鼙鼓揭天破宋来 第40节

  只要能够打过润州,沟通扬州,则三千万贯钱立刻解来。

  到时候不论是募兵扩军,还是筹措军械,都有依仗。谢太后闻言,当即下令召见李让,前头还在大行皇帝的屏风上,瞧见这么一个名字。

第101章 101.孟秋十州良家子(奥博菜菜子冠)

  “职守常州之张尔行,是卿何人?”

  谢太后坐在帘后,帘前的小皇帝赵则是好奇的望著眼前的李让。他也知晓,这是自己父皇宾天之前选中的进士。

  “是臣姑表弟。”李让起身向两位君行礼。

  “忠孝之家,果出英才。”帘后的谢太后递出来一本,赫然是姚嵩代笔的奏捷文书。

  “既受国恩,累当报效。”李让展开手本观瞧。

  “张尔行系何等样人?”赵湿有些好奇,毕竟忠臣良将好像聚在一堆了。

  “臣弟自幼不拘细行,气志高迈,所交皆大人长者,不合俗流。又负节义,

  或以困厄归者,倾货振护无吝。”

  说到极处,李让站立起身,描绘张巡打恶蛟,手搏猛虎,为民除害的壮举。又将张巡慷慨王事,义不降虏,白衣赴水的故事绘声道出。闻之群鱼拱跃张巡,不忍其就死,即便是帘后的谢太后也微呼出声。

  听罢,谢太后同赵皆是动容。尤其是谢太后,直言先高庙在时,张文靖为社稷奔走竟日,有中兴再造之功。现在张巡又毁家纤难,更重要的是,张巡的大兄张遥,此时正在扬州城内,兄弟二人同义报国,可赞可叹。

  至于为什么要问这个呢?其实也挺简单的,谢太后确认一下张巡和张逼的关系,在她想来,亲兄弟肯定会拼死相救。

  现在张巡在常州击退了前来攻城的元军,那么说明常州的军旅尚可堪一战。

  如今四方勤王之师云集杭州,不下十万之众,虽然老弱参半,但拣选一番,总有二三万精干之兵。加上殿司旧有之兵,新编御营之兵,苏州文天祥之兵,溧阳赵淮之兵。

  云集常州,不得十余万之众?

  由江阴的刘师勇率水军接济,直扑润州,再赴扬州,完善江防。即便无法恢复其他的疆土,也不失一吴越国主。

  而且只要解围了扬州,则三千万贯钱就在城内,完全可以遍赏诸军,甚至还有大大的结余。把钱捞出来,重整江防的开销也有保障。

  计划通。

  说到这里,谢太后又问李让的家世,得知李株正知重庆府,还是先宰相李纲之后,大为激赏。当即任命李让为常州司理参军(刑狱官),驰入常州,对张巡晓以大义,激励张巡奋勉作战,解围扬州。

  李让闻言,慨然应诺,对赵一叩二拜,即刻上任常州。

  整个杭州小朝廷在保命求生的前提下,再度运转了起来。将勤王之兵中的老弱剩军发遣回原镇,以节省兵费。将约五万人重编厢军,充临安守城之兵。拣二万壮丁,充实御营各军,交殿司、侍卫亲军和班直选用。

  随后命文天祥以江淮招讨大使的身份,总统水陆各师,捏集诸军,恢剿润州,解围扬州。

  朝命一到,张巡虽然能够理解,却不能够接受。现在的宋军大部分都是些什么臭鱼烂虾,除了张世杰几人手下还有点官军架子,其余的根本无法和元军野外浪战。即便伯颜带著六万骑兵离开了前线,建康还有两万兵,扬州还有四万兵,

  江上游弋著元军四万余水军。

  水军陆军,宋军这边都是劣势,是怎么觉得能够打下润州,又解围扬州的呢?况且文天祥是吧,不是贬低文天祥,他会打什么仗啊?他是文科状元公啊。

  驱赶这样的军队上前线,这是极大地不负责任!

  到底是谁上的本?谁献的策?谁表的章?张巡恨不得立刻拔刀出来,先把这厮给他劈成八瓣,才能解气。

  然后张巡就看到兴冲冲快船奔来常州上任的李让,以及他辅助张巡,督理地方,克期进战的诏书。

  你小子!

  你小子,你小子真是···

  一将无能,吗的害死三军啊。你这是秀才谈兵,纸上挥斥方遒,阵上剥脱壮士啊。

  骂他?骂他什么?张巡甚至不知道该骂他什么。虽然这个命令,应该是朝中更高层级的老爷们制定的,但是李让跳出来做了出头鸟,给了他们由头啊。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张巡站在一脸激动的李让面前,几乎是咬牙切齿的吟出这首诗来。

  原本还很兴奋的李让,突然皱眉。他怎么会不知道这首诗呢,这可是杜甫的传世之句。只是张巡念这首诗做什么?

  浙西两郡十县的良家子义军,就被你这么积极的表现给害死啦。

  指著周围的乡老同邻,张巡反问李让,卖馄饨的李二,挑粪的陈三,箍桶的王五,他们都只是再平凡不过的老百姓,朕手眠足用尽全力的求一个活命而已。

  现在因为仰慕我的名声,信任我的忠义,前来投靠我,依附我。

  揉面的手比得过提刀的手?挑粪的肩能扛得住鞑虏的狼牙棒吗?守城已属万般无奈,出去野战,你我都要化作大江里的泥水,骨削肉烂。

  死于忠义,化为鬼雄,有何不可?

  李让当即反问张巡,张巡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你站在道德高地上,风那么大,哪里听得到下面老百姓的惨嚎哭泣?仗著宝剑,挥著如意,报效君王对你家三百年的恩遇,干嘛拉著两郡十县的百姓一起死呢。

  没话说,张巡拂袖而去,李让完全不理解,为什么张巡都肯白衣投水殉国,

  却不肯带兵为国效力?

  其他人,包括姚、包圭、陈等,倒是非常激动。认为朝廷的策略可行,

  确实得趁著虏主力退兵的空档,全力为赵宋夺取闪转的空间。

  而后朝廷的行文一日三至,常州此时已经是抗元前线,诸军开始汇集到常州城内外。旗帜飞扬蔽日,军伍啸声震天。

  张世杰、苏刘义、苗再成、姜才等将,团团汇聚到张巡的魔下,皆口称愿随留后用命。即便之后文天祥统三万军到,诸将也汇聚在张巡的身边。

  文天祥却也不恼,径直将三万兵全数托付给张巡。在他料来,张巡在常州攻守得宜,家学渊源,又有无双勇力,正是当用的前敌大将。自己只需要按住抚赏之权,其余尽付张巡即可。

第102章 102.如何带得十万兵(奥博菜菜子冠)

  张巡不论是威望名声,还是财力钱粮,其实都有统师十余万大军的可行性。

  但是张巡怎么可能带的了十几万大军?完全没可能的。

  人类历史上能够带领十几万大军的,那无一不是人杰中的人杰,几亿人里面拔尖的那一个,才有带领十几万大军的本事。

  当文天祥把自己的三方人也交到张巡手里时,张巡甚至直言不讳的问文天祥,这兵你怎么不自己带?文天祥也很光棍,我要会带兵,还交给你做什么?

  问题是我也不会啊,张巡说的更加明白了。结果竟把文天祥给愣住了,问张巡之前怎么带好几万人守御常州而不失的?

  那不是有王安节嘛!

  况且常州的义军“忠诚军”全都是我的乡党,不是我叔就是我弟,还有我好大侄儿,一呼百应,如臂使指,自然好带。

  于是张巡就和文天祥坐下了,现在文天祥三万兵,张巡三万兵,殿中诸将四万兵,已经云集在常州。马上攻润州,还有赵淮两万兵,刘师勇两万兵,怎么带?

  两手一摊,两脚一踏?

  两人一个是招讨大使,一个是前营排阵使,可偏偏主将副将,都是分毫不通兵事的人,宋朝廷将十余万大军交到两人手中,真是该死啊。

  好,咱们现在先分三步走。第一步,你不会带,我也不会带,全军有人能带这么兵吗?

  有是有的,比如李庭芝,他带过十几万大军,但是他现在被阿里海牙包围在潭州城内,正在拼死抵抗,是不可能调出来担任江淮招讨大使的。

  除了他呢?吕文焕也可以,但是投敌了。高达也可以,也投敌了。贾似道算半个可以吧,这会儿在雷州半岛吃海鲜呢。

  没了?

  没了。

  行,那就第二步,我两不会带,能不能向朝廷说明,请朝廷收回成命,不要擅动刀兵。或者派遣丞相都元师前来,统合诸军?

  不能。因为朝廷在做垂死挣扎,无法在两浙外围形成屏障防御的话,一旦常州城破,则杭州以外再无坚镇,赵宋的统治将彻底结束。

  无论是垂帘的谢太后,还是小皇帝赵,包括宰相汪立信、陈宜中,都持务必光复润州、建康,解围扬州的策略。所以朝廷一定要打这一仗,甚至把现在朝廷所有的本钱,都押了上来。

  好,第三步,咱们军中有没有能够组织协调十几万大军,并且为你我二人参谋计划,甚至军前排阵部署的大将?

  没有!

  文天祥想了一圈,张巡也想了一圈,都清楚的认识到,两人魔下没有集团军大将。如果是勇将,双刀王拳打两川四路,脚踏荆湘湖广,虏中亦畏惧他家父子的名声。其他将领,也多有勇力在身上。

  但是他们至多统师几千人到一万人,能力就到这一步位置。指望他们出来居中指挥诸路大军,是完全没可能的。

  国难思良将,时艰念铮臣。

  “事已至此,你我只好勉力为之啦。至不过,以死报效王家。”文天祥或许已经怀有捐躯报国家,视死忽如归的心志。

  “即便如此,总不能轻掷将士性命吧。”张巡和文天祥,和他们所有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

  矛盾归矛盾,但有一点始终没有变,这些义军和将士,不过是牛马而已,为什么要成全你们这些忠臣良将的美名,让你们流芳百世?而他们成为血水和尘泥,历史书上连半个字都没落下。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以前张巡吃宏大叙事那一套,吃苦难回忆那一套,现在就一句话,别来沾边。

  “唉—————”文天祥只是叹了一口气,倒也没有像李让那样,说什么死得其所,壮哉快哉的话。

  “还请元帅顾念江东黎庶!”张巡也不多说,我是常州人,那我就应该有乡土情结。

  家乡都背弃了,乡党都抛却了,也绝对不会是个忠君爱国的人。

  1

  文天祥紧紧地抿著嘴,一言不发,或者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因为文天祥和张巡的名声,得知朝廷征发大军,挥师北上,重整江防。两江的士民,尤其是那种心怀忠义之气的,纷纷赶来招讨大使幕府,投效军前。

  组织十余万大军,所需的军吏何止千百。临时草就,除了杭州征发而来之外,因为仰慕两将名声,无锡和苏州的士人将自家店铺的伙计,打包都解送到了军中。有了大量的临时军更,十余万大军的后勤运转,才终于走上了正规。

  加上士人的投效,招讨幕府也创建了起来,书册文簿,军粮调拨,器械补充,后援前继都有规划。

  至少十几万大军,能够开拔动弹起来。不至于定在常州,徒耗粮。

  元军在奔牛坝和奔牛市没有留守人马,但是在润州吕城,有五百兵。吕城传说系吕蒙练兵之处,现在则是大运河上的交通要道,系漕运水程津道,邮传驿路孔径。

  为啥呢?因为宋代在此处设置了梯级闸,调后方练湖活水进入大运河。这和隔壁的奔牛坝是一个用处,运河河道无水,就在此处关闭闸口,放水屯水,等水累积到一定高度,方便行船之后,再放船过境。自然的,沿著闸坝两岸,商贾云集,店铺塌房不计其数。

  更重要的是有夯土城墙,足以成守,又易于调集军饷粮秣。正当润州和常州之中,可充前哨。

  军中润州的吏从无不奋跃,当即有人趁夜潜入吕城,联络开门。当夜城门果开,润州兵先入,殿前兵再入,区区五百鞑虏,当十余万宋军,自然是片刻间冰消瓦解。

  嘶·..

  要是多点这种小堡垒就好了,今天夺一个,明天夺一个,或许多打几个,能把宋军的士气给拉起来,还能够把军队配合给练起来。

  得知吕城被夺,后方的元军将领直接放弃丹阳城,飞也似的带著人马投奔润州丹徒城。这就是蒙古人战法,除了必争之城,平时就和你玩马战,你来我走,

  你追我就溜你,溜到你累,我换马就往你面上冲。

第103章 103.兵进润州宜速战(奥博菜菜子冠)

  提前接到军令的刘师勇、刘师能兄弟,也带了两方数千水军至运河江口列阵。溧阳的浙西安抚大使赵淮,则率二万兵,过金坛县,进抵丹阳郊外,准备汇入大军。

  十余万大军,舟师糜集,千头万绪,登时把文天祥和张巡给冲垮了。尤其是添设浙西军和水军的粮道饷源,立刻打乱了原本在常州的所有布置。

  没经验,没本事就是这样的。文张二人,至少此时均不具备元帅之才,只能相机应措,日以继夜的重新规划和分派,

  至于你问为什么不找赵淮来相助?因为诸军的心里有根刺,赵淮的哥哥赵缙闭门不纳诸军将校入城,转身就投了虏。换做你是诸军将校,你肯听赵淮的话吗?

  甚至赵淮的营地,都是驻在金坛和丹阳之间,没有和中军大营在一道。文天祥不通军事,倒是还算通人性,直接去信给赵淮,请他务必以国事为重,不要因为些许的嫌隙,就生出不满来。苦衷什么的,我尽知晓。

  似这等例子,此时在南宋朝廷,并不稀奇。兵部尚书兼签书枢密院事的吕师孟是吕文焕的好大侄儿,朝廷为了博取吕文焕的好感,将这么一个人提拔到了管理军要的位置上,很是令许多正人不满。

  但是能咋办呢?现在的南宋朝廷不是身脑分离的问题,是大脑思绪紊乱,四肢均不协调的问题。想一出是一出,而且行事偏激。

  说要赌,就全副家当直接押上,赌的比烂赌鬼还劲。说不赌,派人去向元朝廷求和,先是侄皇帝,后是侄孙皇帝,要是润州这里赌输了,那百分之百要变成臣,追随臣构的脚步。

首节 上一节 40/1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