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第14节

  刚刚走进后宫,他们三人便闻到了,空气中漂浮的淡淡血腥味。

  大量的太监正在清洗着皇宫内的街道,还有人在宫内焚着香料,撒着香粉。

  他们这才明白,昨晚的皇宫,恐怕是发生了一场大清洗。

  先是清洗皇宫,然后处理外戚,最后再把内阁给解散了。

  短短一天的时间,朱祐樘就把权力从后宫和内阁的手里,统统收回来了。

  并且还把厂卫这两大杀器,牢牢地攥在手里。

  这让他们在欣慰的同时,也对朱祐樘感到害怕。

  这还是那个仁厚宽爱,性格软弱的朱祐樘吗?

  “三位大人,御书房到了,皇爷就在里面。”

  “劳烦三位在此等候片刻,咱家先进去通报一声。”

  怀恩停在御书房门口,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对于这位在皇帝面前正当红的太监,刘健三人丝毫不敢托大,连忙拱手还礼。

  “怀公公,请!”

  怀恩轻手轻脚地走进御书房,朱祐樘正在龙案面前批改奏折。

  “皇爷,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位大人已在门口候着了。”

  “宣他们进来。”

  朱祐樘将手中的奏折扔到了面前的龙案上,闭目沉思,同时一手缓缓按着自己的睛明穴。

  片刻后,刘健,李东阳和谢迁三人,便齐齐走进御书房。

  “臣刘健,李东阳,谢迁,拜见陛下。”

  三人下跪行礼,朱祐樘做了一个虚抬的手势。

  “不必多礼。”

  朱祐樘睁开眼睛,看向刘健三人。

  这三人,是朱祐樘目前,比较熟悉的三位大臣。

  都是自己还在东宫当太子的时候,给自己讲书授课的老师。

  不仅如此,三人还是弘治中后期的阁老,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能臣。

  朱祐樘沉吟片刻:“刘健,李东阳,谢迁听旨!”

  三人心中一跳,又是惊讶,又是期待,连忙跪地听旨。

  “擢礼部右侍郎刘健,为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议事。”

  “加翰林院侍讲学士李东阳,为文渊阁大学士,入阁议事。”

  “加翰林院修撰谢迁,为东阁大学士,入阁议事。”

  三人听后,皆是一惊,随后连忙叩地接旨。

  “臣,刘健,李东阳,谢迁,谨遵圣旨,谢陛下恩典!”

  这三人中,最大的刘健才55岁,最小的谢迁才38岁。

  正是年富力强,有决心,有抱负,有能力的年纪。

  刘健还好,从礼部右侍郎入阁,名正言顺。

  可李东阳和谢迁两人,都还在翰林院任职。

  如今突然入阁,可谓是平步青云,一步登天!

  李东阳和谢迁两人激动地热泪盈眶,心中对朱祐樘充满了感激。

  恨不得立马为大明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祐樘站起身来,走到三人面前,主动扶起刘健三人。

  “如今朝野动荡,朕能相信的人不多。”

  “三位老师都是朕在东宫的旧臣,朕对你们还是很放心的。”

  “所以今日朕特宣你们三人入阁议事,给朕推举一份递补致仕官员的名单。”

  “是陛下,臣等必定不负陛下所托!”

  三人齐齐领命,一脸庄重。

  朱祐樘点了点头,指着自己龙案上成山的奏折。

  “那三位阁老现在就开始做事吧,把这些奏折搬回文渊阁去吧。”

  “是,陛下。”

  刘健三人连忙应下,怀恩招来司礼监的小太监,帮忙将奏折给搬去文渊阁。

  等到众人离开后,御书房重新安静了下来。

  朱祐樘坐在软塌上,喝着热茶,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念叨着太祖皇帝当年的诗句,朱祐樘悠悠叹了口气。

  如今的大明王朝就像是一艘外表光鲜亮丽,但实际上已经烂入骨髓的破船。

  各种问题隐藏在水下,随时都会爆发。

  朱祐樘作为大明王朝这艘船的掌舵人,他必须要将这些问题,统统扼杀。

  病急当用重典,只有像洪武大帝那样,将文官集团杀痛,杀怕了。

  这大明的天下,才会重回洪武盛世!

第15章 内阁与后宫

  文渊阁是内阁的办事地点,位于翰林院,就在午门右侧。

  司礼监的太监们把奏折重新搬回文渊阁后,刘健,李东阳和谢迁三人,也正式开始处理奏折了。

  李东阳和谢迁两人本就熟悉,刘健之前也在翰林院任职,还是李东阳和谢迁的上官。

  所以李东阳和谢迁自然以刘健为首,推举他为内阁首辅。

  “刘阁老,这六部尚书,你有合适的人选没有?”

  李东阳斟酌着,向刘健请教。

  刘健微笑,语气和蔼:“呵呵,宾之,你我同为阁臣,不必如此拘谨,叫我希贤就好。”

  “如今空缺三部尚书,分别为吏部,户部和工部。”

  “依我之见,这吏部尚书的位置,可让前南直隶兵部尚书的王恕担任。”

  “王恕初为大理寺左评事,又历任赣州布政使、豫州巡抚、南直隶刑部左侍郎、南直隶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

  “历官十余任,刚正清严,始终一致。”

  “政绩斐然,素有官名,不仅可任吏部尚书,甚至还可推举入阁。”

  谢迁有些吃惊:“还要再推选阁臣?”

  如今内阁只有他们三人,要是再推选新的大臣入阁,那不是分散了他们手中的权力吗?

  刘健:“如今正是陛下用人之际,自是要多推举贤明之人入阁的。”

  “我们均是初次入阁,根基不稳,多多拉拢一些人入阁,总是没有坏处的。”

  “何况你们两人年龄太轻,内阁内总要有些经验丰富的大臣坐镇,才能更好的辅佐陛下。”

  李东阳和谢迁两人对视一眼,李东阳很快想通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当即表态。

  “我同意希贤的看法,确实应多该多扩充一些内阁人数。”

  两人都同意扩充内阁,谢迁自然无话可说。

  刘健面带微笑,继续推举另一位尚书名额。

  “至于户部尚书的空缺,我举荐吏部左侍郎徐溥。”

  “徐溥性情凝重,做事讲究原则,为人宽宏大度,体恤下情,有古大臣风。”

  “他镇以安静,务守成法的为政之道,正适合如今动荡不安的局势。”

  “我不仅想举荐他入阁,还想推举他为内阁首辅。”

  “啊?”

  李东阳和谢迁两人,俱是一呆。

  谢迁脱口而出:“希贤兄,我俩私以为荐伱为首辅……”

  刘健笑着摇摇头:“我资历尚浅,还没有做首辅的能力。”

  李东阳肃然起敬:“希贤兄高风亮节,不为名利所动,坚持举人为贤,希贤入阁,实乃是大明之幸。”

  谢迁也有些感慨:“希贤兄才是有大心胸者,是我目光短浅,让希贤兄看笑话了。”

  刘健笑着拱了拱手:“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我是大明的官员,自该为大明的江山社稷尽忠。”

  “哈哈哈。”

  三人相视一眼,大笑起来。

  不知道才四十岁左右的李东阳和谢迁,有没有理解刘健真正的心思。

  如今朱祐樘重组内阁,他们空降入阁,都是无根的浮萍。

  从事实上,内阁已经丧失了所有权力,彻底沦为朱祐樘的依属了。

  想要增大内阁的权力,自然是需要抱团结党的。

  内阁必须要多一些肱骨老臣,才有和朱祐樘对话的资本。

  但他又不愿意做冲锋陷阵的前锋,首辅这位置,还是让给徐溥这个老臣为好。

  刘健想扩大内阁的权力,并不代表刘健就对朱祐樘有二心。

  皇帝所代表的皇权,与内阁所代表的相权之间的权力斗争,贯穿明朝始终。

  这和选哪一个人入阁没有关系,只和所处的位置有关系。

  任何一个入阁的阁臣,都致力于扩大内阁的权力。

  所以并不是朱祐樘识人不明,朱祐樘选任何一个人入阁,都是一样的结果。

  朱祐樘和内阁的关系,只能是边打边用。

  朱祐樘早就明白这一点,但有厂卫在手,他并不担心内阁会掀起多大的水花。

首节 上一节 14/1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