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妥的大神级别。
呕洲不少国家也派来一些代表前来。
一边祝贺,另一边打探朱棣的虚实。
为接下来的策略做准备。
现场一片欢乐和睦。
但是很快,突来的变故打破祥和。
几个地方的特使接踵而至。
尤其是约翰牛的特使,昂着下巴、目中无人地走进大殿中。
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上前拍在朱棣的桌前。
朱棣眉头一皱,冷声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你只要看看就知道了。”语气中没有丝毫的敬意,反而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贞观魏征看不下去了,站了出来:“好大的胆子,见到吾皇,居然如此目中无人,简直不将我们放在眼中,按律当斩!”
约翰牛的使者视若不见。
其他的特使看到眼前的情况,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估计有好戏看了。”
“你们说会不会动手?”
“我估计不会,那可是约翰牛来的,谁敢对他们出手。约翰牛可不是吃素的。”
“不仅不敢动手,估计还得陪着笑脸,免得让对方生气。”
“上次听说有人对他们不敬,结果没过多久约翰牛便打上门去,吓得对方赶紧赔礼道歉。”
“那不一定,龙椅上可是敢跟不约翰牛出手的主,能够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也不是不一定。。”
“上次是靠着偷袭,才成功的,并且我听说了,也只是赢了一个小型的船队而已,没什么值得骄傲的,若是约翰牛拿出真正的实力的话,估计谁都挡不住。”
“说的有道理,在以前,可能没有什么顾忌,现在身份不同,或许不敢这么做了。”
所有人目光都落在朱棣身上。
想要看看朱棣是怎么妥协的。
不过,此时坐在龙椅上的可是朱棣。
此时的朱棣与历史有所不同,乃是历经万朝联军战火磨砺,并时常与后世交流从而获得强化的朱棣,又岂能容忍他国如此肆意妄为?
朱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酷至极的笑容:“魏爱卿,来者是客,斩首就算了。”
其他人闻言,心中带着一丝嘲笑,暗道果然如此。
最终还是选择了忍气吞声。
虽然换做自己,也是如此,但是不妨碍在心里嘲笑一番。
“哈哈哈哈!”
约翰牛的使者脸上带着肆意的笑容,得意的环顾周围。
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
看着对方笑完,朱棣轻轻一笑:“来人,拖下去八十大板!”
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来自其他国家的使者,满脸惊骇的看向坐在上方的朱棣,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约翰牛的使者瞪大一双贼眼,不敢相信刚刚听到的:“你刚刚说什么?”
不等朱棣回答。
两个身高体壮的护卫走了过来,架着使者朝门口走去。
“stop,停下,你敢知道我是谁吗,胆敢对我无礼,你们就等着吧。”
“闭嘴!”
“聒噪!”
两名护卫一人一个大逼兜,让对方闭上嘴巴。
将其拉到大殿门外不远的地方。
又有护卫拿着杀威棒过来。
“嗷!”
惨叫声传来。
大殿中,其他使者面面相觑。
尤其是跟约翰牛使者一起过来的几人。
见到真敢动手,急忙喊道:“陛下快快住手,他乃是约翰牛的使者,陛下就不怕得罪约翰牛吗?”
魏征笑着说道:“其实,我们是在帮他改改目中无人的样子,说起来,约翰牛还得感谢我们才对。”
惨叫声不断传来。
有了约翰牛的待遇,几个列强代表,明显老实了许多,态度上恭恭敬敬。
几个代表,很快说明来意。
不但让朱棣赔偿他们的损失,还要多开几个口岸给他们。
另外,这段时间受到的损失也要算在朱棣的头上。
不然的话,就等着联合大军到来。
朱棣想要打人。
“好大的口气,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样子。”
别说现在能够打败对方,就算是打不过,朱棣也不会认怂。
前两章好好的被屏蔽了,正在修改中
第301章 全世界都不看好朱棣
过去几年,房玄龄等一众千古名臣曾在大龙王朝大展身手,将大龙王朝治理得井然有序、繁荣昌盛。
如今的大花王朝,其面临的局势竟与当年大龙王朝初建之时颇为相似。
面对这样的状况,众人可谓是驾轻就熟,有条不紊地逐步推动着变革。
一项项利国利民的政令如雪花般从朝廷源源不断地颁布而出。
与曾经的大清相比,大花王朝百姓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升。
曾经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的苛捐杂税被统统取消,土地得以重新分配到农民手中。
与此同时,大花王朝各地纷纷兴起兴办学堂之风,义务教育制度得以推行实施。
这些学堂所传授的知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四书五经,而是涵盖了更为广泛实用的学科领域。
种种事情都需要足够的银两,大花王朝的国库更是无法支撑。
清朝不缺贪官。
之前的大清,贪官污吏比比皆是。
许多银两落入他们手中。
导致大清国库空虚。
大花取代之后,自然国库也能饿死老鼠。
老朱知道消息后冷冷一笑,带上和珅一同前来协助抓捕大清时期的贪官污吏。
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贪官和珅,那可是对贪污之道颇有研究,各种手段门道都了然于心。
那些寻常的贪官在他面前简直无所遁形,根本难以逃脱他和老朱锐利的法眼。
对于这些胆敢贪赃枉法的官员,老朱可绝不会心慈手软。
直接将洪武大明的那一套拿到大花王朝。
一旦查实罪行,不仅会严惩不贷,甚至还会亲自出马帮他们整理好家族族谱。
没过多久,国库便充盈起来。
另一边,李景隆率领着一支庞大的船队穿越波涛汹涌的大洋。
这支船队肩负着多重使命,既要将来自各国的使者安全护送回国,又要前往强大的鹰国递交战书。
在出发前,除了必备的专业航海人员外,还特意配备了三千人的精锐护卫队伍,以确保此次行程万无一失。
随着这支使者船队的启航,全世界的目光瞬间都聚集在了大花王朝之上,人们无不拭目以待,想看看这个新兴的王朝将会在世界舞台上演绎出怎样一番精彩的故事。
庞大的船队沿着波涛汹涌的海面缓缓前行,一路上走走停停。
每向行驶到一个地方,便会有几名负责护卫的士兵如同幽灵一般悄然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他们究竟去往何处?
无人知晓。
终于,船队成功驶入了呕洲。
李景隆有些感慨,在大龙王朝,每次来这里,都是以主人的姿态。
这一次则小心翼翼。
“等着吧,用不了多久,你们就会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在众多记者的见证下,李景隆毫不犹豫地向鹰国、高卢鸡等强国下达战书。
出乎意料的是,李景隆并没有急于返程,反而开启对呕洲各国的探访之旅。
对于这个初出茅庐却能一举击败由鹰国等多国组成的联合舰队,并迅速崛起的大花王朝,其他国家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毕竟,鹰国的强大,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打实的打出来的。
在东方,能够打败他们,哪怕只是一支舰队,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
于是乎,不少国家纷纷主动发出邀请,盛情款待李景隆,希望借此机会一探这个新兴势力的虚实。
此时的阿三国早已沦为鹰国的殖民地,失去了自主与自由。
鹰国尽管仍有部分战舰留在原地执行维护秩序的任务,但大部分战舰还是如潮水般迅速聚拢到了周边海域,形成海上的钢铁洪流。
不仅如此,为了应对可能爆发的激烈冲突,鹰国更是不遗余力地从其众多殖民地紧急抽调大量精锐兵力前来增援。
上一次交锋时,鹰国遭遇了惨痛的失败。
此次卷土重来,显然他们已经吸取了教训,变得格外谨慎和重视。
与此同时,其他几个曾经参与联合行动的国家亦是如此,调兵遣将,厉兵秣马,其军队规模相比之前之前的联军相比对,更为庞大,堪称史无前例,空前绝后。
面对如此强大且来势汹汹的敌人,世界各国都对大花王朝的前景持悲观态度,几乎没有人认为这个新兴的王朝能够抵挡住这股汹涌的洪流。
哪怕是之前已经战胜过对方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