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第82节

  有句话徐溥说的没错,《大明律》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产物了,已经跟不上弘治这个时代了。

  至少税收上,朱祐樘就不满意。

  商税必须要涨,免税的特权必须要除掉。

  还有海禁也必须要开,火耗也必须要归公。

  还有明朝的藩王俸禄,也得降一降了。

  朱祐樘预备明年推行的税制改革,正好可以借助重修《大明会典》一事,推广出去。

  明朝这帮乡绅士族,地主勋贵们,已经过了太久的好日子了。

  大明苦了太久的百姓,是时候也该苦一苦大明的地主士绅们了。

  朱祐樘的想法和内阁不谋而合,于是朱祐樘很痛快地答应了内阁的提案。

  “甚好,朕准了。”

  “而且这《大明会典》修得必须要快,最好明年立春之前,就把《大明会典》修出来。”

  朱祐樘不仅同意了内阁修宪的请求,还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将《大明会典》修纂出来。

  但徐溥可是准备将《大明会典》,修成一部超百万字的大部头。

  就这几个月的时间,怎么可能修纂得出来?

  首订过一千,加更两章,加更

第87章 十月十三,众妃入宫!

  徐溥连忙解释:“陛下,修书乃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特别是涉及到律法类的书籍,必须处处小心,时时留意。”

  “这修书一事,怕是要持续个三五年,才能完全修好啊。”

  朱祐樘拿起桌上的热茶,喝了一口:“既然如此,那就先出个临时过渡条例不就行了。”

  徐溥眼前一亮,连忙叩首谢命。

  “谢陛下恩准,微臣定不负陛下所托,明年立春之前,必将临时过渡条例编纂出来!”

  “谢陛下恩准!”

  徐溥身后的刘健三人,心中也是长舒了一口气,心中感到无比的激动。

  他们也没有想到修宪一事,陛下答应得如此畅快。

  看来徐溥说的没错,当今陛下确实是一个积极进取的改革之君。

  正在这时,汪直和怀恩两人,一起走进了弘德殿。

  朱祐樘看到后,对徐溥他们挥了挥手:“下去吧。”

  “是陛下,微臣告退。”

  四位内阁的阁老离开后,怀恩笑呵呵地走上前来,迫不及待地向朱祐樘汇报东厂的功绩。

  “启禀陛下,东厂此次一共缉拿1275名官员。”

  “其中三名诛九族,五名夷三族。”

  “满门抄斩者,356名。”

  “涉及家眷共3314人。”

  “抄家枭首者,911名。”

  “充入教坊司者3297人,充军者6879人。”

  充入教坊司的人少,是因为教坊司也不是什么人都要,只收年轻貌美的。

  那些年老色衰,或者相貌丑陋的,大多会被卖给其他人,充做女仆。

  当然,也有些阔绰大户,会花高价从教坊司里,买去年轻貌美的官宦之后。

  很多被充入教坊司的罪臣之后,进入教坊司没两天,就会被人买走。

  特别是容貌本就出众的女眷,早早就被人惦记上了。

  往往是前脚刚被送入教坊司,后脚就被人花银子买走。

  卞玉京和李香君两人,便是官宦之后,被抄家后充入教坊司,又被应天巡抚张文绍买入。

  教坊司每年都能给大明朝廷,提供一笔不菲的纯银收入。

  讲完人数,怀恩又开始汇报抄家所得。

  “陛下,此次东厂共抄得6547两黄金,621万两白银,还有86万贯弘治宝钞,均已送入内帑。”

  “田亩共七十七万余亩,都是北直隶周围上好的良田。”

  “房屋地契共2187间,其中有1362间都在京城之内。”

  “珠宝古董,共2698箱,都已送往内帑。”

  “还有48万石大米,17万石小麦,3千石茶叶……”

  “还有名家字画,摆件,家具……”

  怀恩第一次办如此大案,难免激动了些。

  将抄家所得之物,事无巨细地记录了下来。

  光是抄得的银两宝钞,就已经相当于大明朝廷两年的赋税了。

  “行了,朕知道了。”

  朱祐樘打断了怀恩的汇报,怀恩只能讪讪住了嘴,退到一边。

  “汪直,你说。”

  “是,陛下。”

  汪直上前一步,也将西厂的情况,禀报给朱祐樘。

  “启禀陛下,西厂一共清理了35位将领,419名士兵。”

  “这些武将和前任内阁,前任三法司等人,关系密切。”

  “那些被清理的士兵,也都是这些武将的亲兵。”

  朱祐樘点了点头:“不错,兵部那边呢?”

  “各地卫所兵和边镇士兵,有没有什么动静?”

  “回陛下,兵部之前便处理了一批,目前无异样。”

  “各地卫所兵和边镇将士仍然驻守原地,各地兵马均无调动。”

  “但微臣在清查过程中,发现了非常严重的吃空饷问题。”

  “五城兵马司有原本定员一万五千人,但实际在岗只有一万一千人。”

  “京卫指挥使司吃空饷的人数,是一万四千人,此事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多有参与。”

  朱祐樘点了点头:“查吧,查到谁,一并斩了。”

  “是,陛下。”

  “都退下吧。”

  “是,微臣告退!”

  汪直和怀恩退出弘德殿后,朱祐樘看向窗外。

  不知什么时候,京城已经落雪了。

  朱祐樘看着窗外的白雪,慢慢覆满宫殿的飞檐。

  一时兴起,吟诗两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又过了几日,便到了十月十三日。

  这一日,皇宫里难得的热闹。

  储秀宫门口,早早停好了五顶花轿。

  其中最前面那顶,四周罩以红色的绫罗帷幕,并绣有富贵花卉,丹凤朝阳和百子图等吉祥图案。

  不仅样式不俗,也较其他花轿,要更大一些。

  其他花轿都是两人抬的小轿,唯独这一顶,是四人抬的大轿。

  “吉时已到,诸位小主,快入轿吧。”

  敬事房总管太监符大海,站在五顶花轿前,笑呵呵地看向储秀宫前。

  此刻,储秀宫前的台阶上,站着不少人。

  有储秀宫的崔宫正,有储秀宫的宫女,也有敬事房的太监。

  但最引人瞩目的,还是五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秀女。

  过了今天,他们便不再是秀女,而是康嫔,陈婕妤,柳才人,董贵人和顾淑女。

  “康嫔娘娘,咱们走吧,您不走,其他人都不敢走呢。”

  张婉儿挑选的一位宫女倚翠,托着张婉儿的手,低声恭维道。

  张婉儿听后,果然心花怒放,嘴角露出一抹艳丽的微笑。

  陛下选中五名秀女,只单单封了他一人为嫔,得享一宫主位。

  如此殊荣,让张婉儿飘飘欲仙。

  “倚翠,就你会说话。”

  张婉儿位于众女之首,当仁不让地走向最大,最华丽的花轿。

  符大海殷勤地为张婉儿掀开轿帘:“康嫔娘娘,请。”

  “有劳符公公了。”

  张婉儿坐上花轿后,抬轿的小太监缓缓起轿,向着张婉儿即将入主的咸福宫走去。

  张婉儿走后,柳如是拍了拍陈圆圆的手。

  “姐姐也先走吧,等安顿好了,我们再一起去给两位皇太后娘娘请安。”

  “好,那我就先走一步了。”

  “香君妹妹,横波姐姐,我们走吧。”

  顾横波主动托起陈圆圆的手,小声叮嘱:“小主,您以后别再叫我姐姐了,我可担当不起。”

首节 上一节 82/1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