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来现代,历史崩了! 第435节

  “你既然不想当皇帝,当初为啥又要一屁股坐上那个龙椅?”

  朱厚照满脸委屈地嘟囔着:“我也不想这样啊,可谁让父皇膝下就只有我这么一个皇子。”

  听到这话,一旁的老朱不禁顿住了身形,随即破口大骂道:“奶奶个熊的,等哪天瞅见你爹那家伙,看老子不一脚踹断他的狗腿!身为一国之君,连个儿子都不多生几个来开枝散叶,一旦废了连个替换的人都没有。要咱说,还不如直接把那玩意儿给切了!”

  万朝朱棣突然冷哼一声,缓缓开口道:“想当将军?哼,那可得有真本事才行!你瞧瞧你老祖我,当年也是从最底层的大头兵一步步爬上来的。若你真想从军,那就别指望会得到任何特殊优待,一切都得从小兵做起!”

  朱厚照闻言,忙不迭地点头应道:“只要能上阵杀敌、为国效力,我什么苦都能吃,什么条件都能接受!”

  万朝朱棣微微颔首,表示赞许。

  毕竟这小子第一次见面,竟敢对自己出手,而且在关键时刻并未退缩,多多少少还是让他感到有些欣慰的。

  比起那个窝囊废朱祁镇,朱厚照还算有点儿血性。

  自从经历了那场惨痛的土木堡之变后,居然还敢再次御驾亲征,并且亲自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倒也算没丢尽皇家的脸面。

  再看看朱厚照,由于出生于皇室,自幼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好在营养充足,相较于同龄之人,他的身体算得上颇为壮实。

  以他目前的状况,从军不成问题。

  此事最终还需老朱亲自拍板定夺才行。

  若老朱不肯首肯,朱棣也不敢多说什么。

  此刻,老朱目光如炬地凝视着朱厚照,时间仿佛凝固一般,许久之后才缓缓开口道:“原本咱寻思着将你遣送至老杨那边历练一番,但既然你有意投身军旅,咱倒也可以应允于你。只是有一点你须牢记在心,待到你入军之后,绝无半分特殊优待可言。莫要仗着自己是老朱家之人便肆意妄为。万朝联军汇聚各方精英,其中不乏各朝宗室子弟,可未有谁能享受特殊待遇。”

  朱厚照对此倒是不以为意,只见他一脸自信满满地回应道:“老祖尽管放心便是!孙儿坚信凭借自身之能耐,假以时日必能荣升将军之位。”言语之间,豪情壮志展露无遗。

  “话虽如此,在此之前,你所掌管的正德大明亦不可弃之不理。咱与你一同前往筹备相关交接事宜,务必做到有条不紊。”

  毕竟正德王朝隶属于大明一脉,老朱自然不可能对其放任自流。

  说到此处,老朱不禁眉头微皱,喃喃自语起来:“这该寻何人来接替皇位才好呢?”

  说罢,他的目光开始在众人身上扫过。

  朱高炽与朱祁钰见状,皆是赶忙摇头摆手,表示自家并无合适的人选可供举荐。

  一时间,场面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

  朱标面带微笑,缓缓开口提议道:“依儿臣之见,倒不如让三弟前去一试。三弟向来文韬武略皆有所长,听闻他在历史上镇守太原之时,政绩斐然,做得相当出色。”

  万朝朱棣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没错,三哥的确是不二之选。实不相瞒,倘若当初三哥仍在世,恐怕我只能成为三哥麾下的一名得力战将罢了。”

  此时的朱棡正安坐于家中,突然间一道圣旨传来,要将他连夜召回宫中。

  这突如其来的召见令朱棡心中忐忑不安,不知究竟所为何事。

  待他匆匆赶到宫中时,只见朱元璋正背负双手,来回踱步。见到朱棡后,朱元璋立刻走上前来,围着他转了好几圈。

  朱棡被朱元璋这般举动吓得不轻,一颗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儿,不由自主地望向身旁的大哥朱标,眼中满是求助之意。

  而朱标则报以微微一笑,那温和的笑容仿佛在告诉朱棡无需太过担忧。

  看到大哥如此神情,朱棡那颗悬着的心总算稍稍落定下来,暗自思忖着既然大哥都这般镇定自若,想必此次召见应当不至于会挨揍。

  朱元璋的锦衣卫可谓是遍布整个大明王朝,其势力范围之广令人咋舌。

  自从知晓自家二儿子朱棣生性残暴之后,朱元璋更是对其他皇子们的一举一动格外关注起来,因此在每个皇子身边都安插了锦衣卫暗中监视。

  对于朱棡平日里的所作所为,朱元璋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只听得朱元璋轻咳一声,开口说道:“莫要哆哆嗦嗦的,咱此番匆忙召你回宫,乃是有一桩天大的好事要交于你办呐!”

  朱棡一听,赶忙躬身施礼问道:“不知父皇所为何事?还望父皇明示!”

  “你的四弟如今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你心中可有半分的不平衡啊?”老朱微微眯起双眸,目光如炬地盯着眼前的朱棡,缓缓开口问道。

  被老朱这么一问,朱棡瞬间惊出一身冷汗,他连忙挺直身子,诚惶诚恐地回答道:“儿臣绝无此等心思!四弟能够在悠悠历史长河之中成就永乐大帝之名号,自是有着超乎常人的才能与智慧,儿臣对其钦佩不已,又怎会心生怨怼呢?”

  然而,老朱却并未轻易相信朱棡所言,只见他冷哼一声,质问道:“哼,当真只是不会,而非不敢吗?”

  朱棡闻言,心下更是惶恐不安,赶忙再次躬身作揖,急切地解释道:“父皇明鉴,儿臣所言句句属实,真心实意,断无半点虚假。儿臣对四弟登基一事毫无异议,更未有过非分之想,请父皇切莫误会。”

  心里怒骂,这是谁在背后给自己一刀。

  见朱棡如此紧张,老朱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说道:“罢了罢了,无需多做解释。咱给你介绍一下,这个是朱厚照,大明正德王朝的皇帝。只可惜,此人在位期间,荒淫无道,并非一位称职的好皇帝。如今,他已不再君临天下,但正德大明仍需有人治理,从即刻起,你就是大明正德王朝的新皇帝。”

  朱棡听到此处,整个人顿时呆若木鸡,嘴巴张得大大的,半天合不拢。

  此次前来面圣,他本已做好了要挨一顿狠揍的心理准备。

  谁曾料到,等待他的竟是这般惊天动地的消息——竟然让自己去接替朱厚照,成为新一任的皇帝!

  本来,有朱标在,朱棡从未有过争夺皇位之心。

  而就在不久前,连自己的四弟朱棣都成了皇帝。

  虽说朱棡深知,四弟在历史上干的不错,换作是自己处于同样的境地,恐怕也会做出相同的抉择。

  可眼睁睁看着兄弟们一个个坐上那万人敬仰的宝座,而自己却始终无缘于此,心底深处终究还是泛起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涩滋味。。

  不曾想,喜从天降。

  见到朱棡没有回话,老朱冷着脸:“怎么,你不愿意?”

  回过神来的朱棡急忙说道:“不不不,儿臣一切听从父皇的吩咐。”

  老朱淡淡的说道:“既然当了皇帝,就得对得起大明,对得起黎民百姓,咱会时不时去检查。要是胡作非为,骄奢淫逸,鱼肉百姓,咱到时候会亲自把你从皇位上拉下来!”

  “父皇放心,孩儿一定会向父皇看齐!”朱棡拍着胸膛,激动的大喊。

  “强爷胜祖,你得超过父皇才行,回去准备一下,对了,咱还有一件事情。”

  “父皇请说!”

  “没事少去河里游泳,就算是去,也必须有几个水性好的陪着,否则,咱打断你的狗腿!”老朱恶狠狠的说道。

  朱棡咽了咽口水,能够听出来,老朱后面绝对没有开玩笑。

  朱标表情严肃的说道:“你可能不知道,咱老朱家的皇帝,易溶于水,历史上总共十六个皇帝,两个落水而亡。”

  朱棡满脸惊讶,大明的皇帝,难道与水犯冲?

  想到自己喜欢跳进湖中游泳,顿时有点后怕。

  “大哥放心,以后我洗澡都会喊上几个人看着。”

  正德大明。

  皇帝消息了几天。

  大臣倒是没有在意。

  毕竟皇帝年龄尚小,玩心也大。

  几天不见非常的正常。

  就连朱厚照的生母张太后,也没有感觉到意外。

  只是派八虎中的其他几人,去寻找一下,让朱厚照早点回宫。

  皇宫中的一角。

  突然出现十几个身影。

  万朝朱棣看着周围:“这里应该就是皇宫了吧。”

  朱厚照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马上辨认出来:“不错,之前就是在这里突然出现在那个黑漆漆的地方。”

  “先去将你的事情处理好,等会我会带领几万大军过来,不然的话,肯定没法顺利交接,就算是你同意,其他人也不会同意的。”

  有着朱厚照的帮助。

  十几万大军,很快便出现在皇宫内外。

第307章 陛下竟然成了小跟班

  正德年间的大明王朝,朝堂之上的诸位大臣们像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各自手头的事务。

  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时刻,一道惊人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传来——皇宫竟然被数万来历不明的庞大军队团团围住!

  更令人震惊的是,连皇宫内部居然也涌现出了好几万大军。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朝堂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大臣们一个个瞠目结舌,完全无法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作为内阁首辅的李东阳更是面色惨白,瞪大双眼,身体不由自主地瘫软在地,仿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要知道,如果是本国将士正常的军事调动,以他这位内阁大学士之首的身份和地位,绝对不可能毫无察觉。可如今这样大规模的军队行动竟然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发生,实在是匪夷所思。

  李东阳心中立刻意识到,这必定是一场精心策划、蓄谋已久的叛乱。

  否则,怎么可能如此迅速且悄无声息地将皇宫重重包围?

  他越想越是觉得心惊胆战,同时又感到深深的自责与愧疚。

  自己身为先帝临终前特意嘱托的顾命大臣以及内阁大学士之首,肩负着辅佐新君、维护朝廷稳定的重任。

  可是在此之前,他却未能察觉到哪怕一丝一毫的异常迹象,这无疑是对先帝信任的辜负,也是对大明安危的严重失职,说出去就像是一个笑话。

  想到这里,李东阳不禁悲从中来,泪水夺眶而出,放声大喊:“臣愧对先皇,愧对陛下!”

  与此同时,其他大臣们虽然同样惊愕万分,但很快也纷纷回过神来,并开始暗自揣测这场变故背后的真相。

  在场大臣想法几乎一致认为,这毫无疑问是一起由某些人蓄意发动的谋反事件。

  只是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何事前他们竟未收到半点风声呢?

  难道这些叛军有着超乎寻常的组织能力和保密手段?

  还是说朝廷内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奸细问题?

  种种疑问在大臣们的心头盘旋不去,使得每个人都忧心忡忡,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这一前所未有的危机。

  最令他们心如刀绞、难以忍受的是,对方竟然对他们毫无拉拢之意,如此一来,新朝之中必然不会有他们的容身之所。

  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才熬到如今这般高位,又有谁甘愿轻易舍弃当下所拥有的尊崇地位呢?

  一时间,众人皆是急得犹如那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团团乱转却又无计可施。

  其中一人赶忙说道:“阁老啊,此时此刻最为紧迫之事,便是尽快寻到陛下!”

  另一人附和道:“没错,只要陛下仍安然无恙,我大明便尚存一线生机呐!”

  还有人道:“阁老您在这关键时刻万万不可倒下呀!”

  李东阳心中自是明了,他深吸一口气,强行支撑起身体站立起来,略带歉意地说道:“真是惭愧,方才老夫一时慌乱竟有些失态了。现今陛下行踪不明,咱们需立刻请太后前来主持大局,并速速派遣人手去探寻陛下的下落。此外,即刻召集宫庭中的御林军,务必确保皇宫万无一失……”

  逐渐从惊惶失措中回过神来的李东阳,充分展露了其过人的才智与沉稳,他条理清晰、井井有条地部署着各项事宜。

  坤宁宫内,张太后面色苍白如纸,她脚步慌乱地来回踱步着。

  整个皇宫此刻已经被黑压压的大军重重包围,甚至连这深宫后院之中也不知何时潜入了一群来历不明的军队。

  如此惊天动地之事,又怎能逃过张太后那敏锐的耳目?

  身为皇家人的她,平日里总是高高在上、尊贵无比。

  然而,一旦遭遇改朝换代这样的巨变,她们这些皇室成员的下场往往异常凄惨。

  要么被终身囚禁于冷宫之中,孤独终老;要么直接命丧黄泉,落得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

首节 上一节 435/5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