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来现代,历史崩了! 第478节

  要知道,大唐在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其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实力令人瞩目。

  短短数年之间,便将突厥一举歼灭,威震四方。

  周边的那些国家,只要敢搞事情,大唐便会毫不留情地出兵征讨。

  反观大宋,自建国以来直至灭亡,连燕云十六州这块重要的领土都未能收复。

  以至于后世有些人并不认可大宋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只把它当作一个实力较强的割据势力罢了。

  周围的各个国家都对大宋虎视眈眈,时不时就要上来咬上一口,占点便宜。

  金人更是嚣张至极。

  想打哪里就打哪里,还一路长驱直入,直接杀到了大宋的国都。

  且不说别的,单是被俘虏的皇帝就多达两位,还有那后宫里的三千佳丽、满朝的文武大臣以及无数无辜的黎民百姓们,更是不计其数地沦为了金人的阶下囚。

  令人痛心疾首!

  无论怎么看,大宋与当年辉煌无比的大唐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一起跟过来的三十名精锐。

  听到朱明所说,也是满脸的惊讶。

  三十人来自各国朝代。

  来自大秦王朝、大汉王朝的士兵暂且不说。

  那些来自大唐的士兵,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经常去各个朝代打仗,加上不少战友来自大明大清。

  自然知道,论打仗,大唐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想打谁就打谁,谁不听话就打谁。

  大宋又是什么样的。

  谁想打就来打。

  大宋有什么能耐碰瓷大唐。

  对外战争胜率怎么可能超过大唐。

  就算是那些来自大宋的战友,都不敢这么吹大宋。

  全都带着怀疑的目光看着朱明。

  赵匡胤老脸发红,重重地拍了拍朱明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朱啊,你也别费心思去给大宋的脸上贴什么金子,大宋如今到底是个啥模样,大家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清清楚楚呢!瞧瞧人家都咋称呼大宋的,‘大怂妇宋’,光听听这名字就能猜到咱们有多软弱无能。”

  听到这话,朱明立刻反问:“你们真觉得我会是那种自欺欺人的人吗?”

  朱棣和老赵一下子愣住了,他俩可是头脑精明得很呢,自然深知朱明的脾气秉性。

  其他士兵,也非常好奇。

  过了一会儿,朱棣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若有所思地开口道:“不会吧,难不成我所看到的那些关于大唐的史书全都是伪造的?也是,大唐向来就有修改历史的癖好。找个时间,我非得派些人手去把大唐时期的坟墓好好挖掘一番,从地下反推一下大唐真实的面目到底如何。”

  而此时的赵匡胤则显得有些情绪激动,想起这么多年来,每回跟李渊那一大家子坐在一块儿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矮人一头,连抬头挺胸的勇气都没有。

  “哈哈哈哈,我就说嘛,我亲手建立的大宋怎会如此羸弱不堪呢!待到他日聚会之时,定要好好嘲笑一番李渊一家子。整日里吹嘘他们的大唐如何强大,却不曾想其胜率竟然还不如我的大宋!”老赵得意地嘿嘿一笑,脸上满是自傲之色。

  跟过来的三十名精锐中,几个来自大宋王朝的士兵,不由得挺了挺腰板,原来我大宋比大唐还牛逼啊。

  朱明见状,轻咳一声说道:“依我之见,你还是省省吧,免得再次被怼的体无完肤。虽说大宋对外战争的胜率确实高于大唐,但二者之间还是不能一起比较的。”

  “哦?究竟有何不同?”朱棣闻言,不禁面露好奇之色追问道。

  实在想不明白,同样是对外战争,难道还能有天壤之别不成?

  老赵此刻也是一脸疑惑地道:“都是与外敌交战,难不成其中还藏着什么玄机不成?”

  朱明见状微微一笑,缓声道:“其实你们俩只要静下心来细细思量一番,便能知晓其中缘由。只不过如今猛然提及此事,与你们平日心中所想略有出入,故而一时之间才会感到有些茫然无措罢了。

  你们想想,大唐的对外战争和大宋有什么区别。

  大唐对外征战,大多采取主动出击之势,军队皆是长驱直入,深入敌境作战,乃是实打实的进攻方。

  在古代那种充满硝烟与烽火的战争岁月里,远离自己国家的疆土去作战可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里面所要面对的种种艰难险阻简直超乎人们的想象!

  光是后勤补给这么一项工作,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其棘手的大难题。

  庞大的军队开赴到远方征战时,所需的粮草、军需以及各类物资都必须一刻不停地从国内运输到前线战场上去。

  这之间的路途漫长而又曲折,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在运输途中还会产生巨大的损耗。哪怕只是出现一点点小小的失误或者疏忽,都极有可能让整个战局瞬间陷入极为不利的被动局面。

  环境和气候因素同样会给战事造成重大的影响。

  比如说恶劣的天气条件可能会阻碍行军速度,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也许会增加部队行进的难度等等。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其他因素。

  即便存在着如此众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唐朝时期的军事战绩仍然堪称辉煌耀眼。

  先后剿灭了突厥、高昌、高丽、百济、龟兹、疏勒等多达二十余个国家或部落。

  相比之下,宋朝则有所不同。

  大多数时候,宋朝采取的战略基本都是以防御为主,属于典型的被动防守类型。

  由于是处于守势,所以在后勤补给方面所承受的压力自然就要小得多。

  再加上拥有坚固的城池以及各种完善的防御工事作为依托,倘若这样的情况下胜率还很低的话,那可真是说不过去啦!

  别看金人制造了一个“靖康之耻”。

  实际上,在宋金之间的交锋过程当中,双方一直以来也是互有胜负,不是单方面碾压的。

  只可惜最终还是因为大宋自己先怂了,这才使得局势逐渐朝着不利于宋朝的方向发展下去。

  若是换上你们两个的话,估计就不会出现靖康之耻了。

  朱棣听后恍然大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原来如此!

  怪不得呢,我说为何大宋对外战争的胜率会比大唐高出不少。

  大唐多采取主动出击的战略,而大宋则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的态势,这两者之间自然有着天壤之别。

  主动出击哪怕失利了,所带来的影响相对而言也不会太大。

  可要是被动防御失败了,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说不定整个国家都会因此覆灭。”

  老赵闻听此言,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尴尬之色。

  方才他还满心欢喜地认为大宋终于崛起了,没想到实际情况竟然是这般模样。

  大宋长期以来总是被外敌攻入国内,只能依靠着高大坚固的城墙以及城中充足的粮食来抵御敌人的进攻。

  拥有这些优势,如果胜率依然无法提高的话,那真不如自行解散算了。

  刚刚还挺直腰板的几个士兵,满脸通红。

  人家大唐是出去揍别人,大宋是被人来揍,确实不一样。

  想到此处,老赵愤愤不平地骂道:“都怪那些不肖子孙太不争气!

  不过仔细想想,如今在位的皇帝皆是出自赵光义那一脉。

  哼!

  赵光义那个混账东西,明明自身能力不足,却偏偏非要争抢皇位不可。

  也不掂量一下自己究竟有没有那份能耐,瞧瞧他生下的后代,个个都是些昏庸无能之辈。

  倘若换作是我这一脉继承大统,说不定此刻你所在之处仍然是繁荣昌盛的大宋天下呢!”

  说着,老赵又一次对赵光义破口大骂起来。

  朱棣面带微笑地走上前,轻轻地拍了拍老赵宽厚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安慰道:“得了老赵,别成天像只气鼓鼓的癞蛤蟆一样,小心哪天气炸了自己。

  历史上的南宋,除了完颜构那个软骨头之外,其余的不都是你的子孙后代嘛。

  可就算这样,他们也没能成功地打回故土去收复失地。

  不过呢,现在情况不同,有机会来做出一些改变。

  日后你可得多多关注一下后代们的教育问题,如果实在不行的话,那就好好养生,再多苟延残喘几年。”

  老赵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嘴里无奈的回应道:“你说的对,得养生。这么多操心的后代,还得好好活着帮他们收拾烂摊子、擦擦屁股。

  看四周这环境,十有八九应该就是皇宫里头的后花园,要么就是某一处皇家园林。”

  朱棣转过身面向身后那三十名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士,神情严肃地下达命令:“接下来,都按之前定好的计划执行任务!你们每三人为一组,迅速展开行动。”

  话音刚落,只见那三十名精锐如离弦之箭般立刻分散开来,眨眼间便消失在了繁花似锦的花园之中。

  朱明挥挥手示意道:“走吧,咱们先回去吧,半天后在过来。”

  通道打开。

  没过多久,便返回了营地。

  朱明将仍处于昏迷状态的宋钦宗像丢麻袋一般随手扔到了老赵面前,并开口说道:“好了,已经用完了,剩下的随你处置就行。”

  老赵见状,脸上浮现出一抹冷酷的笑容,冷哼一声说道:“哼,大宋之所以会被世人讥讽为‘妇宋’,这个窝囊废可是功不可没啊!既然如此,先把他变成妇人!”

  朱棣开始去调集大军。

  东汉末年那边几乎横扫了一圈。

  那些割据势力,已经成了昨日黄花。

  聚集在一起的大军,正好可以直接传送。

  半天时间很快过去。

  老赵一直来来回回走动,焦躁不安。

  朱明起身说道:“时间差不多了,我先过去看看情况。”

  打开时空通道。

  朱明消失在几人面前。

  出现在一处偏僻的角落。

  “罗成、单雄信、秦叔宝见过土豆王!”

  三个年轻小将出现在面前。

  “原来是你们三人,看你们的样子,应该来自开皇大隋吧,现在是什么情况?”

  “土豆王,我们几人打听到,现在金人已经出现在城外,将汴京围困,历史上的靖康之耻还没有发生。”

  “听说金人正在逼迫皇帝去谈判,宋朝朝廷乱作一团。”

  朱明之前查过资料,大概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点。

  “既然还没有发生,那么历史的靖康之耻,就不会在这里重现了。这周围环境怎么样?”

  秦叔宝说道:“城中的兵力,几乎都被金人吸引,这里地处偏僻,周围几乎很少有人出没,适合传送。”

首节 上一节 478/5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