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内还有这样一支锦衣卫?”王越大惊。
“是啊。”杨贵芳轻叹,“咱们的皇帝陛下,越来越深不可测啊。远在京城,还能遥控草原。”
这时,急促马蹄声传来,王越一拍他肩膀,向前一指:“也先,他们来了,这厮果然抛弃那些部落的人,带着本部逃命。”
杨贵芳紧握手中的刀,心潮澎湃:“若是能杀了也先,老王,我们将名震天下,未来会成为于少保一般的人。”
两人跃跃欲试,看着那急速靠近的也先大军。月亮也从云层中出来,把草原照的如同白昼。
“开炮!”杨贵芳抬臂砸下。
……
西北,敦煌城。
城中那最大的宫殿一派喜气,今天正是办喜事,正统皇帝迎娶沙州卫首领牙罕沙的女儿,而牙罕沙正好打了一场打胜仗回来,可谓是喜上加喜。
牙罕沙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自然当成掌上明珠,而这个女儿能嫁给大明的天子,他当然是乐意的,尽管这是个落难天子。
可天子终究是有回京希望的,有重新君临天下希望的,到那时候,他牙罕沙就是大明的国丈啊。
所以,这场大婚,轰动关西,整个关西的大人物们,几乎都来祝贺。甚至,东边的察合台都派来了使者。
繁杂的礼仪之后,新人进入洞房。
正统皇帝看着眼前的新娘,嘴角闪过一抹阴冷的笑,这是他掌控关西的开始。他知道这条路或许很长,但是他必须走。他不能只靠着京城的那些助力,他要靠自己,唯有自己强大,才是最能靠得住的。
他伸手掀开红盖头,那一刹那,心跳加速。眼前的女子极为美丽,一双充满异域风情的异色眸子犹如宝石一般璀璨,清澈闪亮,肌肤白皙,不似这西北荒漠的女子,反而有点江南女子的秀美。
“臣妾参见陛下。”女子欠身一拜。
“啊……爱妃请起。”正统皇帝有些小慌乱,很久没接触女人了。
那女子反而非常主动,嘴角含笑:“臣妾叫布尔玛,以后就是陛下你的人了。”
她非常大胆,目光直视正统皇帝,没有害羞。正统皇帝也镇定下来,伸手握住她的双手,柔声道:“委屈你了,朕现在落难之时。”
“不,陛下是真龙天子,终会龙飞九天。”布尔玛盯着他的双眼道,“臣妾知道,你娶臣妾是为了能在关西立足,臣妾会帮你。”
正统皇帝暗暗心惊,没想到这女子竟然有如此见识,还说的这么直白。他疑惑的问:“是……你爹告诉你的?”
布尔玛摇了摇头:“不!我猜的,但是不会错。打小,我就喜欢中原文化,熟读中原的史书。陛下,臣妾还是有点见识的吧?”
她还有句话未说,小的时候有个中原的道士经过敦煌,说她是凤命,会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当时没有人在意,但小小年纪的她,记住了。
布尔玛,要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
翌日,清晨。
正统皇帝从床上醒来,看着身旁的布尔玛,身段玲珑,薄被也遮不住她那傲人的曲线。布尔玛也缓缓睁开美眸,大胆与他对视:“陛下,臣妾服侍你起来。”
“不必,爱妃再睡会儿,昨夜太累了。”正统皇帝温和一笑,“我们之间,不用谁服侍谁。”
布尔玛脸微红,白皙纤细的玉指紧紧的抓着被子,包裹着酸疼的身体。两人温存了一会儿,正统皇帝起来。
他收拾好后,神清气爽的来到大殿上,许彬和袁彬都已经在了。两人看皇帝红光满面,都抱拳:“恭喜陛下。”
“行了,你们都知道怎么回事。”正统皇帝一笑,“不过,能娶到美娇娘,也是一件快事。但是,朕清醒的很,知道我们的目的。接下来,我们要先控制沙洲卫。”
许彬恭敬的一拜:“陛下,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君山会给我们送来了一百万两银子。”
正统皇帝大惊:“怎么送来的?不是说那刘定之设关卡,货物很难运到关西吗?怎么还能把这么多银子运来?”
“是商会通过威远镖局运来的。”许彬道,“君山会那边已经打通了一切。”
“太好了!”正统皇帝大喜,“有了这些钱,我们能干许多事。”
许彬继续道:“君山会,还有一些藩王,他们会暗中支持我们银子和物资,助我们掌控关西。”
正统皇帝握了握拳,像是重新握起自己的命运。
……
京城,乾清宫。
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于谦,急急上殿来,手中捧着一份折子,禀报:“陛下,北疆大捷,也先他败了,逃亡漠北了!”
朱祁镇大惊,直接从御座上走到于谦面前,一把拿过折子打开,目光急急扫过:“哈哈哈,好,太好了,也先败北,狼狈逃回漠北。”
折子上说的是,在石亨统筹下,大同,阳和还有宣府的明军主力,主动出关,寻找到了也先的大营,在夜里发动突袭,也先大败,仓皇北逃。这一战,斩敌五万,我军大胜。
“陛下,北疆之危终于解除了。”于谦长松口气,“短时间内,也先无力南下,大明终得喘息之机。”
朱祁镇挥挥手:“于谦,你准备下,朕要犒赏前线将士,你去拟一个名单。还有,朕要去祭祀太庙,向天下宣布这个消息。”
“遵旨。”于谦一拜,退了下去。
于谦退下去后,朱祁镇还在看那谍报,心中激动啊,终于迎来了一场大胜,击败了也先。这对他来说,时机刚刚好。
昭告天下,他这个皇帝的威望会达到顶峰。
“陛下。”太监曹吉祥走过来,递过一份折子道,“这是杨贵芳的密奏,也是刚到司礼监。”
朱祁镇面色微变,伸手拿过来,挥手让曹吉祥退下。他打开折子,快速看完,眉头微微皱起:“也先主力未损?杨贵芳和王越埋伏也先,竟然没挡住。”
折子上说,原本一切尽在掌握中,可也先军中突然冲出一万重骑,直接破开了明军的防御,犹入无人之境。
杨贵芳在折子中形容了那重骑的强大,人马俱重甲,刀都劈不开,就像是古书上说的铁鹞子和铁浮图重骑,所向无敌。
“也先手上还有重骑这张王牌。”朱祁镇想不通,“重骑兵极其耗钱,那些装备就不容易得到,也先在漠北,怎么养得起庞大的重骑?”
他看过元史,蒙古西征的时候,重骑兵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是,蒙古那会儿抢掠世界,有的是钱。利用轻骑兵诱敌、重骑兵冲击的战术,蒙古横扫了西方。
“也先主力未损,终是大患。”朱祁镇自言自语,“下一次,该是我大明军入草原了吧!”
放下手中的折子,他猛地想起一个问题,就是也先主力未损这事儿,于谦咋没有汇报?老于你是怕朕担心吗?
朱祁镇拧了拧眉,大脑急速运转。
趁这次大胜,大力提拔年轻一代,像杨贵芳,王越,朱永,白圭他们,要让他们逐渐掌军,替换老一辈。
郭登,杨洪,刘大垂他们,是该养老了,手中的兵权得交出来了。还有于谦,四年了,都是他总领军务,这怎么行?军中上下,都听他于少保的。
老于啊老于,希望你我君臣能走到最后,你得识相啊,先放出手中的部分兵权。你也老了,让给年轻人吧。
……
黄昏。
朱祁镇手中拿着那大捷的折子,走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进了坤宁宫。太后正在那算账,自从朱祁镇教了她算法,她有些乐此不疲。
“你在我面前晃来晃去,干什么?”
太后放下手中笔,抬起美目怒视,略施粉黛的脸颊略显几分冷艳精美。朱祁镇把折子甩在她面前,摊手:“看看!”
“后宫不得干政。”太后嘴上说,手却打开了折子,双眸瞬间愣住了,“也先逃回了漠北?我军大胜?斩敌五万?”
朱祁镇骄傲的点头:“北疆之危解了,不用再提心吊胆了。”
“祖宗保佑,太好了。”太后双手合十。
“老祖宗虽然肯定是没有保佑的。”朱祁镇耸耸肩,“不过,三日后,朕要去太庙祭祀,昭告天下,如此大胜,就该与民同乐嘛。”
太后眼眸垂落,暗想,这一次大胜,伪帝的威望定然会抵达顶峰。如此,关于真假天子的传说,相信的人会更少了。
“咋了?不高兴?”朱祁镇问。
“高兴,怎么会不高兴?”太后脸上换上笑容,“击败也先,中原没了生灵涂炭之危,我怎么会不高兴?”
朱祁镇摊开双手,挑眉:“那拥抱一下?”
他原以为太后定然会拒绝,哪知道,太后起身,走到他面前,俯身,伸出双臂环抱着他,柔声道:“你的确做的不错!”
“可终究是伪帝。”朱祁镇在她耳边自嘲一笑。
太后松开他,伸手捧着他的脸与自己的对视,她眉目如画,眼神清澈:“本宫不也是妖后么?大不了我陪你走到最后。”
她心中加了一句,或许结局不如你所想,可肯定会到最后的。
“呃,我还是喜欢你这御姐范儿。”朱祁镇眨眨眼。
他自然是不会相信妖后会站到自己的一边,或许是逢场作戏,或许是相互利用,在这无聊的后宫,玩点刺激?
特么,上次锦衣卫策划刺杀正统皇帝,又失败了。
妖后啊,你儿子好难杀啊。
第173章 伪帝领教,妖后巧舌如簧
太庙。
北疆大捷,朱祁镇率领群臣祭祀,这一次声势极为浩大。
朱祁镇身着龙袍,头戴皇冠,走在最前,身后紧随的是浩浩荡荡的群臣队伍。他们或穿文官袍服,儒雅端庄;或披武将铠甲,英姿飒爽,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自豪。
祭祀大典正式开始。鼓声隆隆,震响天际,号角齐鸣,穿透云霄,像是在向天地宣告大明的辉煌与胜利。香烟袅袅升起,缭绕于太庙上空,伴随着悠扬的乐声,祭祀官手持祭文,声音洪亮而庄重:
呜呼!北疆烽火连天,狼烟四起,敌寇猖獗,侵我疆土,扰我民安。我将士闻战鼓而奋起,披甲执戈,誓死卫国。沙场之上,铁马金戈,血肉横飞,战况之烈,前所未有。然我将士英勇无畏,前赴后继,以血肉之躯筑成铜墙铁壁,终使敌寇败退,北疆复安。
然战争残酷,我英勇将士多有阵亡。彼等或年少英俊,或壮岁骁勇,皆为国捐躯,魂归九天。朕闻此噩耗,心如刀割,泪湿衣襟。彼等之勇,如日月之光,照耀千秋;彼等之义,如山海之深,永铭史册。
今朕率群臣,至此太庙,设坛祭奠。香烛焚燃,纸钱纷飞,以表朕之哀思与敬意。愿我阵亡将士之灵,得享安宁,永受尊崇。愿彼等之英勇事迹,激励后人,使我大明江山,千秋万代,永固不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祭台上的年轻皇帝威武而立,望着下方跪着的群臣,他缓缓张开双臂。
这天下,是朕的!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响彻整个京城。于谦看着高台上的年轻皇帝,面色复杂,心中暗道:“短短四年,他终究是成长为一代帝王了,从此以后,那些传说再也动摇不了他了。”
内阁首辅商辂的目光,也落在年轻皇帝身上,晦涩难明。相比较这些老臣,这四年才走进朝堂的年轻一代臣子们,各个目光炽热。
有幸遇到一代圣君,未来,就是他们的时代!他们心潮澎湃,在这大明,未必就不能有个“贞观盛世”。
……
祭奠结束后。
朱祁镇回到乾清宫,召见了徐有贞,李贤,董与昌,石彪和柯潜。这几个都是他的心腹大臣,跟他一起走过来的,与别的大臣还是有区别。
“找你们来,是要议一议于谦的折子。”他拿出一本折子递给徐有贞道,“你们都看看,这是要赏赐的名单。”
徐有贞看完,递给李贤,让他们几个看。他自己沉思了一会儿,道:“陛下,于少保的折子看上去,肯定是面面俱到,没毛病。不过,臣有个小建议,就是给郭登,杨洪,刘大垂这样的老将,更要重赏,让他们回京吧,在京任职,也能享享福。”
朱祁镇瞬间明白了徐有贞的意思,那三个老将可都是边疆主将,让他们回京,给个虚职,实际上是拿了他们的兵权。
“但是,京城也需要年轻人啊。”李贤道,“五军都督府,禁卫军,还有京城周边的卫所,也都需要年轻人。”
他想说的是,这些才是保卫京城的,更需要用自己人。董与昌听了后,道:“把杨贵芳调回京师,出任兵部侍郎,兼左军都督,负责三大营中的五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