼中闪过刹那的凌厉,伸手摸着自己的脸,慌忙跪下:“臣妾失言了,请陛下恕罪。”
朱祁镇伸手捏着她精致的下巴,猛地用力,捏到下巴尖变形,阿伦娜痛到眼中泪水落下,可她并未叫出声,泪眼朦胧的看着皇帝。
“太后不是你能置喙的。”朱祁镇声音冰冷如刀,“若有下次,朕直接扭断你的脖子。”
他阴冷一笑,松开手,轻轻抚过阿伦娜白皙细腻的脖颈,阿伦娜背脊阵阵发寒,低头道:“臣妾知道了。”
“这就对了,要乖。”朱祁镇捧着她妩媚绝美的脸,朝着她的红唇啃了下去。
吻到窒息,才松开。
朱祁镇从榻上下来,阿伦娜主动去伺候他穿衣,柔声问:“天色已晚,陛下要用膳吗?”
“不了,朕去贤妃那里。”朱祁镇淡淡道。
穿戴好,他头也不回的大步而去。阿伦娜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呆立在那,面色复杂。其其格走了进来,道:“皇帝只不过把我们当玩物,在他心中,我们根本不能与太后相比。”
“跟太后比?那你太自信了。”阿伦娜回过神道,“我知道太后对他很重要,今天故意试探下,没想到他会打我警告我。看来,他和太后之间,难道还有真情?这就有意思了。”
其其格微微一愣:“你以为他们之间是相互利用,虚与委蛇?”
阿伦娜冷笑着摊摊手:“你以为呢?作为皇帝,他哪来的真情?何况还是个假皇帝,他动情,不想活了?只是……他的反应也让我意外。”
“我们该怎么办?”其其格问。
“继续啊,你要得到他的宠爱,怀上龙种。”阿伦娜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轻叹,“我是不可能了,这辈子生不了孩子。”
其其格眼中惊诧闪过:“为什么?”
阿伦娜凄然一笑:“当初学习萨满秘术的时候,就知道会有这个结果。”
……
翌日,乾清宫。
朱祁镇单独召见了陕甘巡抚刘定之,因为刘定之马上就要回陕甘了。今年的陕甘显得尤为重要,西北开战,粮草由陕甘供应。
“老刘啊,这些年辛苦你了。”朱祁镇朗声笑道,“朕把你当一块砖使,哪里需要哪里搬,先是在河南推行新政,再去陕甘接那乱摊子。”
他先给刘定之总结了下,显得他的重视。刘定之听了,心中暖洋洋的,原来皇帝什么都记得,他一拜:“陛下,这都是臣该做的。当年,没有陛下你帮臣,臣只是个举人,哪会有今日啊。”
“唉,一晃都好几年了。”朱祁镇一笑,“那时候你带着百姓进京告状,还是个义愤填膺的书生。朕一直记得你说的话,要把自己的血溅高点,让更多的人看到。”
刘定之笑着点头,轻叹一声:“陛下,臣现在都沧桑了。”
朱祁镇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和朕年岁差不多,你这满脸的风霜皱纹,都是因为朕把你丢去了陕甘啊。唉,再熬几年吧,朕把你调回京城,起码得是一部尚书。”
“陛下~”刘定之连忙跪下,“臣在地方很好,臣可不是来诉苦的。臣这个脾气,来到京城容易得罪人,到时候还得陛下给臣善后,麻烦。”
朱祁镇朗声大笑,抬手让他起来,道:“这事也不急。朕还是与你说说陕甘的事,这回朝廷对西北用兵,在朕看来,那比征伐漠北还重要。朕这心理啊,七上八下的。”
“陛下,杨将军领兵,定然能胜。”刘定之道。
“当然,朕相信杨贵芳。”朱祁镇微微皱眉,“只是啊,他是杨荣之子,朕担心他被有心之人利用了。”
刘定之心中骇然,难道陛下连杨贵芳这样的心腹都不相信?
“一军主帅,影响他的人多啊。”朱祁镇道,“不过,朕自然是信杨贵芳的,只是万一他被人蒙蔽了,到时候,还得你这边牵制一下。”
刘定之听明白了。
陕甘是给大军供给粮草的,如果杨贵芳有了反心,或者不受控制,那么就给他断粮。西北那是荒漠,没有粮草,几十万大军也不顶用。
“臣明白。”刘定之恭敬的一拜。
朱祁镇怅然一叹,自嘲一笑:“老刘啊,你不要怪朕,朕走到今天,都是如履薄冰啊。朕要创一个空前的盛世大明,可很多人盼着朕死啊。”
刘定之连连摇头,再次跪下:“臣不敢,臣都明白,臣相信以后就是杨将军知道了,他也会明白的。陛下是天子,自然要想得多些,不然何以坐稳江山,造福百姓,说到底,陛下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明啊。”
“你这么说,朕舒服多了。”朱祁镇笑着抬手。
他又交代了一番,刘定之退出了大殿。刘定之走在御道上,微风一吹,感觉后背凉凉的,原来是汗水。
到了皇宫门口,他回头一望。
陛下啊,你作为大明的天子,终究会是孤家寡人的。如此,换来一个强盛的大明,臣都理解,臣也会一直拥护陛下。
……
太白酒楼。
刘定之来到二楼一个靠窗的位置,河道总督王涞已经在了。两人都是今日离京,喝个离别酒。王涞倒上酒道:“今日一别,也不知道何年才能相见,老刘啊,你可得保重。”
“老王,你也保重。”刘定之看着他满是伤疤的手道,“培养年轻人,你自己就不用下水了,一把年纪了,逞什么能呢。对了,你儿子王昊不是成长起来了么?陛下连年提拔。”
王涞苦笑一声:“儿子靠不住啊,陛下今年把他提为工部侍郎了,以后就是京官了。”
这要是从前,刘定之肯定以为这是大好事的。可经历了今天陛下召见,暗示自己牵制杨贵芳,他心中不免多想。
皇帝把王昊留在京城,怕也有一层牵制王涞这个河道总督的意思。以后河道要是出了问题,先拿他儿子开刀。
“陛下圣明啊,王昊是个大才,将来成就不输你。”刘定之一笑。
“那小子想揽那修高速路的事。”王涞无奈的表情,“说那会是立在千秋的大事,他得上。”
刘定之喝一口酒,赞道:“陛下做的,远超历代贤君,咱们这些做臣子的,实心办事,共筑一个盛世大明。”
两人又对饮了一杯。
周围很热闹,都在聊最近的大事。
“杨贵芳挂帅,挥师西北,太好了,我就很佩服这个年轻的主帅。说实在的,漠北之战,他功劳最大,超过于谦。”
“看来陛下是要重用年轻人啊,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嘛。咱们大明后起之秀很多啊,杨贵芳,张伦,王越,朱永,白圭……”
“朝廷都荡平了漠北,也先都成了俘虏,那横扫关西,还不是轻而易举?敦煌那伪帝,肯定扛不住。”
“你怎么确定就是伪帝呢?”
“当然确定,你们没听说嘛,敦煌那伪帝,还是当年也先找的,用来叫门的。也先被俘后,亲口承认了。”
“我听说了,后来伪帝没啥用,在漠北碰到了关西部的首领,趁机逃去了关西。关西那些首领,就是想利用伪帝。”
“对啊,还搞出什么六王,都特么是假的。我听说啊,郕王上次犯错,被强行就藩之后,一直没出藩地,锦衣卫盯着呢。还有那个肃王,都一把年纪了,病了好几个月了。传言就离谱的很,难道把一个病了的老人,抬去西北的?”
刘定之和王涞听着,对视一眼,嘴角都浮现意味深长的笑。刘定之压低声音道:“我在陕甘与丁秀共事,发现锦衣卫下有一支……‘水军’,什么大爷大妈都被招进去了,擅长散发各种故事。”
“陛下这一招,胜过当年的太宗皇帝。”王涞一笑,“让我想起那句‘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明显陛下更高明。”
……
西北,敦煌城。
春风的轻抚,各国的商队来来往往,他们或骑着骆驼,满载着异域的珍宝与香料;或驾驭着马车,车上堆满了精美的丝绸与瓷器。商队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五彩斑斓,为敦煌城增添了几分异国风情。
城中,巡城卫的身影明显增多,他们身着铠甲,手持兵器,步伐矫健地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
许彬逛了一圈之后,回到城中宫殿。大殿上,正统皇帝,还有六大藩王正在聊着什么,军师邬行道在喝茶。
“怎样了?”正统皇帝朝进来的许彬问。
许彬面色难看,沉思了下,拜道:“陛下,从各个地方商队的反馈来看,百姓们似乎都……都相信京城的伪帝。他们……他们说敦煌的才是伪帝,所谓的六大藩王都是假的。朝廷大军西进,定然会灭了伪帝。”
正统皇帝气得猛地站起来:“朕成伪帝了?都要征讨朕?”
六大藩王也是面色微变,没想到竟然都支持伪帝?邬行道倒是淡定的很,含笑道:“这也不出所料,伪帝这些年还是深得民心的。不过,也并不是铁板一块,于谦不就南下了么?说明西南可能有乱局。”
“军师,杨贵芳就要来了,我们该怎么应对啊。”正统皇帝急道。
第254章 妖后媚眼:你喜欢本宫的腿?
乾清宫。
朱祁镇正在听锦衣卫指挥使石彪的汇报,这是他每天早朝之后必做的事。因为锦衣卫不仅监控京城的大臣,还监控全大明。
“陛下,蜀王朱友堚有些飘了。”石彪眼中阴冷闪过,“他养了些所谓的谋士,那些谋士给他出了馊主意,说蜀地离京师远,又难以进出,可以趁机自立,打出反伪帝的旗号,号召天下有志之士一起来蜀地,一起去推翻伪帝。”
朱祁镇拧了拧眉。
这蜀王还真会投机啊,自以为在蜀地,山高皇帝远,先把旗号打出来。朝廷现在也顾不上他,他就在蜀地做大。
将来,万一成了呢?各地英豪齐聚蜀地,大势所趋,谋大事!就是没成,要是真皇帝回京,他就是大功,是最先呼应真天子的人。
“是蠢啊。”朱祁镇冷哼,“还以为朕会输?朕先擒了他。”
石彪眼中杀机闪过,一拜:“陛下,臣带锦衣卫过去,就能把他抓了。”
朱祁镇点头:“你派人去办!”
“遵旨。”石彪领命,而后继续道,“陛下,乌斯藏诸部也有异动。他们组成了联军,向北边推进,明显是防着朝廷大军解决了西北之后,对他们下手。”
朱祁镇冷冷一笑:“朕本就要对他们下手,杨贵芳知道该怎么做。到时候,乌斯藏的消息,送往京城的同时,也要送杨贵芳一份。”
“是。”石彪一笑,“丁秀那边早就布局乌斯藏,估计比臣的消息灵通。”
朱祁镇点了点头,交代了一番。
……
石彪走后,朱祁镇让曹吉祥取来属于天子的大圭,於上镂字,题曰:奉天法祖,世世相传。待会儿,他要接见进京的藩王。
按照《皇明祖训》所定的规矩,他作为天子,执相传之圭以受礼,盖见此圭,如见祖考也。就是辈分比他高的藩王,也得拜。
此次进京有赵王朱祁鎡,鲁王朱肇煇,宁王朱奠培等八大藩王,这回他得热情招待啊,笼络这些藩王。
没多久,八大藩王上殿来了,齐齐朝着朱祁镇跪拜,叙君臣礼,行五拜三叩头。朱祁镇受了拜礼之后,带着他们进了便殿。
朱祁镇也换上了常服,叙家人礼,藩王行四拜不叩头。他目光扫过,脸上是和煦的笑:“大老远把你们接来,就是聚聚,省得天下人说我们皇家不和睦。”
“陛下,民间乱说乱传。”赵王朱祁鎡道,“我们心理跟明镜似的,定然拥护陛下。”
其他藩王也跟着附和。
朱祁镇很满意,虽然知道他们不是真心的,摆摆手:“如今京城也是大变样,你们就多住段时间,好好逛逛。”
说白了,就是软禁你们一段时间,当然,能在京城四处溜达,别出京城就好。
“太好了,正想多留几天,又怕坏了祖宗规矩。”宁王笑道,“陛下你有了旨意,我们就却之不恭了,好多年没进京,都快不认识了。”
“是是是。”鲁王点头,“京城繁花似锦,我们巴不得呢。”
朱祁镇嘴角含笑,大手一挥:“你们在京的一应开销,都从内库出,诸位,朕现在有钱,可别给朕省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