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来现代,历史崩了! 第484节

  正在这人心惶惶之际,突然间一名信使飞奔而来,带来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

  几个时辰之前,奇袭北城门的陌生大军,竟然主动出城迎战金人!

  双方刚一交锋,战场的局势跟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这支陌生的军队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向敌阵,金兵根本来不及做出有效的抵抗,眨眼间便被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双方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金人大军伤亡惨重,突然出现的陌生军队,几乎没有任何的伤亡。

  并且,这场战斗结束得异常迅速,短短不到半天的时间里,金人伤亡惨重,数以万计的士兵战死沙场,其余残部则尽数被俘。

  还是因为打扫战场占据了不少时间,真正的战斗,半个时辰都不到。

  也难怪朝堂上的大臣不相信。

  “快快派人前去速速探查一番,老夫定要知晓这其中真实的状况!”一位白发苍苍、满脸威严的老者怒目圆睁地吼道。

  “那可是如狼似虎的金人大军啊,绝非是什么街边随便可见的阿猫阿狗之辈可以比拟的。”有人忧心忡忡地附和着说道。

  “如今辽国已然覆灭,除了咱们大宋之外,试问天下间还有哪一方势力能够抵挡住金人那凌厉的攻势呢?依老夫看,定然是你在此假传消息,妄图扰乱人心,说吧,你究竟安的是什么居心!”一时间,大臣们议论纷纷,各种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就在这片嘈杂混乱之中,又有几个风尘仆仆的士兵匆忙赶来禀报。

  尽管这几位士兵所言各有差异,但所要表达的意思却大致相同。

  城外的金兵遭遇惨败,伤亡惨重不说,已经高举白旗,选择了投降。

  而这几名前来传递消息的信使更是一个个信誓旦旦,不惜以自己的性命作保,坚称所报之事绝无半点虚假。

  尽管如此,朝中的大部分大臣依然心存疑虑,难以完全相信这样惊人的战报。

  金兵向来凶猛善战,怎么可能会如此轻易就被击败呢?

  不过,还是有一些大臣心中开始产生了动摇。

  毕竟,没有人会愚蠢到拿自己宝贵的生命来开玩笑,尤其像这般极易分辨真伪的消息。

  “难不成此事竟是真的?”终于,有人忍不住低声呢喃起来。

  “这支神秘莫测的军队,听闻其全员身披重甲,且轻而易举地便攻破了北城门。由此看来,其实力着实不可小觑啊,说不定此番战败之说确有可能属实。”另一位大臣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分析道。

  “既然这样,那我们不妨一起前往城头查看一下,亲身感受并观察一下实际状况究竟怎样?如此一来,大家心里都有个底儿。”其中一人说道。

  “没错,只要登上城墙瞅一眼,就能清楚地了解到具体情形啦。”另一人随声附和道。

  然而这时,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万一这是敌人设下的一个陷井呢,专门把咱们给诱骗出去,然后来个一锅端、一网打尽!”

  众人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争辩。

  一时间,各种观点此起彼伏,谁也说服不了谁。

  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之后,最终还是有几名武将下定决心要亲自登上城墙一探究竟,弄清楚真实的局势。

  朱棣等人虽然成功占领了北城门,但对于其他三个方向仅仅只是采取了防御措施,并未发动进攻。

  因此内城尚有另外三个城门依然牢牢掌控在大宋手中。

  城外,朱棣已然完成了对战斗成果的清点工作。

  老赵手持长枪,用力地擦拭着枪身上沾染的斑斑血迹,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兴奋与喜悦,放声大笑起来:“哈哈,真是太过瘾了,这般酣畅淋漓的战斗,让老夫恍惚间又回到了曾经那段金戈铁马、纵横沙场的峥嵘岁月啊!”

  朱棣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虐菜肯定爽。”

  一旁的朱明则狡黠地咧嘴一笑,打趣道:“要不咱再搞一次黄袍加身怎么样?这次肯定会比上回更有气势、更具格调哟!”

  “罢了罢了,不瞒你们讲啊,最初听闻咱这大宋竟被打得如此憋屈狼狈之时,我他娘的肠子都悔青了,当初何必搞那劳什子的黄袍加身呢!再者说了,如今我这边都是自顾不暇呀!就拿上次的综合考评来说吧,我的名次竟然居于中下等!若是再不加把劲,恐怕就要沦为倒数之列!想我老赵堂堂一朝开国之君,登场又那么早,倘若当真落到个倒数的下场,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搁!”老赵一边说着,一边急得连连摇头。

  朱明开口反问:“那难道还要让赵桓继续当这皇帝不成?”

  老赵闻言,当即冷哼一声道:“绝无可能!哪怕是将皇位拱手相让于他人,朕也断不会让赵桓那个忤逆不孝的孽障继续坐在龙椅执掌天下!”

  “好了好了,关于这皇帝人选之事嘛,可以稍后再议。眼下当务之急,乃是咱们发起反击之时!”朱棣双目微微眯起,沉声道。

  言罢,伸手抄起一旁的对讲机,大声下令道:“侦察军团速速集结!”

  接到命令后,侦察军团不敢有丝毫怠慢,迅速行动起来。

  不多时,便已全员到齐。

  足足有两三万人。

  朱棣手持一只大喇叭,高声喊道:“诸位将士们听令!每人务必备好数日的口粮与银钱,一切皆按既定计划行事!不得有误!”

  众将士齐声应诺,表示已然知晓任务要点。

  他们心里清楚,接下来等待着自己的,将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长途奔袭和对未知地域的深入探查,也就是俗称的“跑地图”。

  面对眼前的艰难险阻,英勇无畏的战士们没有一人退缩,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除了有军功可以拿,跑图期间三倍工资。

  跑地图可绝非仅仅只是将如今的大宋疆土跑个遍那么简单。

  周遭那数个毗邻的国度,都需要跑一遍。

  每当出现一个新皇帝,这般场景便会上演一番。

  那支训练有素、经验老到的侦察军团,行动起来可谓是驾轻就熟。

  只见他们瞬间化整为零,如同一群机敏的猎豹一般,朝着四面八方疾驰而去,眨眼间便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此刻,站在原地的老赵心情激荡无比,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光芒闪烁不定,紧紧地盯着逐渐远去的侦察军团。

  老赵情不自禁地放声大笑:“哈哈哈哈,好,真是太好了!再过些许时日,咱们便可酣畅淋漓地大干一场啦!这些勇士踏足之地,皆会成为我大宋广袤领土!”

  与此同时,在巍峨耸立的皇城之中,数名威风凛凛的武将身跨雄健的宝马,风驰电掣般迅速赶到了城墙之上。从这高耸的城墙上俯瞰下去,城外的情形尽收眼底。

  原本密密麻麻围绕在城外的那些金人营帐,此刻已然踪迹全无。

  曾经作为金人大帅指挥中枢所在的营帐处,此时正被熊熊烈焰所吞噬,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际。

  定睛细看之下,可以清晰地瞧见,为数众多的金人士兵尸首堆积如山,正被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焚烧处置。

  更令人瞩目的是,大批的金人士兵已沦为打着“炎黄”旗号一方的阶下囚。

  “嘶——”其中一名武将倒吸一口凉气,满脸难以置信之色,喃喃自语道:“竟然……竟然都是真的!”

  另一名武将同样满脸惊愕之色,他那双原本就圆睁着的眼睛此刻瞪得更大了,仿佛要从眼眶里掉出来一般。嘴巴张得大大的,喉咙里发出一声惊叹:“天啊!那向来目中无人、飞扬跋扈的金人,这一次竟然真的被打得一败涂地!”

  一个年轻的小将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向城外的战场,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你们快看,地上横七竖八躺满了金人的尸首,血流成河,简直惨不忍睹。再瞧瞧另一方,居然几乎找不到一个受伤的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旁边有位将领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据可靠情报,此次他们乃是主动出城迎战,与金人正面交锋!如此悬殊的战果,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这时,人群中有一人提出疑问:“会不会是那些金人只是表面看起来强大,实则不堪一击,不过是徒有其表罢了?”

  立刻有人反驳道:“绝无可能!此前咱们与金人屡次交战,每次都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若不是依靠坚固的城墙作为屏障苦苦支撑,恐怕这皇城早就落入敌手了!”

  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先前那位武将再次开口:“依我看,这支打着‘炎黄’旗号的大军,其战斗力必定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别的暂且不论,光是瞧他们身上的装备,每名士兵皆是全副武装,身披重甲,就连咱们军中的部分武将也难以望其项背呀!”说完,这位武将依旧呆呆地站在城墙上,目光直直地盯着城外那震撼人心的场景,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半晌之后,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气氛异常凝重。

  几名武将脸上带着深深的忧虑之色。

  其中一名武将率先打破沉默,忧心忡忡地说道:“诸位,你们说说看,那支刚刚打败金人的军队,会不会在解决掉金人之后,突然转过头来对付咱们?”

  他的话音刚落,其余几人纷纷对视一眼,表情越发沉重起来。

  另一名武将摇了摇头,迟疑道:“按常理来说,应该不会吧。毕竟此前他们占据北城门时,如果真有此意,凭借其强大的兵力和战斗力,完全有可能顺势一举将整个城墙全部拿下,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做。”然而,尽管如此,众人心中的担忧却并未因此减少半分。

  又有一人满口担忧的说道:“以对方展现出的实力来看,如果他们真的调转矛头来攻打我朝,那必将成为一个比金人更为可怕得多的劲敌!”

  此言一出,在座之人皆是心头一震,暗自思忖起应对之策。

  “唉,但愿事情不要发展到那般地步。否则的话,这内城恐怕也难以坚守太久。要知道,此时此刻北城门依然掌控在对方手中,而且谁能保证城中没有潜伏着大量对方的士兵呢?一旦他们发难,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就在众人陷入绝望之际,最后一名武将稍稍振作精神,开口安慰道:“本将倒是认为,目前的情况或许不至于太过糟糕。大家想想看,他们所打的旗号可是‘炎黄’二字,由此可见,他们不太可能是异族之人。相比之下,总好过让金人攻破城门、长驱直入吧。所以,咱们还是先静观其变,再作打算为好。”听他这么一说,其他人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但依旧不敢放松警惕。

  侦察军团散去。

  朱明抬头看向不远处的城墙。

  “接下来,就该解决一下皇城里面的问题了。”

  朱棣望着城墙上的几名武将,轻轻一笑说道:“这里的情况,估计已经传遍大宋国都,不知道现在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老赵冷笑一声:“我可不管他们现在的心情如何,只知道,接下来他们的心情,会变得更糟!能够打出靖康之耻的朝堂,纵然皇帝不行,满朝文武估计大都是酒囊饭袋,朕要大开杀戒!”

  朱棣点头赞同,提议说道:“我觉得,你应该聘请我父皇来帮忙调查一下贪污腐败的问题,他是专业的。”

第353章 满朝文武各怀心思

  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只见朱棣面色冷峻地大手一挥,口中发出一道低沉而威严的命令:“出发!”

  一声令下,万朝联军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迅速地调转方向,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向着内城挺进。

  与此同时,在高耸入云的城墙上,一直密切关注着城外局势变化的几名靖康大宋的武将正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万朝联军的一举一动。

  亲眼目睹这支庞大军队的行动时,原本就紧绷的神经瞬间变得更加紧张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惊恐和不安的神色。

  其中一名武将失声惊呼道:“不好,看他们这番架式,显然是准备攻城!”

  最为身宽体胖的咬牙切齿地咒骂道:“真是可恶至极!如果来犯之敌只是那些金国蛮夷,或许我们还能勉强抵挡一阵,但如今面对如此强大的军队,就算是老夫亲自上阵指挥作战,恐怕也是胜少负多啊!”

  留着山羊胡的武将忧心忡忡地附和道:“是啊,以对方展现出来的那种能够轻而易举地碾压金军的恐怖实力来看,咱们这次的处境实在是不容乐观呐!”

  八尺之身的武将则长叹一口气,无奈地说道:“唉……看来事态的发展果然如我们所担心的那样,已经朝着最为糟糕的方向急剧恶化下去了。”

  “既然对方打着‘炎黄’旗帜,希望他们不像那贪婪成性、心狠手辣的金人一样,有着狼子野心,贪得无厌。”

  最后的武将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喃喃自语道:“愿上天保佑我大宋能够顺利度过这场可怕的浩劫吧!”

  此时,大宋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异常。

  数名风尘仆仆的信使匆匆赶来,将金人全军覆没的惊人消息传递给了在场的大臣们。

  为了确保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此前曾前往城墙观察战况的那几名武将之一,也一同出现在朝堂之上,并郑重其事地向众人证实了此前的消息。

  “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啊,之前所传的那些消息居然都是真的!”

  “谁能想到,之前还不可一世的金人大军,居然如此不堪一击。”

  “可不知怎的,老夫的眼皮跳的更加厉害,仿佛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哎,只恐怕赶走了豺狼之后,紧接着又来了更为凶猛的虎豹啊——一个比一个狠厉凶残!”

  “难道说咱们大宋王朝当真就要改天换日了吗?”

  “不过无论如何,那金人围城的巨大危机,总算是得以解除了。依着那张将军所言,对方乃是打着“炎黄”旗号而来,想必应当是咱汉人自己的大军吧。如此一来,至少他们也不至于会对咱们这些人刻意加以羞辱,更不可能将咱们赶尽杀绝。”

  “是啊,确实如此呢。这样总归是要比落入金人的魔爪之中好得多啦。要不然的话,当年五胡乱华那样的悲惨历史,或许又会再度重演!”

  此次金人可谓是一败涂地。

  然而,那些原本被金人重重围困住的众多大臣,按常理来说本应欢呼雀跃、欣喜若狂才对。

  但此时此刻,却是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笑得出来。

  相反,大部分大臣的心头都像是压了一块沉甸甸的巨石一般,愈发觉得沉重和难受。

  不少大臣们碍于身份和场合,嘴上虽然不好明言,但心里实则早已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万分。

首节 上一节 484/5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